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0604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x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上海财大汉语基础专业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

一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考研真题解析

1 语言学基础

一、填空题

1

7/p、b、ph/这三个音位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送气不送气;清浊@@@

【解析】辅音发音受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发音方法又包括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p、b、ph/三个音位都是双唇音,因此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应该集中在发音方法上。

/p/是不送气清塞音,/b/是不送气浊塞音,/ph/是送气清塞音。

因此这三个音位可以由送气不送气、清浊两个区别特征区分开。

8有些方言中“花生”与“发生”听起来读音一样,而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这是因为[f]、[x]在这种方言中是______,在普通话中是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相同音位;不同音位@@@

【解析】[f]、[x]在有些方言中读音相同,是因为这些方言中[f]、[x]两个音属于同一个音位,不能区别意义;而两者在普通话中发音不同,且能区别意义,所以它们在普通话中属于不同音位。

9“个”的本义是“竹子”,后来变为______,这种现象属于语义的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量词;转移@@@

【解析】词义的变化有三种:

扩大、缩小和转移。

“个”由一个意义比较实在的名词变为一个意义相对较虚,语法意义较强的量词,说明其词义发生了转移。

10“索马里”的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这是语流音变中的______,网络语言中的“酱紫”从语流音变的角度看是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异化;脱落@@@

【解析】“索马里”第一个字读得像阳平,属于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因为连着发音有困难,所以一个发生变化的现象,是语流音变中的异化现象。

“酱紫”是“这样”发生了合音,“这”的元音音位脱落,所以是语流音变中的脱落现象。

名词解释

1词语的替换[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

词语的替换是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词语演变现象,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俸禄”,包括“俸米”和“俸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

2词义的扩大[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

答:

词义的扩大是指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的词义演变现象。

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墨水”原来只指作为书写工具的黑色液体,现在则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

3类推[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类推是语法化的一种重要机制,指两个本来意义和功能相同的成分或形式,当其中一个成分或形式语法化以后,另一个成分或形式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可能受其影响,发生同类的变化。

例如英文cow的复数本该是kine,但因为dog、pig等的复数都是在后面加s,所以cow的复数就逐渐类推为cows。

类推是语言经济性、系统性的重要表现,也是语言规则性和条理性的体现。

4语音[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音素和音节[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

音素和音节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从音质的角度对音节连续进行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所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ān)”它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

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一一对应。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

每一次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

几次紧张就有几个音节。

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

例如“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古城”(xianshiyigemeilidegucheng),发音器官紧张十次,是十个音节,写下来是十个汉字。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简答题

1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

语境是指语言环境。

在书面语中表现为上下文所产生的语言环境,词义在使用过程中不是仅仅只有表面上的意义,一般还有深层意义,而这一意义是直接与语境相关的。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语言意义更明确,消除多义和歧义

一个词语往往不止有一个意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歧义现象,而相应的语境则可以很好的分化词义的多义现象。

如“家里门没锁。

”这句话中,锁是多义词,离开语境,句子就有歧义,如果加上一句表示上下文语境的话,就会将“锁”这一词单一化。

如加上句“去超市买把锁回来吧”就可以知道上述句子中的“锁”是名词。

(2)使词语获得临时的、特定的含义

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

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可能会获得一些临时的意义。

如“我爸天天晚上修长城。

”这句话中的“修长城”就不再是原来的意义,而是表示“打麻将”的意思,是在语境中获得的临时的意义。

(3)影响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倾向也是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也会改变。

如“真不错,考个试还能背回一筐鸭蛋”,“不错”本来是一个褒义词,但在这句话的语境中可知,是一个表示讽刺的贬义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4)填补、丰富词语的意义

词语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仅仅只反映表面的词义,而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深层含义,根据语境可以补全这些含义。

