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16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docx

山西太原市高二下学期阶段评测期中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太原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下午2:

30-4:

00)

说明:

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

1.166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布特许状,称“朕业已批准恩纳建立工厂,制造各种长短经线的风景和人物图案的花毡,朕准予恩纳、其后嗣及其委托人得享此特许及设厂经营,为期30年;为此,禁止其他人等侵犯”。

这表明

 A.法国的工业水平较高 B.路易十四好大喜功

 C.恩纳的花毡深受欢迎 D.国家管制工业发展

2.“必须理解:

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的这番话表明其对新君主的态度是

 A.反对君主违背人伦神道 B.认为君主必然背信弃义

 C.可以不择手段维护统治 D.强调君权神圣至高无上

3.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

他们就等于零。

……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

”这表明卢梭

 A.否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人民直接拥有立法权

 C.推崇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D.批评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

4.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认为《大宪章》的本质,不是设计一种理想的状态,只是封建时期的贵族、教会和市民要求王权严格地遵守规范。

”据此可知,《大宪章》突出体现了

A.契约精神 B.民主思想 C.权力制衡 D.自由平等

5.“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是源自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国会演讲的一句著名谚语,这句谚语体现了

 A.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D.内阁首相掌握实权

6.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1833年,改革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

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乡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

……选民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

这说明这次议会改革

 A.基本实现了普选权 B.未取得实质性成效

 C.工业资产阶级获胜 D.相对保守成果有限

7.1872年,一名17岁的青年开枪刺杀维多利亚女王,被现场抓获。

女王竭力要求将这名危险分子流放国外。

法官却裁定这名凶手精神失常,只判他一年监禁。

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

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女王

 A.统治软弱无力 B.有较高的素养

 C.依法行使权力 D.没有任何特权

8.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

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B.伏尔泰借儒家思想宣传启蒙运动

 C.儒家思想是开明君主制的基础 D.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的本质相同

9.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一条主张: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但是在开篇却提出:

“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这说明《人权宣言》

 A.反对言论受限 B.主张信仰上帝

 C.强调天赋人权 D.内容自相矛盾

10.刘苏里认为,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导致它失败的因素,远远大于成功一南北邦之争、大小邦之争、农工邦之争,以及随时展开的新(西部)老(东部)邦之争。

其中,有助于解决大小邦之争的措施是

 A.默认奴隶制继续存在 B.三权分立以制约平衡

 C.议员产生及构成方式 D.确定实行联邦制政体

11.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

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

此次关门至少已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240亿美元。

这一事件主要反映了美国

 A.三权分立导致互相倾轧效率低下 B.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

 C.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不可调和 D.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分歧难以弥合

12.“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

这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的呼声。

由此可见当时工人阶级

 A.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B.希望重新分配财富

 C.由于贫困导致无权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13.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实行义务教育,公社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

这充分说明巴黎公社

 A.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C.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B.从根本上推翻现存旧制度

D.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14.第二国际通过广泛的组织工作,使国际工人运动前所未有的扩展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维护工人切身利益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

下列选项中与其有关的是

 A.社会福利制度 B.最低工资制度 C.八小时工作制 D.带薪休假制度

15.“中华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

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永保升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

”这个观点的首倡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C.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维新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16.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倡导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B.开始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C.革新观念关注世界文明 D.摒弃根深蒂固的旧思想

17.1903年10月,梁启超自新大陆回国后绝口不再倡言革命,因为“共和国民应有之资格,我同胞虽一不具”;如欲强制推行共和政体,其结果将不堪设想乃将不得幸福而得乱亡,不得自由而得专制”。

同时,在政治上则不遗余力的提倡缓进。

这主要反映了梁启超

 A.认为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政治目标模糊学说反复善变

 C.认识到欲“兴民权”必须先培养“新民” D.从主张排满革命转向保守妥协

18.1910年6月立宪派第三次请愿被拒绝后,“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

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这主要表明

 A.淸政府固步自封拒绝政治改革 B.革命运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D.立宪派顺应潮流转而支持革命

19.《革命军》的作者邹容认为,国家的主权,应该“一国之人共司之”,如主权不能为人民所享有,那“国不得谓之国",“民不得谓之民”,政府的建立,要经人民“公许”,并“各假以权”。

其所体现的启蒙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人民主权 D.分权制衡

20.1912年11月,胡汉民曾要求袁世凯发布命令现在国本已定,如有倡言革命者,政府定予严办,俾奸人知所敛迹。

”袁世凯据此法令解散了国民党,同时还依据《临时约法》的规定,由国务总理熊希龄做了副署,其他政党也都支持这一法令,包括很多国民党议员。

这主要说明

 A.国民党人心涣散分崩离析 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C.袁世凯所为存在法理依据 D.袁世凯谨遵《临时约法》规定

21.下图是1864-1914年间,民主一词使用数量的统计。

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A.1864-1894年间受洋务运动影响民主观念被人民普遍接受

 B.1894-1900年间伴随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观念被逐渐接受

 C.1900-1908年间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民主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D.1908-1914年间人民对民主政体的关注远远超过民主权利

22.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已经不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那样设定在国家和民族,而是定位于人的解放。

他们更关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

该材料表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猛烈冲击封建正统思想 B.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利器

 C.促进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D.未能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2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B.接受国民政府指导

 C.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D.组建多党联合政府

24.1945年9月李公朴在《不要教胜利冲昏头脑》中说今天我们为团结、胜利与民主而歌,却不要教胜利冲昏头脑。

让我们抓紧时机,打定主意,把民主、和平的呼声高唱入云霄!

”由此可见李公朴

 A.倡导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B.坚持将抗战进行到底

 C.主张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痛斥国民党发动内战

25.有人认为,希腊是民主的雏形,英国是保留国王下的民主,美国是总统制民主,日本是天皇下的民主;区别于西式民主的中国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民主,俄罗斯民主更有特色,就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轮流民主。

由此可见

 A.民主具有多样性 B.民主具有渐进性

 C.民主具有广泛性 D.民主具有艰巨性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认为,为了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人们建立国家。

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

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

材料二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

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

……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剎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美国学者阿穆尔甚至认为,美国宪法一不是单指被冠以“宪法”这一名称的文件,而是指可以被称作美国宪法活动的那个整体一中滲透着一种洛克精神。

——《美国宪政主义的逻辑起点:

从柯克到洛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作者的观点。

(6分)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臣民和臣民观念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

在“君权至上”价值准則的规定下,臣民只有忠君义务观念,而无任何法定权利的自觉。

……在泯灭个人主体意识的道德修身观念束缚之下,人们块之基本的权利主体意识。

……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级观念剥夺了人们的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精神,温顺服从、忍让勤劳和无我的本献成为全社会公认的美德,由此形成的“礼义之邦”实则成了专制帝王的私产。

——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材料二关于“公民”的概念,中国古代并没有,完全是舶来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