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 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0608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定稿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定稿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定稿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定稿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稿 文档.docx

《定稿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 文档.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稿 文档.docx

定稿文档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货币冲击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影响分析

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经济学一班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10902010139

指导教师职称

时间2013-6-4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货币供给波动1

1.1.2物价变动2

1.2研究目标3

1.3研究方法3

1.3.1经验实证研究方法3

1.3.2比较分析法3

1.4论文框架3

2.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波动研究成果回顾4

2.1国内文献回顾4

2.2国外文献综述4

2.3文献综述总结及对本文的借鉴意义5

2.3.1文献综述总结5

3货币冲击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影响分析6

3.1货币供给冲击分析6

3.2计量模型简介8

3.3货币供给波动对于农业产品的价格影响分析9

3.3.1货币供给波动于农产品价格关系图9

3.3.2货币冲击对农产品价格影响模型分析10

3.4货币供给波动对于工业产品的价格影响分析:

12

3.4.1货币冲击与工业品价格关系图13

3.4.2货币供给与工业品价格模型分析13

3.5货币供给对工农业产品影响差异分析15

3.5.1差异比较15

3.5.2工农业产品价格变动差异的原因分析16

4.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18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文献综述22

摘要

近年来,政府为了应对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越来越频繁的使用货币政策,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也越来越频繁。

作为稳定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的使用带来的货币冲击效果,给产品市场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本文运用从中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作为自变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因变量,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和图示比较法等方法,来研究货币供给波动对于市场的影响在产品价格上的体现。

由于第三产业产品价格统计较难,所以本文主要研究货币供给波动对于工农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比较货币冲击对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影响有何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并以期,根据本文的研究来对制定与使用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市场后果,进行较为有依据的预测。

关键词:

货币供给波动物价市场传导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a frequent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running. As a major means for economic stabilization, the  monetary policy has  caused the supply fluctuations  of  currency and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ll respec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tart of establishing China's market economy to present . It takes the annual money supply as arguments and the producer price of industrial product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es and conducted in the ways like VAR(vector autoregression) and graphical comparison  to show the fluctuations of currency supply's  impacts on the market which are reflected on the price. Owing to the  statis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products' price, thu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fluences on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s,   and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ate of fluctuations of money supply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to see the differences as well as reasons for the them. At last, hoping this research can offer some effective advice on possible market's reaction caused by the making and using of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monetorysupply fluctuationspricemarket

1.绪论

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衡量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杆,一直广受各方重视。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物价也越来越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作出的有关经济报告也越来越多的提到了稳定物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供给调节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因此,对货币冲击与物价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可以据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1研究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明确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维持币值稳定、预防通货膨胀成为了货币当局的首要目标。

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保增长”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中央银行常常面临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两难抉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

国务院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银行体系则增加了流动性供给。

至2009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7.7%,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2.4%,是15年来最高水平;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全年新增贷款比2008年末增加9.6万亿元,是2008年的2.32倍。

巨额的财政支出和货币投放引发了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

2008年10月起,货币预期成为止住中国股市下跌颓势的一股重要力量,股票市场上重新出现量价齐升的景象。

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回暖,炒房囤地现象日益加剧,“地王”频出。

我国CPI已于2009年11月份由负转正,价格出现持续回升的趋势,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不断强化。

到20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6.5%。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7%。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物价水平不稳定,那么这种物价的不稳定性与货币冲击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则变得很有研究价值。

1.1.1货币供给波动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使用信息来看,从2003年9月至201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达到38次之多,其中上调32次,下调6次。

在2011年2月、4月、7月三次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在2012年6月又下调0.2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上调和下调分别对应着增加货币供给和减少货币供给,由此可见,我国对于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是相当的频繁的。

2005年中国启动汇改,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立即升值2.1%。

从2005年至2010年人民币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中国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白俄罗斯和阿根廷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但是,中国的币值稳定政策依旧面对着欧美等经济体世家的巨大压力。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出口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贸易之中,出口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我国的外贸余额波动也特别大,尤其以2006到2008年从1775.2万亿到2981.2万亿再到2009年的1956.9万亿是实行汇改以来汇改以来变动最为明显的。

2006年到2008年两年,是整个世界经济繁荣的时机,中国的出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袭各国经济纷纷陷入困境,出口贸易受阻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外贸余额大幅减少。

近年我国货币当局又面对着一个心得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人民币升值问题。

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到2013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在波动中下幅走高。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的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出口,也能直接和间接的是国内货币供给发生波动。

1.1.2物价变动

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也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价格具有波动性。

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十分频繁。

农业是第一种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产品价格波动通常就带来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

