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1209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docx

高三作文素材分析

理由十一:

只为静静欣赏

被称为新中国建国以来被查处的“第一贪官”——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在2001年至2003年间日均索贿受贿7万多元,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疯狂贪赃4744万余元。

李友灿平时对外表现清廉节俭,甚至还为自己制定过“受贿四原则”。

在庭审上,他说,自己受贿这么多现金,从未存过银行,只为静静欣赏。

理由十二:

替国家保存钱财

2002年11月,有“沂蒙第一贪”之称的山东省蒙阴县原副县长袁锋剑贪污公款560多万,在被查抄赃款时,他贪污的金钱数目和查抄的赃款数目完全吻合,一分不少,以至于袁锋剑辩称自己是替国家保存钱财。

无论是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贪腐,还是东窗事发后的极力诡辩,贪官们口中的理由都一样令人咋舌。

好歹曾经为官,也是有头有脸,大可不必在跌入谷底时还为别人制造取笑自己的机会。

只有真诚悔过,才是以后的人生可以坦荡前行的唯一出路。

成都两名高一学生创新设计或改变城市未来交通

来自:

时事_时事 2015年07月30日15:

34

摘要: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路上的每条车道,向哪个方向行进,都可以随时变化,比如,本来双向各4车道的道路,在进城拥堵时,自动调整为进城6车道、出城2车道。

查阅资料后,薛睿和李子谋发现,现有的"潮汐车道"行车方向的变化时间都是固定的,不能解决不定时的双向交通不均衡问题。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路上的每条车道,向哪个方向行进,都可以随时变化,比如,本来双向各4车道的道路,在进城拥堵时,自动调整为进城6车道、出城2车道。

--这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华阳中学的两名高一学生薛睿、李子谋,动手将它变为具有可行性的模型。

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这套"基于车速的智能变道控制系统"在全国155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学组一等奖,也是本届四川地区唯一的一等奖。

也许将来,它将成为现实,缓解城市交通难题。

进城遇堵

干脆来发明个智能车道

这个设想的萌芽,来自一次堵车中的灵光一闪。

2014年寒假的一天,薛睿坐车进城,晚高峰中的永丰立交,车流完全堵住不动,而对面出城车道上车却寥寥无几。

"如果这些车道能调整为进城,不就能缓解堵车了吗?

"回到学校后,他将想法告知了同为学校科创社成员的李子谋。

"一套智能潮汐车道!

"李子谋一听也兴奋起来,两人一拍即合。

查阅资料后,薛睿和李子谋发现,现有的"潮汐车道"行车方向的变化时间都是固定的,不能解决不定时的双向交通不均衡问题。

"我们的想法简单说来,一条车道有可能在上一分钟还是出城车道,下一分钟就根据车流情况变成进城车道。

"

他们为这个设计起名为"基于车速的智能变道控制系统",设想为每条车道单独安装信号灯,利用超声波装置检测车辆速度,通过卫星将数据传递到控制系统。

当两边车速差达到一定峰值时,控制系统即判断出现了单向拥堵,自动调整车道行车方向。

"当一条车道要由进城车道变为出城车道时,控制系统将把该车道的信号灯全部转换成禁止通行,在经过一定的转换时间后,开启该车道出城方向信号灯。

"

分工合作

高中生干起大学生的活

说干就干,两人马上开始研究。

周一至周五课程很满,他们就利用周末动手。

"春节我们也只休息了一天",薛睿说,两个人有着明确的分工,他主要负责模型和论文,李子谋则负责编程等技术。

arduino、mega2560……这些专业控制系统名词对大多数成人来说如同天书,更何况两个高一学生。

"很多知识都是大学才会学到的,我们全程只教授研究方法,具体操作要靠他们自己。

"指导老师张晓容告诉记者。

如何测定、收集行驶数据?

如何智能控制信号灯?

咨询老师,问"度娘",找学长……李子谋找遍了所有能够寻求到的人、方法,边做边学弄懂了什么是控制系统,并独立完成了课题所需编程等技术部分。

思维萌芽的成型,还需靠实验的验证。

薛睿先后制作了三代模型,从最初用胶带标示道路,到用油漆喷绘,再到电脑绘图打印,仅电线就用掉了400多根。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修改,直到今年5月的一天,两人再次为模型通电,结果令他们惊喜:

"这一次模拟,完全实现了设想!

