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1485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docx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庐山实习报告

湖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指导老师:

彭保发赵迪陈端吕

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班级:

地理科学12101

学号:

201214010125

姓名:

胡志仁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2.实习时间

3.实习地点

4.实习路线

5.实习内容

 

二、报告正文

庐山简介

1.庐山的地质地貌

2.庐山的气候、水文

3.庐山的土壤、植物

 

三、实习总结与收获

实习概况

一.庐山简介

二.实习时间:

6月17日——6月21日

三.实习地点:

国家地质公园——庐山

四.实习路线:

1.西谷—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天桥—仙人洞—花径

2.博物馆—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3.庐山会议会址—三宝树—乌龙潭—铁船峰—龙首崖—天池—美庐——漂流

4.北门—望江亭—小天池—气象万千

五.实习内容

1.庐山的气候、水文;庐山的垂直山地气候。

2.庐山的地质基础:

庐山的构造地貌、谷底地貌、冰川地貌等。

3.庐山的土壤、植物

六.实习总结

庐山简介

庐山(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

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

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

节令特色:

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

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

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

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

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

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

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

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

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

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

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

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

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

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

“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庐山的地质、地貌

1.庐山的地质

(1)、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

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

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

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

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

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位最高。

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

2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

②断层崖上的裂点。

瀑布(如海会、秀峰寺等)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但大多数未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

③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

④由于庐山山体强烈上升,因而使山麓地带广泛堆积了砂、砾石层及巨砾。

(2)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3)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

沉积岩和变质岩。

①沉积岩:

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

其中,砾岩最为常见。

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

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②变质岩:

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

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4)庐山主要地质遗迹:

庐山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

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2.庐山的地貌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构造地貌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①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五老峰单面山:

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

大月山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

高1453米。

虎背岭单面山:

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东谷(又称中谷):

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所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为受剪刀峡断层的错东的错东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②断层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称,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

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1000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2~3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③谷地地貌类型:

a.成因: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

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

b.形态:

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宽谷:

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

峡谷:

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

3.庐山的冰川

庐山第四纪冰川,在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周天寒彻,当时的气温比现在低3℃~7℃,巨大的冰川一路推进,山谷被硬生生割开,直径数十米的巨石随着冰川的搬运而翻山越岭。

1933年李四光先生发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正式宣称在庐山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至1937年写成《庐山之冰期》。

凭借李四光先生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为许多研究者所拥护。

此后全国又有许多地方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报道,据统计到上个世纪末,这样的地方一共有120多处。

大坳冰斗

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

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

含鄱岭刃脊

含鄱岭,是较为典型的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

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

含鄱岭上建有含鄱口石坊、含鄱亭、望鄱亭等,是观赏鄱阳湖、日出、月出的理想之处

犁头尖角峰

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

犁头尖,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

王家坡U形谷

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

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

王家坡U形谷,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

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

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

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

芦林冰窖

冰窖是山谷冰川的发源处,是屯冰的基岩洼地。

芦林冰窖地貌上称为芦林盆地,发育于震旦系南沱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之上,底部有冰物沉积,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呈椭圆形洼地,现为芦林湖。

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

石门涧冰坎

石门涧,长约3000米,宽200余米,谷地呈槽状,亦是冰川谷。

在其出口处,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积物组成一横亘于谷中的门槛,形成冰坎地形。

石门涧,水系发育丰沛,有急湍奔泻的石门涧瀑布。

独特的冰碛地貌“冰桌”

"奇石自飞天外来",因其形态颇似硕大的苍鹰,又处于幽谷中,自古为人们称为"飞来石"。

两块巨石迭置,底层的巨石长8.9米,宽6.1米,高4.5米,略小的一块,突兀而架其上。

实为冰川漂砾,独特的冰渍地貌-冰桌。

“三叠泉”盘谷

位于九叠谷谷地的出口处,两山环绕组成一盘状形洼地,底部堆积有大量冰川沉积物及冰川漂砾。

谷中有名传遐迩的三叠泉。

羊背石(蛤蟆石)

庐山山麓鄱阳湖滨,原有较多裸露石炭纪石灰岩,冰川从这些岩石上爬越前进,将岩石磨蚀的较为扁平,状如羊背。

蛤蟆石,高约16米,遗憾已遭破坏

庐山的气候、水文

1.天气

海拔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备注

如琴湖89091128.873.71.1西北无

龙首涯81091528.9711.6西北无

牯岭镇105588829.676.81.6偏东无

三抱树85090930.573.70.6西北无

王家坡107088627.979.51.2西南东北--西南走向

2.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

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与北京年平均气温11.6℃几乎相等,这相当于牯岭纬度向北推移10°。

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

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

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有趣的是,牯岭的英译文Kuling便是从英语Cooling(清凉)一词演变而来的。

1.海拔

海拔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备注时间

如琴湖89091128.873.71.1西北无6.188:

30

龙首涯81091528.9711.6西北无6.1810:

