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4815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9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docx

考研护理学基础部分知识点

护理学基础

一、考查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

护理学导论及基础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相关理论、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护患关系及沟通等;基础护理学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试内容

(一)护理学导论

1.护理学基本概念

(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整体护理的概念

(3)专业护士的角色

2.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

(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

(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

3.护患关系及沟通

(1)沟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沟通技巧

(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4.护理学相关理论

(1)一般系统论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成长及发展的理论

(4)应激及适应

5.护理理论

(1)Orem自理理论

(2)Roy适应模式

(二)基础护理学

1.医院环境

(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调控

1)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

患者床单位不能过密,病床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米

2.温度:

病室温度:

20~22℃新生儿、老年病室、产房、手术室:

22~24℃

3.湿度:

50%~60%

4.通风:

5.噪音:

WHO白天:

35~40dB“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6.采光

7.装饰

2)医院生理社会环境的调控

1.人际关系

①护患关系最基本、最重要以人为本

②患者及其他人的关系

2、医院规则

2.舒适及安全

(1)各种卧位

根据患者的自主性、活动能力及疾病情况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卧位。

分类

概念

适应症

主动卧位

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位姿势。

病情较轻、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被动卧位

患者自身无能力变换体位,处于被他人安置的体位

昏迷、瘫痪、极度衰弱

被迫卧位

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是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肺心病、心力衰竭、重症哮喘

【常用卧位】

类别

实施方法

适用范围

原理

仰卧位(平卧位)

 

仰卧位

(平卧位)

 

去枕仰卧位

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①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防止因脑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

 

中凹卧位

抬高头胸部10°~20°

抬高下肢约20°~30°

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状态;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屈膝仰卧位

患者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①腹部检查的患者

②导尿或会阴冲洗时

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

 

侧卧位

患者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

上腿弯曲。

必要时于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增加患者舒适和安全。

①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②臀部肌肉注射

③预防压疮

 

半坐卧位

1.摇床法:

患者卧于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及床面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足底,增加舒适,并且防止下滑;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②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③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④腹部手术后患者

⑤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①减少局部出血

②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荷;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前容积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肺通气,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③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使得感染局限。

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能力较强,而吸收能力较弱,故具有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的作用,减轻中毒反应。

同时可以防止感染向上蔓延而引起膈下脓肿

④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以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切口愈合

⑤使患者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

2.靠背架法:

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垫枕于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患者下滑。

床尾足部垫软枕。

其他同摇床法。

 

端坐位

扶患者做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

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使患者同时能向后依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

必要时加床挡,以保证患者安全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重症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

俯卧位

患者仰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①腰背部检查或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②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③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

③使腹腔容积增大,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类别

实施方法

适用范围

原理

 

头低足高位

患者仰卧,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支架物垫高15~30cm。

颅内高压者禁用

①肺部引流物引流

②十二指肠引流术

③妊娠后期胎膜早破④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

①使痰容易咳出

②有利于胆汁引流

③防止脐带脱垂

④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高足低位

患者仰卧,头部枕一软枕,床尾横立一枕,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

①颅脑手术后或头部外伤的患者

②脑水肿的患者

③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术的患者

①减少颅内出血

②降低颅内压,预防和减轻脑水肿

③借助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膝胸卧位

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高,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①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②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

③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截石位

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臀部齐台边,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或胸腹部

①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检查、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

②产妇分娩

(2)运送患者法

1.轮椅运送法

2.平车运送法:

①挪动法②一人搬运法③二人搬运法④三人搬运法⑤四人搬运法

3.担架运送法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3.清洁卫生

(1)口腔护理

一、口腔卫生的评估

(一)口腔状况评估

观察以下内容:

1.口唇的颜色、湿润度,有无裂痕、出血及疱疹等。

2.口腔黏膜的颜色及完整性,是否有溃疡、出血、脓液渗出及赘生物等。

3.牙齿的数量是否齐全,有无脱落、义齿、龋齿、牙结石、牙垢等。

4.牙龈的颜色,有无出血、溃疡、肿胀等。

5.舌的颜色、湿润度,有无溃疡、出血等,舌苔的颜色,苔质是否厚腻等。

6.鄂部、悬雍垂、扁桃体的颜色,有无肿胀及不正常的分泌物等。

7.口腔有无难闻的气味,如有无氨臭、烂苹果等异常气味。

(二)自理能力评估

1.评估患者每天清洁口腔的情况,如刷牙、漱口或清洁义齿等。

2.评估患者是否能自行完成口腔清洁,对能自理的患者鼓励其自我照顾,无法自理人员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完成。

