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6261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docx

特种作业之煤气复训题库及答案资料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A)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第一

C、以人为本安全第一D、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2、《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A)”的意识。

A、重大安全隐患B、安全隐患C、安全管理不到位

3、各类特种作业人员要具有(B)文化程度,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要具有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A、小学B、初中及以上C、高中

4、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B)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社会保险B、工伤社会保险C、人身意外伤害保险D、失业保险5、企业的(B),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A、一般员工B、班组长C、农民工

6、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C)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安监局B、卫生行政部门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D、董事长

7、从2013年12月1日起,全面实行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资格考试、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和安全培训教师考试(B)分合格制度。

A、60B、80C、100

8、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该协议(A)。

A、无效B、试用期内有效C、长期有效D、合同期内有效9、对因未持证上岗或未培训合格上岗人员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所在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A)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矿长(厂长、经理),实际控制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A、终身B、五年C、10年

10、《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上,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B)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并应依据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A、12B、8C、6D、13

11、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主题确定为(C)。

A、强化安全意识、促进科学发展

B、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C、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12、《消防法》自(D)日起施行。

A、2002-11-9B、2007-5-1C、2002-5-1D、2009-5-l

1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他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A)

A、红线B、警戒线C、底线

1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确定(C),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A、消防队伍B、安全人员C、消防安全管理人员D、应急管理人员15、特种作业操作证每(B)年复审1次。

A、2B、3C、1D、4

1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A)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亡。

A、48B、72C、36D、56

17、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由(A)提供。

A、生产经营单位B、个人C、社保D、职业卫生防护部门18、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A)承担。

A、用人单位B、个人C、用人单位和个人D、社会

1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B)。

A、用人单位B、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C、个人D、安监部门20、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劳动合同(D)A、可以终止B、可以解除C、自动失效D、不得解除或者终止21、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A)承担。

A、用人单位B、个人C、用人单位和个人D、社会22、单位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B、2C、3D、5

2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违章作业受到事故伤害的,(B)。

A、不能认定为工伤B、应当认定为工伤

C、单位和个人协商处理D、按照单位的规定是否符合工伤标准

24、高危企业新职工安全培训合格后,要在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至少(B)后方可独立上岗。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

2、每个生产、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应设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紧急救护体系。

(√)

3、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

(√)

4、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5、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

7、煤气管道的计算压力大于或等于100kPa时,应进行强度试验,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验。

(√)

8、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立即实施。

(×)

9、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11、企业从业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一般不得上岗作业。

(×)

12、高危企业要严格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的讲述岗位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知识、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使班前安全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

13、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每位从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14、安全自我管理制度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手段,使职工自觉抵制各种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整改事故隐患,变被动的“要我安全”为主动的“我要安全”。

(√)

15、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16、《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安全培训责任追究,对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律倒查培训。

(√)

17、企业调整职工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是否进行安全培训。

(×)

18、专业和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应当经应急专项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

19、对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律不查培训、考试、发证不到位的责任。

(×)20、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

第二章煤气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D)CO含量高达50%~70%。

A、焦炉煤气B、高炉煤气C、发生炉煤气D、转炉煤气

2、(B)CO含量23%~30%。

A、焦炉煤气B、高炉煤气C、发生炉煤气D、转炉煤气

3、(A)CO含量含5%~9%。

A、焦炉煤气B、高炉煤气C、发生炉煤气D、转炉煤气

4、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大约(A)倍。

A、200~300B、20~30C、l00D、150

5、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C)。

A、4.5%~35.8%B、35%~72%C、12.5%~74%D、60%~90%6、高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B)。

A、4.5%~35.8%B、35%~72%C、12.5%~74%D、60%~90%7、焦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A)。

A、4.5%~35.8%B、35%~72%C、12.5%~74%D、60%~90%8、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A)。

A、550~650℃B、750℃C、530℃D、650℃

9、高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B)。

A、550~650℃B、700℃C、530℃D、650℃

10、转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C)。

A、550~650℃B、750℃C、650~700℃D、650℃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煤气与助燃气体按一定比例范围混合,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煤气爆炸。

