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I卷和Ⅱ卷两部分。
Ⅱ卷答案写在签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题文】C1C4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
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高温天气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2.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知识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解析】1.B2.D
解析:
1题,根据图中“遮阳网”信息可知,此时南京市天气炎热干燥,应该是高压控制造成的持续的高温天气,B正确。
2题,黑色尼龙网可以在白天削弱太阳辐射,使得气温降低,这样可以减少树木水分蒸腾,提高新栽大树的成活率,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受热过程及准确解读黑色尼龙网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A1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岸的哈特勒斯角,海流复杂、风暴频起,历史上曾在此沉没3000多艘船舰。
1797年在这里建了一座简陋灯塔,1870年放弃旧塔,建成美国最高的砖砌灯塔(如图),哈特勒斯角灯塔在1870年完工时,其坐标为北纬35度15分14秒,西经75度30分56秒,当时距海岸线约884m,但因海岸线往内陆后退,至1990年时由于海浪的侵蚀,大浪可以溅到塔基,岌岌可危。
已威胁灯塔的安全。
管理机构于是在1999年将灯塔往内陆搬迁,新地点的坐标为北纬35度15分2秒,西经75度31分44秒。
回答3—4题。
3.灯塔大约迁移的方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4.从1870年到1990年间,海岸线每年平均后退的速率大约是
A.17m~18mB.2m~3mC.12m~l3mD.7m~8m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与地图。
【答案解析】3.D4.D
解析:
3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原来灯塔位置(北纬35度15分14秒,西经75度30分56秒),现在新地点的坐标为北纬35度15分2秒,西经75度31分44秒,所以灯塔大约迁移的方向是西南,D正确。
4题,从1870年到1990年间,海岸线后退距离为884米,时间为110年,所以每年平均后退的速率大约是8米,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地球与地图基本判断方法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D1E2图l为某河段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3示意图1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
读图回答5—6题。
5.图1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2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l月B.4月C.6月D.10月
【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内外力作用。
【答案解析】5.B6.B
解析:
5题,根据图2信息可知,河流左岸为侵蚀岸,右岸为堆积岸。
结合图1信息可知,乙地左岸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右岸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B正确。
6题,当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时候,河流水位下降,根据图3信息可知,在10月份到次年4月份,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河流水位持续下降,4月水位最低;4月份后,河流流出量小于流入量,水位开始上升。
所以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4月份,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河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规律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C1G3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航班被迫取消。
10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
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
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高三四调卷·地理第2页(共15页)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
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一上
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知识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雾霾成因及影响。
【答案解析】7.C8.B
解析:
7题,雾霾类似云层,所以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使得空气能见度降低,C正确。
8题,深秋初冬时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不强,图中四地降水稀少,天气晴朗,所以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同时由于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有利于扬尘的产生,使得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大气受热过程及雾霾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A2E2科学家对火星地表勘测表明火星可能存在河流,证据是有类似于地球流水地貌的存在。
下面两图为火星某处,左图为火星某处数字高程模拟图,右图是利用该高程分析提取的可能出现的河流的水系图。
回答9~10题。
9.以下哪些河流河段的流向与该地相似
A.亚马孙河下游B.尼罗河上游
C.刚果河下游D.密西两比河上游
10.判断高度表中乙丙数值大小关系及甲地的地貌类型
A.乙>丙;河漫滩B.丙>乙;冲积扇
C.乙>丙;U型谷D.丙>乙;三角洲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系、地貌类型判断。
【答案解析】9.A10.D
解析:
9题,根据右图中水系可判断流向是自西向东,四个选项中只有亚马孙河是自西向东,A正确。
10题,根据左右图可知黑色为高程最低白色为最高,又由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河流形态可以判断甲地类似于河口形态所以为三角洲。
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河流水系特点及河流不同河段地貌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E2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
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
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
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
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
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
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
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1l~12题。
1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表比较平坦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1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B.巴西高原C.南极洲D.亚马逊平原
【知识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答案解析】11.B12.A
解析:
1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环地貌的有大小不一的石块及土壤颗粒,因其比热不同导致冻融分选,所以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岩石颗粒均匀,B正确。
12题,冻融分选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符合此条件的只有青藏高原地区,A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冻融分选内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设计灵活,难度中等。
【题文】C2A2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对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B.纬度C.海陆D.洋流
14.A地7月气温可能是()
A.29℃B.27℃C.25℃D.23℃
【知识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判读。
【答案解析】13.B14.B
解析:
13题,根据图中等温线走向可知,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且向北递减,应受纬度的影响B正确。
14题,根据图中河流分布信息可知,A地为多个河流的发源地,所以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地7月气温小于28℃。
结合经纬网信息可知,A附近无高大山脉,气温与周边相差不明显,所以排除C和D选择项。
