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55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docx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2016-2017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高三期中历史模拟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

(总共40道题,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l.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2.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

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两部文献都

①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是该国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④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

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见,纸币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8.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9.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0.“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12.据统计,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601912371人。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全面的普查所得到的准确的人口数字。

此次人口普查的直接作用是

A.作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依据B.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作为实行三大改造的依据D.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据

13.周恩来曾经说过: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周恩来是在分析

A.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每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

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15.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

“就马克思理论而富,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16.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

“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17.1947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

“在法国,(共产党)有四五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

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并在政府各部、工厂、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法国选民将近1/3投共产党的票”。

“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

这一言论

A.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B.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胁D.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18.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三”。

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19.“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

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20.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得丰厚利润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21.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司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

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

这在当时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22.《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

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

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消灭竭泽而渔的经营模式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下的商业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的消费能力

23.列宁说:

“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4.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

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D.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

25.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苏联解体

26.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27.“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

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

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材料表明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28.《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29.史学家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指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王国维强调历史研究应

A.善于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审定B.注意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结合印证

C.注重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真伪的考证D.重视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来源的收集

30.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

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

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

”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B.全球史观C.近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

31.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欧洲梦:

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说:

“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