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6378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正式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必须开设的国家课程,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年,课改区中考实行了改革,很多课改区学生暴露出的一大问题是,实践水平明显不足。

一些学生满腹理论,会做题,但动手水平特差,参加社会实践笑话百出。

这类学生多半学习后劲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初中时成绩不错,进入高中后却跟不上。

提升了动手水平,学生才有学习后劲,才可持续发展。

对学校来说,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自由,让学生真正参与;对家长来说,要鼓励孩子动手锻炼;而学生,则要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持续完善自己,要在学习、动手水平上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通过活动,增长知识,提升动手水平,发展学生个性的一门课程。

一、关于教材使用

我省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是为了全面落实全新的课程理念,并结合我省的实际而编写的一套省级教材。

从2005年秋季开始,这套教材已经在我省中小学校陆续投入使用。

但从我区订阅情况来看不太乐观。

据我所知除了几所城市小学有教材外,其他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教材,好多单位都是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以及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

二、关于教师设置

随着课改的到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随之进入城镇各学校。

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该课程从设置到实施一直存有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中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即谁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谁来研究落实这门课程。

有时候我去学校听课也留心观察和咨询过,我区绝大部分学校在安排这门课执教教师问题上,很大水准上都是主科教师兼任,因而造成专业教师队伍人员稀少、对口教科研水平偏低等现状。

三、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题的确定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

一是有教材的学校。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为一线教师组织教学带去了便利,每册教材中安排了十个单元主题活动,任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一学期从其中选择几个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实行调查研究,充分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开放性。

每一单元的活动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完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以即时间等主客观条件确定。

也就是说你一学期能够实实在在的上好其中的两三个单元活动就已经很好了。

二是没有教材的学校。

好多单位没有教材,这样就使得没有教材的学校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选择主题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选题的范围很广,一般围绕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条线索选择主题活动,在围绕以上三条组织线索选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像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实践中,教师、学生选题范围很广,教师从哪些方面入手选择主题呢?

下面介绍四种新的选题方法。

(一)、在特别月份展开特别活动

一年中有好几个有特别的节日和纪念日的月份,如,一月有元旦节,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这样特别的月份自然要展开特别的活动,还有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九月、十月等等,这些活动都可围绕主题展开特别活动。

如,五月,有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展开了“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收集劳模资料”、“为自己定一个劳动计划”、“展开社区服务劳动实践活动”展开了系列活动,这样,将传统活动实行拓展,可开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根据学生的合理要求确定主题

有时,学生在平时聊天时,会有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建议,他们也许是突然受到启发而产生的想法,或许从书本上了解到一些活动内容。

不管怎样,当他们有这样的要求时,教师就要利用机会点拨、引导,组织讨论,确定活动是否能够展开。

如,有位教师听到在孩子谈论春天的话题时,引导学生一起确定了参观花卉苗木基地的主题活动。

(三)、根据突发事件确定主题

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有时都会发生一些突发实践,经常这样一些事情的发生对学生的震动和影响非常大。

这时,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将这些突发事情作为活动主题内容。

如,有位农村教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很多学生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在附近的山上、池塘边玩耍。

于是,组织学生展开了“杜绝身边的安全隐患”的主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教材为依托的新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活动主题展开活动,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有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瞬间,往往蕴藏着一些活动主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契机,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

下面案例中的老师,就是根据粉笔灰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发现与创新”这个活动主题的。

案例呈现:

抱怨引出的活动主题

一天课间,我在教室里整理作业本,忽听到值日生在抱怨:

“哎呀,真烦,又是一身灰。

”(她刚擦完黑板)“是的,每次都这样,要是能发明一种可吸尘的黑板擦就好了。

”旁边的同学接过了话茬。

“对,就像吸尘器一样,把灰全部吸进去。

”值日生小手一挥,似乎所有的灰真的一下子就吸进去一样。

“那你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身受粉笔灰之苦的我,对这个话题当然也很感兴趣。

她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辙了。

上课了,我把刚才的话题带进了课堂。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议论开来。

从粉笔灰的问题,我们又谈到了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例如用钥匙开门,却常常忘记取下;笔放在文具盒里,老爱颠簸,墨水爱洒出来;下雨天打着雨伞,裤脚却容易弄湿┅┅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很小,但和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那么,你们想不想解决这些问题呢?