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等温线判读方法及准确解读图中河流流向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J1下图15—16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生产模式()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灌溉农业区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16.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①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②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
③城市人口大量迁入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答案解析】15.B16.D
解析:
15题,该区主要依靠水源,发展灌溉农业;农区向牧区提供牧草,主要是在牧区饲料缺乏的冬季;畜产品由农区直接进入市场;而该模式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畜牧业。
B正确。
16题,该模式既有利于保持农区土壤的肥力,又利于为牧区供应充足饲料,形成良性循环;因牧区有了充足的饲料,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根据市场的需求可以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适应市场变化;因该模式有丰富的农畜产品,吸引了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但是该模式的草原载畜量有增加,但不会有极大提高;该模式需要的劳动力多,使迁入城市的人口减少。
D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内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A2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
米)。
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24B.34
C.36D.42
18.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甲B.乙
C.丙D.丁
【知识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答案解析】17.B18.C
解析:
17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甲地黄土表面海拔约830-835米之间,甲地的黄土底面海拔约在800-805米之间,所以黄土层厚度约在25-35米之间,B正确。
18题,3月21日是春分,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是位于西侧山脊上的丙地,没有地形阻挡视线,C正确。
甲、丁两地有山脊或山峰阻挡,看不到日落,A、D错。
乙地位于山谷中,有丙处山脊阻挡,也看不到日落,B错。
【思路点拨】熟悉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及准确解读图中等高线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J3下表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图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一总成本)。
据此回答19~21题。
19.据表分析,最先从该区域迁出的企业类型是
A.资金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21.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需要维持的生产量是
【知识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答案解析】19.C20.C21.D
解析:
19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区域劳动力成本上涨很重要,所以需要搬迁。
C正确。
2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而Q4—Q5企业成本增加最快,B.、D错;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C正确。
21题,该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即总收入和总成本曲线相差最大的时候,结合图中信息可知,Q4阶段符合条件,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
【题文】K1L9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购物选择、下图为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网上销售流程简图,读图1回答22~23题。
22.该电子成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B.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C.地处大中城市,有充足的仓储用地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23.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
A.决策空间布局B.凋控生产流程
C.调研买家意愿D.创意新型产品
【知识点】本题考查商品流通、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解析】22.B23.A
解析:
22题,图示为网上销售流程简图,仓储基地是储存货物的地方,靠近消费市场,更方便货物的配送。
B正确。
23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综合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土地价格等多个图层,进行分析、处理,选择最合理的生产区、仓储区、网店的空间分布位置,降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A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网上销售流程简图和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H1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下图为北京市流动人数占国内流动人数比重日统计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2014年1月17日至31日,北京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25.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
A.能够确定2月1日北京市人口总数最少
B.北京市人口总数减少
C.不能确定2月1日此京市人口总数最少
D.北京市人口总数增加
【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流动。
【答案解析】24.D25.A
解析:
24题,读图可知,2014年1月17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出大于迁入,主要原因是人们回家过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故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D正确。
25题,据图可以看出两条线的交点的那一天就是该市人口最少的一天,因为,之前迁出大于迁入,人口不断减少,之后,人口开始返回,迁入人数大于前出人数,人口在增加,故这一天从图上可以看出是2月1日,A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我国春节人口流动特点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D1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值时间变化与降雨量时间变化比较图.回答26~27题。
26.研究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B.降雨C.冰川融水D.地下水
27.土壤含水量均值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麦地B.大豆地C.林地D.塘坝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答案解析】26.B27.D
解析:
26题,联系降雨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可知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降雨。
B正确。
27题,结合图表,把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知塘坝的土壤含水量均值在45%-75%之间波动,季节变化最大。
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表格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不大。
【题文】D1G3台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特殊耕作现象,堆土成台在上耕作,挖沟为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
农场盐碱荒地修台田时先在底部采用下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然后堆土成台田,试验利用海冰水(海水结冰,含盐量变小,可用于灌溉,不会加大土壤含盐量)在作物春季干旱的关键进行灌溉,并在台田底部采用下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的措施以提高洗盐和排盐的效果。
结合水盐运动示意图,回答28—30题。
28.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的
A.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
B.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
C.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