(三)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的评估

1.评估患者对保持口腔卫生重要性认识的程度,对口腔为卫生及口腔疾病、全身性疾病相关性知识的了解程度。

2.评估患者对保持口腔清洁正常方法的掌握,如对经常使用的牙膏、牙刷及其他口腔清洁用品应如何选择,如何正确刷牙。

3.评估患者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

(一)口腔卫生指导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指导正确上午刷牙

(1)刷牙时间:

晨起或临睡前,进食后。

(2)刷牙用具的选择

(3)刷牙的方法

2.牙线剔牙法BID餐后

(二)义齿的护理

1.义齿的佩戴

2.义齿的清洁

3.义齿的保存冷开水每日一换忌开水或乙醇(以免义齿变色、变形或老化)

(三)特殊口腔护理

【适应症】:

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口腔术后及生活不能自理者bid~tid

【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微生物繁殖引起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治口臭,去除牙垢,促进食欲,增加患者舒适感和自信心。

3.观察口腔黏膜、舌苔等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注意事项】

1.擦洗时动作轻柔,血管钳前端应用棉球包裹,勿直接接触黏膜及牙龈。

2.牙关紧闭及不能自行张口的患者需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

3.昏迷患者禁忌漱口,棉球蘸水不可过湿,以免呛咳或吸入性肺炎;每次擦洗时只能用弯止血钳加紧一个棉球,以免脱落。

擦洗前后要清点棉球,注意勿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4.长期服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其口腔内有无真菌感染。

5.传染性患者的用后物品应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常用漱口溶液及作用

溶液名称

作用

生理盐水

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1%~3%过氧化氢溶液

防腐、防臭,适用于口腔有溃烂、坏死组织者

1%~4%碳酸氢钠溶液

属碱性溶液,抑制真菌生长

0.02%洗必泰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0.02%呋喃西林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复方硼酸溶液(朵贝尔溶液)

酸性防腐溶液,有抑制细菌作用

0.1%醋酸溶液

抑制绿脓杆菌生长

0.08%甲硝唑溶液

抑制厌氧菌生长

口泰溶液

广谱抗菌

银花甘草漱口液

清热解毒、除臭

辛夷花漱口液

光谱抗菌

(2)皮肤护理

一、皮肤结构及功能

(一)皮肤结构

二、皮肤评估

1.颜色

苍白

休克或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减少所致

发绀

口唇、耳廓、面颊、肢端

发红

运动、饮酒;高热、炎症

黄疸

胆道阻塞

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色素沉着

基底层黑色素增多

2.温度

3.弹性

4.完整性

5.感觉

6.清洁度

三、皮肤一般护理

(一)皮肤卫生指导

(二)淋浴和盆浴

(三)床上擦浴

(四)背部按摩

四、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是指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1.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垂直压力

(2)摩擦力

(3)剪切力

2.全身营养不良

3.潮湿的刺激

4.年龄

5.循环、呼吸不稳定

6.运动功能减退和感知功能障碍

(二)压疮的评估

1.危险人群的评估

(1)意识状态改变的患者

(2)活动受限患者

(3)大、小便失禁及发热患者

(4)营养不良、消瘦患者

(5)肥胖者

(6)水肿患者

(7)老年人

(8)疼痛患者

2.危险因素的评估

(1)Braden压疮风险评估

(2)Norton量表

(3)Anderson计分表

3.好发部位的评估

骶尾部最多见,其次是踝、足跟。

(1)仰卧位:

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

耳廓、肩峰、肘部、髋部、膝部(内髁和外髁)、踝部(内踝和外踝)

(3)俯卧位:

耳廓、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髂前上棘、膝前部、脚趾

(4)坐位:

好发于坐骨结节

4.压床的评估

(1)临床分期

分期

淤血红润期(Ⅰ期)

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

表皮和真皮

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解压30min不能恢复

炎性浸润期(Ⅱ期)

局部静脉淤血

皮下脂肪层

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

皮肤因水肿变薄,出现水泡;

破裂露出潮湿红润创面,有触痛

浅度溃疡期(Ⅲ期)

局部淤血形成血栓

皮下组织及深层组织

水泡扩大,表皮破溃,黄色渗液;感染后脓液覆盖;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重。

坏死溃疡期(Ⅳ期)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可闻及臭味,严重者败血症

真皮下层及肌肉层、骨膜、关节腔

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可闻及臭味,严重者败血症

(2)压疮局部的评估

5.压疮的危险因素

1.活动受限

2.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

3.营养不良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4.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5.应用矫形器械

