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8114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docx

第六章高技术的崛起精品文档25页

第六章:

高技术的崛起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第一节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等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

高科技的迅速兴起对世界经济发展显示出美好前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从来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及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演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许多国家都把经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而经济的发展又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

因此,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加大科技投入,争夺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将这场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第四次产业革命”。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二节信息技术的率先发展

2.1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工具,它的出现对生产制造、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生活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计算机的诞生

微电子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领域。

近几十年电子计算机不断地升级换代主要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但人类制造计算工具和发展计算技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就有了用于计算的算筹、算盘。

17世纪,由于钟表制造技术和计算工具的结合,在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机械计算器。

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造出了手动加法器。

1671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了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C.Babbage,1792—1871)制造了第一台差分机模型,它不但能完成算术运算,而且还可以自动完成系列运算,包含着程序设计的萌芽。

1834年,他借助机械中的自动控制功能,设计出一台分析机的模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运算器、储存器、输入输出等设备的通用计算机,可完成所有的算术运算,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巴贝奇制造的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早期计算机最杰出的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动力方式也得以改进,计算机由机械时代进入机电时代。

1941年,德国工程师楚泽(K.Zuse,1910一)发明了第一台程序控制通用机电式计算机。

该机全部由电磁继电器制成,采用了浮点计数、二进制运算、带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

美国科学家艾肯(H.Aiken,1900—1973)也于1944年和1946年制造出两台全继电器操作的汁算机(Markl和Mark2),加法运算仅需0.3秒,而乘法则需6秒。

机电计算机虽然比机械计算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速度慢、准确性差的弱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电子管的发明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为制造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的电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莱(J.W.Mauchly,1907—1980)负责研制成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命为美国的阿伯丁试炮场制定火力表。

这种表每张要计算几百条弹道,为此而提出了高速计算的要求。

1942年8月,为满足速度上的需要,莫克莱提出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计划,得到美国陆军的支持,组成了研制小组。

经过3年的努力,花费了48万美元,终于在1945年底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简称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即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万个电子管,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比机电计算机提高了1000多倍。

电子计算机已经显示出了它在速度上的巨大优越性,开辟了人类计算历史的新纪元。

由于ENIAC的计算程序是外插型的,在解题之前,必须先将全部程序准备好,这样便大大影响了运算速度。

1946年,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J.ronNeumanm,1903~1957)提出—个新的改进方案,被称为EDVAC(ElectronicDiscreclVariableAutomaticComputer,即离散变量自动汁算机)。

新机型用二进制数代替十进制数,进一步发挥了电子元件的速度潜力,并将程序外插改为程序内存,使计算机可以从一个程序指令自动进入下一个程序指令,全部运算成为真正的自动过程。

EDVAC也称冯•诺依曼机,是现代电子汁算机的基础,冯•诺依曼也被称为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人。

二、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

冯•诺依曼机的设计方案揭开了现代计算机的历史新篇章。

根据电子器件的不同,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代:

第—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一1956)。

这—代的计算机基本上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元件,机器结构是程序内存式,运行速度一般是每秒几千到几万次,计算全部实现自动化。

和后来的计算机相比,它有运行速度不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维修复杂等缺点。

当时它的应用范围还很小,主要局限于导弹、原子弹等国防尖端科技部门。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2)。

这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逻辑线路均采用分立的晶体管元件。

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问世,标志汁算机已进人第二代。

机器的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容量从几千字节上升到10万字节。

1964年,已经能制造每秒运算300万次的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扩展到商业和管理等更多的领域。

第三代汁算机—一集成电路计算机(1962—1970)。

6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新的逻辑元件。

计算机的体积、重量、能耗大幅度降低,性能大幅度提高。

1964年美国IBM公司生产的IBM—360系列问世,标志计算机进入了第三代。

由于第三代计算机具有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大大减轻了人们购机的费用和编制程序的负担,并有利于程序的积累,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一)。

这一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

1971年,英特尔公司把2000多个晶体管集中在一块10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微型机“M—CS—4”,其功能包含了1945年ENIAC机的全部功能。

80年代的集成电路的加工尺寸已经达到1微米级,为微型机的制造创造了条件。

此后,计算机开始大规模向办公室和家庭渗透,到1983年,全世界拥有的微机超过2亿台,9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的微型电脑已经像彩电一样普及了。