D.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
29.下列台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该农场盐碱荒地试验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危机
C.下铺塑膜主要起到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
D.塑膜上铺暗管主要起到抑制返盐作用
30.华北地区盐渍土分布区一年中表层土壤盐度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土壤盐碱化。
【答案解析】28.B29.C30.A
解析:
28题,地下水位高,土壤盐分可以带到表层;土壤蒸发量大,土壤表层盐分容易滞留;降水下渗量较少,使得雨水淋盐、减盐效果差,所以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的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的地区,B正确。
29题,本题主要审题,选择不正确的选择项。
台田下铺塑膜主要起到土壤深层盐分上泛的作用,而不是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C正确。
30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高、风力大,土壤蒸发强烈,而此时降水稀少,淋盐、排盐效果最差,所以是一年中表层土壤盐度最高的季节,A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土壤盐碱化成因及准确解读题目台田耕作模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D1G3J1下图是2014年3月下旬拍摄于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
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
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
读图,回答31~33题。
31.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
A.雨水B.地下水C.河水D.积雪融水
32.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33.该农户将耕地改为鱼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A.交通B.市场C.地形D.气候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土地盐碱化、农业区位分析。
【答案解析】31.B32.C33.B
解析:
31题,该地位于河北地区,3月下旬未到该地雨季,而且没有人工灌溉,所以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地下水,B正确。
3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处、D处地势比水塘或河流高,盐分随着水下渗到地下,再渗入水塘或河流,不会有盐碱化;B处有积水,不会出现盐碱化;C处也在水塘底部,地下水位距地表近,水份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C正确。
33题,影响农民种植什么作物,种植多少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所以市场是决定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类型的主要因素。
交通、地形、气候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B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及熟悉盐碱化形成原因、农业区位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G4极地冰芯是极地冰层中钻孔获得的连续冰层,它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冬夏季节极地所降雪颗粒粗细不同,使得极地冰芯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
回答34~35题。
34.极地冰芯层理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太阳活动的变化D.气候年际变化
35.通过对冰芯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取地球历史上()
①气候变化信息②火山活动信息
③大气成份信息④生物化石信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极地气候。
【答案解析】34.B35.A
解析:
34题,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极地出现极昼和极夜的转换,气温出现周期性起伏,所以降雪颗粒粗细不同,使得极地冰芯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因此极地冰芯层理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B正确。
35题,极地冰芯层理结构反映的是气温的变化,所以通过对冰芯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取地球历史上气候变化信息;而单个火山喷发通常会导致数月至数年的半球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相对变冷,同时火山喷发的气体会影响大气成分组成,所以通过对冰芯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取地球历史上火山活动信息和大气成份信息,结合选择项可知,A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题目文字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L4L7下图是沼气池、猪圈、厕所和蔬菜日光温室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读图,回答36~37题。
36.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能所在的地区是()
A.海南岛B.云贵高原C.山东半岛D.珠江三角洲
37.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所改良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积温、光照B.温度、土壤
C.土壤、水分D.光照、土壤
【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生态建设。
【答案解析】36/C37.B
解析:
3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利用沼气来建设日光温室,而海南岛、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气温较高,农业生产基本不需要温室。
山东半岛冬半年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利用温室可以增加蔬菜种植时间和产量。
C正确。
37题,日光温室改善的温度,沼气沼渣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B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
【题文】C1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
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
读图回答38—39题。
38.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B.丙、乙、甲
C.甲、丙、乙D.乙、丙、甲
39.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l月16日~17日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D.1月28日一29日
【知识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解析】38.B39.C
解析:
38题,根据题目信息“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可知:
积雪深度越大,雪盖地温越高;无雪地温要低于雪盖地温。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丙、乙、甲,B正确。
39题,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时段应该是雪盖地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结合图中信息和选择项可知,1月27日~28日雪盖地温变化幅度最大,此时积雪量变化最大,C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积雪深度越大,雪盖地温越高”、“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时段应该是雪盖地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L440.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
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生态建设。
【答案解析】40.D
解析:
40题,根据图形可知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沙漠化,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移动沙丘的形成。
所以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草方格沙障对盐碱化影响不大,此处降水较少,不易形成水土流失,因此④错。
结合选择项可知,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草方格沙障生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L2下图为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1~42题。
4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4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