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间,农产品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为114.1%、97.6%、110.9%和116.5,期间只有2009年到2010年农产品轻微的价格下降,且波动幅度在10%以内,其他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且上涨的较明显超过10%。

再换一面,我们看看工业品价格,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2008年到2011年四年的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

106.9%,94.6%、105.5%、106.0%。

较之农产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要小一点,但是波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也是以上升为大趋势。

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也就导致了一个为全民所关心的问题,物价指数上升。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我国物价空置的比较好的一年,物价运行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物价涨幅稳步回落,但物价水平仍保持温和上涨。

从CPI涨幅来看,第一季度各月份相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3-4个百分点。

第二、三季度,CPI涨幅明显回落,但仍然是在2011年高位上的继续上涨。

11月,CPI同比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0%,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食品特别是鲜菜价格的上涨是拉动11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其中,鲜菜上涨11.3%,水产品价格上涨4.9%,油脂价格上涨4.1%;而对CPI和食品价格影响较大的肉禽及其制品特别是猪肉的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总体来看,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2.7%。

1.2研究目标

改革改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2012年的经济层长速度已经降为近年来最低值,相对于2011年只增长了7.8%,而物价水平依旧保持着较为强势的上涨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将要面对的是经济增长放缓与物价增长带来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而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国家货币当局越来越多的依赖货币杠杆的作用,把货币的供给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本文研究目标在于,研究货币供给波动与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了调节经济运行中的非常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给波动与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的合理使用,以及在使用货币政策时如何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应对将产生的后果。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货币供给与工农业产品价格关系,建立相应的货币供给也物价之间的关系模型,解释货币冲击对于物价的影响。

1.3研究方法

研究的对象是货币冲击与物价,文章要得到的结果是货币冲击到底对物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经过经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货币冲击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那么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具体方面:

货币冲击对于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表现,这个验证过程我们需要建立合适的经济学模型来分析。

1.3.1经验实证研究方法

在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统计数据分析出货币冲击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之间的数据关系,以及对于二者价格影响的差异。

同时通过统计数据直接建立各种非经典的计量模型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货币冲击与物价的关系。

1.3.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关系、共同规律、特殊本质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主要比较,货币冲击对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影响的差异。

1.4论文框架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了解在货币冲击与物价关系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确定提供借鉴。

然后回顾1994年至今的货币供给状况。

对货币供给的走势以及货币供给走势与CPI和GDP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在分别分对货币冲击对于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对比货币冲击对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影响的差异性。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通过上一部分的实证检验与分析,本部分将全面总结本研究的所有研究成果,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找出货币冲击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2.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波动研究成果回顾

2.1国内文献回顾

对于货币供给与物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

从长期来看国内学者研究观点倾向于货币供给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刘斌,刘伟、李绍荣(2002)等人货币冲击对真实产出呈现中性,仅对物价产生影响并且得出与西方传统理论略有不同的结论: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不稳定[1-2]。

易刚、王召(2002)的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商品、服务的价格和股票市场的扰动,货币供给与物价并不是同向变动[3]。

伍志文(2002)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具有阶段性的多种结果,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所带来的金融资产增加囤积的冲击,货币供应与物价表现为反常规关系[4]。

宋国青(2008)研究表明,在我国,货币过多能够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原因在于我国名义利率调节不足,经济扩张时期的真实利率下降,低利率导致投资行业就业增加,农业就业相对下降,农业投入下降引起农产品相对供给下降,价格上升[5]。

马龙和刘澜飚(2010)的研究得出:

货币供给冲击对农产品价格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影响并得到了货币供给冲击通过通胀预期传导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结论[6]。

冯春平(2002)还研究得正负货币冲击对价格的影响,即正向货币冲击导致价格的上涨要明显大于等量的负向冲击导致的价格下降[7]。

方鸿研(2011)究认为,在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短期内的确会对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产生一定影响,货币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比工业品价格的调整更迅速,货币供给量的扩张短期内会提高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有利于农业部门,反之,货币供给量的收缩会降低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不利于农业部门。

同时,研究也显示,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会对中国工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造成长远影响,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8]。

2.2国外文献综述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一直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名义货币量影响的只是一般价格水平,不会改变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主要是由真实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但是,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伴随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美国国内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也跟着下降,因此,有一些研究人士分析认为,对农业部门来说,货币并不是中性的,收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反之,扩张的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对此,理论上的解释是,实际当中农产品与工业品市场的价格水平并不是都可以灵活调整的,由于长期合约等因素的存在,工业部门的产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价格粘性”,而农产品市场具有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市场上短期合约比较普遍等特征,加上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耐储存性差导致的储备有限性使农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比较小,所以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整的灵活性要高的多,这样在出现货币收缩的情况下,工业品的市场价格一般不会立即出现下降,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则会很快下降,结果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降低。

