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6513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监会令 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docx

银监会令第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5: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应按照本办法要求建立内部评级体系。

内部评级体系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公司风险暴露(以下简称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体系。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应能有效识别信用风险,具备稳健的风险区分和排序能力,并准确量化风险。

内部评级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结构,保证内部评级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

2.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和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的技术标准,确保非零售风险暴露每个债务人和债项划入相应的风险级别,确保每笔零售风险暴露划入相应的资产池。

3.内部评级的流程,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4.风险参数的量化,将债务人和债项的风险特征转化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

5.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和处理内部评级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风险参数量化提供支持。

二、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办法第七章要求完善治理结构,并按下列要求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结构:

(一)商业银行应明确董事会及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在内部评级体系治理结构中的职责,以及内部评级体系的报告要求。

(二)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内部评级体系管理的最终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

1.审批内部评级体系重大政策,确保内部评级体系设计、流程、风险参数量化、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验证和内部评级应用满足监管要求。

2.批准内部评级体系实施规划,并充分了解内部评级体系的政策和流程,确保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源用于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建设。

3.监督并确保高级管理层制定并实施必要的内部评级政策和流程。

4.每年至少对内部评级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一次检查。

5.审批或授权审批涉及内部评级体系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负责组织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和运作,明确对内部评级和风险参数量化技术、运行表现以及监控措施的相关要求,制定内部评级体系设计、运作、改进、报告和评级政策,确保内部评级体系持续、有效运作。

高级管理层应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1.根据董事会批准的内部评级体系实施规划,配备资源开发、推广、运行和维护本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

2.制定内部评级体系的配套政策流程,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问责制度。

必要时,高级管理层应对现有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监控体系进行修改,确保内部评级体系有效融入日常信用风险管理。

3.监测内部评级体系的表现及风险预测能力,定期检查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监控措施执行情况,定期听取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关于评级体系表现及改进情况的报告。

4.向董事会报告内部评级政策重大修改或特例事项的可能影响。

5.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增强本行工作人员对内部评级体系的理解。

(四)商业银行应建立一整套基于内部评级的信用风险内部报告体系,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能够监控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变化情况,并有助于验证和审计部门评估内部评级体系有效性。

根据信息重要性、类别及报告层级的不同,商业银行应明确内部报告的频率和内容。

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1.按照评级表述的信用风险总体情况。

2.不同级别、资产池之间的迁徙情况。

3.每个级别、资产池相关风险参数的估值及与实际值的比较情况。

4.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结果。

5.监管资本变化及变化原因。

6.压力测试条件及结果。

7.内部审计情况。

(五)商业银行应指定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实施和监测。

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独立于贷款发起及发放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并具备向董事会报告的途径。

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职责应包括:

1.设计和实施内部评级体系,负责或参与评级模型的开发、选择和推广,对评级过程中使用的模型承担监控责任,并对模型的日常检查和持续优化承担最终责任。

2.检查评级标准,检查评级定义的实施情况,评估评级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报送有关内部评级体系运行表现的专门报告,确保高级管理层对内部评级体系的日常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3.检查并记录评级过程变化及原因,分析并记录评级推翻和产生特例的原因。

4.组织开展压力测试,参与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

5.编写内部评级体系报告,包括违约时和违约前一年的评级情况、评级迁徙分析以及对关键评级标准趋势变化的监控情况等,每年至少两次向高级管理层提交报告。

(六)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内部评级体系及风险参数估值的审计工作。

审计部门的职责应包括:

1.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内部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2.审计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质量,评估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资源充分性。

3.检查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数据维护的完善程度。

4.检查计量模型的数据输入过程。

5.评估持续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情况。

6.与高级管理层讨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7.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会报告内部评级体系审计情况。

(七)商业银行应就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建立完整的文档,证明其能够持续达到监管要求,为银监会评估其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有效性提供支持。

文档应至少包括:

1.董事会职责以及履职情况。

2.高级管理层职责以及履职情况。

3.信用风险主管部门的职责、独立性以及履职情况。

4.基于内部评级的信用风险报告制度及执行情况。

5.内部评级体系的内部审计制度及执行情况。

6.内部评级体系的外部审计情况。

7.相关会议纪要、检查报告和审计报告等信息。

三、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

(一)基本要求

1.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评级确定每个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和债项的风险等级。

