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2130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技教案.docx

四年级科技教案

四年级科技教案

四年级上科技教案

六下

1.明轮船(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赏已经制作好的电动明轮船,使学生了解明轮船的基本结构。

2.亲自动手制作电动明轮船,从中学会用美工刀、钢锯条切割塑料泡沫的方法,掌握用铁锤锤平铁皮和起子旋螺丝的基本技术要领,学会用螺栓固定塑料泡沫模型的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模型创作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亲自动手制作电动明轮船,从中学会用美工刀、钢锯条切割塑料泡沫的方法,掌握用铁锤锤平铁皮和起子旋螺丝的基本技术要领,学会用螺栓固定塑料泡沫模型的方法。

【学材分析】

导语:

明轮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它是由两个螺旋桨拨动水使船推进的。

目前,这种船在旅游景点还可以找到。

今天我们大家都来动手制作一艘明轮船模吧!

通过导语的引导,意在激发学生对制作明轮船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制作船体(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具体步骤见学材)

1.在泡沫塑料上按图的尺寸描上船模并加工成明轮船的船体。

2.用三合板做船面板,并且在上面的开关位置上开个开关孔。

3.用泡沫塑料制作桥楼:

先画上线,再用钢锯条按图锯出。

二)制作两个叶轮(叶轮制作比较困难,老师要多加指导)

制作叶轮时:

注意两个轮叶的拨水方向必须要相反,这样相对安装时前进的方向才能相同。

要求同学在制作中仔细体会。

1.切割易拉罐。

切割易拉罐最好用美工刀。

切割时,先用美工刀的刀尖刺进易拉罐,然后用力压,易拉罐的底就会很快被切下。

切下易拉罐的口和底后,剩下的是一个无底无盖的圆筒。

再用剪铁皮的剪刀将圆筒剪开,然后把它摊开,用铁锤在铁板上把它锤平整,待用。

切割过铁皮的刀片会很钝,不能用于切割其他物品了。

2.制作明轮叶轮。

把叶轮设计图贴在铁皮上,按图线剪下。

用尖嘴钳按线将叶片向上弯折90度,然后用烙铁将叶轮焊在马达轴上。

三)组装

1.安装电机

仔细观察电动明轮电路图,用导线并联电动机。

这一步十分重要,这里两个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要相反,如果两个电动机的方向相同的话只要把其中一个电动机的两根电线对换,然后调试。

再把叶轮用电烙铁焊在电动机轴上,看看叶轮的方向,装上电池再调试,这里很难做,一切要在做中学。

等到考虑周到后才能把这个电路图移到船舱内。

2.安装桥楼

船面板上面用装饰纸美化后安装桥楼,用螺丝杆固定,最后装上护栏,插好旗杆。

好,一艘古代明轮船模就做成了!

四)交流创新

1.你认为你刚才制作的明轮船模还有那些缺点?

怎样使你的船模制作得更加漂亮?

请把你的好点子写在纸上。

让学生寻找自己制作过程中的缺点,就是让学生寻找创新的课题。

如果缺点找到了,再让学生想想改进的设想,这个设想便是创新的课题。

2.你认为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制作明轮船模,和同桌交流。

这一个问题也是让学生创新,让学生从材料的选择上打开思路进行创新。

展示台

1.介绍你的船模特点,比比谁得明轮船模制作得好。

这里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大型水池(2×10m)内注上15cm的水,举行一次明轮船模航行比赛。

比一比谁的明轮驶得直,开得快。

比赛也是评价,意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再次创新。

教学反思:

 

2.火车头模型(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火车的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学会用废纸盒等材料制作玩具小火车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火车头的制作。

难点:

车轮与车轴制作及装配。

【教具】:

火车模型、自制玩具小火车、课件(有关的火车知识及制作步骤)

【材料和工具】:

长方形纸盒、灰卡纸、各色蜡光纸、水彩笔、胶带纸、双面胶、吸管(粗、细两种)、竹签、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有关火车知识

1.课件演示火车的运行,学生观察。

提问:

从大山深处,向我们迎面开来了什么交通工具?

(火车)

2.老师知道在你们诸暨有个火车站,想必你们对火车会比较的熟悉。

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关于火车的知识。

学生发言(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a世界上第一列火车: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出现在1804年。

b名称的由来:

因为它是用煤炭或木头生火作为动力,所以叫“火车”

c火车种类:

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磁浮列车。

d火车作用:

火车可以运货、载人。

3.了解了一些关于火车的知识,又欣赏了各种火车图片,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做?

