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741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docx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

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

  历史地理学是近年来渐渐兴起的一门显学,有关的研究文献已经蔚为大观,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却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

1984年以前,国内关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论着屈指可数,除了侯仁之先生于1950年7月在《新建设》杂志第2卷第11期发表的《“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和1962、1979年初分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年第1期发表的《历史地理学刍议》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外,似乎很难见到较有影响的论着。

1984年以来,伴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兴起,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论着也日渐增多,虽然与历史地理学的其他部分相比,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仍相对薄弱,但与其自身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现就其中一些主要成果略作介绍

一、基本理论

综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最大亮色当数由日本学者菊地利夫着,辛德勇译的数篇文章,这些文章全部选自菊地利夫的《历史地理学导论》一书,该书出版于1977年,1987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正式创刊以后,辛德勇从中选译了10篇文章,先后发表于《论丛》1987、1988和1989年各辑》,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历史地理学的叙述理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历史地理学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辑;《历史地理学的时空连续型叙述理论》,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辑),这些文章从历史地理学思想发展史出发,全面总结论述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演变,介绍了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构成、逻辑结构、知识类型、叙述理论、复原理论、说明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的革新、本质理论的多样化和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等诸多基本问题,使国内学者对历史地理学的认识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如在《历史地理学的构成》一文中,作者认为广义的地理学可分为研究现存地理的现代地理学和研究以往地理的历史地理学两大类。

历史地理学是复原过去的地理并对其进行解释、叙述的科学,所谓过去的地理就是人类集团无数次不断改造其空间组织的实况,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历史的空间。

历史地理学从时间的角度可分为史学地理学和狭义的历史地理学,史前地理学的研究时限是人类产生以来到文献记录出现以前,狭义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限是文献记录出现以后到现代地理形成以前。

从资料的角度可分为遗迹历史地理学和文献历史地理学。

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可分为系统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的资料是历史性的,方法是地理性的。

在《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的多样化》一文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研究贫乏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本质是一致的。

多数历史地理学着述中省略了其本质理论。

这些本质理论包括环境论、景观论、区域论、分布论、图形论等,其作用在于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支配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在其他诸文章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三种即作为人文科学的综合描述特性、作为自然科学的探索理论规律特性以及作为理解科学的理解、解释特性。

历史地理学的复原方法主要是逆行法和倒叙法,逆行法的出发点是历史文献记录丰富而清晰的时期或现代地表。

历史地理现象的说明理论包括因果论、概率论和机能论。

其叙述形态包括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和相对空间的叙述形式,绝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又可分为次一级的地理历史型、时间断面型和空间进化系列型,相对空间的叙述形式只有一种类型即时空连续型,历史地理的研究最终要完成于叙述,不仅要叙述客观历史地理事实,而且要叙述研究者主体所认识的历史地理映像。

其中《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是一篇较有新意的文章,该文分两部分分别发表于《论丛》1988年第4期和1989年第1期,在文中作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包括实在世界的知识;抽象世界的知识;知觉世界的知识。

如古代官道经由某一平原的哪些地方,这是实在知识;而古代官道在穿过平原时一般是直线,则为抽象知识;至于古代的人们如何观察这一平原以及利用当时的技术和资料怎样把官道修建成为这样一种形态,则为知觉世界知识。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各类知识的性质和机能。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学者的文章也被介绍进来。

加拿大学者L.格尔柯着、段塔丽摘译的《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美国学者Carl.O.索尔着、姜道章译的《历史地理学引论》,英国学者迈克尔·威廉斯着、马宝建、雷洪德译的《环境史与历史地理的关系》等论文相继出现在国内刊物上。

格尔柯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以及在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充分运用历史学方法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在自主的认识模式中,学者的任务就是把人类活动当成人类思想的体现加以研究。

然而,历史地理学中的“自然历史观”并未将历史看成自主的认识模式。

由于历史学的认识方法具有自主性,因而历史地理学家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应更多地注意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同时,历史地理研究也不能离开历史学家所处的现实世界,而是在研究时应将所有知识运用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中。

将历史学充分地运用于历史地理学科,以为地理学工作者提供一个机会,使地理学者运用适合的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变化问题。

索尔从批评哈特向对地理学本质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问题。

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地理现象的来源,历史地理学是文化史的一部分,地理学研究生活方式的区位,历史地理学必须注重区域研究,人文地理学即文化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关注整个人类时间,档案和实地考察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很重要,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包括地理变迁、人地互动关系、聚落的地点和类型,以及文化区等。