正是由于微型机的普及,使得原本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工具。

计算机开始真正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预示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光学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进入90年代,光电子集成电路的问世,揭开了光学计算机的序幕。

光学计算机是用光脉冲而不是电流进行信息处理,其开关是用砷化镓光学开关,速度为每秒1000亿次,比目前的计算机快1000多倍。

它能描绘出人的遗传结构、模仿人脑的构造和人的神经系统、进行多种语言翻译等等。

生物计算机将比智能计算机和光学计算机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它是以人的血红蛋白作逻辑电路,用脱氧核糖核酸作存储器的。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计算机的元件密度比人脑神经元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速度比人脑思维速度快100万倍,而生物芯片的大小只相当于电子芯片的十万分之一。

它能够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机地相连,使人机接口自然吻合,免除了烦琐的人机对话,真正成为人脑的外延。

而且,它还能从人体的细胞中吸取营养来补充能量,不需要任何外界的能源。

生物计算机将为计算机的发展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

2.2信息技术的社会文化影响

20世纪末,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初步确立,它以强大的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迅速席卷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已超越了纯技术的界域,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第一,信息技术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其社会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呢?

信息速度加快,意味着人们不仅拥有的信息量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增加,而且更新的频率加快,能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强化和优化人的智力。

毕竟停滞导致陈旧、封闭,它和愚昧、退化相联系;运动则带来创新、开放,它和文明、进步相联系,这是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二,信息技术优化了社会生产要素。

信息技术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构成现代生产的基础。

在信息时代,劳动者是掌握丰富信息资源的人,所使用的重要工具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及其体系,劳动的主要对象是人们开发创造的、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

大量社会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优化了传统观念中社会的基本资源——人力、资金、物质,大大节约了这些字眼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信息技术同化着世界各地区的民族意识和生产方式。

社会借助信息技术,使知识信息实现了全球大流动。

而这个流动直接促进着哲学、宗教、文化、艺术、道德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信息的共创、共享过程一方面泯灭着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别,另一方面使原来在世界文化整体中处于不同层次的文化发生碰撞,走向整合。

可以预料,信息时代的世界必然要走向一个统一的现代文明,而处于文明潮流之潮端得一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称之为科学和知识的东西。

第三节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领域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革新。

材料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目前世界上的传统材料已经有几十万种,新材料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新材料种类的增长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对传统材料的改进、基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这三种来源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说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正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近20年来,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希望尽可能地增加在材料研制中的理论预见性;同时,随着固体物理、有机化学、量子化学、固体力学、冶金科学、微电子学、光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材料设计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的一个方兴未艾的基础领域。

3.1信息功能材料

当电子管发挥着巨大的效用之时,人们又发现它有许多不足之处。

由于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所用的电子管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一部雷达往往要用300~400个电子管),电子管的工作要靠灯丝发热,但灯丝的工作寿命一般只有几千小时,部分电子管失效整机就不能工作,电子管的数量越多,因个别电子管损坏而造成整机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大量电子管给电子设备的散热造成麻烦;电子管数量越多电子设备也越笨重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继续发展的障碍。

半导体和晶体管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些缺陷,从而为无线电电子技术开辟了新的天地。

半导体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在研究固体物质导电性能时建立的“能带理论”。

我们知道,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在核外多层轨道上,最外层电子(价电子)受核的束缚最弱,这些电子一旦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可以越出原来的轨道以至于成为不受原子核束缚的自由电子。

金属导电能力之所以比较强,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比较容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体内自由活动。

绝缘体则是它的最外层电子不容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致使其中的自由电子极少而难于导电。

半导体处于上述两种情况的中间状态。

固体物质里原子间的距离十分靠近,它们的外层电子轨道会发生交叠,即这些电子不仅受到自身原子核的作用还受到相邻原子原子核的作用,还会转移到相邻原子的轨道上去,形成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由于最外层电子的轨道交叠最多,所以价电子的共有化运动最为显著。

原子间价电子的共用就形成共价键。

在一定的温度下,从价带被激发到导带上的电子和价带上所出现的空穴是不会越来越多的,因为无规则运动的电子不仅会由价带跃迁到导带,而且也会与价带中的空穴相遇而使一对载流子消失。