”趁热打铁,我问学生。

“想!

”学生异口同声。

于是,“生活中的发现与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就此确立。

(四)、开展调查活动,在实践的情境中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其实践性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由于课程内容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开放到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之中,开放到历史、社会和道德的背景之中,要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社区实际情况开发社区服务类主题活动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密切关注学生社会生活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选择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其具体内容为如下几类:

一类为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政府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功能及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等;二类为围绕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宗教和民族纷争以及战争与和平等。

三类为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如耕地的减少、集镇的兴起、交通的堵塞、少年活动场地稀少等。

根据上述类型,引导学生不断扩大活动范围:

家庭——社区——国家——全球。

如,有位教师在问卷调查后,提问:

你对以上主题中的什么问题最感兴趣?

你想了解这个问题的哪些方面?

如果对这些问题不感兴趣,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你想独立研究还是与别人合作?

当学生的问卷交上来后,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反馈的情况,并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了排序,即:

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用水问题、交通堵塞问题、迷信活动、战争与和平。

像我们上学期组织的综合实践课程优秀案例评选中峰峰教育管理区鼓山学校刘巧玲老师的《保护周围环境创建绿色家园》和彭城教育管理区张财英老师的《环境保护家庭垃圾》就抓住了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调查。

还有像孙庄学校对高年级的学生,开设对家乡水资源的研究性课题。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乡水资源质量的变化和追踪调查污染源,结合科学、社会、自然等学科的知识和具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资源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处理的崭新设想。

而后又带领学生去水处理厂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目前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和处理后达到的效果,亲眼目睹了处理生活污水的各个过程。

通过参观活动,学生还对厂方交与一项任务大感兴趣:

水处理后留下的固体污泥如何进行综合利用?

回来以后,学生们设计了不少方案,准备将这些原来只能放到垃圾填埋场处理的污泥用于种花、用作某些植物生长的基肥等,又一次为学生对新课题的探究开拓了新视野。

新坡教育管理区刘胜磊老师的《冬小麦丰产原因调查与探究活动主题设计》就是利用了农业生产这一资源展开的调查。

峰峰教育管理区刘静老师的《了解家乡民俗》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另外,像我们峰峰的南北响堂,磁州窑博物馆,元宝山的建成,滨河路的改造等,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学校可就地方浓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展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

2、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居住社区的实际情况

由于学生对事情的认识水平有限,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情看法比较片面,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感兴趣,但有时不知从何入手,找不到有关活动主题,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到社会中去了解社区居民的意向。

如,设计问卷调查时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你所在社区什么现象最令你反感?

你觉得社区的管理哪些方面较好?

哪些方面做得不尽人意?

你们社区的特点是什么?

社区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通过调查活动,你准备马上着手研究哪个问题?

这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发现的问题和己的想法,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开展活动。

四、关于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作好的准备

自2001年秋季开学始,综合实践活动动课程在全国42个实验区开始全面实施,目前,已进入逐步推广阶段。

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它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为依托,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历与实践,将学生从教室拉向社会,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

那么作为指导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为迎接这门新课程的到来,需要作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如果教师仍然抱着“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生成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预设的课程。

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现存的“教材”,它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那种寄希望于依据某一“教材”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惯性行为,可能是与新课程有距离的。

(二)、活动方案计划的准备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范围内一般制定学校、班级两级计划,就能较好地组织实施该课程,下面,谈谈方案、计划制定的一般要素。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学校要制定了实验研究方案,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面研究。