59

牯岭镇街心花园105588829.676.81.6偏东无6.18,13:

47

三宝树85090930.573.70.6西北无6.1815:

30

上山进门处

牯岭镇住地

仙人洞停车场

芦林湖

植物园101089327.880.80.7东风6.198:

40

五老峰127586427.484.50.4东风6.199:

35

乌龙潭88591630.3751.0西北6.1814:

54

气象万千107088627.979.51.2西南6.18,17:

05

2.气温

根据全国年辐射统计资料,江西、湖南一带为100~120千卡/厘米2·年,牯岭一带年幅射值为120.584千卡/厘米2·年(1960-77年平均),比南昌的年辐射值(111.87千卡/厘米2·年)为高,可见庐山辐射能资源比较丰富。

气温高低受大区域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因素,气温高低还与海拔高度及局部地形有密切联系。

庐山的牯岭(29º35′N,海拔1165米)年平均气温11.5℃,与北京(39º48′N,海拔31米)的年平均气温(11.6℃)相当,北京是温带气候,这等于把牯岭纬度北移了约10个纬度。

与山下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牯岭的年平均气温约低6℃,冬季(1月)低5℃,夏季(7月)低7℃(表6.1.1)

 盛夏季节,常因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长江流域河谷、盆地出现酷暑天气,一般以气温超过35度为炎热天气。

据多年统计资料,武汉炎热日数平均每年有22.0天,南京17.1天,九江为25天,安庆为21.8天。

在这期间,上述各地早晚气温可达28-30℃左右,早晨室内气温反比室外高,极端最高气温在40℃上下,例如武汉.为41.3℃,南京41.7℃,九江40.2℃,加以河湖众多,河谷空气密度大,相对湿度高,异常闷热。

庐山正处于我国夏热中心之一的长江中下游河谷与鄱阳湖盆地之间,却与上述各地形成鲜明对照:

山上7月平均气温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

山上牯岭早晚气温只有20℃左右,很少超过25℃,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

同时,还由于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量交换过程较快,云雾多,植被茂盛以及环绕庐山的长江、鄱阳湖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冷却功能的水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庐山的气候显得凉爽宜人,成为避暑胜地。

夏天单衣短裙的旅游者从九江匆匆上山,来到山镇之中,早晚会享受“秋日爽凉”之苦之乐

九江与庐山牯岭夏天最高气温的巨大温差除了海拔高度外,与九江处于东南季风控制下的庐山背风坡形成的‘焚风效应’及九江市的‘人工热岛’效应有一定关系。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据资料统计,≥10℃活动积温,山下九江(西北坡)为5393.8℃,星子(东南坡)为5450.6℃;牯岭只有3295.5℃。

前者符合亚热带标准,后者仅相当于暖温带标准的低限。

按星子、九江与牯岭高度差推算,大致每升高100米,≥10℃的积温减少100℃。

庐山气温垂直递减率(

)的平均值为-0.6℃/100米。

冬季小于平均值,夏季高于平均值。

牯岭海拔比九江、星子高1100多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6℃左右,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基本相符合。

应当指出:

不同季节、不同高度的

值是不一致的。

庐山云雾研究所1963年上半年曾在北坡的不同高度进行过气温梯度值观测,最后得出结论:

700米以下:

=0.5℃/100米;700-1300米,

=0.3℃/100米,温度梯度明显偏小。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同期,牯岭降水量≥0.1mm的降水日数为16.0天,九江为15天;牯岭降水量≥0.1mm的有雾日18天,九江为0天。

很显然,700米以上

值显著减小,与该高度以上阴雨日、雾日多、水汽凝结释放潜热有重要关系。

由此可见,山地气温的变化要比平原地区为复杂,而这种情况对山地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都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2.风

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在强大的东亚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系统,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特点。

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分界处,盛行风向和降水量的季节转换十分明显。

冬季,在蒙古冷高压控制下,以偏北风为主,降水量减少;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降水量显著增多。

庐山受大范围气流活动影响,风向的季节转换相当明显,这是季风气候的重要标志。

庐山地区风向的季节变化与此地的地形条件有密切关系。

庐山山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而长江河谷的发育受淮阳弧的制约,塔在九江附近由西北再转向东北,转折点就在九江附近,自九江向下游长江河谷的延伸与庐山山体走向基本一致,气流运动也顺应当地地形走势。

所以,九江、星子两地,全年以东北风最多。

但是,庐山海拔高,却不受其约束,夏季以南分为主,冬季多为偏北风。

庐山山上的风速与山下的星子、九江有明显的不同,牯岭的风速为最大。

根据观测资料统计分析,≥8级大风日数,牯岭全年平均有120.8天,最多的1961年有168天,最少的1970年也有84天。

山下,星子平均为45.3天,最多的年份(1964年)有79天,最少的年份(1961年)有26天;但是,九江平均只有13.1天,最多年份(1963年)有19天,最少年份(1964年)仅6天。

