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4课时同步练习第04课 柳永词两首doc.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4课时同步练习第04课 柳永词两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4课时同步练习第04课 柳永词两首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4课时同步练习第04课柳永词两首doc
第04课柳永词两首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老七,世称柳七,著名词人。
一生仕途坎坷,饱尝羁旅苦况,晚年中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
他精通音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
他的词深受人们喜爱。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被誉为“才子诗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
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
第二次又落榜。
柳永写了首牢骚极盛的《鹤冲天》。
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
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宋词:
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重点理解】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
“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加以赏析。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提示:
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4.试分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对”字表现的深刻意蕴。
提示:
“对”是“面对着”的意思,而词中表现的是即将离别的人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默默无语的情景,一个“对”字就表现出离人情深意长,依依不舍,胸中千言万语,口中却无一言的留恋伤感之情。
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提示:
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
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难点探究】
1.《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有哪些?
描写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又有哪些?
描写西湖美景的句子有: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
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
“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
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
2.“虚实结合”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你觉得《望海潮》中哪些是实写?
哪些是虚写?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
词中“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为虚写,其他词句均为实写。
词中的虚写与实写,相辅相成,相互烘托渲染,丰富了词中意象,开拓了词中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突出了作品主旨。
3.《望海潮》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
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采用铺陈的表现手法,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4.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
为什么?
提示:
同意。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
酒、杨柳、晓风、残月,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句在内容上交代了什么?
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提示:
(1)在内容上“念去去”三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就此一别,人各东西,所经过的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路程遥远,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
(2)在结构上“念去去”三句,则承上启下,笔随意转,有如浩瀚长江,一泻千里。
烟波千里,暮霭楚天——是诗人别后茫然若失心境的物化再现。
主人公黯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的色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6.“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体会这句词的感情。
7.请结合《雨霖铃》中有关词句分析其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提示: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情,短短几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
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为虚写。
虚写中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读完下片再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
8.总结《雨霖铃》这首词的写作特色。
提示:
(1)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情景相生。
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学%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
B.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
C.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
D.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3.下列对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下面对词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无语凝噎凝噎:
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此去经年经年:
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形胜:
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弄:
吹奏。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
柳永于词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_________,大胆引进了巿民生活、市民情感、巿民语言,从而创造了巿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_________,基本上不用比兴,_________。
①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②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
③是里程碑式的
④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⑤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
6.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作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
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7~8题。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8.《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2题。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简述开端三句在全篇内容与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0.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并勾画出特征,对赞美钱塘可收“以一当十”之效。
试举一例说明。
11.词中对“形胜”展开铺叙的句子是( )
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12.“形胜”“繁华”四字在词的上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谈谈“绕”“怒涛”的艺术表现力。
“珠玑”“罗绮”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展现杭州的哪方面特点?
1.C
【解析】A项,分别读jī/jī,qiào/qiáo,qiàn/qiàn;B项,分别读cēn/shēn,qǐ/yī,yá/yá;C项,分别读sǒu/shòu,líng/léng,zhòu/zhóu;D项,分别读yē/yè,ǎi/ǎi,xiāo/xiāo。
2.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
D项,良辰好景。
3.D
6.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7.解析:
“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对长亭晚”,交代时间、地点;“骤雨”,描写天气;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极力渲染悲凉之境。
答案: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
9.从“形胜”与“繁华”两个侧面概括了钱塘自然环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承平景象。
10.如选取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桂子”“荷花”,均为具有西湖乃至杭州特色之景物;“三秋”点出桂子飘香季节,“十里”渲染荷花种植之广,工整的两句,高度概括了西湖、杭州美的特征。
11.B
12.“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
“绕”字,写出了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和浩荡。
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描写,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生活的殷实反映出来,以小见大。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忆帝京
柳永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1.“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两句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2.“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对这两句加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③?
平生况有云泉约④。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
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
③成底事:
一事无成。
④云泉约:
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
⑤仲宣: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
《乐府解题》曰:
“《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
3.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5.这首词起笔不凡,写了什么内容?
请简要分析。
6.“渐霜风凄紧”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
请具体分析。
7.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
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这两句是一个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把相思者床头辗转反侧、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
2.“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语句通俗而又对仗工整,包含着沉挚的感情:
“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现在“我”却只能让你孤单无依,虽然你泪眼望穿,彻夜难眠。
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词中彼此相思的意境,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解析】对这两句的鉴赏,可以从语言、修辞和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结合这两句在词中的作用分析。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
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
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
然后写了动景:
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
“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解析】宋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也不例外。
抓住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可以看出是动静结合。
5.这首词起笔不凡,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6.“渐”在首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领起下文。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
7.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章法结构细密,融写景。
抒情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思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上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思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将志士悲慨与儿女柔情结合,体现刚柔相济的艺术美。
“对”“渐”“望”“叹”“误”等单字用于开篇与转折处,骨节灵通,强而有力,如点睛之龙破壁而飞。
由此可知柳永的《八声甘州》为何会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5山东高考试卷)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作者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这两字的本义出发,结合诗句大意分析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重点是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就题目要求赏析的字眼从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其对诸如使诗句内容更形象生动、使感情表达更酣畅淋漓等方面的作用。
答题时最好采用先具体后概括、或先分析后总结等形式,首先对诗句加以解释,然后再对其作用做总体概括。
【模拟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下片开头二句,描写美酒飘香、杨花飞絮的饯别情景,然而离人之间却相对无言,伤别之情更显凄婉悲凉。
D.“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E.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15.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
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深致的情愁?
(6分)
14.A、C
A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雨景。
C项错在“离人之间却相对无言”。
(湖北省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1)
李煜
樱桃
(2)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
(1)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
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
(2)樱桃:
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
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
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
D.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
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E.本词主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全词语言直白浅显,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
15.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6分)
14.DE
D项,上片、下片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E项,“直白浅显”不妥,词作语言形象哀婉。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广东省2017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阳羡歌
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真游①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②灵。
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
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③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注】真游:
犹仙游。
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
②斩蛟:
西晋周处,少年时凶强使气,谓为“三害”之一,后斩虎杀蛟、折节向学。
③元龙:
三国名士陈登的字,曾对来拜访他的求田问舍的许汜表示鄙弃之情。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芙蓉”两句是”芙蓉山秀,罨画溪明”的倒装,目的是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境,给人以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感受。
B.“真游”句写阳羡的溶洞,词人用“沧波下”三字表现“真游洞”天工造化的神奇,表达词人对阳羡的热爱和生活在阳羡的快乐之情。
C.“临风”两句咏史,通过当年斩蚊处的长桥如今依然横跨河上与名溪一时的英雄豪杰却杳无踪迹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伤。
D.“临风”两句表达了对周处的倾心赞誉,但更多的是感慨;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既总结上片,又为下片描写做了铺垫。
E.下片的“黄鸡白酒渔樵社”句与“小桥流水人家”“人迹板桥霜”“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用了列锦手法,即整个句子都是名词组合而成。
15.请简要解说“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两句词和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的“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答案】14.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