"

梦想继续

未来考名校学交通大数据

"刚开始时父母也不赞成,怕影响学习。

"李子谋说,老师专门打电话到家里给父母做工作,爸妈看到成绩没有下降,也慢慢开始支持了。

其实,研究过程也是刺激学习的过程,这次期末考试,两人的名次都有所上升。

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北斗杯"上,两人设计的这套系统,获得了中学组一等奖。

全国155份作品,一等奖只有3个。

华阳中学科技教育中心副主任龙新明告诉记者,他们将有机会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或将得到降分优惠,"过去几年'北斗杯'获奖的孩子,在考名校时都因科技创新,享受了30-50分的降分。

"

可是,两人仍有遗憾:

"怎么准确判断车道上已没有车,还没有完满的方案。

"为把这个交通梦完整实现,两人继续出发。

刚参加完浙大科学营的李子谋说,他已坚定了考浙江大学的决心:

"浙大的交通大数据专业,在全国是最好的。

"而刚从北京参加完大赛归来的薛睿,他的目标是考上北大,专业方向则还在考虑中。

业内反馈

欢迎少年带发明来研讨

成都市交管局相关人士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成都非常重视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这也是以后成都交通发展方向。

两位少年的设计很不错,但真正实现起来也很难,还得与我们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相结合。

"欢迎他们带着作品,来与我们从事道路研究的专家民警一起研讨论证。

"

关于"北斗杯"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管理办公室主办,于2010年启动,是中国青少年卫星导航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

“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

”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未来的路,成功是靠自己努力而来,孩子不应该是坐享其成,而要自己奋斗。

素材往往是立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论点或分论点进行定向叙述,把素材中能证明观点或分论点的内容提炼出来。

论据提炼出来后要扣住观点或分论点进行评析、议论,评析的越精彩,越能发挥论据的作用。

素材一:

宋朝岳珂在《木呈史》中说:

辛弃疾做镇江知府时,每次宴会,总喜欢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

一次吟诵了《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后,一一问客人,一定要他们指出毛病来。

客人大都谦逊地说指不出,有人讲一两句,却不合辛意,辛不予理会。

岳珂当时年轻,敢于说话,说:

“《贺新郎》一篇写得豪放,非世人能及,只是前后两阕的警句用语有些相似;《永遇乐》一篇,略觉用典多了些。

辛听了大喜,舀了一杯酒对客人说:

“这一位说中我的毛病。

”于是就边吟边改其句,一天换了几十次,几个月都没改完,辛作词的刻意到了这种成度。

观点:

刻意追求,方能成就经典。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一观点对此素材进行定向处理,即提炼论据,并对论据进行评析:

辛弃疾写完《贺新郎》《永遇乐》两首词,觉得不是很满意,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当时有位叫岳珂的客人指出《贺》词上下阕警句相似,《永》词用典太多,辛弃疾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边吟边改,反复推敲,一连几个月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终于成就了代表其豪放词风的经典作品。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刻意追求完美的勇气,我们今天怎能读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如果没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宋词历史上又怎能留下辛弃疾的大名呢?

可以说,刻意追求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品质。

如果我们要论证的观点是“请大胆亮出你的见解来”,那么我们就要这样处理素材了:

要想被人赏识就要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辛弃疾在宴会上吟诵《贺新郎》《永遇乐》两首得意之作,并当众征求修改意见,其他客人在词作大师面前都很谦让,不敢或不愿提意见,唯独岳珂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出两首词的缺陷,结果得到辛弃疾的高度赞赏,并被引为知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种种原因,诸如碍于情面、人微言轻、底气不足等等,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结果或是埋没了自己的才学,或是失去了本可以把握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妨学学岳珂,当说必说,大胆地把自己的见解亮出来。

素材二:

孔雀上土堆先迈哪只脚有谁注意过孔雀上土堆时先迈哪只脚?

擅长绘画的宋徽宗赵佶就注意了。

一天,宣和殿前栽的荔枝成熟了,孔雀争着啄食掉落的果实。

赵佶立即宣旨:

宣画家前来图写。

图画院里的画师画出了二幅幅生动、富丽的孔雀荔枝图。

赵佶一张张审阅,看完后说:

“画得虽不错,可惜把细节都画错了。

”“错了?

