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诗经·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旧邦新造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D.等级秩序十分严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大意为: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
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
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天的意旨完全遵照。
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身边多么崇高。
由此可知西周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故B项正确。
A项中央集权一词不能使用于西周时期,排除。
家国一体、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项两错误。
【点睛】虽然文言文很难理解,但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于昭于天”“帝命不时”结合所学选项中的中央集权、家国一体、等级秩序这些概念结合推测出正确答案。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其中“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指的是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牛耕推广到全国
C.铁制农具的使用
D.刀耕火种的消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封国之间连年战争,社会动荡。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是因为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势力逐渐上升,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变化,所以出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局面。
故C项正确。
A项不是最根本的,排除。
牛耕在全国的推广是在西汉时期,故B项排除。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D项排除。
3.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
这表明当时
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C.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庄子、荀子、墨子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天人关系,没有涉及百家争鸣局面,也没有涉及唯物思想,故AB两项错误。
材料反映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存在相同点,但不能得出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的结论,故C项错误。
4.《盐铁论·力耕》中描述: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材料中的“京师”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咸阳
B.汉代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元代的大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盐铁论·力耕》”、“郡国”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汉代的长安商业繁荣的局面,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很多思想家借助神权来表达自己的人权。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B.王夫之的“天地之化日新”
C.朱熹的“理先于气”
D.王守仁的“灵明就是本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董仲舒“天人感应”可知,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权力过度膨胀,由此可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借助神权来表达自己的人权,故A项正确。
B项体现的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项是朱熹的理学,D项是王守仁的心学,BCD三项都与题干无关,排除。
6.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
“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
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
”这说明唐朝
A.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
B.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
C.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
D.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
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助于减少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
唐朝权力中心仍在皇帝,故A项错误。
BC两项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7.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下列各项不属于他的成就的是
A.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B.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C.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D.“宋四家”之一、以行书名世
【答案】A
【解析】
【详解】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故A项不是苏轼的成就。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书法方面、以行书闻名于世,为“宋四家”之一;在诗画方面,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故BCD三项说法正确,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8.下图是近代中国北京某地的局部示意图,造成图中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的“庚子楼”“北京使馆界”“英国府”“俄国府”等词语可知造成图中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区,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
9.“此自然规律应用到当前形势,使人们对国家存亡竞争之严重性更加认识。
尤其中日战争的失败,并联想到中国民族正面临存亡的危险关键,亡国灭种大祸,可能不免于降临,使他们立刻警惕觉醒。
”阐述此“自然规律”的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C.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D.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尤其中日战争的失败,并联想到中国民族正面临存亡的危险关键”可知这篇著作发表于甲午战后,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此自然规律应用到当前形势,使人们对国家存亡竞争之严重性更加认识。
”可知这篇著作是用进化论阐明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故D项正确。
BC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
这种状况
A.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D.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伸、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说明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具有脱离传统手工业的突发性,它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故C项正确。
材料中的状况取决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中国民族工业的局限性,“实业救国”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
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排除。
11.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
“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
”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
这一现象表明
A.电车首入中国阻力重重
B.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
C.交通近代化的艰难曲折
D.商会比较关注民众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京师总商会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批评诋毁来看,传统势力阻碍了我国的交通近代化,故C项正确。
材料只是说明北京电车遭遇阻力,但不能得出电车在整个中国都阻力重重,故A项错误。
新式交通工具可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安全性并不低,故B项错误。
京师总商会是为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而发表意见,故D项错误。
12.20世纪30年代中共某一次会议上指出: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这种形势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该怎么办的问题。
因此,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嘉兴南湖
B.陕北瓦窑堡
C.贵州遵义
D.江西瑞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党的策略路线就在于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所学可知,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故B项正确。
嘉兴南湖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
贵州遵义会议主要是为了纠正“左”倾错误而召开,与题干会议内容无关,故C项排除。
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13.照片是真实反映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照片上的“庆祝公私合营”可知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14.“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中国取得这一医学成就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合所学可知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
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15.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老兵发动了“返乡运动”,他们发传单、集会抗议,只为回大陆看望三十几年没见的父母亲人。
两岸有利于他们愿望实现的举措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助于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由于大陆方面持续提出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要求,加上台湾岛内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呼声日渐增高,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5%,但是大多数增长都是在欧洲之外实现的:
美国和欧洲的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中国为10.2%,韩国为9.7%,越南为9%。
”下列有助于中国在90年代高速发展的因素有
