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6311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五四制.docx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年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

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表格内。

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答案表格中。

1、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

A.秦朝B.隋朝C.唐朝D.北宋

2、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右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

A.隋朝大运河

B.秦朝万里长城

C.战国时期都江堰

D.汉代丝绸之路

3、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5、“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假如你是唐太宗,你会以谁为“镜”?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长孙无忌

6、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史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距今一千多年,它应该是

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

8、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

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

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9、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修建大运河B.隋炀帝四处巡游

C.隋炀帝的暴政D.隋炀帝长期对高丽用兵

10、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

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

12、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B.各民

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少数民族落后D.少数民族内迁

13、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 )

A.民族大汇聚B.社会大变革C.繁荣与开放D.政权分立

1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繁荣开放

15、辽是我国历史上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请问它的建立者是( )A.元昊B.完颜阿骨打C.铁木真D.耶律阿保机1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7、王教授在介绍某一朝代的市民生活,常常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1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苏湖熟,天下足”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

20、与“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杯

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权是()

A、宋太祖南宋B、宋真宗北宋C、宋钦宗南宋D、宋太祖北宋

21、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那么“诗仙”、“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张旭、顾恺之、李白

C.李白、吴道子、杜甫D.张旭、顾恺之、杜甫

22、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

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B.中书省 C.三司D.十三行

23、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开元通宝D.交子

24、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

25.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

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初一历史试题

题号

合计

26

27

28

得分

第Ⅰ卷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能力题:

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材料二:

唐太宗: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

……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材料四: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

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

的重要史实;(2分)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

(2分)该朝代还加强了对哪一个岛屿的管辖。

(写出该岛屿在此朝代的名称)(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分)

 

(4)根据材料四看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2分)

 

(5)从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中,你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4分)

得分

评卷人

27.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界瞩目。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他是唐朝第二位君主,是一位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描述的皇帝是谁?

他的统治被誉为什么?

(4分)

 

(2)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什么制度?

(4分)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二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4

分)

 

(5)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分)

 

得分

评卷人

 

28、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的人物、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

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列举说明唐朝中外的友好交往的两个人物与史实,根据地图②③说出与唐朝友好往来的两个国家。

两个人物及史实分别是

(4分)

两个国家分别是(4分)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是积极主动的,同时也反映出唐朝发展繁盛的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

(4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初一历史试题答案

第Ⅰ卷答案栏(每题2分,共

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C

C

C

C

C

B

C

D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C

D

C

D

C

A

D

D

B

 

二.材料解析题:

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18分)

(1))例: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

入藏;唐蕃正式会盟并建立会盟碑(2分),任意一点即可得分)元朝(2分)琉球(2分)

(2)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3)辽;澶渊之盟(4分)

(4)民族

政权并

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同时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一点即可)(2分)

(5)道理:

民族团结是主流;和是主流;统一是主流。

(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20分)

(1)唐太宗李世民;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4分)

(2)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被后世王朝一直沿用.(4分)

(3)曲辕犁;筒车。

(4分)

(4)南宋;(2分)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南迁的人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优越;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任选三点回答)(6分)

28、(12分)

(1)鉴真东渡日本(2分)玄奘西游天竺取经(2分)

新罗、日本(4分)

(2)对外开放交流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

(言之有理就行)(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