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精品文档.docx
《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精品文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doc精品文档
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一、职业领域
(1)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康复部(科/站)。
(2)民政、残联、工伤等各类社会康复机构,各类老年、儿童康复与福利机构。
(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队。
二、工作岗位
1初始岗位
(1)综合型康复治疗工作岗位。
(2)专科康复治疗工作岗位: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治疗等。
2发展岗位
(1)在经过临床康复机构一年及以上时间的工作与康复治疗知识与技能训练后,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系列资格(职称)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康复医学治疗士资格。
(2)在经过临床康复机构三年及以上时间的工作与临床康复知识和技能训练后,参加全国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系列资格(职称)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康复医学治疗师资格。
(3)在此基础上,在康复机构经过规定时间的临床工作训练和继续医学教育(一般五年),通过规定的考核或评审,可获得相应的中级、高级康复治疗师技术职务。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培养,能胜任基层医疗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或相关岗位,具备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利用社会康复资源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3)具有良好的法纪意识和自律意识,遵纪守法,遵守医疗法律法规、诊疗常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4)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能力,体魄健康。
2.知识要求
(1)具有适应职业素质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人体形态、机能、病理、生物力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和残疾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3)具有与临床康复相关的内外科常见疾病、神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4)具有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以及言语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康复治疗基本知识。
(5)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以及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法规与诊疗规范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1)能熟练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熟练应用肌力训练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张技术、呼吸训练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等物理治疗基本技术。
(2)能应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等神经生理学技术中的1-2种,以及运动再学习技术、Mckenzie技术的基本方法。
(3)能针对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中常见的躯体运动感觉障碍、感知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进行基本的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或言语认知治疗。
(4)能在日常康复治疗中适当运用推拿手法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5)能恰当地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矫形器和其他残疾人生活辅助器具。
(6)能利用家庭、社区康复资源指导帮助患者康复。
(7)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
(8)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门外语的阅读能力。
4.职业态度要求
(1)努力学习,忠于职守,关爱病人,追求生命质量,立志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患者康复服务。
(2)重视病伤残者的心理和伦理问题,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积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对工作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4)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康复工作。
(5)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合理运用有效、便捷、经济、适宜的康复资源和技术。
职业证书
按照现有国家规定,本专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可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系列资格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康复医学治疗士”资格证书,3年以后可以考取“康复医学治疗师”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
人文社科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能力拓展模块、(临床)实习模块。
学时分配见表1。
表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各模块学时分配表
模块
性质
学时数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理论
实践
理/实比例
人文社科模块
必修
250
269
1:
1.08
18.63%
职业基础模块
必修
328
160
1:
0.49
17.52%
职业技能模块
必修
326
258
1:
0.79
21.00%
能力拓展模块
必修
98
56
1:
0.57
5.52%
(临床)实习模块
必修
0
1040
37.33%
合计
1002
1783
1:
1.78
100%
1.人文社科模块课程
人文社科模块课程和学时安排原则上应按照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要求进行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信息技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2.职业基础模块课程
本模块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康复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康复治疗基本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为职业核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模块为本专业应当开设的课程,课程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或拆分,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名称,但课程中的基本内容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内容,课程一般控制在7~8门,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开设的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有:
人体形态、人体机能、基础医学概要、临床医学概要、康复治疗基础等。
3.职业技能模块课程
本模块课程主要培养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与临床康复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应注重基本知识技能与临床康复治疗实践的一致性和衔接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模块课程设置:
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技术、常见疾病康复、康复工程技术(或假肢和矫形器)、言语治疗技术。
本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等应当按照本教学标准予以规范。
具体详见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4.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本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由各校自主选择设置。
开设医学人文修养、康复心理、人际沟通、运动训练、社区康复、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
二、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总学时不超过3000学时,周学时不超过26学时。
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表1。
三、专业核心课程
(一)康复评定技术
1.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和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是康复评定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各种技术对患者功能障碍进行评定。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
ICF的概念和对策、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评定、步态分析、感觉评定、残疾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等。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可采用视频播放、图片演示、表格展示、工作流程图、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可综合运用示教、角色扮演、仿真实训、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基本评定技术的实践性训练。
4.评估方式
评价内容以综合能力为核心,包括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与技术应用、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比例一般为4:
6。
评价方法综合采用平时学习(平时作业、实训报告、上课情况等)、实践表现、期中期末理论考核、期中期末实践考核等多种形式。
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兼职实践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的网站建设,可将练习题、操作示范、多媒体课件、临床典型病例等放入教学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习。
(二)运动治疗技术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能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常见疾病康复必要的各种基础手法和技能,是本专业学生要掌握和运用的康复治疗的主要技能和方法。
2.教学内容
关节活动训练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和肌耐力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体位与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技术;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和Rood技术;运动在学习技术等。
3.教学方法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分别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临床现场进行教学。
可采用角色扮演、教师示范、观看操作录像等方法、重点是通过仿真实训反复练习,力求掌握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以综合能力为核心,包括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与技术应用、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比例一般为4:
6。
评价方法综合采用平时学习(平时作业、实训报告、上课情况等)、实践表现、期中期末理论考核、期中期末实践考核等多种形式。
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兼职实践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的网站建设,可将练习题、操作示范、多媒体课件、临床典型病例等放入教学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习。