(√)

2、接地是消除煤气管道、设施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措施,目的是将静电导入大地。

(√)3、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

4、煤气一般是由多种可燃和不可燃的单一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

5、无论何种煤气,其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CO。

(√)

6、各种煤气由于产生原理不同,其组成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7、同时伴有放热发光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叫爆炸。

(×)

8、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点火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

9、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

(√)第三章煤气的生产原理和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伴随着整个结焦过程都会有气态产物释放出来,不同时期的气态产物组成和数量是(D)的。

A、相同的B、略有变化C、基本相同D、不同

2、高炉煤气含有大量的(B),所以它的热值低,一般只有3558~3977KJ/m3。

A、CO及CO

2B、N

2及C0

2C、H

2和N

2D、CO及N

2

3、高炉煤气从高炉出来时含有大量(B),约为15~80g/m3,在使用前必须经过除尘处理。

A、一氧化碳B、粉尘C、二氧化碳D、氮气

4、炼钢是个(C)过程,必须向熔池供氧。

A、氧化还原B、中和C、氧化D、还原

5、转炉煤气(D)含量较高,其热值也较高,是一种很好的工业气体燃料。

A、氮气B、甲烷C、二氧化碳D、CO

6、转炉煤气含磷、硫等杂质(D),是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一种很好原料。

A、为零B、较多C、多D、少

7、以煤或焦炭为原料,以空气、水蒸气或二者的混合物为气化剂,在发生炉内与灼热的炭作用得到的气体称为(B)。

A、焦炉煤气B、发生炉煤气C、水煤气D、空气煤气

8、混合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水蒸气混合气体作为气化剂生产的煤气,也简称(B)。

A、焦炉煤气B、发生炉煤气C、水煤气D、空气煤气

9、鼓风机前的负压煤气管道出现腐蚀、裂缝,煤气不会向外泄漏,(A)。

A、吸人空气,煤气管网危险性提高B、因此不用处理

C、不会发生中毒事故D、不会构成燃烧三要素,不危险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为了了解发生炉炉堂内火层燃烧情况,将钢钎插人至炉底座,探火孔有汽封,保证插扦时不漏煤气。

(√)

2、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

3、余压透平进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0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

(×)

4、电除尘器应设有当高炉煤气含氧量达到2%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5、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

6、树枝型煤气管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节省,故获得普遍采用。

(√)7、辐射型煤气管网使各用户煤气主管彼此很少干扰,供应上同等地得到保证,停气检修也易于实现;而且由于集中操作,因而便于控制管理,这是它的优点。

(√)

8、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9、管网中的煤气用户未经得到煤气调度许可,擅自增减量时会发生管网压力波动。

(√)10、限制煤气的流速,可以大大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

第四章煤气管道的输配及附属装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煤气管道计算压力小于(B)kPa时,可只做严密性试验。

A、50B、100C、150D、200

2、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A)mm。

A、500B、600C、800D、1000

3、高压高炉从过剩煤气放散管算起300m以内的厂区净煤气总管,其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不小于(A)mm。

A、3000B、1000C、800D、2000

4、由于管网内流通的能源介质的性质不同,所使用的阀门代号也有差别,“A”表示的阀门是(D)。

A、闸阀B、截止阀C、球阀D、安全阀

5、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B)。

A、100mmB、250mmC、400mmD、500mm

6、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

在空气管道上应设(A)。

A、泄爆膜B、安全阀C、放散D、吹扫头

7、管道的环焊缝应离开支架托座(C)以上,纵焊缝应在托座的上方。

A、l00mmB、200mmC、300mmD、400mm

8、管道检测试验前,应用(B)与运行中的管道隔断。

A、蝶阀B、盲板C、球阀D、闸阀

9、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段上人孔一般不少于(B)个。

A、1B、2C、3D、4

10、跨接是消除管道法兰连接处静电的方法,法兰之间应采用电阻低于(A)的材料进行跨接。

A、0.03ΩB、0.1ΩC、4ΩD、10Ω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补偿器,宜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