”画师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惊疑的神色,“孔雀上土堆是先举左脚的。

”画师们反复观察。

果然像赵佶所说的,个个闹了个大红脸……如果要论证“遇事不能‘想当然’”这一观点,我们就应该这样处理材料:

遇事“想当然”往往会闹笑话。

有一次,宣和殿前荔枝成熟了,孔雀争着啄食掉落的果实,宋徽宗一高兴就命令宫廷画师画下这幅美丽的图画,然而很遗憾,这些画师的画虽然生动逼真,却无一例外地错误地把孔雀画成“迈右脚”。

为什么画师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那还不是“想当然”造成的!

画师们想当然地认为人走路都是先迈右脚的,那孔雀当然也不例外,可实情却恰恰相反,孔雀上土堆是先迈左脚的。

可见,遇事要多调查,要多想想,不能想当然,否则就会弄出画师们这样的笑话来。

练一练素材: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用这一素材论证“幸福在于心灵的自由”这一观点。

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遥想当年濮水江边的庄子,正忍着饥饿在江边垂钓,楚王派了两位大夫来请他,并说“愿以楚国之事累”。

一国之尊,竟要以国事累他,话语如此谦恭,这对于庄子--一介草民,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幸福啊!

然而,面对别人眼中千载难逢的显贵机会,庄子心静如水。

他以乌龟自喻,宁愿在泥田中自由地爬行,也不愿做金笼中失去自由的乌龟。

在庄子眼中,所谓幸福,不是名,不是利,而是一份不屈已,不愧世的心灵自由,精神独立。

也许这份幸福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理解的,然而千百年来,庄子这份独特的幸福却一次又一次地滋润着渴望自由的文人墨客,并化作天际的星斗,成为世途忙碌的芸芸众生永恒的坐标。

显贵是重要的,但是心灵的自由的幸福更让人神往、陶醉。

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富春江畔的严子陵,抱榆柳而死的介子推……自由的天空到处都是高贵的灵魂。

两代接力赡养陌生聋哑老太11年巫溪父子走上央视

2014年02月16日22:

58  华龙网 

  老人在董家11年被悉心照料,这是董家儿媳妇为老人梳头。

视频截图

董家父子今晚登上央视,赡养走失聋哑老人的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视频截图

  华龙网2月16日21时40分讯(首席记者康延芳通讯员谢道玖)素不相识,仅凭一面之缘就收留聋哑老人住进家里照顾。

这样的事你会做吗在重庆巫溪县,有一对父子不仅做了,而且一做就是11年。

直到今年春节前,老人才与失散的家人团聚。

  今晚,这对父子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他们的故事让全国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父子接力赡养走失聋哑老人11年

  这对巫溪父子名叫董永才和董兴树,是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村民,这个故事还得从11年前的冬天说起。

  董永才还记得11年前那个冬天,一个清超他在门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正在冰凉的水里洗手。

他几次询问,婆婆都不答应,只是笑笑,比划手势,董永才才知道她是个聋哑人。

  董永才当时想的是,如果以后有人来认领老人,他们就让老人一家团聚。

万一没人认领,再想办法。

随后的大半年,他登了寻人广告,但没有任何消息,聋哑老人就在他家住下了。

    老人在董永才家住了四年后,老董的老伴患病住院,继续赡养老人有些吃不消,老董下决心叫回了在广东打工的二儿子董兴树。

赡养聋哑奶奶的爱心接力,就这样从父辈转给了儿子。

    一边照顾一边寻亲老人终于找到亲人

    在董家,聋哑奶奶被一家人悉心照料,一旦生病,老董就招呼在外打工的其他子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家人凑钱给老人治病。