(三)物理因子治疗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在掌握各种理疗仪器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把握各种物理因子的治疗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比较不同理疗方法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在临床康复中能选择及搭配各种理疗方法的应用。
2.教学内容
低、中、高频电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原理及运用方法和操作技术。
3.教学方法
小班授课,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方法的选择和实训操作中,并利用病例分析等形式,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判断,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了解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特点与治疗作用,并进行治疗运用的实训练习。
4.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以综合能力为核心,包括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法应用、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综合采用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实训报告、上课情况等)、实践表现、期中期末理论考核、期中期末实践考核等多种形式。
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兼职实践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的网站建设,可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联系,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习。
(四)作业治疗技术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能掌握常见疾病及其功能障碍的作业评估和作业治疗的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在学习和实训中养成良好的作业治疗工作态度。
2.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治疗的概念、目的、特点、分类、对象、评估方法及感认知技能训练、治疗性作业技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压力治疗、认知技能训练、作业辅助技术设备与环境改造等。
3.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问题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特别注重理论与临床实例的结合,通过实际病例,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作业疗法基本技术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4.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以综合能力为核心,包括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法应用、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采用笔试(闭卷、开卷和半开卷)、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评价主体采用教师、学生互评及兼职实践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网站建设,可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习。
(五)传统康复技术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理解传统康复技术的特色及其在临床康复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及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
介绍传统康复治疗的概念、特点、原理、地位,以及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常用的传统康复技术,主要包括经络腧穴、推拿疗法、传统运动康复技术以及其他康复技术的学习训练;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应用与实践。
3.教学方法
以仿真实训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传统康复基本方法的操作技能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可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讨论、病例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术操作能力、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
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图例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4.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以综合能力为核心,包括知识、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与治疗方法运用、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平时、重视过程、重视实践。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网站建设,可将教学大纲、课程介绍、课件、教案、练习题、操作录像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开通网上答疑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常见疾病康复
1.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疾病上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康复评定知识和技术,分析了解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并熟练运用各种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基本技术治疗常见疾病的能力。
2.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脑血管意外、脑瘫、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关节炎、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慢阻肺和糖尿病等康复医学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主要功能障碍、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方法。
3.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讨论、实训操作等。
突出临床实践教学,通过常见疾病康复的临床见习、临床实训、病例分析讨论、社区家庭康复随访等多种实践环节实施完成。
4.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结合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测验、技能训练、实训报告、病例分析报告、实训项目考试成绩及理论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态度、医患沟通、临床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评价考核。
5.网络资源
进行课程网站建设,可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提倡教师在网络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学学习。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包括:
专业带头人、专业专职教师、来自医疗康复机构康复治疗一线工作的专业兼职教师,以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本专业师资配置(包括生师比、专兼比和专任教师学历、职称要求)应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
双师素质教师应占有较大比例,教学团队的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及职称结构应当有合理的比例。
(1)专业生师比(本专业在校生与专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6:
1。
(2)有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与专业教师之比一般不低于1:
1),承担相应的专业教学及实训指导。
2.骨干教师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原则上要具有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或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教育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他专业教育背景(如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教师,应具备至少一年以上时间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或省级以上康复医疗机构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进修的经历。
(3)应取得高校教师和相关执业任职资格。
(4)在任职期间,每3年应有6个月以上在康复治疗岗位实践工作的经历。
(5)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
3.专业带头人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有本专业高校教师高级职称。
(3)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对本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4)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经历,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了解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5)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
4.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实习)指导教师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对口。
(3)应有3年以上康复治疗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较熟练掌握PT、OT或相关康复治疗技术,能独立系统地承担专业实训、实习指导教学任务。
5.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担任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实训与实习指导等实践教学。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所承担课程的相关执业资格,在相关岗位有3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或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熟练掌握相关康复治疗技术及其应用。
(3)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教学要求有较清晰地认识,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承担一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实践或理论教学。
(4)与所在院校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服从教学安排与管理,并认真履行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设施
(一)校内职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1)校内开设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包括:
人体形态、人体机能、功能解剖、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生物化学、病理、药理等实验室。
(2)需要配备的基本教学设备包括:
尸体标本、心肺模型教具、肌肉骨骼关节模型教具、病理和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生物机能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心电图机等。
(二)校内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1)应设置满足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工程和言语治疗技术等实践教学功能的实训室。
实训室总面积应不少于每生4㎡,且不得少于300㎡.