商业银行可以对低风险业务或不能满足评级条件的风险暴露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但评级政策应详细说明处理方式,并报银监会备案。

2.商业银行债务人评级范围应包括所有债务人与保证人。

同一交易对手,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保证人,在商业银行内部只能有一个评级。

3.商业银行应对承担信用风险的每笔债项所对应的所有债务人和保证人分别评级。

4.商业银行应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的每笔债项进行评级。

5.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计量模型方法、专家判断方法或综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评级。

商业银行对不同非零售风险暴露可选用不同方法,但应向银监会证明所选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评级对象的风险特征。

6.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的技术要求包括评级维度、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论和评级时间跨度、评级标准、模型使用和文档化管理等方面。

(二)评级维度

1.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内部评级包括债务人评级和债项评级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

2.债务人评级用于评估债务人违约风险,仅反映债务人风险特征,一般不考虑债项风险特征。

违约债务人的违约概率为100%;商业银行可以设定1个违约债务人级别,也可以根据本银行管理需要按预期损失程度设定多个违约债务人级别。

3.同一债务人不同债项的债务人评级应保持一致。

4.债务人级别应按照债务人违约概率的大小排序;若违约债务人级别超过1个,违约债务人级别应按照预期损失大小排序。

5.商业银行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债项评级可以基于预期损失,同时反映债务人违约风险和债项损失程度;也可以基于违约损失率,反映债项损失的风险。

债项评级应按照债项损失的严重程度排序。

6.商业银行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应通过独立的债项评级评估债项的损失风险,债项级别按照违约损失率大小排序。

商业银行应考虑影响违约损失率的所有重要因素,包括产品、贷款用途和抵质押品特征等。

对违约损失率有一定预测能力的债务人特征,也可以纳入债项评级。

商业银行可以对不同资产考虑不同风险因素,以提高风险估计的相关性和精确度。

(三)评级结构

1.商业银行应设定足够的债务人级别和债项级别,确保对信用风险的有效区分。

信用风险暴露应在不同债务人级别和债项级别之间合理分布,不能过于集中。

2.商业银行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级别、1个违约级别,并保证较高级别的风险小于较低级别的风险。

根据资产组合的特点和风险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可以设定多于本办法规定的债务人级别,但应保持风险级别间排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若单个债务人级别风险暴露超过所有级别风险暴露总量的30%,商业银行应有经验数据向银监会证明该级别违约概率区间合理并且较窄。

4.商业银行应避免同一债项级别内不同风险暴露的违约损失率差距过大。

债项评级的标准应基于实证分析,如果风险暴露在特定债项级别的集中度较高,商业银行应保证同一级别内债项的损失严重程度相同。

(四)债务人评级方法论和时间跨度

1.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时点评级法、跨周期评级法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评级方法估计债务人的违约概率。

2.商业银行的债务人评级应同时考虑影响债务人违约风险的非系统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

商业银行应向银监会说明所采取的评级方法如何考虑系统性风险因素的影响,并证明其合理性。

非系统性因素是指与单个债务人相关的特定风险因素;系统性因素是指与所有债务人相关的共同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商业周期等。

3.商业银行应至少估计债务人未来一年的违约概率。

4.商业银行的债务人评级既要考虑债务人目前的风险特征,又要考虑经济衰退、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对债务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响,并通过压力测试反映债务人的风险敏感性。

如果数据有限,或难以预测将来发生事件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进行保守估计。

(五)评级标准

1.商业银行应书面规定评级定义、过程和标准。

评级定义和标准应合理、直观,且能够有意义地区分风险。

评级定义应包括各级别风险程度的描述和各级别之间风险大小的区分标准。

评级标准应与商业银行的授信、不良贷款处置等政策保持一致性。

2.商业银行的评级标准应考虑与债务人和债项评级相关的所有重要信息。

商业银行拥有的信息越少,对债务人和债项的评级应越保守。

3.商业银行应确保评级定义的描述详细、可操作,以便评级人员对债务人或债项进行合理划分。

不同业务条线、部门和地区的评级标准应保持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应对评级结果的可比性进行监测,并及时完善。

