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85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docx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

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发展环境..................................................................1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3

三、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

.............................................5

四、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7

五、拓展服务业标准化领域......。

..............................................8

六、加强能源资源环境标准化工作..............................................10

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步伐。

..........................................13

八、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力度。

...................................20

九、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23

十、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4

十一、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和发展环境建设。

.............................28

十二、规划实施与评估.........................................................31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标准化工作的重

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通过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有效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氛围日渐浓厚。

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标准制修订更加公开透明,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标准制修订步伐明显加快,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5117项,国家标准平均标龄由10.2年缩短至5年,制修订周期由平均4.5年缩短至3年,标准老化、缺失、滞后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标准化试点示范取得良好成效,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达到3519个,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顺利实施,标准化公益性科研有效开展,在产业调整与振兴、食品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研制了一批重要技术标准。

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

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1148个,委员超过4万名,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部门、行业、各级地方政府把标准化作为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末,国家标准总数达到26940项,备案行业标准44143项,备案地方标准19214项,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较好满足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不适应、跟不上等问题。

标准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管理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一些标准更新速度慢,实施效益不明显,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与发达国家相比,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组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国际环境新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全球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标准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成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保障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共同构成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趋频繁。

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

从国内环境新特征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势头迅猛,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

从标准化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在初步解决标准老化、缺失和滞后问题的基础上,为适应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新的更高要求,提高标准化整体质量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标准有效实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标准化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标准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

服务、支撑和引领发展是标准化的核心任务。

服务科学发展和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标准化紧贴需求、服务大局的内在要求,必须贯穿标准化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提升标准化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是有效服务、有力支撑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综合运用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加强战略管理,采取系统措施,增强标准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基本要求是:

——系统管理。

坚持继承与发展,统筹调结构、提质量、保速度、增效益。

根据国家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高标准适应性;实施标准分类管理,优化制修订全过程管理,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着力提升标准质量与水平;继续保持较快的制修订速度,巩固初步解决标准老化缺失问题的成果,不断健全标准体系;积极推行综合标准化,强化标准实施、评价和监督,努力增强标准化的经济社会效益。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动标准化发展。

——重点突破。

紧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和重大需求,突出优先主题和重点领域,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

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着力提高强制性标准权威性和严

肃性。

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着力推动我国特色优势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争取国际标准化工作新突破和竞争新优势。

——整体提升。

以法制为基础,体制为保障,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采取综合性、系统性措施,全面加强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等要素构成的标准化系统的建设,科技、信息化、机构、人才、经费等要素构成的标准化工作支持系统的建设,以及标准化发展环境的建设。

以系统管理推动和重点突破带动,促进标准化发展质量效益的整体提升。

(二)发展目标

按照紧密衔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解决标准化发展重大实际问题、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的要求,着力提升标准化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促进创新型国家和质量强国建设,实现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

贡献率的大幅提升。

主要目标是:

——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覆盖第一、二、三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重要标准。

标准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标准适应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第一、三产业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及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联盟标准化有序发展。

——标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制修订过程管理更加科学、严格,标准化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标准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

与国际标准相关联的国家标准达到和高于国际标准水平的比例超过85%。

——标准实施效益明显增强。

各相关方协作的标准推广应用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化与计量、合格评定/认证认可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标准实施监督与评价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实施效益明显增强。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新突破。

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化,担任国际标准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实质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的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参与制订相关国际标准组织政策和规则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常任理事国。

——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标准化法制、体制和制度不断完善,标准化法修订取得实质进展。

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各相关方协调推进力度加大,制修订工作更加公开透明、高效有序。

技术组织体系不断优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

科研技术机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科技、信息化支撑更加有力,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标准化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三、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

围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及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研制基础设施、投入品安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农产品流通、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现代林业等领域的标准1500项。

以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围绕“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大宗作物、园艺产品、畜牧水产品和现代林业等,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320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30个,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栏1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01农业基础设施

制修订农田水利、水文、气象、水资源管理等标准;研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开展农用地质量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02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

制修订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准则,农药、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质量控制标准;研制新型农业投入品安全评价标准。

03农产品质量安全

制修订粮食、油料、棉花、糖料等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林副产品等“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配套检测方法标准。

04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

以区域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制修订品种改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良好操作规范等标准。

05农产品流通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标准研究;研制大宗农副产品质量等级、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相关技术标准;制修订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

06动植物疫病防控

制修订动植物疫病诊断、诊治和进出口有害生物无害化处置标准;研制动植物疫病有效防范和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关键技术标准。

07农业社会化服务

研制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生产性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动植物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