(2)专业教学实训设施设备配置应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16号)文件所规定的“合格”标准要求,且最低不少于50万元。
校内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训仪器设备设置推荐方案详见表2。
表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实训室
功能
实训项目
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运动疗法实训室
主要培养学生运动疗法评定和训练的基本技能,如肌力评定和训练、关节活动度评定和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与训练、运动控制障碍评定与训练、心肺功能评定与训练、常见疾病运动治疗技术等职业能力
肌力评定和训练、关节活动度评定和训练、平衡与协调评定与训练、步态分析、步行训练、体位与转移训练、心脏功能训练、呼吸与排痰训练疗、脊柱牵引、运动控制障碍评定、Bobath训练技术、Brunnstrom训练技术、PNF训练技术、Rood训练技术、运动再学习治疗技术、麦肯基力学技术
握力计、捏力计
肌力评定
套
1
通用量角器
关节活动度评定
副
5
秒表
步态分析等
个
5
叩诊锤
反射评定
把
10
PT床、凳
运动疗法综合训练
张
4
PT垫
运动疗法综合训练
块
4
股四头肌训练器
肌力训练
个
1
多体位治疗床
运动疗法综合训练
张
1
上下肢CPM仪
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套
1
功能牵引网架(含滑轮、吊带)
肌力训练
套
2
功率自行车或手摇功能车
体能训练等
辆
1
电动起立床
站立训练
张
1
颈椎牵引仪
脊柱牵引技术
台
1
腰椎牵引仪
脊柱牵引技术
台
1
二向阶梯/三向阶梯
步行训练
座
1
训练沙袋
肌力训练
套
2
哑铃车(含哑铃)
肌力训练
个
1
医用跑台
步行训练
台
1
肋木架
偏瘫训练
个
1
Bobath训练球
Bobath技术
个
2
偏瘫助行器
偏瘫训练
个
1
截瘫助行器
截瘫训练
个
1
支撑器
截瘫训练
套
2
作业疗法实训室
主要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辅助技术使用训练和常见疾病作业治疗等职业能力
手功能评定与训练、感觉评定与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评定与训练、治疗性作业活动训练、辅助技术使用训练、压力治疗技术、偏瘫作业分析与治疗、四肢瘫和截瘫作业分析与
手指关节量角器
关节活动度评定
副
5
手功能作业评定箱
手功能作业评定
个
1
OT桌
作业治疗综合实训
张
1
OT综合训练台
作业治疗综合实训
台
1
砂磨台
偏瘫作业治疗
张
1
分指板
偏瘫作业治疗
个
2
几何插板
偏瘫作业治疗
个
1
滚筒
偏瘫作业治疗
个
2
重锤手指训练器
手功能训练
个
1
橡皮筋手指功能训练器
手功能训练
个
1
实训室
功能
实训项目
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用途
单位
基本配置
治疗、手外伤作业分析与治疗、烧伤作业分析与治疗
手平衡协调训练器
手功能训练
个
1
手指阶梯训练架
手功能训练
个
1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
上肢功能训练
个
1
篮球
上肢功能训练
个
2
针推理疗实训室
主要培养学生推拿、针灸、拔罐、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技术等职业能力
推拿技术、针刺技术、灸法、拔罐技术法、传统功法、直流电、低频电疗法操作、中频电疗法操作、高频电疗法、光疗法操作、超声波疗法操作、磁场疗法操作、温热疗法操作、生物反馈疗法操作等
经络腧穴模型人
认识腧穴
个
10
针灸针、艾条等
针灸治疗
支
若干
玻璃火罐
拔罐技术
个
15
耳穴模型
认识腧穴
座
2
推拿床
推拿技术
张
5
电针仪
针灸治疗
个
5
温灸器
针灸治疗
个
5
传统功法录像带
传统功法
套
1
直流电疗仪
直流电疗法
台
1
TENS治疗仪
低频电疗法操作
台
1
低频电疗仪
低频电疗法操作
台
1
中频电疗仪
中频电疗法操作
台
2
超短波治疗仪
超短波治疗操作
台
1
紫外线治疗仪
光疗法操作
台
1
蜡疗设备
温热疗法操作
套
1
超声波治疗仪
超声波疗法操作
台
1
热磁治疗仪
磁场疗法操作
台
1
红外线灯
光疗法操作
台
2
言语认知治疗实训室
主要培养学生言语评定与训练、吞咽评定与训练、认知及知觉障碍评定与训练等职业能力
失语症的评定与训练、构音障碍与言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