儿子董兴树两口子也做好了为奶奶养老送终的准备,邻居都说,奶奶好福气,遇上了好人家。

    不过这11年中,董家人一边悉心照顾着老奶奶,一边也在为老人寻找她的亲人,希望能让她一家人团聚。

    去年12月,董家人照顾聋哑婆婆的事迹经巫溪当地媒体报道后,聋哑老人的家人来到通城镇清泉村,找到了婆婆。

原来,聋哑老人名叫张明芝,是奉节县竹园镇人。

2003年夏天,张明芝从奉节家里到云阳。

几天后回来,女婿将她送上了从万州(以前叫万县)出发到巫溪的长途汽车。

巫溪这边就叫她儿子到文峰镇来接。

结果阴差阳错,走失了。

几十个亲戚到处寻找,从奉节到云阳,从竹溪到巫溪,找了两三年,发了几千份寻人启事,却杳无音讯。

走失后的张明芝一路乞讨,几个月后走到了董永才家里。

自此,与董家结缘。

    今年1月20日,聋哑婆婆的家人把她接回了奉节家中。

但走之前,董家人就先到婆婆家考察了一番,看其家人能否很好地赡养老人,在其家人承诺将留专人在家里照顾婆婆后,董家人才放心让他们把婆婆接走,临走,还不忘交代:

“回去好好照顾她,如果她过得不好,我还是要把她接回来。

    董家父子:

能照顾婆婆这么多年也是缘分也是福分

    今晚,《新闻联播》播出了董家父子的故事,感动了众多观众。

记者随后也拨打了董家父子的电话,这对淳朴的父子称,能照顾聋哑婆婆这么多年,是种缘分,也是为子孙后代积德积福。

    虽然婆婆被家人接走,但董家一家人对婆婆的关心并没有结束。

董兴树说,他们经常给婆婆家人打电话,看婆婆情况好不好、回家住得习惯不习惯。

董兴树有辆面包车,偶尔,他还会专程驱车90多公里,从巫溪到奉节去看望婆婆。

    “婆婆跟我们家人生活了10多年,就像家人一样,一下子离开了还不习惯,我们也怕婆婆回家后住得不习惯,她要是想回来,我们随时都会接她回来。

”董兴树说。

父子收留流浪老太11年称一辈子都要做好事

来源:

 重庆日报 作者:

颜若雯 时间:

2014-02-1909:

52:

36

  2003年冬,巫溪人董永才家门前来了一位聋哑婆婆,老董把她迎进门,嘘寒问暖、送衣煮面,老人也掏出身上的“角角钱”和讨来的百家饭给董家。

老人在董家住下了,且一住就是11年。

时光流逝,董家人和流浪老人相互扶持、相互安慰,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直到分别之时,他们才意识到相离已是那么艰难——

  2月16日晚,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三社村民董永才一家,和往常一样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

令一家人感到惊讶的,是主持人开场语结束后,第一个就播送了董家义务赡养聋哑陌生老人11年的新闻。

  “我想婆婆了,啥时候去看她啊?

”董家的小孙女董桂钦从电视里看到了熟悉的婆婆,扭过头问家里的长辈。

董家人都看到,这个7岁小女孩的眼里,分明闪着泪花。

  这是一个长达11年的收养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善良、慈悲和感恩;同时,11年的相濡以沫,流浪的老人已经成为收养她的人家重要一员,亲情,已经成为他们之间割舍不掉的纽带。

  巫溪

  村民董永才收留流浪婆婆

  “嘿,你找哪个啊?

”2003年一个冬日清晨,54岁的董永才走出家门,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自家的大石盆里洗手。

  喊的第一遍,老人似乎没听见,董永才便大着嗓门喊了第二遍。

  这一喊让老人回头了,她冲着董永才笑了笑。

  “婆婆右眼花白,嘴里只看得到三颗牙齿。

”董永才至今都能清晰地回忆起老人的笑容,尽管她头发凌乱,衣服也脏兮兮,但笑得特别干净。

  董永才说,正是这一抹笑容,让他放下戒心,把老人扶进了家中。

  时值寒冬,老人衣着单薄,身体瘦弱,一双小腿因长途跋涉肿得碗口一般粗,双手冻得通红。

董永才和老人比划了半天,才知道这是一个聋哑老人,一只眼睛失明,已在外流浪了许久。

  后来,老董到厨房给老人煮了一大碗面,见老人飞快地吃完了,他就又到厨房煮了二两。

老董至今都感到非常惊讶:

“那一顿,婆婆足足吃了6两面”。

  填饱了肚子,老人将随身背篼里的东西翻出来给董永才看,里面只有一个桶、一根板凳、一口小锅、一把铁勺、3件破烂外套,还有大约10斤米。

随后,老人又从兜里摸出一个小烟盒,指着上面的字问老董。

董永才这才知道,老人不识字。

  “不能让婆婆继续在外头流浪了。

”当晚,董永才与老伴商量后,一家人收留了老人,给她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

  奉节

  张家老母走失一家人深陷愧疚

  在外流浪的老人遇上了好人家,安稳地在董家住下了,但百公里之外的张家人却仍处煎熬之中。

  2003年8月的一个清晨,张明芝老人到云阳看望女儿女婿后准备回奉节儿子家中。

像往常一样,女婿孙敬顺把她送到了云阳县平安镇汽车站,递给她一张写有“在巫溪县文峰镇下车”的纸条,看着老人上了大巴车,就回家了。

  如果一切顺利,老人坐“节节车”,十小时左右就能够到达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的家。

然而,十多个小时过去,张明芝却没有回去,老人的一儿一女都慌了。

  随后的半年中,女婿孙敬顺一直处在深深的自责中,他不断地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把妈妈送回家。

  张家的儿女和亲戚全都开始了寻找。

他们赶到巫溪文峰镇以及云阳、奉节周边,贴寻人启事,托人打听,然而始终如大海捞针,没有任何线索。

  两三年的时间里,张家人总共发了几千份寻人启事,均石沉大海。

  渐渐地,张家人失去了信心,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开始默认张明芝已经去世。

每年春节,张家的团年饭都会为母亲摆一副碗筷。

再后来,儿子张世凡家盖了新房,仍舍不得推掉过去妈妈住的旧房。

  付出

  董家用务农的收入供养老人

  巫溪。

面对这位不知姓名、不知年龄、更不知是哪里人的流浪老人,董永才打算先收留她过冬,然后再慢慢帮她寻找家人。

  老人与董家人同吃同住,身上穿的是董永才老伴的衣服。

四五天后,老人的双腿渐渐消肿,执意要离开董家。

她比划着,意思是要出去继续一边乞讨,一边寻家。

  董永才和老伴、二儿媳几次挽留,都劝不住老人,只得望着她慢慢走远。

  但仅仅两周后,老人就回来了。

  董永才又一次把她迎进家门,见她脸上脏兮兮、双手冻得通红、小腿肿得和刚来时一样,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老董搂住老人的肩膀,此时,满面沧桑的老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伸出右手,攥着一叠零钱,要递给董永才。

  “她把所有的钱都给我了,但这些钱全是角角钱,连一张五角的都没有啊!

”董永才颤抖着声音说,老人一定是走投无路,信任他们董家人才回来的,“我绝对不能再让婆婆出去流浪了,我要把她当妈一样养起”。

  然而,11年前的董家算不上富裕。

老董的三儿一女全都不在身边,家里的年轻人只有二儿媳唐大凤,流浪老人就只能靠董永才老两口务农的收入来供养。

  尽管日子不宽裕,但董家让老人吃穿不愁,董永才和老伴还时常给老人添置新衣新鞋,并且在一楼为她腾出一个专门的卧室。

  时间久了,董家人和聋哑老人越来越像一家人。

他们之间甚至产生了一套自创的手语,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我把手伸到嘴前晃两下,婆婆就晓得吃饭了。

”老董说,到后来,家里人比比划划的,婆婆基本都能搞懂他们要表达的意思。

  回报

  一粒粒讨来的百家饭要煮给董家小孙子吃

  老人也总在想办法回报董家人。

  有一天,老人追着老董的老伴李国桂,比划着要她拿出自己流浪时讨来的10斤大米,煮给小孙子吃。

  李国桂当时就红了眼眶:

“这些米,是婆婆在外面不知受了多少苦,才一颗一颗讨回来的啊!

