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7218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docx

康复医学行业简析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6月

 

目录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待激发3

1、康复医学面向的是巨大的患者人群3

2、对比美国,国内康复市场拥有巨大潜力4

(1)患者及看护人员康复意识薄弱5

(2)支付体系不完善5

(3)转诊体系不完善6

二、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康复产业6

1、康复医院的定位适宜民营资本介入6

2、政策推动为民营资本提供机遇8

3、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康复产业9

三、民营康复医院案例9

1、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运营模式10

2、民营康复医院的问题与挑战11

四、总结12

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康复产业。

随着民众康复意识的不断提高、医保支付体系及转诊体系的不断完善,康复产业巨大潜力将被逐步激发。

民营资本以管理和技术优势已开始布局,未来掌握资源优势且已开始布局卡位的企业,有望出现省级连锁甚至通过并购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2015年起,政府开始推动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政策,康复医疗在解决综合医院病床紧张和社区机构老人养老护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康复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和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

对比美国,中国康复产业市场潜力远远未被激发。

美国33亿人口,康复服务达到120BNUSD(住院100BNUSD+门诊20BNUSD),而我国135亿人口,康复医院收入仅58亿元。

若达到美国的康复覆盖水平,我国的康复产业市场将达到3000亿元,而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需解决以下问题:

1)患者及看护人员康复意识薄弱,据调查,国内仅不到10%的人对康复医学比较了解,2)支付体系不完善,纳入社保的康复项目仅有9项,且限制较多,并且,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康复的商业保险;3)转诊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家出台了《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但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具体政策、利益驱动下转诊机制,大量的三甲医院需要康复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康复。

康复医院适宜民营资本的介入。

对比其他专科,康复领域进入壁垒及风险适中,拥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且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非常适合民营资本的介入。

康复也是少数专科中,民营能发挥更大优势的。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无论是新的功能康复,例如儿童哮喘康复;还是新技术应用,例如康复训练机器人引入,民营资本以灵活的机制走在公立医院前面。

在服务质量层面,康复更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民营管理机制使服务发挥至最优。

从投资回报来看,美国和中国的康复医院均有较高的利润率,虽然当前的规模尚小,但潜力市场需求被逐步激发,规模化和连锁化经营将提高产业投资的总体回报。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待激发

1、康复医学面向的是巨大的患者人群

从医院的管理设臵来看,医学康复科或者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似乎和消化科、神经科、呼吸科等专科属于特定患者人群,实际康复医学是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平行的一门科学,它所面向的是巨大的功能障碍人群,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等。

因为衰老,因为意外,每个人在特定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功能障碍状态,都可能成为康复的服务对象。

康复的发展是现代医学从生物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促使病人不仅仅得到治疗痊愈,而是尽最大限度的得到康复,回归社会。

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截止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8亿人,占比101%,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占比从1987年的49%增加到634%,总人口数量接近8500万;据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已达到1574‰,按照2014年末人口总数计算,我国目前的慢性病患者已达到215亿人。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及其他任何有功能障碍的群体构成了庞大的康复对象,这决定了国内巨大的康复市场。

2、对比美国,国内康复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对比美国,中国康复产业真的仅仅是萌芽,市场潜力远远未被激发。

美国33亿人口,康复服务达到120BNUSD(住院100BNUSD+门诊20BNUSD),而我国135亿人口,康复医院收入仅58亿元。

若达到美国的康复覆盖水平,我国的康复产业市场将达到3000亿元,而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需解决以下问题:

(1)患者及看护人员康复意识薄弱

据调查,国内仅不到10%的患者及看护人员对康复治疗比较了解,其余绝大部分患者及患者对康复治疗一知半解或一点都不了解。

(2)支付体系不完善

纳入社保的康复项目仅有9项,且限制较多,采用“按项次付费、按项目报销”方法,并不是按疗效报销。

残联、财政及社保对康复的补助及支付体系不能有效的结合。

并且,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康复的商业保险。

(3)转诊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出台了《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但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具体政策、利益驱动下转诊机制,大量的三甲医院需要康复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康复。

二、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康复产业

1、康复医院的定位适宜民营资本介入

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三级诊疗的康复体系,其中急性期病人由公立的综合医院提供,社区康复及家庭提供基础的康复服务,而处在三级诊疗体系中间的康复医院主要对接三甲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病情稳定,风险小,更适宜民营资本的介入。

康复医院定位为“大专科”与“小综合”。

康复医院的“大专科”指为疾病稳定期的病人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突出康复特色,体现专科水平,实现精细化治疗;“小综合”指康复医院应具备其他疾病的一般诊疗、处臵和急救能力,为专科康复保驾护航,重实用而不再全。