如《哈姆雷特》中王后想表达怀疑哈姆雷特杀了他的父亲时说了句“你把你父亲大大地得罪了。

”这句话中的“大大”就是具有深层意义的词语。

四、论述题

1简要论述语言融合的性质、原因、类型以及英语学习对汉语的影响。

[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

(1)语言融合的性质

语言融合是指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长期密切接触以致渐渐趋向融合而带来的一种语言接触类型,又称“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

语言融合并不是指产生“混合语”,而是指相互接触中的一种语言排挤代替了其他语言,即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成为趋向于融合的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交际工具,而其他语言则由于无人使用而消亡。

消亡的语言通常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一些痕迹,如某些发音方式的特点,当地某些地名或特有地貌、物产的名称等。

在语言融合过程中,并不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语言融合的结果是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地位低的一方。

(2)语言融合的原因

①族群杂居,长期共存。

发生语言融合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不同民族必须在同一地区有较长时期的杂居生活。

不在同一地区生活的民族或虽生活在同一地区但保持独立聚居的民族,一般不会发生语言融合。

如南北朝以来鲜卑、契丹、女真、满族先后入主中原,后逐渐与汉族杂居,他们的语言也逐渐融入汉语而消亡。

②经济文化,优势失衡。

经济、文化优势明显的语言族群与其他族群深入接触时具有较强的融合力。

公元14世纪,汉族客家从江西等地大抵迁移到我国广东的东部和北部,跟畲族发生族群接触。

经过300多年的交往,由于客家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发达的文化教育具有一种优势,绝大部分畲族逐渐放弃本族语,转用汉族客家话作为母语。

③人口影响,以多胜少。

语言融合的一般情况是人口数量多的语言族群成为胜方的可能性更大。

1644年满族八旗军攻入北京,内城全部八旗军人、清朝宗室及其家属所占只有32万人,占今北京境内当时总人口的26%,如果加上当时全国的汉族人口数,比例则更小。

满语最后被汉语“吃掉”,满汉人口数量的悬殊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

(3)语言融合的类型

语言融合主要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两大类。

①自愿融合。

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交际语。

②被迫融合。

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

语言融合的自愿或被迫是相对而言的。

如北魏的“自愿”遭到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

女真族的“被迫”,后来也有一定程度的自觉。

(4)英语学习对汉语的影响

英语学习对汉语的影响表现在汉语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如鸦片战争后,为了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仿译西方语言用派生法构成术语,汉语中陆续增加了很多能产的构词词缀,如相当于英语的-ize,-ization的“化”,相当于英语的-ty,-ness等的“性”。

词缀的产生和发展使汉语的构词法除了采用词根复合的办法以外还增加了一种派生构词法,人们可以根据这种派生构词的模式创造新词。

再如,“被”字句和多个修饰语并列的长句的出现,都是英语对汉语带来的影响。

2

二、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7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以______为依据对世界各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

【答案】语言的亲属关系@@@

【解析】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称为语言的“谱系分类”。

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发展的结果:

原始基础语(母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8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北方方言@@@

【解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9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

【解析】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

“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与西方语言相比之下,汉语应属于分析型语言,不用形态这一语法手段,是汉语的重要特点。

10汉语的音节最多只能有______个音素。

【答案】4@@@

【解析】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如强(qiáng);最少可以仅有一个元音音素来拼写,如阿(ā)。

11普通话上声调的调值是______。

【答案】214@@@

【解析】普通话的上声是由低音先降到最低音后升到高音,调值是214。

阴平的调值是55,阳平的调值是35,去声的调值是51。

12普通话四种声调跟中古汉语四声相比,最明显的是______。

【答案】入声消失@@@

【解析】古汉语的声调演变到现在,就调类来说,在北京话里还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但是入声已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

13普通话一个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是声调和韵母中的______,其他部分都不一定齐全。

【答案】韵腹@@@

【解析】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一个最完整的音节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14双唇音b、p、m跟合口呼相拼时只限于______。