2、架空敷设的煤气管道允许穿越爆炸危险品生产车间、仓库、变电所、通风间等建筑物。

(×)3、穿过墙壁引人厂房内的煤气支管,墙壁应有环形孔,不准紧靠墙壁。

(√)4、厂房内地沟铺设的煤气管道应尽可能避免装置附件、法兰盘等。

(√)

5、密封蝶阀只有和水封、插板、眼镜阀等并用,方可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

(√)6、眼镜阀和扇形阀不宜单独使用,应设在密封蝶阀或闸阀后面。

(√)

7、放散管口应采取防雨、防堵塞措施。

(√)

8、在可燃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会使爆炸范围增大。

(×)

第五章煤气的贮存与输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干式煤气柜压力波动小,一般波动在(A)左右。

A、±5%B、±8%C、±6%D、±10%

2、干式煤气柜(A)的煤气冷凝水外排,经集水井收集后,需定期用车运到水处理车间集中处理。

A、有少量B、有大量C、有微量D、有较大量

3、湿式煤气柜是在水槽内放置钟罩和塔节随着煤气的进出而升降,并利用(D)隔断内外气体来存储煤气的容器。

A、油封B、空气C、氮气D、水封

4、干式煤气柜的气密性试验一般采用(B)法。

A、直接B、间接C、目视D、评估

5、煤气柜在投产启用前或检修前,均须进行气体置换。

以免煤气与(A)在柜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空气B、氮气C、烟气D、二氧化碳

6、煤气柜使用(A)进行间接置换,不会产生爆炸和污染,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A、惰性气体B、空气C、氧气D、氢气

7、为使煤气柜在生产中安全运行,不允许升到最高点或降至最低点,以免因碰撞壁面造成损坏,为此应留有(D)安全容量。

A、间隙B、上限C、下限D、上、下限

8、湿式煤气柜安装完毕,应进行升降试验,升降试验应反复进行,并不得少于(B)次。

A、1B、2C、3D、4

9、稀油密封型干式柜的上部预备油箱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底部油沟应设(B)观察装置。

A、紧急放散B、油水位C、着床D、检测

10、布帘式煤气柜活塞应设调平装置以及(A)装置,防止气柜发生冒顶事故。

A、紧急放散B、油水分离C、着床D、检测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剩余煤气放散装置是安装在净煤气管道上,在煤气供用过程中,发生煤气压力骤然升高,超过预定值时,将煤气排出系统外的装置。

(√)

2、炉顶余压透平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

(√)

3、爆炸下限<10%的煤气或混合煤气的加压站厂房、属乙级火灾危险性和有爆炸危险性厂房。

(×)

4、为了防止煤气放散管的晃动而导致的煤气泄漏,根部应焊加强筋,上部用挣绳固定。

(√)5、地下煤气管道排水器、阀门及转弯处,应在地面上设有明显的标志。

(√)6、当管道内煤气压力不同时,对管道材质、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不同。

(√)

7、管道的环焊缝应离开支架托座100mm以上,纵焊缝应在托座的上方。

(×)8、煤气管道应定期测定管壁厚度,建立管道防腐相关档案。

(√)

9、油管和氧气管与煤气管理共架敷设时,宜分别敷设在煤气管道的两侧。

(√)第六章煤气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A)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燃点)这一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质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的方法。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

2、(B)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

3、将火源附近的可燃物和助燃物移出燃烧区,关闭阀门,阻止可燃物(气体或液体)流入燃烧区,均属于(B)。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

4、(C)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助燃物质这一条件,采取阻止助燃气体进人燃烧区的措施;或用惰性气体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使燃烧物因缺乏助燃物而熄灭。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

5、(C)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剂灭火剂C、泡沫灭火器

6、直径小于或等于(A)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A、100B、200C、50D、80

7、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汽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点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称为(D)

A、爆炸浓度C、爆炸当量B、爆炸范围D、爆炸浓度极限8、户外煤气管道部分每隔,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D)m处接地。