(引出课题)

二、观察火车构造选择合适材料

1.(出示火车模型)

提问: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列火车,说说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

2.发生言,师归纳并板书。

A车厢、火车头:

用牙膏盒做。

B车轮:

用灰卡纸做。

(有什么办法把车轮剪得圆

C车轴:

用竹签做。

D瓦轴:

用吸管做。

(简介车轴是在瓦轴里运转)

三、观看教师示范小组分配任务

1.播放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提问:

刚才的制作步骤适合一个人完成。

想在较短时间内把火车做好,做漂亮,可以小组合作。

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做车厢,剪车轮、轴瓦,修饰火车头这四件事可以同时做。

3.准备怎么分配任务?

(请一小组派代表说,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长来分配)

4.出示各种奖项,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四、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评议

表扬优秀作品,并以评价鼓励。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制作火车模型

教学反思:

 

3.手掷滑翔机(1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飞机模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欲。

2.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学会根据对模型飞行姿态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调整手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

模型飞机各操纵舵面的名称与作用

1)副翼——机翼后缘靠外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副翼,右边的称右副翼。

它们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横向转动操纵。

2)襟翼——机翼后缘靠内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襟翼、右边的称右襟翼。

它的作用是增加机翼的升力。

3)升降舵——水平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一般没有左右之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俯仰转动操纵。

4)方向舵——是指飞机垂直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方向转动操纵。

2.直线飞行调试示范活动

过程介绍:

手掷起飞→飞行观察(轨迹、姿态)→分析原因→调整→再试飞,观察效果

示范步骤:

1)小动力手掷模型。

2)观察模型飞行轨迹和姿态。

假设模型偏航,同时快速下沉。

3)分析原因

偏航的可能原因:

1横侧不平衡;  2方向不平衡

下沉的可能原因:

1重心位置太靠前;2水平尾翼安装角太大

4)调整方法探讨

在实施调整前,必须先制定调整方案。

当模型同时存在几个问题时,首先要分清主次,找出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先行解决。

其它次要的问题暂时撇开。

等主要牙盾解决后,再看留下的问题。

如果问题还不止一个,那么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分清主次矛盾,按照先主后次的步骤,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模型飞行调试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实施调整措施。

6)再试飞,观察调整结果。

 3.学生操练活动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解剖

4.效果检验

组织若干学生飞行演示

5.教师总结

调试的步骤和方法

6.课后探究

探索盘旋飞行的调试方法,自制飞行调试实验表,把调试内容、方法、过程记载清楚。

 课后反思:

 

4.魔术罐(2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魔术罐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魔术罐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活动准备】

1.小茶叶罐2.冰棒棍3.橡筋圈4.细铁丝5.细棉线、铁螺帽6.剪刀、7.钳子

【活动方法】

找一个茶叶罐、两根冰棒棍和一根橡筋圈。

将两根冰棒棍折断,其长度比茶叶罐的内径稍大一点;再用细棉线将橡筋圈的两头系扎成小圈,将冰棒棍插入系扎成的小圈里;然后把有螺母的细铁丝固定在橡筋圈中间。

最后,将连着橡筋圈的冰棒棍分别卡在茶叶罐的底部和盖子内。

【活动过程】

1.折断冰棒棍;

2.将铁丝固定在螺帽上;

3.挂上螺帽;

4.将冰棒棍卡在盒内;

活动提示:

茶叶罐在桌面上向前滚动时,里面的橡筋圈在落幕和在、茶叶罐的共同作用下被扭紧,从而使茶叶罐滚了几圈后被拽了回来。

学生制作

问:

你能用其他废旧物品制作魔术灌吗?

1.卫生纸芯

2.塑料杯

3.饮料瓶

4.药瓶)

活动评价:

我的魔术罐————————————————(成功了、基本完成了、下次再努力)

我的作品是用————————————————————————材料制作的。

课后反思:

 

5.哇声筒(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准备器材】

塑料瓶或塑料杯、粗线、筷子或小竹棍、剪刀、松香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活动过程】

导入:

一根尼龙线与涂有松香的小木棍摩擦,会发出小小的声音。

怎样使摩擦发出的声音更大呢?