反之,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则会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为了弄清货币中性对农业部门来说是否真的不成立,国外的农业经济学者们在20世纪80年代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检验,然而实证分析的结果却不尽一致。

Chembers(1984)等人的经验研究结果都显示正的货币冲击在短期内增加了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9],但是Bessler(1984)的研究都显示货币冲击不会对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10]。

Taylor和Spriggs(1989)的研究发现货币冲击短期内会影响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中性是成立的[11]。

然而,Saghaian(2002)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开放的经济体中,对于农产品来说货币不是中性的,在出现货币供给冲击时,农产品价格调整的比工业品价格要快,货币供给会影响短期的相对价格,严格的货币中性在长期也并不成立[12]。

Kown和Koo基于图形因果方法的实证检验也支持货币冲击下农产品价格调整的比工业品价格要快这一观点[13]。

Schuhs(1974)通过对货币政策与农产品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货币事件(moneyevent)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有显著的影响[14]。

同时Lapp(1990)也提出了,农产品相对价格波动与货币供给的不可预期变动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15]。

2.3文献综述总结及对本文的借鉴意义

2.3.1文献综述总结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一直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名义货币量影响的只是一般价格水平,不会改变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主要是由真实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但是,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伴随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美国国内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也跟着下降,因此,有一些研究人士分析认为,对农业部门来说,货币并不是中性的,收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反之,扩张的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而对于农产品市场与工业品市场的影响差异性也有很多人进行过比较。

最终归结于,农产品市场具有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市场上短期合约比较普遍等特征,加上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耐储存性差导致的储备有限性使农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比较小,所以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整的灵活性要高的多,这样在出现货币收缩的情况下,工业品的市场价格一般不会立即出现下降,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则会很快下降,结果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降低。

反之,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则会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前人的研究众说纷纭,但是,大家都同意了一种观点认为:

货币供给冲击短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而相差异的观点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对于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有影响,另外一种是货币供给冲击并不对相对价格产生影响。

2.3.2借鉴意义

本文研究方向为货币冲击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影响,从以前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来看货币冲击至少在短期内是会对物价产生影响的。

但是,从文献中可以总结出,以前的研究主要都集中于货币冲击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有些研究涉及到了工业品但也只是作为农产品的对比物。

本文的研究将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货币冲击对工业品价格和农业品价格的影响,并对在货币冲击影响下,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由于众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货币从机会对物价产生影响,所以给本文提供了方便,本文不再深入探讨货币冲击是否对物价产生影响,而直接默认了货币冲击对物价产生影响这个结论。

3货币冲击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影响分析

3.1货币供给冲击分析

货币供给的冲击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主要来源于,政策性的支出超出了或者低于市场中对于货币的需求以及对外贸易总产生的大量余额或者差额等。

根据货币长期中性理论,超额的货币供给只会造成物价的提升。

而根据中国的实际,这一结论却不完全正确,中国经济运行中在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

货币供给是一个“准外生变量”,一部分是由经济运行的内在需求决定的内生性货币,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并可预期到;另一部分是由央行的货币政策及操作水平决定的外生性货币,具有一定的不规则性,难以预期。

首先,我们来观察货币供给的走势,文章选取从1994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货币冲击变量。

李若愚(2012)在研究M1增速时做过检验,M1根据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M1月末同比增速、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以及CPI当月同比增速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上,M1增长与CPI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

这说明M1增速变化对判断工业生产增长和物价走势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16]。

本文也是研究物价与货币冲击的的关系,所以选取狭义货币M1作为研究变量,M1代表流通中的货币和活期存款之和。

本文选取的研究时间段为1994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主要是因为本文的写作时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还没有面世,另一方面因为货币同期比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

因为1993年口径调整,故1993年未计算增长率。

因此,本文数据选取从1994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

图1:

货币供给走势图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由图1观察可知,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同比增长波动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最低为7.85%,最高位32.35%,平均值达到了16.99%。

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只能提升物价并不能带动经济增长,而短期内的货币供给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

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大概都保持到了10%左右,较之货币供给变动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显得更加平缓,照此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除了抵消一部分产出增长之外必然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利用图标对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增长率和经济层长率进行比较,见图2:

图2:

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冲击以及经济增长率图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走势。

而货币供给则在07年以后开始走高,引来了较为高的货币供给增长,这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保持经济发展实行的财政刺激政策。

前文也曾提到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

国务院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银行体系则增加了流动性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