年平均风速,牯岭为5.4米/秒,星子3.9米/秒,九江2.7米/秒。

由于庐山为块状隆起山地,山上摩擦力比平原小,气流沿陡坡山地抬升,山地上部流线密集,风速也相应地增大。

星子比九江风速大,则主要是由于前者面临辽阔的水域。

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亚热带气候与温带气候的过渡带,南北强气流频繁到达。

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暖湿气流异常活跃,庐山的地形引起空气强烈不稳定,因不稳定的暖空气活动所引起的大风远比冷空气活动产生的大风为强烈。

例如,1979年3月29日,牯岭瞬时风速为36米/秒,达12级,这在大陆上的平原地区是罕见的。

3.云雾

古往今来,每提及庐山,人们就很容易将它和云雾联系起来,而苏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更使多少谒山者对庐山云雾充满了一种神秘感。

那么,这太虚幻境般的庐山云雾是如何形成的呢?

实际上,它与庐山特有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地理因子等因素有关。

庐山因受大范围天气系统影响,热带海洋气团在春末、夏季活跃,空气中水气含量比较丰富,相对湿度增大,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气凝结,因而多云雾,降水量也相应地多。

降水量增多,又导致气温降低,更有利于水汽凝结。

这种情况,在山地尤其明显。

牯岭年平均相对湿度78%。

3-9月各月平均相对湿度高达80-83%。

牯岭的年平均有雾日数达190天,1961年多达221天,最少的1963年也有158天。

以5月为最多,平均有21天,7月最少,也有12.4天。

而山下的九江,星子全年有雾日数分别只有4.2天和8.0天。

庐山的云雾主要有两种成因。

一是,主要由于地形原因形成。

春末夏初,每年3-6月中旬前后,庐山先后受华南准静止锋、梅雨锋的影响,空气水汽含量显著增多,潮湿的气流循一系列峡谷或谷地抬升,并伸入到山体内部形成浓雾和云海,山上为云雾所笼罩,云雾线的高度较低,大致在600-700米。

二是,系统性天气,尤其是在静止锋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层状云系。

云层高度在800-1000米。

当云层薄,云层高度只有数百米时,则山地上部在云层之上,山上出现晴天,山下呈现阴天。

此时,在仙人洞、小天池、含鄱口一带可以观赏翻滚的云海。

6月中旬以后,雨带北移,雾日、阴雨日显著减少。

但盛夏季节,上午天气晴好,中午以后山上对流作用增强,山地西南部有积状云生成,15时前后出现雷雨,17时左右雨止转晴。

9月上旬开始,秋高气爽,多晴天,天空仅飘动淡积云。

10月下旬以后,冷空气渐趋活跃,系统性云系增多。

冷锋过后,以生成云雾,庐山为云雾笼罩机会增多。

但是,由于两种成因的云雾高度相差不大,两种影响因素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便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称为云雾。

一般把近地面的叫雾,较高的叫云,远观为云,身在其中时,感觉为雾。

此外,庐山的云海与地方性天气系统也有关系。

庐山山体孤立于平原之上,对平原地形下的地面锋行径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例如,冬季从西北方向来的冷锋,锋的前缘因冷空气较薄,受庐山阻滞不能越过山体,锋面与地形相吻合。

此时,庐山山体西北部将出现云海。

雨后,山体上部往往出现层积云,如果云层薄,云层低,同样可以出现云海现象。

由于地形的原因,庐山出现的云海,以小天池、仙人洞、含鄱口等地表现特别明显。

4.降水

庐山山上的阴雨日数比山下同纬度平原地区多。

据牯岭气象台的统计资料,牯岭24小时降水量≥0.1mm的雨日数年平均为167.7天,比“天无三日晴”的贵阳(175.9天)仅少8天,比山下九江、星子多30-40天,九江为138天左右。

牯岭的年平均降水量1833.6mm(1961-1970年平均),1954年高达3362.6mm,1970年2359.4mm,1978年只1181.7mm。

庐山雨季长达3个月以上,4-7月各月降水量均在200-300mm,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2.1%,12-2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1.7%。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牯岭的年降水量比山下平原多500mm左右,这个数值大致相当于华北平原某些地区的年降水总量。

资料显示,庐山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前后,原因是在北纬270-340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的缘故。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雨量充沛、降水多、连续性强,还会出现阵雨和雷雨,且常出现大雨或暴雨。

例如,1975年第4号(7504号)台风登陆,庐山这个台风暴雨中心,8月12日至18日共7天,降水总量1051毫米,相当庐山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2%,最大强度480毫米/24小时。

山下九江的最大降水强度维209.6毫米/24小时(1969年6月24日);山下星子的最大降水强度为235毫米/24小时,(1967年6月19日)。

可见,山地的降水强度要比山下平原大的多,显示出地形对降水分布和强度的影响。

另外,梅雨季节相对湿度大、云多、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

7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