试试做一个发声玩具“哇声筒”倪就明白了。

方法:

(1)在塑料瓶(或纸杯)底部用剪刀穿一个小孔;

(2)把一根粗线一头打结或拴一个扣子,另一头从瓶底穿出;

(3)把筷子或小竹棍一头削成凹槽,在凹槽内涂一点松香;

(4)把线在凹槽里打一个死结,不要栓紧,使线能在凹槽里自由滑动;

(5)甩动塑料瓶(或纸杯)转圈。

现象:

当塑料瓶或纸杯转圈时,会听到像青蛙叫的声音。

蛙声筒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声能。

我做蛙声筒的小经验<原创>

 第一次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制作蛙声筒感觉比较简单,可是做完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根本发不出声音。

于是不敢小瞧这个蛙声筒,我终于知道了它的秘密。

1.蛙声筒发声的关键是松香,涂松香的作用就是使得线绳和木棍凹槽之间很涩,增大了摩擦力,才发出了声音。

所以涂抹松香时要将松香的粉末涂匀,不能只涂上一点儿。

2.把线在凹槽里打一个死结,不要栓紧,线绳在木棍的凹槽上要自由滑动的,不能一绕就缠在了木棍上。

3.如果用纸杯来做蛙声筒,发出的声音比较弱,可以在纸杯里系上一个重物,比如废旧的小锁头,这样做同样是加大了摩擦的力度,声音效果非常好。

课后反思:

 

6.自动给水器(1课时)

【活动目标】

1.教会学生著作自动给水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著作自动给水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活动过程】

1.导入:

给小鸡、鸽子喝水的水槽,太深它们够不着,太浅则需要经常给水槽加水。

为了让小水槽李总保持有一定的清水,能不能做一个自动加水器呢?

活动准备:

饮料瓶茶盘桶盖木板钉子剪刀钳子锥子锤子

【活动方法】

1.用塑料瓶剪一个放瓶子的架子,饮料瓶放在架子上,瓶口李水槽底应有5毫米左右的间隙。

2.用废旧茶盘或塑料果盒、或桶盖当水槽。

在水槽里加满清水。

3.架子放在水槽内,再将装满清水的饮料瓶倒扣在架子上。

4.水槽内的清水减少后,饮料瓶会自动给水槽加水。

(注意:

瓶口不露出水面)

作业:

1.为家里的鸡或鸽子做一个自动给水的饮水槽。

2.自动加水的饮水槽还可以改装成碰在植物自动加水的汲水槽。

3.查找资料或请教大人:

自动给水器中的饮料瓶李的水为什么不全流出来?

4.如果在瓶子的底部锥一个孔,结果会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讨论,在动手做一做。

活动评价:

我的作品是用————————————————等材料制作的,——(能、不能)进行自动补给水。

瓶子李的水为什么不会全都流出来?

我向可能是————————————————————。

课后反思:

 

7.会跑的塑料杯(2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2、会制作会跑的塑料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2、会制作会跑的塑料杯。

【活动准备】

塑料杯胶卷盒橡筋圈塑料碗饮料瓶冰棒棍白纸花色纸等剪刀钳子细铁丝铜丝彩笔等

【活动过程】

导入:

将塑料杯着地后拖动,然后松开手,塑料杯会自动向前跑。

发挥你的创造力,动手做一做。

【活动方法】

用胶卷盒两端各锥一个小孔,用细铁丝将橡筋圈穿过小孔,盒内卡一节冰棒棍。

在塑料杯口沿上锥两个小孔,将橡筋圈穿过小孔,栓在杯壁上。

在杯子的后面插一个冰棒棍,并贴上眼睛、嘴巴、鼻子和帽子等,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具。

活动提示:

还可以用挂历纸卷成圆筒卷,在瓶盖子里面填上泥巴,……

还可以制作手推车、纸碗龟、瓶子车……

玩作品:

1、将杯子口着地向后拖动,橡筋会不断缠绕,松开手,玩具杯会摇摇晃晃第向前进。

2、也可以用其他废旧物品做轮子。

还能用其他物品制作其他玩具。

课后反思:

8.奇妙的双眼(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眼睛的神奇之处,懂得眼睛的重要作用。

2.从而养成科学的用眼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眼睛的神奇之处,懂得眼睛的重要作用。

2.从而养成科学的用眼观。

【活动准备】

纸、铅笔、球、直尺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指导,人和大多数动物都有两只眼睛。

你想过吗,人的两只眼睛有什么重要作用?

做完下面的试验你就知道了。

【活动方法】

活动一:

碰黑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黑点,然后把纸放在桌上。

端坐在桌前,一只手捂住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握笔举高,自上而下用笔尖尽量区彭那个黑点。

笔尖课不要移动哦!

结果怎么样?

是不是有点困难?

再睁开双眼,用笔尖区碰黑点,是不是很容易?

活动二:

抓球游戏

站在离你同伴约8米远的地方,睁开两只眼睛,抓住对方跑过来的球。

你有十次机会,把你抓到的次数记录下来。

通过以上的实验,倪明白了什么?