A、200B、500C、300D、100

9、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B)区域。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0、一氧化碳为(A)气体,所以空气中散布有CO时很难被人发觉(A)A、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味B、无色、略有臭味

C、黄色、无刺激性气味D、黄色、略有臭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处理煤气事故时,不能少于两人,必须配戴好防毒面具。

应采取联系救援、疏散人员、严禁火源等安全措施。

迅速减小或控制煤气泄量。

(√)

2、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或者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着火时,可将设备的人孔,放散阀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部位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然熄火。

(√)

3、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着火时应迅速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以稀释煤气浓度和减小火势。

(√)

4、发生爆炸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煤气来源,疏散人员,对爆炸地点应加强警戒,迅速将剩余煤气处理干净,爆炸地点40米内严禁烟火。

(√)

5、煤气事故处理应遵循“先人后设备”的原则,但严禁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冒险抢救。

(√)

6、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灾害,便于迅速、有效进行救援,降低突发事件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7、应急演练的目的是通过培训、模拟、评估、改进等手段提高事故综合应急能力,纠正不足和持续提高救援的水平。

(√)

8、预防是指从应急救援的角度,防止紧急事件或事故发生,避免应急行动。

(√)9、预备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启动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主要是为了建立应急管理能力。

它把目标集中在发展应急预案及体系上。

(√)第七章煤气安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煤气作业的照明应在(B)m以外使用投光器。

A、5B、10C、20D、15

2、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

当压力低于(B)帕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

A、300B、500C、700D、1000

3、煤气系统用户在煤气压力低于(B)时,应立即熄火,停止燃烧,以防止回火爆炸。

A、200PaB、500PaC、800PaD、1000Pa

4、环境煤气浓度24ppm时,作业人员允许可连续工作的时间为(A)。

A、长时间工作B、1小时C、30分钟D、15—20分钟

5、环境煤气浓度24ppm至40Ppm时,人员允许可连续工作的时间小于(B)。

A、长时间工作B、1小时C、30分钟D、15-20分钟

6、环境煤气浓度40ppm至80ppm时,人员允许可连续工作的时间小于(C)。

A、长时间工作B、1小时C、30分钟D、15—20分钟7、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B)小时以上,进行轮换作业。

A、1B、2C、3D、4

8、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B),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A、放散B、切断煤气来源C、关闭D、断开

9、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B)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A、法兰B、上、下入孔、放散管C、膨胀器D、阀门

10、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B)V。

A、6B、12C、24D、36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井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

(√)

2、煤气危险区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3、带煤气危险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不应在雷雨天进行,可以在夜间进行。

(×)

4、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标准,也会成为煤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

(√)5、跨接是管道法兰连接处导通静电的有效方法。

(√)

6、煤气管道宜涂灰色,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标志,横跨道路煤气管道要标示标高,并设置防撞护栏。

(√)

7、煤气设施的人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

(√)8、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第八章焦炉煤气的安全操作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到(A)%以上时,可立即发生昏迷和呼吸麻痹而呈“闪电式”死亡。

A、0.1B、1.5C、0.5D、1.0

2、国家规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C)mg/m3。

A、5B、1C、10D、20

3、苯是易挥发的液体,属(D)级毒物。

A、ⅣB、ⅢC、ⅡD、Ⅰ

4、长期接触苯对(A)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A、造血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神经系统

5、氨属Ⅱ级毒物,主要是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车间空气中NH

3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D)mg/m3。

A、40B、10C、20D、30

6、下列对于苯的理化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不属于易燃物品B、有强烈芳香味C、无色透明D、比水轻7、焦化厂的防爆车间采取通风措施的目的是(B)。

A、消除氧化剂B、控制可燃物C、降低车间温度D、冷却加热设备8、焦炉煤气、水煤气以及其他爆炸下限<10%的煤气或混合煤气或加压站厂房、属甲级火灾危险性和有爆炸危险性厂房,其门窗应向外开,要有不少于(C)个出入口。

A、3B、1C、2D、4

9、焦炉地下室煤气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