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0696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docx

考研任汝芬政治高分基础班讲义

献给2012年考研朋友

2012年政治试题的三个“8:

2”说明了什么

好老师、好教材、好方法是政治得高分的根本保证

——2012年政治试题的最显著特点与启示

任汝芬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以考试大纲的规定为范围,以党的十七大的新思想、新精神为统领,着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符合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符合选拔性考试的素质要求。

要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对于没有经过认真充分准备和专门训练的广大考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有志于成才,准备参加2009年考研的朋友们,一定要了解各科的试题情况,包括试题的重点、特点、难点,因为,只有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才能确定正确的对策。

一、2012年试题的一般特点

(一)六门课所占的分数

课程名称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分析题

总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题4分

4题8分

1题10分

9题2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题3分

4题8分

1题10分

8题21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3题3分

3题6分

1题10分

7题19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题4分

3题6分

1题10分

8题20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题10分

1题10分

形势与政策

2题2分

3题6分

5题8分

总计

16题16分

17题34分

5题50分

38题100分

(二)以考试大纲为范围,覆盖面较广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选择题12分的分布:

第1章1分,第2章1分,第4章1+2+2=5分,第5章1+2=3分,第6章2分,分析题10分属于跨章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第3章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和第7章、第4章有关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选择题11分的分布:

第2章2分,第3章1+1=2分,第4章2分,第5章2分,第6章1+2=3分;分析题10分出自第3章,考查垄断和竞争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3.毛泽东思想概论

选择题9分的分布:

第1章2分,第2章1+2=3分,第3章1分,第4章1分,第6章2分;分析题10分属于综合性试题,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与第3章、第5章观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选择题10分的分布:

第5章1分,第8章1+2=3分,第9章1分,第12章1分,直接来自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为2+2=4分;分析题体现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与教材第6章结合的理解和运用。

5.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个选做题:

中日关系问题和气候问题都属于形势和政策内容,与教材无直接关系。

选做题Ⅱ所使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关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联系2007年世界最大的热点问题即气候问题,阐述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对策。

6.形势与政策

单项选择题2题2分,多项选择题3题6分;国内时政为5分,国际时政为3分;这8分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3分、胡锦涛讲话2+2=4分,《人民日报》2007年1月1日第3版1分。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分别于1995年12月和6月正式向欧盟递交入盟申请,2006年12月14日,欧盟首脑会议正式批准保罗两国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

《人民日报》2007年1月1日第3版除刊登文字报道外,还附有近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行人从悬挂在欧盟总部前的欢迎保罗两国加入欧盟的巨型宣传画旁走过的图画。

二、2012年试题的最显著特点

(一)以《考试大纲解析》为主要依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辅导教材,是近几年命题组命题的主要依据。

2012年试题中能从这一教材中找到直接或间接依据的有80分,找不到依据的有15、16、28、29、32、33、38题共20分。

因此,可以说考查出自和不出自考试大纲解析的试题的比例是8:

2。

(二)以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原理知识的能力为主

2012年试题中以考查理解和运用原理知识的能力为主,仅考查记忆的试题有9、10、11、14、15、16、20、28、29、30、31、32、33,共20分,也就是说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与只考查记忆的是8∶2。

这可以说是第2个8:

2。

(三)以党的十七大的新思想、新精神为指导,并同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以及相关社会热点三者的结合

2012试题中体现三者结合的有4、5、8、9、11、13、15、17、20、23、24、25、27、28、29、31、32、33、34、36、37、38,共有79分,而单纯考查理论知识的有21分,这可以说考查三者结合与考查单纯理论知识的比例是8:

2,这是第3个8:

2。

由上述最显著特点看来,有志于通过考研深造成为社会优秀人才的同学,要想政治理论学得好、考得好、得高分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根据我长期辅导考研政治的经验和广大考生学得好、考得好、得高分的经验,要实现由难变易必须要有主观努力和好的客观因素的结合。

这是因为考生不仅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而且要全面理解掌握理论内容,同时还要掌握党中央的新思想新精神,要了解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有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三要”是学得好、考得好的内在原因

(一)要重视政治理论复习,关心国内外大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学习和重视这一理论有益于广大同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益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也有益于同学们考上研究生。

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突击性,仅依靠大学的学习状况很容易得低分,如果复习得好,也容易得高分。

过去考研的一些朋友的经验是“要想考上研究生,政治定要得高分”,其高分的作用是“总分不够政治补”。

(二)要了解考试的要求和试题的特点

按照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说法,2009年政治理论课考试范围的课程同2008年一样是六门,这叫“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2010年才可能调整考试科目,2009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新思想新精神。

试题特点,前已概括,不再重复。

(三)要有简明实用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方法

这一问题在下面论述。

上述“三要”的实质是考研的朋友们对政治理论要爱学、勤学、会学、会考。

四、“三好”是政治得高分的根本保证

(一)要有好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伟人毛泽东的观点是“教师是主导”,伟人邓小平的说法是“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什么是好老师,一般来说学校的好老师是很多的,只要是品德高尚、认真负责、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都是好老师。

但是真正能胜任考试辅导的好老师必须具备“五个有”:

即有水平、有经验、有研究、有责任心、有激情。

具体的地说,就是:

功底深厚,知识广博;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经验丰富,指导有方;不断研究,精益求精;充满激情,生动活泼。

这样的老师,才算好老师,才可能帮助学生学得好、考得好。

由于考研政治理论不是一门课,而是六门课,而六门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有老师的统筹与相互配合,需要有好的团队来胜任对考生的指导与帮助。

现在的广告中出现的辅导团队,不知道是真团队还是假团队。

什么是真团队?