对比其他专科,康复领域进入壁垒及风险适中,拥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且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非常适合民营资本的介入。

康复也是少数专科中,民营能发挥更大优势的。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无论是新的功能康复,例如儿童哮喘康复;还是新技术应用,例如康复训练机器人引入,民营资本以灵活的机制走在公立医院前面。

在服务质量层面,康复更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民营管理机制使服务发挥至最优。

从投资回报来看,美国和中国的康复医院均有较高的利润率,虽然当前的规模尚小,但潜力市场需求被逐步激发,规模化和连锁化经营将提高产业投资的总体回报。

2、政策推动为民营资本提供机遇

201012《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58号文)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201310《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0号文)进一步明确多元化办医格局,向紧缺型医疗机构方向引导。

201401《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54号文)全面开放社会资本办医,简化并降低审批门槛。

201506《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45号文)提出促进社会办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细化,为民营资本提供机遇。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提出“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基层首诊、急慢分治”的16字方针,明确双向转诊制度,强调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并提出试点地区三级医院的慢性病患者转诊人数增长在10%以上。

康复医院发展使得三级医院的慢性患者下沉,极大的缓解了三级医院的转诊压力及病床周转率。

由此,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推进将加速康复产业的发展,为民营康复医院提供机会。

3、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康复产业

在政府政策引导和高利润回报吸引下,民营资本已开始积极布局康复医院。

近年来,康复医院中非公立医院占比逐步增多,从2010年的44%增加到2013年的569%。

截止2013年,个人办康复医院达到155家,同比增长23%,2010-2013年,CAGR达到17%。

三、民营康复医院案例

1、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运营模式

湖南发展为最早介入康复领域的上市公司,其参股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运行模式为“大型综合医院为龙头—康复专科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

该模式下,博爱康复医院通过湘雅医院患者转诊和下沉,获取大量患者流量。

湘雅医院的年出院患者108万人次,其中康复医院承接的神经内、外科,骨科、脊柱外科等出院患者达26万人次,这些患者未来将成为公司康复领域稳定的利润来源。

双向转诊、急慢分诊、分级诊疗的“湘雅模式”有助于帮助患者赢取最佳康复时机,减少因病致残;加快大型综合医院床位周转率,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最终达到医、保、患三方都满意。

通过建立此模式,有望使得湘雅医院的相关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下降2天,年收治病人增加9000人以上。

2、民营康复医院的问题与挑战

康复专业人才匮乏,存量不足且康复教育滞后。

康复医疗的供给,总量来看病床周转率为70%,对比综合医院高达100%以上的病床周转率并不高,但实际高品质、高标准的康复服务严重供给不足,北京上海等一线康复医院同样一床难求。

康复医师资源仍是服务增长主要瓶颈,截止到2013年执业康复医师仅有5326人,临床科班出生本来就少,而且起步较晚,其他临床专科转型也需要9个月以上的培训周期。

支付体系不完善,目前医保覆盖的康复项目仅9项,限制较多,且采用“按项次付费、按项目报销”方法,并不是按疗效报销,并且,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康复的商业保险。

由于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有限,只能解决因病致残的康复费用,各别省份推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的筹资创新机制。

2013年,湖南省残联、民政、卫生厅等六部门联合针对脑瘫儿童推出47号文件,提出先医保报销,后财政补偿,协同社会募集资金的三联机制。

脑瘫儿童的日间康复治疗15600元/疗程,个人支付比例为0,湖南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解决每年3000名脑瘫儿童的康复服务。

残联、民政、医保的有效结合将推进康复产业的发展。

转诊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家出台了《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但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具体政策、利益驱动下转诊机制,大量的三甲医院需要康复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康复。

以湘雅医院为例,目前转诊比例在10%左右。

四、总结

对比美国,国内康复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随着民众康复意识的不断提高、医保支付体系及转诊体系的不断完善,巨大的市场潜力将被逐步激发出来。

政策鼓励社会办医,而康复医院的进入壁垒及风险适中,且相对综合医院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民营资本已开始布局。

但从竞争格局上来讲,康复医院的地域性较强,连锁龙头尚未形成。

未来,掌握资源优势且已开始布局卡位的企业,有望出现省级连锁甚至通过并购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2015年起,政府开始推动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政策,康复医疗在解决综合医院病床紧张和社区机构老人养老护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康复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和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相关受益公司包括湖南发展和澳洋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