4.商业银行采用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时,应确保评级标准清晰、透明,以便银监会、内审部门和其他第三方掌握评级方法、重复评级过程、评估级别的适当性。

5.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可以参考外部评级结果,但不能仅依赖外部评级,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了解外部评级所考虑的风险因素和评级标准,确保外部评级结构与内部评级保持一致。

(2)有能力分析外部评级工具的预测能力。

(3)评估使用外部评级工具对内部评级的影响。

(六)模型使用

1.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应在评估违约特征和损失特征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仅使用部分信息,商业银行应通过必要的专家判断保证内部评级考虑了所有相关信息。

专家判断应考虑模型未涉及的相关信息。

商业银行应就如何结合专家判断和模型结果建立书面的指导意见。

2.商业银行应能证明用于建模的数据代表资产组合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定期评估建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当性的程序,确保基于建模数据的风险参数有效应用于信贷组合管理。

3.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多种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应对各评级体系进行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验证。

4.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模型验证,包括对模型区分能力、预测能力、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监控,模型之间相互关系的复议以及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返回检验。

商业银行应有能力评估模型局限性,检查并控制模型错误,持续改进模型表现。

5.商业银行应充分了解评级模型的基本假设,评估假设与现实经济环境的一致性。

在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时,商业银行应确保现有模型能够适用改变后的经济环境,评级结果差异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模型结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商业银行应对模型结果进行保守调整。

(七)文档化管理

1.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的设计,建立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文档。

2.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内部评级的重要过程,至少包括:

(1)评级目标。

(2)资产组合分类。

(3)各类风险暴露评级体系的适用性和依据。

(4)内部评级在信用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中的作用。

3.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评级标准以及各级别的定义,至少包括:

(1)评级方法和数据。

(2)债务人评级和债项评级级别结构的确定依据及其含义,包括债务人和债项级别的数量、债务人和债项在不同级别之间的分布等。

(3)债务人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根据债务人级别的违约概率,确定各级别的风险。

(4)债项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根据预期损失严重程度,确定各级别的风险。

(5)选择评级标准的依据和程序,确保能够对内部评级区分风险的能力做出分析;如果采用多种评级方法,应记录每种评级方法的选择依据和程序。

(6)违约和损失定义。

4.商业银行应对评级模型的方法论、使用范围等建立完整的文档,文档应至少包括:

(1)详细描述各个级别、单个债务人、债项所使用的模型方法论、假设、数学及经验基础、建模数据来源。

(2)建模数据对信贷组合的代表性检验情况。

(3)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模型验证的情况,包括时段外和样本外验证。

(4)模型有效性受限制的情形,以及解决方法。

5.采用外部模型也应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文档化要求。

四、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体系的设计

(一)基本要求

1.商业银行应建立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体系,制定书面政策,确保对每笔零售风险暴露进行准确、可靠的区分,并分配到相应的资产池中。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池政策应详细说明对一些特殊零售风险暴露的处理方式,包括不再推广但仍然存续的产品、暂无风险分池方法和标准的新产品等。

2.商业银行应对已违约和未违约的零售风险暴露分别进行风险划分;对不同国家的零售风险暴露,应分别进行风险划分,如商业银行能够证明,不同国家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具有同质性,经银监会认可,可不单独分池。

3.商业银行应选择可靠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池,这些因素应同时用于零售业务信用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选择风险因素时,可以采用统计模型、专家判断或综合使用两种方法。

4.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应同时反映债务人和债项主要风险特征。

同一池中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程度应保持一致,风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1)债务人风险特征,包括债务人类别和人口统计特征等,如收入状况、年龄、职业、客户信用评分、地区等。

(2)债项风险特征,包括产品和抵质押品的风险特征,如抵质押方式、抵质押比例、担保、优先性、账龄等。

(3)逾期信息。

5.商业银行应确保每个资产池中汇集足够多的同质风险暴露,并能够用于准确、一致地估计该池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6.在确保有效区分风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灵活地选择风险分池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分池方法应保证分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果出现零售风险暴露在资产池之间频繁调整的情况,商业银行应审查风险分池方法。