”李国桂说,当地有句老话,吃百家饭的娃儿不易生病,“婆婆是把我们当家里人看了”。

  还有一次,小孙子不小心打烂一个碗,二儿媳唐大凤准备责骂小孩。

没想到,一旁的老人抄起拐杖,狠狠地往唐大凤的小腿上打了一棒,然后把孩子搂在怀里。

  那一棒,让唐大凤的小腿痛了好几天,但心里却甜丝丝的。

她知道,老人把她的儿子当亲孙子在疼爱。

  “哪怕我们自己苦一点,也不会把好东西藏着掖着,我们绝对不会亏待婆婆。

”董永才说。

  一位流浪的老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在经历了一次次微小的感动之后,做好了一起生活一辈子的打算。

  董家的儿女虽然在外,但都支持父母的善举。

用董永才的话来说,他的儿女欣然接受,从此赡养起了三位长辈,给家里寄生活费从来都算了流浪老人的一份。

  逢年过节时,董家人走亲访友也会带上老人。

小辈们给长辈发过年钱,也会给婆婆一份。

  每次发的过年钱不多,只有一两百元,但老人总是颤抖着手接过,然后默默地掉眼泪。

“婆婆是想家了。

”董家人都明白,此时,他们会围到老人身边,告诉她,董家就是她的家。

  坚守

  爱心接力从父辈传给儿子

  2006年,董家突生变故。

  董永才的老伴李国桂双腿股骨头坏死,短短一年时间花去医药费、手术费近20万元。

  李国桂住院的第一天,老人就执意要去医院看望,病床前,老人紧紧握着李国桂的手,张着嘴想要说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病床上的李国桂感动万分,连声道:

“婆婆,我们明白,我们都明白。

  然而,要照顾身有残疾的老伴和供养年近八旬的聋哑婆婆,同时还身背15万元的债务,已经58岁的董永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老董决定叫回在外打工的二儿子董兴树,照顾老人的爱心接力就这样从父辈传给了儿子。

  前年初夏,老人患上了结膜炎,董兴树夫妇二话没说,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住院之时,因为董家人都不知道老人的真实姓名,只得在病历的姓名栏里写下了“哑巴”二字。

董兴树夫妇对老人的细心照料,让周围病友都竖起了大拇指。

  老人痊愈后,董兴树两口子便做好了照顾老人一辈子、给她养老送终的准备。

  团聚

  非亲非故两家人从此结为至交

  去年年末,巫溪电视台报道了董永才收养陌生老人10年的新闻,张家的远房亲戚看到了,赶忙通知老人的亲儿子张世凡。

  12月17日,老人的女婿孙敬顺骑了22个小时的摩托车,从云阳赶到巫溪,终于见到了老人。

  “妈!

”孙敬顺扑通跪地,抱着老人失声痛哭。

11年未见,老人仰着头,硬是让女婿在地上跪了半个多小时,才算是原谅了他。

  当月22日,儿子张世凡一家也赶了过来,同时还带来了一副对联——十年养母深恩心中记,一生手足之情长相依。

  至此,董家人才终于知道赡养了11年的老人,真名张明芝,今年79岁,是奉节县人。

  张家对董家满是感激之情,两家人从此结为亲戚,董兴树也改了口,冲婆婆喊了一声妈。

  就要回奉节了,张明芝的不舍表现得格外明显。

离开的前一天,李国桂走到哪里,张明芝就跟到哪里,仿佛要把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都看一遍,要把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记得再清楚些。

  第二天早上,唐大凤和往常一样,给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只是眼里噙着泪水。

  道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了。

董家院坝上,张明芝老人抱着董家的女眷,硬是哭出了声音,站在一旁的董永才也是不住地抹眼泪。

  来时只有一个破背篼,走时却带着满满两大包行囊——行囊里装的是董家为老人购置的衣物,更是11年的照料之恩。

  董家和张家——原本非亲非故的两家人,从此结为至交。

  短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社会更有温度

  李妍

  不忍心让陌生聋哑老人独自流浪,一家人无偿赡养了她11年,而赡养聋哑老人的爱心接力,从父辈一直传到了儿子。

直至近日,老人的家人见到赡养流浪老人的报道,失散多年的母子才终于团聚,素昧平生的两家人也因此成为了一家人。

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巫溪县,这对义务赡养老人的董永才父子,也因此温暖了这个寒冬,让社会更有温度。

  恻隐之心,让董永才留下了在寒风中流浪的老人;而善待他人、及人之老的情怀,则让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用两代人的博爱与坚守,不求回报地赡养了流浪老人11个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