所以对于一定的温度来说,它的导电性能是一定的。

固体能带理论揭示了半导体的导电机理,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2能源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的特点是超越了材料的力学结构性能,利用材料的光学、磁性等物理特征。

人们已经成功地研制出100多种记忆合金,可以用力改变合金的形状,但加热后又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功能材料基本上是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金属功能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新型铁氧体、超细金属隐身材料、储氢材料、非晶体软磁合金;陶瓷功能材料包括超导陶瓷、光学陶瓷、半导体陶瓷、电容器陶瓷、敏感陶瓷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高分子、高分子、半导体、磁性高分子、液晶高分子等。

3.3纳米材料科学技术

自从80年代中期扫描隧道显微镜出现后,纳米技术开始高速发展。

一般认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一是由宏观向微观进行,即用宏观的方式将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小,生产出各种微型、尖端的工具;二是由微观向宏观进行,即直接操纵原子和分子,对它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

由于微电子技术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纳米技术由宏观向微观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进展,各种微型机器不断问世。

1989年初,美国一家医疗中心的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成功地将一个仅有针头大小的心动血压敏感器附在病人跳动的心肌上,而在这个小小的敏感器上竟装着3个微电子传感器。

199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个跳蚤型机器人,其中的硅质齿轮和涡轮机细小得如同灰尘粒,6万台这样的涡轮机所占面积仅有1平方英寸,只有借助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外形和结构。

随后,美国麻省理上学院又研制出一台名叫摩西的微型机器人,虽然它仅有1立方英寸大小,却能对各类刺激作出反应,在小角落里爬行。

90年代中期,日本电器公司的工程师制出了一辆长仅4.8毫米的微型轿车,其零部件完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制造。

现在,人们已经能做出比衬衣纽扣还小的计算机、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机器人、只有头发丝百分之一粗细的手术刀等。

应用纳米技术,越来越多更微小的机器还将不断出现。

和从宏观走向微观相比,纳米技术从微观向宏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原子,在镍板上用35个原子排出了"IBM”字样。

英国科学家曾研制出一种大小约4纳米的复杂分子,它具有开和关的特性,可由激光驱动并读出结果,其开关时间只有微微秒(10-12秒),这为光计算机的研制提供了可能。

1993年,日本科学家研制成的64兆位记忆芯片。

在这个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可容纳1.4亿个电子元件,而连接它们的电路只有0.4微米宽。

纳米技术从微观向宏观的研究将为研制超大规模的光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奠定基础。

第四节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人类社会越是发展,能源的开发利用越为重要。

能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国家的科学技术状况、生产发展水平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和火(一种化学能)。

畜力、风力和水力也早就为人类所利用。

18世纪以后,煤逐渐成了主要能源,以煤为燃料的蒸汽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后来电力的出现,又迎来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20世纪能源状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日益广泛,廉价的石油成了现代社会繁荣的支柱。

百年来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本世纪初到50年代,世界能源的需求量就约增加了一倍,从50年代到80年代又增加了一倍,现在大约是每年递增7~8%,即约每十年就增加一倍。

传统能源的急剧消耗,迫使人们对它给予高度关注。

据估算,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总量大约只够人类用100年。

已有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大的课题,这就是当今能源科学技术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人类不可能创造能源,现在所能够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它的来源无非下列三个方面:

(1)来自太阳太阳时时刻刻都向外辐射能量,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量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源自太阳。

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上无数生命得以繁衍,许多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物体内存储了下来。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实质上就是由古代生物所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我们所利用的水能、风能和海洋能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而来的。

据测算,每一秒钟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500多万吨煤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现时全世界每年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它的万分之一。

不过,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也只有很小一部分经过转化而在地球上存储下来,其余绝大部分又都散发到宇宙空间中去了。

(2)来自地球内部地质学已探明,地层深处的温度很高,地球实际上是一个大热库。

地热资源的储量很大,有人估算其总量大约相当于现时全世界每年消耗能量的400多万倍,现在还只开发利用了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3)来自核能地热的产生其实有一部分也是来自核能,即地球内部的核变化过程,这里所指的是人工核裂变和核聚变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有关情形上文已有所述。