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的对外开放在90年代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②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
17.梭伦曾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不再以出身划分公民等级
B.彻底化解了雅典社会矛盾
C.向所有公民开放各级官职
D.按照地域选出五百人会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凭借高贵的血缘世代享有政治特权的局面,因此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赞誉为“优良的改革家”,故A项正确。
梭伦改革并没有使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彻底化解,故B项排除。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何官职,故C项错误。
D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故D项错误。
18.1493年一位航海家在一封信中说:
“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
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
”信中所提到的岛屿属于
A.美洲
B.印度
C.非洲
D.亚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493年一位航海家”“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19.学界在评价一文艺复兴时期巨著时写道:
该作不再一味沉湎于人文主义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是对当时私欲泛滥和社会混乱的审美观照。
该作是
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哲学通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该作不再一味沉湎于人文主义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前期主要是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莎士比亚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AB两项是文艺复兴雅典前期的作品,排除。
《哲学通信》是法国伏尔泰创作的哲学著作,与文艺复兴无关,故D项排除。
20.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的文化史》:
“自然科学引发对世界的新解释,这种新解释与新形成的国家关系和观念巧妙的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引发了欧洲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自然科学……与新形成的国家关系和观念巧妙的结合起来。
”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步,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人类社会,由此提出了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等理性观念,故C项正确。
文艺复兴只是使人们的思想冲破了神学的束缚,宗教改革则是挑战教皇的权威,工业革命是经济领域的技术革命,ABD三项与题干“与新形成的国家关系和观念巧妙的结合起来。
”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根据所学启蒙运动爆发的背景可知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理性,由此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
21.下图所示的是某一些时期女话务员工作的场景,这现象不早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上海是中国最早拥有电话机并使之成为通讯工具的城市。
19世纪70年代末,电话机出现在上海街头。
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
22.有同学认为,用“至暗时刻”来形容1940年的世界形势最为贴切不过,可以用作支持该观点的史实包括
①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②法国投降和贝当傀儡政权建立
③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④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0年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7月贝当傀儡政权建立,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故ABC三项排除,D项正确。
23.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部法律“向雇主强征失业保险费,1936年开始时为全体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1937年以后上升,长期保持在百分之三的水平。
”这部法律应该是
A.《社会保险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公平劳动标准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向雇主强征失业保险费”结合所学可知这部法律应该是《社会保险法》,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24.有学者指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
”材料中的“我国”指的是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
”可知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二战后的日本主要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故D项正确。
二战后的法国、英国和德国主要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发展混合经济,故ABC三项排除。
25.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冷战时期的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
据此可知冷战结束后
A.冷战思维继续贻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和平面临挑战
D.大国对抗的风险已不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可知,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对军事联盟持批判指责的态度,冷战结束后由于军事联盟具有抑制冲突升级的能力,政治评论员对其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
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而在冷战时期,两大军事联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抑制,保持平衡,避免冲突升级,使这些问题不被暴露出来。
因此冷战后出现的局部热战等新的不稳定因素,使政治评论员意识到军事联盟的积极方面,因而对其态度发生转变。
故C项正确。
A、B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
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26.【加试题】“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
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这是<旧唐书》中唐太宗的形象。
而在王夫之的笔下,唐太宗形象变成了:
“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
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这反映出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
C.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旧唐书》和王夫之对唐太宗的评价,无法得出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的结论,故A排除。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有定论的,故B项错误。
《旧唐书》是官修史书,维护封建正统,而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现了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特点,所以从材料可看出评价人物时立场不同结论也就不会相同,故C项正确。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旧唐书》和王夫之对唐太宗的评价,而不是在揭示历史的本质,故D项错误。
【点睛】评价历史人物,要把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去,看他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大小,看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对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还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社会前进起阻碍作用。
前一种是进步的、正面的历史人物,后一种是反动的、反面的历史人物。
27.【加试题】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以下是部分白话文刊物情况简表。
创刊名称
创办时间地点
报刊宗旨
《绍兴白话报》
1903绍兴
“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
《宁波白话报》
1903宁波
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
《白话杂志》
1904东京
“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
《吉林白话报》
1907吉林
“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使一般人咸具普通之知识,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
据此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新文化运动促进“文学革命”
B.白话文刊物主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清末朝廷舆论管控能力丧失
D.白话文刊物希冀开启民智改良社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
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使一般人咸具普通之知识,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可知白话文刊物不是主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可知《吉林白话报》是为预备立宪制造舆论而创办,而且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可知白话文刊物希冀题干宣传爱国,开启民智,提升国民精神,以改良社会。
故D项正确。
28.【加试题】1878年俾斯麦先后颁布了四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
这一措施
①推动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意在维持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
③适应了当时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
④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78年”“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可知俾斯麦颁布的四项社会保险法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福利待遇,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这些措施只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福利待遇,但并没有改善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排除,故A项正确。
【点睛】本题可以用区分历史要素的方法来解决,①③是俾斯麦颁布这些措施的客观作用,②是俾斯麦颁布这些措施的主观目的。
而④与材料无关。
29.【加试题】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
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