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471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 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36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考点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

(1)条件

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概况

①统一六国: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④平定西南:

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并设官吏。

(3)结果: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

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玉印称“玺”等

(2)三公九卿制度

官职

职责

议政

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备皇帝裁决,有利于集思广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郡县制

①内容:

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特点: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意义: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官吏考察:

秦朝考核官员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由中央委派的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二是年终由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5)秦律:

细密、严苛。

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意义

(1)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建立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修融会]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选修4)

1.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措施

影响

政治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

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思想专制:

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促进经济交流

交通

修筑驰道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2.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2)修筑长城

①工程艰巨,民夫大量死亡。

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3)大兴土木:

仿建六国王室宫殿、修建阿房宫、修骊山墓。

(4)徭役、兵役:

伐南越、戍边疆。

3.评价

(1)功绩:

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失:

暴政导致秦朝速亡。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演变

1.汉承秦制

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

3.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4.选官制度:

察举制

(1)概况: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

孝廉。

(3)特点: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1)“汉承秦制”:

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略有损益。

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2)布衣将相: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3)重视母族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4)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5)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史料一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太平御览》

史料二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三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柄不借下”彰显了皇权独尊、皇权至上。

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2)史料二中诸卿中奉常、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体现了“国”与“家”同治。

(3)史料三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由此可以得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

[提示] “家天下”,家国同治。

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 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

 

[史论归纳]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官僚

政治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而不能世袭。

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

皇权

独尊

(1)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

(2)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

高度

集权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实行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彼此牵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两对

矛盾

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从“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史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史料三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为后世史学家评论,“‘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等信息,主要说明西周实行分权的分封制、秦在全国推行君主专制下的郡县制,这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2)根据史料二,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

(3)史料三为后人的史学评论,注意理解“封建制”“官僚制国家”,史料充分反映了国家形态从“封建制”到“官僚制”的演变。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别是什么。

其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提示] 差别: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趋势: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史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提示]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

提出“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3)根据史料三,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的原因,并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

[提示] 原因:

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

实现途径: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

[史论归纳]

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度;“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导学号:

61600005】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A [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的条件,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形成,故A项正确;皇帝制度确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分封制的瓦解,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的条件,但实施郡国并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

2.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  )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C [秦朝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且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业已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与“文官”的特别地位,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对比,故D项错误。

]

3.“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B [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

]

4.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

《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续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

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

(  )

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C.地方制度发生变化D.监察制日趋完善

C [根据题干中“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东汉……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可知,西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在东汉时期成为地方最高的行政级别,这说明地方制度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

]

考点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

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土地制度

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

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4.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

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丝国”誉称。

(3)田庄手工业:

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田庄中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5.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2)城市发展:

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

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

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

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政治:

重用儒生。

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②思想: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③教育:

a.教科书:

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b.中央:

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地方:

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轻巧识记] 汉代儒学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造纸术

①概况: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意义:

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数学: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术命题。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农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4)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2.文学:

汉赋

(1)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绘画

(1)概况:

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代表:

《夫妇宴饮图》。

4.书法

(1)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秦汉工商业

史料一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三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晁错《论贵粟疏》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类原始史料。

从史料一中农工商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理解史料的内涵。

(2)史料二为历史文献类记载。

史料二主要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耗费大。

(3)史料三为古人的专题论著。

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表明作者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三,概括秦汉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 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富裕大商人很多,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定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法律上轻视商人。

(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汉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没有抑制住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提示] ①商业利益比农耕大得多,从事商业的人数众多。

②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皆离不开工商业。

③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促进商业的发展等。

[史论归纳]

1.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2.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史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三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省略号前后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原因及思想统一后的效果。

“邪辟之说”指的是儒家之外的学说。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史料中的“天”是指有意念的天,不是自然界中的天。

(3)史料三体现了“三纲”的处世标准,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

省略号前部分语句中注意两个分号分为三层意思。

“王道之三纲”指的是“三纲五常”中的“三纲”: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史料运用]

(1)史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如何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提示] 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提出“屈民以伸君”的主张使君贵民轻,因而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2)根据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提示]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史论归纳]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2.评价

(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