(三)压疮的预防措施

1.减轻和去除局部压迫

(1)翻身最基本、最简单而有效

(2)使用减压用具

(3)正确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等设施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1)防止身体滑动

(2)患者在床上移动时使用提式床单

(3)避免使用脱瓷的便盆

3.避免局部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

(2)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

4.促进血液循环

(1)定期用温水擦浴、擦背,以促进血液循环

(2)鼓励患者多运动

(3)避免对局部发红的皮肤进行按摩

5.增进营养

6.加强健康教育

(四)压疮的治疗及护理

1.淤血红润期解除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展。

不提倡局部按摩

2.岩性浸润期防止水泡破裂,保护泡皮和床面,预防感染。

3.浅度溃疡期保持局部清洁,促进湿性愈合。

湿性环境能促进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4.坏死溃疡期清洗疮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4.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

概念、分类、防控

【概念】:

医院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

(一)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可预防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难预防性感染)

(二)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分最常用

细菌感染最常见

(三)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分类

【防控】

(一)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自觉参及感染管理

(二)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法依法管理监督

(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

(2)清洁、消毒、灭菌:

概念、方法

【概念】:

清洁:

是指用清水、清清洁剂机械刷洗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

【方法】

用法

特点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燃烧消毒法

烧灼法

20s、95%以上乙醇

简单、迅速

耐热物品

①急需或临时使用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

②接种环

①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筒、汽油、酒精)

②贵重仪器及锐利的剪、刀禁用,以防变钝③酒精安全

焚烧法

迅速、简单、彻底

特殊感染患者污染辅料、病理标本及其他污染物且无保留价值

消毒:

120~140℃、

10~20min

耐高热、不耐湿热的物品(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搪瓷类)

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

①干烤前洗净晾干②避免碰壁,玻璃器皿T<40℃打开③时间从温度达到要求起算④途中不打开或添加物品⑤高温下易损坏禁用此法⑥包装大小适宜小于10cm×10cm×20cm,留缝隙

灭菌:

160℃、2h;

170℃、1h;

180℃、0.5h

 

湿热消毒灭菌法

5~10min杀灭细菌繁殖体(消毒),15min杀灭多数细菌芽孢。

消毒金属物品时加碳酸氢钠成1%~2%溶液,沸点提高到105℃,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

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经济方便

耐热、不怕水(餐具、食物、搪瓷类、金属类、玻璃类、橡胶类

①刷洗干净,用开水,防水碱

②体积<3/4容积,液面高出2~3cm

③充分暴露器械(轴、盖),空腔内注满水

④玻璃器皿纱布包好15~20min

⑤橡胶类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5~10min,及时取出以防老化

⑥塑料制品水冷取出,以防变形。

压力蒸汽灭菌法

手提式~

下排气式~

预真空式

临床最常用、效果最可靠、医院首选

杀灭一切

各类器械、辅料、搪瓷、橡胶、耐高温玻璃制品、溶液

灭菌效果监测

①物品干净、干燥

②包裹不宜太紧

③下排气式<30cm×30vm×25cm,

预真空<30cm×30cm×50cm;

金属包裹<7kg,辅料包裹<5kg

④留空隙以利流通

⑤布类在上,金属搪瓷在下

物理监测法:

50~200℃留点温度计甩至50℃以下

化学监测法:

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剂

121℃、20min;130℃、4min

黑色或灰黑色

生物监测法:

最可靠

非致病性嗜热脂肪肝菌芽孢放于四角中心取出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内

56℃48h~一周培养

103~137kPa

132℃

121~126℃

205kPa

20~30min

5~10min

低温蒸气消毒法

将蒸气输入盂县抽空的压力蒸气灭菌锅内,78~80℃,10~15min

不耐高热物品的消毒(内镜、麻醉用具、塑料、橡胶制品)

流通蒸气消毒法

常压(101.325kPa)100℃,15~30min

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经济方便

餐具、便器

辐射消毒法

日光暴晒消毒法

阳光直射6h,定时翻动

床垫、被褥、毛毯、衣服、书籍

紫外线消毒法

室内空气: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急诊)物品表面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广谱杀菌,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芽孢、肉毒杆菌毒素

空气、物品表面、诊疗用水、医院污水

臭氧在常温下为强氧化气体,稳定性差,易爆炸

电离辐射灭菌法

(冷消毒、冷灭菌)

①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效果可靠,不受包装形式限制②不使物品升温,适用于不耐热物品的灭菌③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精密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药物、食品、工业产品、生物医学制品