人类现在所能利用的能源不外乎来自上述三个方面。

我们看到,实际上我们以往所利用的主要只是由生物体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和转换成水能的太阳能,其他方面尚很少开发或不曾开发。

第五节生物技术的诞生与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模拟生物及其功能,或加工生物原料,用来发展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新兴技术领域。

生物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传统的酿造技术就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人们在生物工程研究上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进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成为生物工程的最前沿,并且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面貌。

5.1基因工程的诞生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将重组了的DNA导入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有时还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但是,绝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DNA含量十分庞大,比如,一个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大约是由5万到10万个基因组成,要把基因的核苷酸一个一个地拆解开,从而将单个基因分离出来,其工作量几乎是不可能想像的。

所以,基因工程的诞生需要相关关键技术条件的成熟:

DNA分子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以及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

这两项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取得突破。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P.Berg,1926一)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的DNA体外重组。

伯格等人使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EcoRI(这种酶能够将特定的DNA片段解链断开,并保持其“黏粘性末端”),在体外对猿猴病毒SV40的DNA和入噬菌体的DNA分别进行酶切消化,然后再用T4DNA连接酶(这种酶能够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并且保持生物活性)将两种消化片段连接起来,结果获得了包括SV40和入DNA的重组的杂种DNA分子。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科恩(S.Cohen)等人也成功地进行了另一个体外DNA重组实验。

他们将编码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R6—5质粒DNA和编码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另一种大肠杆菌质粒pSCl01DNA混合后,加入核酸限制性内切酶EcoRI,对DNA进行切割,而后再用T4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成重组的DNA分子。

用这种连接后的DNA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某些转化子菌落的确表现出了既抗卡那霉素又抗四环素的双重抗性特征。

从这个双抗性大肠杆菌转化子细胞中分离出来的重组质粒DNA,带有完整的pSCl01分子和一个来自R6—5质粒编码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

在这个实验中,重组DNA的两种基因物质都来源于大肠杆菌,但是,不同物币中的外源DNA能否实现基因重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恩与波耶(H.Boyef)合作,成功地将非洲爪蟾编码核糖体的基因片段同大肠杆菌的pSCl01质粒重组,并成功地导人大肠杆菌细胞。

分析结果表明,动物酌基因的确成功地进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并转录出相应的mRNA。

科恩等的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意义是深远的。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杂交育种酌经验,但是,科恩等的工作表明,人类有能力将世界上几乎任何不同物种的基因片段进行截取和重组,从而几乎可以造出各种各样酌新物种。

美人鱼的传说似乎可以变成现实,狮身人面也并非不可能,万厅有这些既是那么激动人心,又是那么令全人类不安。

5.2基因工程的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动植物统称转基因动物或者植物。

近20年来,基因工程领域所涉及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成绩斐然,很多种类的转基因生物和生物制品已经较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产业化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的特点是相对比较容易获得认可,因而转基因植物纷纷问世。

植物病虫害一直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

人们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编码植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人植物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

这些新的植株由于叶片细胞中有病毒外壳蛋白的积累,就能够抑制侵染病毒的复制,从而较为有效地保护植物。

用这种技术预防烟草花叶病毒与苜蓿花叶病毒较为成功。

同样,可以导入某些基因,使得植株产生只对特定昆虫有毒性的毒蛋白,提高植株的抗虫害能力。

与此相似,可改造出抗除草剂的农作物。

人们还可以运用基因重组的办法,改造植物的品种,使这些作物能够在以前不能适应的环境(比如盐碱地、沙漠)中生存、繁衍,或是产出符合人们特定要求的农产品(比如使之富含蛋白质、能够较为长久保鲜等等)。

动物基因工程1982年,帕尔蒂曼(RichardPahimer)和布林斯坦(RalphBrinster)构建了大鼠金属硫蛋白和人生长激素融合基因,生产出生长速度比正常小白鼠快一倍的超级小白鼠,引起世界轰动。

后来,科学家用基因转移技术生产出了生长快、瘦肉率高的转基因猪。

以色列科学家生产的转基因鸡夏天不长毛,以利于它在酷热的环境中生长。

但培养优良性状动物品种的基因工程难度较大。

一方面,分离出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