我认为真正的团队必须有“五个统一”,而我们的团队长年来真正具备了这“五个统一”:

①统一的教学态度:

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益求精。

②统一的教学用书:

指导序列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体现了“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③统一的教学内容:

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方法科学。

④统一的教学方法:

讲书法,即“找”、“懂”、“记”、“练”、“会”考试点的方法;阶段法,即分基础、应用、总结三阶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应变法,即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方法。

⑤统一的教学目标:

要教得好,同时也要猜(预测)得好,最重要的是考生考得好!

这样,就自然达到了我们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省时、高效。

考生学得好、考得好、高分最多。

有同学问我是不是全国考研辅导的最好的老师?

这个尖锐问题应当由以往对我有了解的考生来回答,就我而言,我对考研辅导既是一种爱好,又是一种责任。

我对听我的课和用我主编的书的考生朋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全面的责任,我对我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贯态度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二)要有好教材作为复习备考用书

伟人邓小平讲“教材是关键”。

什么是复习备考的好教材?

目前市场上有上百种,谁都说自己编的书好。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权威教材即权力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教材。

教育部在2003年出版了示范教材,各省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太多太厚太杂,难以适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考试中心和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的《考试大纲》、《考试分析》,特别是《考试大纲解析》是向考生推荐的权威教材,是命题组命制大多数试题(不包括形势与政策)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还有马列原著、中央文件、党政领导人讲话也是重要的依据。

由于这三本书有两个天然的缺陷:

一是没有练习题,二是没有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故高教出版社一再邀请我为这三本书撰写配套丛书,从2003年以来我主编了“名师导学系列”四本书,包括《历年真题解析》、《重点难点解析》、《十五套模拟题》、《形势与政策》。

我认为好的教材必须按照考试的实际要求,达到简明实用。

我们高度重视考试中心编写的教材,并把它的要点与精华融进了我主编的辅导用书:

“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之一、之二、之三、之四。

事实证明,这套丛书是能为大家得高分提供基础的。

据出版社调查,这套书在同类书中是发行量最大的优秀畅销书,且是唯一的得奖书。

这套书是同类书中最薄的,如《之一》,做到了考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点点分明,易学、易懂、易记。

近几年的绝大多数考题与这套书中相同、相近、相关的试题都达到了90%以上。

这套书,每年都要根据大纲的变化以及我们深入的研究进行修改和完善。

选用什么书,关键在考生相信哪位老师。

书不在多而在精和管用,靠简单讲义肯定是不行的。

(三)要有好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什么是方法?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伟人毛泽东有个生动的比喻:

方法如同桥与船,没有桥和船就达不到过河的目的。

干什么事都有方法的问题,学习的好方法是知识的积累和升华,是智慧的结晶和延伸。

总结我长期辅导多类政治考试的经验,应对政治理论考研有如下的一些方法,可供借鉴。

1.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研究过去、找出规律,认识现在、掌握重点,预测未来、胸有成竹。

师生应当重视已考的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试题,研究它们考什么?

怎么考?

怎么答?

找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特点。

做以往试题的作用有:

检测自身水平,了解考试重点,知道试题特点,掌握应对方法。

2.讲书法(划书法):

在简明实用的教材中找、懂、记、练、会考试点。

尤其在强化班即基础阶段,使用《之一》教材,学员在上课前不必预习、上课时不记笔记、不发讲义,学员上课的任务是“听(懂)、看(书)、划(记号)”,目标是懂、记、会,上课一本书,课后仍然是这本书,没有什么整理课堂笔记的任务,达到轻松又愉快、省时又高效的目的。

3.阶段法:

复习备考分为不同的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进行,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第一阶段叫基础阶段,称强化班,其任务是掌握内容、培养能力;第二阶段叫应用阶段,称冲刺班,任务是突击时政、高度总结、预测考题、教会答题,进一步巩固内容、增强能力;第三阶段叫总结阶段,称点睛班,任务是通报信息、再猜考题、精讲试题、解答难题,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备考的内容与试题。

4.区别对待法:

对六门不同的政治理论课有不同的要求就要有不同的方法。

六门课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理论课:

哲学、政治经济学,着重要学懂学会概念、观点、意义;二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理论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着重是学懂记准观点、依据、意义;三是现阶段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主要观点包括认识、判断与对策、主张。