7.商业银行应保证零售风险暴露在资产池之间保持合理分布,避免单个池中零售风险暴露过于集中。

若单个资产池中风险暴露超过该类零售风险暴露总量的30%,商业银行应向银监会证明该资产池中风险暴露具有风险同质性,并且不会影响估计该池的风险参数。

8.对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至少每年重新确定一次存量客户的分池;按照归入零售风险暴露小企业的标准,至少每年重新确定一次归入零售风险暴露的小企业名单。

9.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的技术要求包括风险分池方法、风险分池标准和文档化管理。

(二)风险分池方法

1.商业银行应根据数据情况选择分池方法,可以根据单笔风险暴露的评分、账龄等风险要素进行分池,也可根据单笔风险暴露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等风险参数进行分池。

2.对于数据缺失的零售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并通过风险分池体系的设计弥补数据不足的影响。

数据缺失程度应作为风险分池的一个因素。

3.商业银行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或其它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估计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参数时,相关模型的使用应达到本办法要求。

(三)风险分池标准

1.商业银行应建立书面的资产池定义以及风险分池流程、方法和标准,相关规定应明确、直观、详细,确保具有相同信用风险的零售风险暴露划分至同样的资产池。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池的标准应与零售业务管理政策保持一致。

风险分池结果应与长期经验保持一致。

2.商业银行应确保不同业务条线、部门和地区的零售风险暴露分池标准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应对风险划分结果的可比性进行监测,并及时完善。

3.商业银行应确保分池标准的透明度,便于银监会、内审部门和其他第三方掌握风险分池方法、重复划分过程、评估风险分池的适当性。

4.风险分池应考虑本办法规定的所有相关信息。

考虑债务人违约特征时,应包含债务人在不利经济状况或发生预料之外事件时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商业银行难以预测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的影响时,应对预测信息持审慎态度。

如果相关数据有限,商业银行应保守地进行相关分析。

5.商业银行应采用长于一年时间跨度的数据,并尽量使用近期数据,确保风险分池的准确性、稳定性。

商业银行拥有的信息越少,风险分池应越审慎。

(四)文档化管理

1.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的设计,建立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文档。

2.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资产池分池方法和标准,至少包括:

(1)分池所使用的方法、数据及原理。

(2)资产池的确定依据及其含义,包括资产池的数量、风险暴露在不同池之间的分布、风险因素的选择方法、模型和选定的风险特征。

(3)资产池风险同质性分析、集中度分析以及风险划分的合理性、一致性等。

商业银行应记录风险暴露在资产池之间的迁徙状况,以及对资产池与风险分池进行修改的依据及情况。

(4)违约和损失的定义。

3.商业银行风险分池中使用计量模型的,应就模型的方法论、使用范围等建立完整的文档。

文档应至少包括:

(1)详细描述风险分池所使用模型的方法论、假设、数学及经验基础、建模数据来源。

(2)建模数据对零售风险暴露的代表性检验情况。

(3)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模型验证的情况,包括时段外和样本外验证。

(4)标示模型有效性受限制的情形,以及商业银行的解决方法。

4.采用外部模型也应达到本办法规定的文档化要求。

五、内部评级流程

(一)基本要求

1.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流程,确保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和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过程的独立性。

2.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流程包括评级发起、评级认定、评级推翻和评级更新,并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授信政策和信贷管理程序中。

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通常不允许推翻。

若商业银行允许推翻,应制定书面政策和程序,并向银监会证明必要性和审慎性。

3.商业银行应建立确保内部评级流程可靠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记录评级全过程,以确保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债务人评级与债项评级、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操作流程的有效执行。

4.商业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文档,以保证内部评级过程的规范化和持续优化,并证明内部评级体系操作达到本办法的要求。

文档至少包括:

(1)评级流程设计原理。

(2)评级体系运作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和职责。

(3)评级发起、评级认定、评级推翻和评级更新的政策和操作流程。

(4)评级管理办法,包括管理层对评级审核部门的监督责任等。

(5)评级例外政策。

(6)基于计量模型的内部评级的指导原则及监测。

(7)评级的信息系统需求书。

(8)其他内容,包括评级体系运作程序发生的主要变化、银监会最近一次检查以来的主要变化等。

(二)评级发起

1.评级发起是指评级人员对客户与债项进行一次新的评级过程。

2.商业银行应制定评级发起政策,包括评级发起工作的岗位设置、评级发起的债务人与债项范围、时间频率、操作程序等。

3.商业银行应规定本行不同机构对同一债务人或债项评级发起的相关授权流程。

4.评级发起人员应遵循尽职原则,充分、准确地收集评级所需的各项数据,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无误地将数据输入信用评级系统。

5.评级发起应遵循客观、独立和审慎的原则,在充分进行信用分析的基础上,遵循既定的标准和程序,保证信用评级的质量。

(三)评级认定

1.评级认定是指评级认定人员对评级发起人员评级建议进行最终审核认定的过程。

2.商业银行应设置评级认定岗位或部门,审核评级建议,认定最终信用等级。

评级认定的岗位设置应满足独立性要求,评级认定人员不能从贷款发放中直接获益,不应受相关利益部门的影响,不能由评级发起人员兼任。

(四) 评级推翻

1.评级推翻包括评级人员对计量模型评级结果的推翻和评级认定人员对评级发起人员评级建议的否决。

2.商业银行应建立明确的评级推翻政策和程序,包括评级推翻的依据和条件、权限划分、幅度、结果处理以及文档化等。

3.对基于计量模型的内部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监控专家判断推翻模型评级、排除变量和调整参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指导原则。

4.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内部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明确评级人员推翻评级结果的情况,包括推翻程序、由谁推翻、推翻程度。

5.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评级推翻文档,在评级系统中详细记录评级推翻的理由、结果以及评级推翻的跟踪表现。

(五)评级更新

1.商业银行应建立书面的评级更新政策,包括评级更新的条件、频率、程序和评级有效期。

2.商业银行对非零售风险暴露的债务人和保证人评级应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对风险较高的债务人,商业银行应适当提高评级更新频率。

3.商业银行可根据内部风险管理的需要确定债项评级的更新频率,但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对风险较高的债项,商业银行应适当提高评级更新的频率。

4.商业银行应建立获得和更新债务人财务状况、债项特征的重要信息的有效程序。

若获得信息符合评级更新条件,商业银行应在三个月内完成评级更新。

评级有效期内需要更新评级时,评级频率不受每年一次的限制,评级有效期自评级更新之日重新计算。

5.商业银行应持续监测每笔零售风险暴露风险特征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最新信息及时将零售风险暴露迁徙到相应资产池中。

6.商业银行应根据产品和风险特征、风险估计的时间跨度以及零售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确定更新检查频率,但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各类资产池的损失特征和逾期状况,至少每季度抽样检查一次资产池中单个债务人及其贷款的情况。

六、风险参数量化

(一)基本要求

1.风险参数量化是指商业银行估计内部评级法信用风险参数的过程。

对于非零售风险暴露,实施初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

对于零售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2.商业银行应根据本办法要求建立风险参数量化政策、过程和关键定义,并确保在银行内部得到统一实施。

3.商业银行应根据所有可获得的数据、信息和方法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

4.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的估值应以历史经验和实证研究为基础,不能仅依靠专家判断。

商业银行应对风险参数量化过程所涉及的专家判断和调整进行实证分析,确保不低估风险。

调整决定、依据及计算方法应记录存档,以便于内部监督和持续改进,确保监督检查能追踪整个过程。

商业银行应采取敏感性分析,评估调整对风险参数、监管资本要求的影响。

5.商业银行应制定风险参数量化更新政策,确保技术进步、数据信息和估值方法的变化情况能及时充分地反映在风险参数中。

商业银行应至少每年审查一次内部风险参数的估计值,并根据业务需要及时更新量化方法和流程。

6.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的估值应遵循审慎原则。

商业银行应保守估计风险参数的误差,误差越大,保守程度应越大。

7.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