活动提示

我们的双眼不但能判明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还能判明前后远近的关系。

但用一只眼睛辨别位置和距离却是意见难事。

小知识:

眼睛的结构很复杂。

可以做很多事情:

它能接受和传递大量信息;它能利用虹膜该彼岸比光的条件;它聚焦射进来的光;它制造出液体来润滑、清洁和给眼睛消毒。

人的眼睛非常敏感,一只眼睛可能看到几公里以外的蜡烛火焰。

一只眼睛神奇,两只眼睛就更神奇了。

你通过每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看物体,但是大脑可以把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综合起来,使你产生一种立体的视觉。

立体视觉使你洞察周围的一切,使你产生三维立体感官,同时帮助你判断距离的远近。

当你盖住一只眼睛后,你就失去了立体视觉。

你所看到的世界就像一张二维的照片。

活动评价:

1、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是————————————————的,而不是平面的。

2、这些活动使我知道了————————————————————。

3、还有——————————————现象与两只眼睛看东西有关。

教学反思:

 

9..写封密信给好友(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让学生明白;橘子汁、白醋、肥皂、白酒等能与之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透明薄膜状的物体,它的着火点很低,用火烘烤使,鞋子的地方就先被烤焦,显出深褐色的字来。

当纸浸在水里,纸上被划破的地方受潮而反光,就能看到原来写的字。

蜡有排水性,有蜡的部分接触水彩或墨水,就会将水排开,显现出字迹或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橘子汁、白醋、肥皂、白酒等能与之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透明薄膜状的物体,它的着火点很低,用火烘烤使,鞋子的地方就先被烤焦,显出深褐色的字来。

当纸浸在水里,纸上被划破的地方受潮而反光,就能看到原来写的字。

蜡有排水性,有蜡的部分接触水彩或墨水,就会将水排开,显现出字迹或画。

【活动准备】

白纸、橘子汁或白醋、蜡烛、水、玻璃板、硬铅笔、水彩或墨水

活动过程:

1.导入:

你有什么秘密要告诉好朋友吗?

给他写一封密信吧!

2.活动一:

用橘子汁在纸上写下信的内容或图画。

橘子汁干了以后,写的字或画的画还看得见吗?

怎么读信呢?

把信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烤一烤,纸上会显现出字迹吗?

学生试一试。

用白醋、肥皂、白酒或醋试一试。

活动二:

用硬笔写字。

用水把纸打湿,然后放在玻璃板上,再在湿纸上盖一层干纸,用硬笔再纸上用力写字或图画。

纸干了以后,看得见写的字吗?

把纸浸到水里,文字或图画显现出来了吗?

学生试一试,

活动三:

把白蜡烛的一端削尖,然后再纸上写字或图画。

怎么读信?

再纸上涂上水彩或墨水。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用所学的方法给你的好友写一封密信。

不过,这些方法可不要告诉太多的人哟,大家都知道了,秘密就不是秘密了。

活动评价:

我可以用————————种方法写信。

我发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写密信。

活动反思:

 

10.一张纸一件作品(1课时)

【活动要求】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统一规格的硬纸、一袋米或沙、磅秤、剪刀、铅笔、直尺、胶水

【活动过程】

1.导入;这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动脑动手竞赛。

想一想,用一张纸作材料,再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品,多有挑战性。

2.活动方法;

活动一:

做纸盒:

请你只用一张统一规格的硬纸和胶水,不用其他任何东西,再20分钟内作一个纸盒,让它的容量最大。

比比看,水做的纸盒容量大?

活动二:

“摩天大楼”

用一张统一规格的硬纸和胶水,再20分钟内制作一座“摩天大楼”,越高越好,“楼”顶放置一节五号电池作为重物,“摩天大楼”坚持10秒不倒,成绩有效。

活动提示;

1.要想纸盒的容量大,除了要考虑纸盒的形状外,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材料。

“摩天大楼”要高要稳,但“墙面”不一定要完整的。

2.这和一装米或沙的重量排名次;“摩天大楼”一高度排名次。

活动评价:

1.我今天参加了——项竞赛,的了_________名。

2.我的成绩_____________(一般、很好),我_________(高兴、不满意)

活动反思:

 

1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1课时)

【活动要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活动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阿基米德科学成就的资料。

【活动过程】

导入:

你知道是谁发现了万吨巨轮浮在水面上的秘密?

是谁帮助国王辨别出了皇冠的真假?

……想知道这些答案吗?

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一定会有收获。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A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

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

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赫农王对阿基米德的理论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他要求阿基米德将它们变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

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地球。

”国王说:

“这恐怕实现不了,你还是来帮我拖动海岸上的那条大船吧。

”当时的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

阿基米德满口答应下来。

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

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

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B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小实验:

当浮在水面的冰块在玻璃杯中融化时,水的表面并不会上升,这是浮力原理告诉我们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浮冰融化时,海平面就不会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