【答案】u@@@

【解析】在普通话声韵拼合的主要规律中,双唇音b、p、m能和开口呼、齐齿呼韵母相拼,不能和撮口呼韵母相拼,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仅限于单韵母u。

15《汉语拼音方案》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______五个部分。

【答案】隔音符号@@@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普通话的拼写工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了五个部分: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16普通话异读词的规范标准是______。

【答案】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语音规范化的工作,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审音表》。

它的初稿在1957年、1959年发表了正续两编,1962年发表了初稿第三编,1963年将三者汇辑成审音总表初稿,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都以1985年公布的审音表为准。

17普通话共有6个擦音,其中______是浊擦音。

【答案】r@@@

【解析】擦音是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普通话共有6个擦音,分别为f、h、x、sh、r、s,其中r是浊擦音。

18普通话辅音中,只能充当韵尾不能作声母的是______。

【答案】ng@@@

【解析】ng[ŋ]是舌面后、浊、鼻音。

发音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舌面后部后缩抵住软腭,气流颤动声带后从鼻腔通过。

例如“刚强”(gāngqiáng)里的韵尾ng。

这个辅音在普通话中不作声母,只能用作韵尾,作韵尾时跟作韵尾的“n”一样,也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的尾闭音。

19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______。

【答案】笔画@@@

【解析】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三级:

一是笔画,二是部件,三是整字。

部件也是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

部件又称为偏旁或构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只有合体字是由部件组合成的,独体字在组字时只能充当一个部件。

20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叫做______。

【答案】部件@@@

【解析】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一个部件由一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构成“字”的部件“宀、子”;少数部件是由一画构成的,如构成“亿”的部件“亻、乙”中的“乙”。

21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主要有相离关系、相接关系和______三种。

【答案】相交关系@@@

【解析】笔画的组合有3种方式:

一是相离,如“二三川八小儿心习”;二是相接,如“人入几乃刀工上山”;三是相交,如“十七九力丰井也韦”。

22“书”(書)字的简化方法是______。

【答案】草书楷化@@@

【解析】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

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

例如:

长(長)、专(專)、书(書)、尧(堯)、为(為)。

23“后”(後)字的简化方法是______。

【答案】同音替代@@@

【解析】汉字简化的方法,是指从繁体字简省为简化字的方法。

主要有:

同音替代法、形声法、会意法、局部删除法、草书楷化法、符号替代法。

《说文解字》中“后”,“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凡后之属皆从后”。

从中可以看出,“后”(後)字采用的是同音替代的简化方法。

24“龟”(龜)字的简化方法是______。

【答案】保留基本特征和轮廓@@@

【解析】汉字简化的方法,是指从繁体字简省为简化字的方法。

主要有:

同音替代法、形声法、会意法、局部删除法、草书楷化法、符号替代法。

“龜”是象形字。

简化字“龟”只是保留了原字的基本轮廓,属于局部删除法,又叫保留基本特征和轮廓。

25从甲骨文发展到______,标志着古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的完成和结束。

【答案】秦隶@@@

【解析】秦隶又称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

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

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6汉字的标准化是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的四定:

定量、定形、定音和______。

【答案】定序@@@

【解析】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定形,是指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形体;定音就是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审音;定序是规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

2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______。

【答案】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解析】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

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

28

8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  )

【答案】√@@@

【解析】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

“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而汉语并没有过多的形态变化,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做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相比之下,汉语应属于分析型语言,不用形态这一语法手段,是汉语的重要特点。

9汉语的词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  )

【答案】√@@@

【解析】语言的词类是一种由粗到细、层层细分的体系。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最大的类。

每一类中的词“大同小异”,相互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可以在大类里面再按组合的特性分成各级小类。

10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用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

(  )

【答案】√@@@

【解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称为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

所以,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用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多义词是意义上有联系,而同音词是意义上无联系。

1

19“他的话意味深长。

”是主谓谓语句。

(  )