实验方案一般包括:

问题的提出、实验的基本理念及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实验的组织管理等几个基本要素。

每学期初,各级都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学校计划

各学校要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进行整体设计,学校活动计划一般包括目标、主题安排、实施策略、评价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

案例呈现:

德雅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为教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本学期初,学校综合实践课题组成员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区的环境,学校活动的特色,根据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的思考与规划,确定了全期的活动目标以及工作思路和重点。

活动目标:

1.根据学校和社区的资源特点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大致框架,不同年级的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设计实施方案。

2.学生通过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培养自觉遵守社会行为的习惯,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4.发展学生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造能力。

5.不同学段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体现梯度化。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活动主线:

延续上学期“建设文明长沙,关注市民素质的提高”的大活动主题,关注生成性主题,关注文明新方面。

2.活动选题:

三年级:

人人都说普通话

四年级:

争当社区文明小卫士

五年级:

学校文明树新风

六年级:

我当合格小公民

3.活动选题仅供活动思路参考,具体的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确定。

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

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

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

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活动成果的展现:

1.教师通过案例撰写,个案描述,个案报告,个人反思,课程故事,课程论文等形式积累总结自己的收获。

2.学生:

充分利用教室,展示收集的资料;开展成果交流活动,感受过程性体验;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优势,全面整理自己的成果

(2)班级计划

班级计划是对学校计划的进一步细化。

与此同时,班级计划中基本对全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活动主题类型和内容范围有一定的计划。

案例呈现:

(1)班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确定

一、学情分析

刚由二年级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技能的准备也很不够,虽有朦胧的社会意识,也渴望有机会走出课堂,领略社会的风采,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在设计和指导活动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应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以最接近学生生活的“我的成长历程”、“我的朋友”、“我的邻居”等几个主题作为活动内容,由易到难,由“我”到“我们周围的人”,层层推进,让学生领悟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四)方法技能的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处,教师要开办一些讲座,教给学生基本的活动方法。

如,基本的研究方法,这样,教师自己也有必要进行方法技能的准备。

如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等。

下面,介绍几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几种方法。

1、调查问卷如何制作

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标题、前言、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问题及答题选项(开放式问题不需要答题选项)、调查日期等。

目前,很多学生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都缺乏前言部分。

实际上,作为一份完整的、正式的调查问卷,前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问卷的前言部分除了它的很实在的功能(如:

让被调查者了解回答问题的方法)外,还具有“心理攻关”的效能。

它可以让被调查者感觉这份调查问卷是很正规的,自己的回答很受重视。

从另一角度看,调查问卷的前言部分可以激发被调查者以正确的态度来完成问卷。

问卷的前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介绍调查单位及人员;说明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指明回答问卷的方式和方法;致谢。

当然,也有人考虑到前言部分不宜过长,因此会将调查单位、调查时间、致谢等内容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下面是以《中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调查问卷》为例设计的前言,供大家参考。

案例呈现:

中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你们好!

我们是来自××学校的学生,我们正在对中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希望你们能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因为你们的协助对于我们这次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完成这份问卷大约需要花费你10分钟的时间,希望你能如实地完成全部问卷。

谢谢你的合作!

×××学校××班级学生

时间(年、年、日)

2、访谈前,学生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一般说来,访谈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拟订访谈提纲,学生可以通过拟订访谈提纲来帮助自己明确思路,如,一位学生想采访老红军,拟订了这样问题:

“我想通过访谈获取哪些信息?

是想获取老红军对红军长征过程的描述,还是想了解他们对长征事件的看法,或者只是想了解当年红军的今日生活状况?

”“哪些问题可以使我获得这些信息?

”将这些问题记下来,列在一张纸上,就成了一份访谈提纲。

(2)选择访谈对象。

“谁能给我提供最丰富的信息?