迈克尔的文章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了环境史作为历史学科一个独特子集的出现,并讨论了它的发展过程:

首先讨论了它的开始是植根于北美的资源保护和知识史,其次讨论了它的伦理演化和基本要点,最后讨论了它更具国际主义和跨学科性的关于自然中的人的观点。

同时也考察了环境史研究的各种模式和议程。

第二部分考察了主要历史和文化地理学家对环境史所提出的更大的人与自然的争论的贡献。

着眼点主要关注四个研究领域:

地球的变化和改变,全球扩展和资本主义经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栖息地、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考察了一些争论对于两个学科的意义、共性和挑战。

结论是两个学科在“场所故事的叙述”中有许多互相帮助和学习的东西。

以上诸篇文章对于国内历史地理学界了解国外历史地理理论的研究状况大有裨益,同时也补充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此时的研究主要有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概述》和史念海的《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其中侯先生的文章阐述了历史地理学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国外学者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所作的突出贡献,探讨了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附带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借用历史学和地理学方法的重要性。

史先生的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历史地理学即沿革地理学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上对于沿革地理知识的需求,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及早期舆图的出现,并揭示了历史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和沿革地理的关系。

除此之外,阙维民《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特性》通过对大量西方历史地理文献的分析,借鉴西方的理论,认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从科学哲学的辩证认识分析,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对立的时间观念:

静态的历表时间和动态的历时时间;单纯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和整个人类历史时间;简单的过去历史时间和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统一的历史时间。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历史时间观念。

其时间系统包括精确时间与模糊时间、动态时间与静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等。

朱士光《关于当前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思考》》1999年第1期)认为当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存在理论建设滞后的问题,已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为进一步推进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加强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建设。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大力推进贯通人类历史时期全过程的有关环境变迁的综合性研究,深入探讨环境变迁规律;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学科特点,进一步抓好人地关系研究;努力使研究工作与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将研究对象时间下限延至当今,同时将研究内容扩大到包括对当前环境变迁动态的评估及对今后环境变迁趋势的预测等方面;注意吸取有关学科理论原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促进学科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专着性的理论成果不是很多,主要有张步天的《历史地理学概论》、韩光辉的译作《历史地理学——对象和方法》、阙维民的《历史地理学的观念:

叙述、复原、构想》等。

一些通论性的研究专着或教材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也有所总结和推进,如马正林的《中国历史地理简论》、王育民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张步天的《中国历史地理》、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陈昌远的《中国历史地理简编》等。

理论体系 张步天《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框架及若干说明》一文是一篇较有新意的集大成之作,该文提出了一个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框架,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应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历史地理研究两部分,从研究实践考察,后者应包括描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学、应用历史地理学三大系列。

显示了各研究内容之间合理的层次关系。

此外他的《历史地理学学科科学体系的初步研究》一文除对其上一篇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外,还认为认识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关键是认识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也就是历史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那种把历史地理学划入人文地理学的认识是值得商榷的。

在研究时限方面,赖琼《史前地理——历史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995年第3期)一文针对历史地理研究上限的分歧,指出没有源头的历史地理学是不完整的历史地理学,它研究的范围应该包含史前地理。

史前地理研究虽然困难,但可以借助其他学科如史前环境考古学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研究。

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一文总结了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演变性、结构综合性与有用于世的目的性,前三点也与构成其研究内容的空间、时间、部门三大要素相对应,其理论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和历史人文地理诸分支外,还应包括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 苏联学者B.C热库林着、韩光辉译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从历史地理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其它基本理论问题。

国内学者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997年第2期)一文认为历史地理学是研究文化景观的科学,包括未经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景观、人类施加了影响和作用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建造的人为景观;文化景观以人类活动为景观营力的全过程,是将时间和空间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科学,以此有别于没有人类活动营力的古地理学,时段很短的现代地理学,以及无实证而难以检验的未来地理学。

研究方法 随着地理学的发展,探讨历史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理论方法的文章开始出现。

刘沛林、吴宏岐的《遥感技术应用于历史地理学刍议》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论述了遥感技术对历史地理学问题的揭示效果及历史地理工作者掌握和运用遥感方法的可能性。

侯仁之先生的《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在钱学森的地理科学及地球表层学思想的启示下,阐释了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球表层学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相关理论问题。

随后先生又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1992年第4期)一文中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了地球表层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相互汇合点,更是历史地理学发挥作用的地方。

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997年第3期)一文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传统的历史法和地理法,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强调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