微波消毒灭菌法

①对物体热损坏较轻②工作环境占地面积小,周围不形成高温区③可包装后灭菌

事物、餐具、医疗用品、非金属材料器械

①对人有害

②不能穿透金属

③小件/较薄物品

④水是消毒介质

自然净化法

开窗通风20~30min

机械除菌

<0.2μm高效过滤器

手术室、产房、婴儿室、保护性隔离室、制剂室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过氧化氢为介质

低温35~45℃

省时:

23min完成简单器械消毒,35~45min完成复杂器械消毒

不耐热耐湿物品(麻醉用具、气管插管、胸腔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关节镜、心导管、除颤仪电极、电刀、电钻,双极电凝、光源导线镜头、官腔类器械)

①清洁干燥

②长度>40mm,内经<1mm的管状器械不理想③能吸水的材料不能采用(纱布、棉织物、木质器械)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ultravioletray,简称UV)属电磁波辐射,根据波长可分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机制】

①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环状芳香族氨基酸和连接氨基酸的肽链,使细菌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死亡。

②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促使DNA链上的相邻胸腺嘧啶结合成二聚体,使微生物的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

③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细菌丧失氧化能力。

④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紫外线消毒特性】

1杀菌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胞等

2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差异较大

一般情况下,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最强,其下依次为细菌芽孢、抗酸杆菌、病毒和其他细菌繁殖体,另外艾滋病病毒对紫外线照射耐受力也较强。

3穿透力弱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弱,且受尘埃颗粒和湿度的影响,不能穿透固体、玻璃、纸张。

所以只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4杀菌效果及照射剂量有关

5在不同介质中紫外线杀菌效果不同

6杀灭效果受物体表面因素影响

7协同消毒作用

【影响紫外线消毒的因素】

一、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的因素

1.电压2.距离3.温度20~40℃照射强度最大且稳定4.相对湿度5.照射时间6.有机物的保护7.悬浮物的类型

8.紫外线反射器的使用

二、微生物方面的因素

1.微生物的类型

根据抗力大致可将微生物分为3类

高抗性:

真菌孢子、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耐辐射微球菌等

中抗性:

鼠伤寒沙门菌、酵母菌等

抵抗性: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

2.微生物的数量

【紫外线消毒的应用】

一、空气消毒

多用于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急诊)等室内空气消毒。

一般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固定吊装在天花板上,距离地面不超过2米,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

紫外线消毒的应用

一、空气消毒

(一)固定式照

(二)移动式照射(三)间接照射

二、污染物表面消毒

(一)室内表面的消毒医院的病房、产房、婴儿室、监护病房、换药室等。

(二)设备表面的消毒

(三)特殊器械消毒的应用

三、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

四、食具消毒

【注意事项】

①环境要清洁干燥无尘,室内适宜温度在20~40°C;适宜湿度为40%~60%。

②灯管要保持清洁,每隔两周用95%乙醇棉球擦拭一次。

③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照射后病室应及时通风换气。

关灯后须间隔3~4分钟再开,以免影响紫外线灯管的杀菌效果。

④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人员应离开房间,若患者不能离开病房,要注意保护眼睛、皮肤,一般肢体用被单遮盖,眼睛戴墨镜或用纱布覆盖,嘱咐患者不要直视光源,以防发生角膜炎或皮肤红斑。

⑤准确记录消毒时间,一支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是1000小时,超过此时限应及时更换。

⑥定期检测灯管的照射强度,以保证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

⑦紫外线灯在消毒时可产生臭氧,臭氧可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臭氧过多时也可引起中毒,臭氧的浓度不能高于0.3mg/m3(其预防方法为使用无臭氧紫外线灯或于普通紫外线灯消毒完30min后,再进入消毒室进行操作,以防止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化学消毒灭菌法

1.理想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

(1)杀菌谱广

(2)性质稳定,不易挥发,使用时间持久。

(3)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易溶于水。

(4)毒性低,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或不引起过敏反应。

(5)无色、无味、无臭,用后易于出去残留物质。

(6)不易受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及血液、排泄物等有机物接触不降低或失去作用。

(7)用法简便,价格低廉,可以大量供应。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性能和微生物的特性。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消毒液现用现配,严格掌握所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待消毒物品洗净擦干,浸泡时充分暴露(轴、管腔)

(4)消毒液定期更换,易挥发的加盖保存,并定期检测,保持有效浓度。

(5)使用前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洗。

(6)熟悉常用消毒剂副作用,做好保护。

3.化学消毒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