”根据这根线索,不难找到“目标人物”。

(3)取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和认可。

实践中,经常出现在“冒昧造访”遭受挫折后,就放弃了访谈计划的事情,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如果学生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再次努力的真诚,相信都能成功。

(4)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访谈时间和地点也是很重要的,往往会影响到访谈的效果。

一般说来,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主要以被访谈对象的方便为宜。

(5)知识准备。

在访谈开展之前,同学们应该尽量“武装”好自己。

这是很多同学都会忽视,但实际上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否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这些都与学生对访谈主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密切相关。

3、如何撰写研究活动报告

研究报告除了要讲究基本格式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具体内容了。

研究报告实际上是向他人介绍你做了什么研究,怎样做的以及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

从这些内容中,人们得以判断你对研究的主题理解的程度如何,你是否掌握和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下面对研究论文每一部分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要求作一介绍,供老师们参考。

(1)研究报告题目:

研究报告题目的作用在于让读者能很快明白论文的主要内容。

它可以包括研究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地点、研究的主要目标等。

(2)摘要:

如果研究报告需要发表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一般都需要有论文摘要。

它是对整个论文的简要总结,主要陈述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结果以及结论。

(3)引言:

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交代研究的“背景”。

写这一部分时,你必须将读者当作一个对你研究的主题完全不了解的人。

你的任务就是让他们通过你的介绍能对你的研究主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研究主题的介绍、对准备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陈述、对前人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等。

在对前人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对它们进行“注释”或将它们纳入“参考文献”中。

(4)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这一部分非常重要,首先,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你获得研究资料和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由此判断你的研究成果是否科学;此外,通过你的描述,人们可以重复和验证你的研究。

因此,你应该详细描述你的研究方法(如果你写的是文献综述类的论文,就描述别人的研究方法),说明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如何开展你的研究工作,以及需要哪些材料、设备和技术,并对抽样的过程和统计方法加以说明。

(5)结果:

如果你写的是研究报告,这一部分主要用来描述你的研究发现。

注意,它只能是你自己的研究结果。

至于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以及他人的研究结果,应该留在“分析和讨论”部分来交代。

如果你写的是综述性论文,这一部分则应该陈述你在参考文献中的主要发现。

你可以用统计图、表、图画等来表达你的研究结果。

此外,不要让这部分成为“没有终点的河流”,你应该尽量用概括、简洁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6)分析和讨论:

这一部分是研究论文的“重头戏”。

它可以显示研究者对研究课题的把握是否全面,思路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评价是否客观,因此,这是体现研究者水平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部分中,你可以将你的工作与前人的工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并对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你可以重述你的研究假设,并对照研究假设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你可以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讨论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客观的评价。

(7)结论:

在这一部分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清楚地区分哪些情况是你现在已经弄清楚的,哪些是你正在思考的,只有前者才能作为结论。

(8)致谢:

在你的研究过程中,可能曾经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对那些给过你指导、帮助,或者成为你研究对象的人们,你可以通过这个部分向他们表示你的感谢。

(五)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应该是弹性课时制。

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亲历、感受、体验是最重要的,但每一个人亲历中、亲历后的感受和体验是有差异的。

可是非常遗憾,不少人似乎有一个误解或错觉,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必修课程了,就规定了每周几个课时,排入课表,于是相当自然地确认又增加了一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

既是“课”,就要备课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就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就要能上“公开课”。

我上学期在一所学校听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展示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炫耀着获得的知识,进行着如此丰富多彩的表演。

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保的主战场岂能在课堂?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或主要不是在课堂(教室)里完成的。

在教室里能做的事情是相当有限的,从教师方面说,至多也就是在选题上做些引导,在方法上做些指导;从学生方面说,也就是集中在一起商量、讨论、交流,这种课堂里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如何能体现“综合”和“活动”这两个特点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在“做”、探索、经历和感受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其发展。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获取特定、具体知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而目的应该是活动本身,在活动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