相比而言,对考生来说,第一层次尤其是哲学最难,只有学懂学会才能由难变易,老师的责任在于把考生教懂教会;第二层次的难度一般,易学易懂,主要责任在老师,考生要学懂记准;对第三层次两门课的复习,广大考生既无能力又无充分的时间搞清楚,授课和编书老师应负全部责任,这两门课与其说考学生,不如说是考老师的。

我和我的团队对这些责任有清醒的认识。

对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和分析题要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在后续教材和授课中详细讲解)。

5.应变法:

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方法。

政治理论课考试大纲与其它课不同,年年都有新变化、新观点,但也有大致稳定不变的基本理论,这是要抓住的第一重点,同时又要关注新变化即新增考试点,以及党中央的新思想新精神。

这是要抓住的第二重点。

另外也要注意试题形式的不变与变。

在以上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方法,最精彩的是讲书法(划书法),这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方法。

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事实证明:

这种方法使广大考生省时、高效、学得好、考得好。

前些年有的同学相信“漏、押、背”,这纯属自欺欺人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考研成功、事业有成!

2008年3月

“紧跟任汝芬,肯定得高分”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的解析与对照

西安人信学校编者按:

早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某著名主持人曾问任老师:

“在全国许多考生中流传的‘紧跟任汝芬,肯定得高分’这一称赞说法正确吗?

”任老师当即明确回答:

“肯定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是否紧跟即按照我所讲的方法复习备考。

”一年又一年的教学效果、考试效果的事实胜于雄辩:

任汝芬团队老师及其所用的“任氏教学法”是最值得广大考生信任的。

本篇文章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所出的考题与参考答案;二是任汝芬团队老师对试题的解析,包括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的评析;三是把任汝芬教授主编的考研政治序列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同真题进行对照,列出相同、相近、相关的试题,部分地检验团队所编与教学所用教材的效果,而不是胡说什么“都押中了”这类自欺欺人的谎言!

 

2012年3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对照

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答案】D

【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

(3)D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

A选项是人本主义的观点,B选项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共同观点,C选项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

故无论采用正选法还是排谬法,正确选项只能是D。

【对照】《之二》P9第33题,《之四》P8第1题。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理论性和现实性B.系统性和完整性

C.实践性和阶级性D.革命性和科学性(C)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是

A.意识范畴B.实践范畴

C.物质范畴D.认识范畴(B)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

【答案】C

【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和应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广延性。

物质运动和时空是不可分的,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2)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非欧几何证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两者互为函数。

当粒子在光速运动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钟慢”、“尺缩”的现象。

题干所说的是“钟慢”实验,说明的是时间的相对性。

(3)四个选项都是时间的属性或特点,但只有C选项是符合本题要求的正确选项。

【对照】《之二》P10第48题、49题。

48.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科学依据是

A.牛顿力学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达尔文进化论D.非欧几何和相对论(D)

49.人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

A.时间、空间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B.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

C.时间、空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客观存在

D.时间、空间是人们所特有的思想观念(B)

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答案】D

【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2)本题通过一个成功企业家“做到”比“知道”更重要的观点来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的原因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列宁进一步指出: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因此,只有选项D是符合试题要求的正确观点。

【对照】《之二》P29第93题,P30第109题。

93.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ABD)

10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

A.人的能动活动B.人的创造性活动

C.把认识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中介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D)

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

”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答案】A

【解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中关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

(2)本题通过一段引语来说明由人创造的具有软实力的精神文化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对人自身的反作用。

(3)在四个选项中体现“化”自身功能的只能是A选项,B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处理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构成的。

C、D是不符合试题要求的不准确观点。

【对照】《之三》P103第22题。

2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有

A.信息功能B.教育、培育和塑造功能

C.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D.认识功能(ABCD)

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这样,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因此,正确答案是D。

【对照】《之二》P54第66题,《之二》P76第38题。

6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

A.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的点B.转移劳动力价值的过程的点

C.创造使用价值过程的点D.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D)

3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劳动时间分为

A.自然力作用的时间B.生产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CD)

6.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

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

A.5%、9000万元B.5%、6000万元

C.6%、9000万元D.6%、6000万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章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的内容。

属于基本概念考查,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

土地价格这一知识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

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

本题作为计算题,其计算过程分两步,一是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利息率,即:

利息率=地租/土地价格=200万/4000万=5%;二是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地租增加以后的土地价格,即:

土地价格=300万/5%=6000万元,因此,正确答案是B。

【对照】《之二》P60第115题,《之四》P61第5(3)题。

115.某块土地每年的地租总量为200,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为5%,土地价格为

A.200B.4000C.1000D.2000(B)

5(3).某农业资本家租种一块土地每年预付级差地租400元,绝对地租100元,银行的存款利息率为2%,这块土地的价格为

A.30000元B.12000元C.25000元D.20000元(C)

7.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章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这一知识点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相对比较简单,但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