【答案】√@@@

【解析】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

这句话是主谓谓语句,“他的话”是大主语,“意味深长”是大谓语,而大谓语又包含有小主语“意味”和小谓语“深长”。

20“孩子娇生惯养不好。

”是形容词谓语句。

(  )

【答案】√@@@

【解析】这句话是主谓谓语句,“孩子”是主语,“娇生惯养不好”是谓语,谓语中的“娇生惯养”是小主语,“不好”是小谓语,所以是主谓谓语句。

该句也是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为形容词谓语句,“不好”是小谓语,符合形容词谓语句的条件。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姜氏欲之,焉辟害?

C.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答案】D@@@

【解析】A项,“毫”本义是长而尖的毛,“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B项,“辟”本义是法律、法度,“焉辟害”的“辟”通“避”,是逃避、回避的意思。

C项,“信”本义是真心诚意,“屈而不信”的“信”通“伸”,是伸直的意思。

D项,“然”的本义是燃烧,“若火之始然”的“然”也是燃烧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答案】B@@@

【解析】“責”的本义是债款、债务。

A项,“以塞責”的“責”是责任、差使的意思。

B项,“責畢收”的“責”是债款、债务的意思。

C项,“薄責於人”的“責”是责令,要求的意思。

D项,“自責”的“責”是责备的意思。

3下列句子的“乘”使用了本义的一句是(  )。

A.晋侯許之七百乘。

B.使老弱女子乘城。

C.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

【答案】B@@@

【解析】“乘”的本义是登、升。

A项,“七百乘”的“乘”是量词,用以计算车子。

B项,“乘城”的“乘”是登城的意思。

C项,“良马难乘”的“乘”是骑的意思。

D项,“乘今之時”的“乘”是趁着、利用的意思。

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  )。

A.先礼后兵

B.穷兵黩武

C.短兵相接

D.兵不厌诈

【答案】C@@@

【解析】“非我也,兵也”的“兵”是兵器、武器的意思。

A项,“先礼后兵”的“兵”是武力、强硬的手段的意思。

B项,“穷兵黩武”的“兵”也是武力的意思。

C项,“短兵相接”的“兵”是武器、兵器的意思。

D项,“兵不厌诈”的“兵”是军事、战争的意思。

5“子適衛,冉有僕,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这段话中的“庶”应解释为(  )。

A.富有

B.人多

C.广阔

D.庶民

【答案】B@@@

【解析】“庶”应解释为人口众多,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

“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

“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

6普通话“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声母是(  )。

A.d

B.z

C.c

D.t

【答案】D@@@

【解析】t[th]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况和d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例如“团体”tuántǐ里的t。

7普通话“舌面、后、半高、圆唇”单韵母是(  )。

A.u

B.ü

C.o

D.e

【答案】C@@@

【解析】o[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拢圆。

例如“薄膜”bómó里的o。

8在普通话中,辅音在音节中的位置是(  )。

A.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B.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C.少数可以出现在音节的中间

D.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结尾

【答案】D@@@

【解析】在普通话中,辅音大多数出现在音节的开头,相当于声母,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光)中的ng。

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南)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9下列各组中,有不符合汉语拼音拼写规则的一组是(  )。

A.yuèyè(月夜) yányǔ(言语)

B.wǔhòu(午后) wěiwǎn(委婉)

C.luènwén(论文) dī’àn(堤岸)

D.yōuxiù(优秀) xī’ān(西安)

【答案】C@@@

【解析】按照《汉语拼音方案》,韵母i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写成iu、ui、un,“论文”的“论”应写作“lùn”。

10下列词语中,“一”不发生变调的是(  )。

A.一万

B.第一

C.看一看

D.一劳永逸

【答案】B@@@

【解析】A项,“一”在去声前,一律变35调,“一万”的“一”读35调。

B项,“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第一”的“一”不变调。

C项,“一”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