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45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docx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

商品学小测详细答案+期末重点

 

 

————————————————————————————————作者:

————————————————————————————————日期:

 

商品学

U1

1.怎样理解“商品”的概念?

商品与一般物品和产品的区别是什么?

答:

商品的概念(传统&现代+广义&狭义)

传统的定义:

是指通过市场交换,进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现代的定义:

商品是注入了劳动、用于交换和被社会承认、市场接纳的特殊有用物品。

狭义的商品:

传统的商品,一般是指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硬商品)

广义的商品:

一般是指所有形态的劳动产品。

(硬商品、软商品)

商品与一般产品和物品的区别:

(商品的3个特征)

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试举例说明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DEF+商品的两种属性+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其消费者(使用者)的有用性或效用。

商品属性有两种:

1.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2.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充分条件

二者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属性形成的,但这些属性并不是指商品的全部属性,而是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组合起来的那些有用属性。

U2

1.厂家条码与商家条码有何区别?

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区别:

厂家条码:

是指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它们不包括商品价格信息,一般用于定量消费单元。

商家条码:

是指商店自行编码和印刷,并只限于在自己商店内部使用的条码,包含商品价格信息,一般用于变量消费单元。

使用时应该注意:

✓商店使用条形码时应该使用原有厂家条码,只有当商品上没有厂家条码或者条码无法识读时才用商家条码。

2.写出中国EAN-13厂家条码的代码结构,并说明各代码所表示的意义

690.691M1M2M3M4I1I2I3I4I5C

692.693M1M2M3M4M5I1I2I3I4C

厂商代码(包括前缀码)项目代码校验码

3.已知某EAN-8条码前七位数据符的数值为:

6901234,试计算校验码的值,并写出其左右侧数据符的排列形式(计算题)

见下面

4.怎样确保商品分类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

(1)明确目的

(2)确定范围

(3)统一名称

(4)选准标志

5.什么是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简述其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之。

线分类法:

又称层级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类目,并编排成一个有层级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在线分类中,由上位类划分出的下位类类目的总和应与上位类类目的范围相等。

•当一个上位类类目划分成若干个下位类类目时,应选择同一个划分基准。

•同位类类目之间不应交叉,不应重复,并只对应于一个上位类。

•分类要依次进行,不应有空层或加层。

面分类法:

又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分类标志,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

•一个面的分类标志概念,在不同的面里不能交叉和重复,以保证标志概念的唯一性和独立性。

•建立面分类体系时,一个特定的面应该占有严格的固定位置。

6.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有哪些?

试分析比较它们的适用范围。

U3

1.试分析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人的质量意识、责任感、事业心、文化修养、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等

2、生产过程中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成品检验与包装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质量

3、流通过程中运输装卸、仓库储存、销售服务也会影响商品质量

4、使用过程中使用范围和条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废弃处理等也会影响商品质量

2.如何理解商品质量是客观的,人们对商品质量好坏的评价却是主观的?

(传统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1)商品的质量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制约,所以商品质量是客观的

2)商品质量的好坏评价往往取决于人们所选取的衡量质量优劣水平基准,而人们对商品质量水平的理解和认识是随着社会生产水平而变化的

3)传统的价值观:

主要强调商品的自然质量(内在质量)

4)现代的价值观:

不仅考虑商品的物质性自然质量,而且越来越注重商品的无形质量和社会质量

 

3.什么叫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它与价值规律有何区别?

商品的使用价值规律是指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间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

价值规律与使用价值规律的比较:

1.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经济活动;使用价值规律是指通过社会标准机制引导和鞭策人们的生产行为,调节着质量、品种和花色的运行和发展

2.价值规律是着眼于节约劳动、降低成本;使用价值规律着眼点在于使商品质量更高,使用价值更优。

U4

1.我国标准如何分级?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关系:

1)行业标准不能与有关的国家标准相抵触,已由国家标准的不再制定这类标准,已制定行业标准的,在发布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后,该标准即行废止。

2)我国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某地区内统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在发布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后,该标准即行废止。

3)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已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也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内控企业标准。

2.何为技术贸易堡垒?

为什么说标准化有利于消除技术贸易堡垒?

(书)

1)技术贸易壁垒是指由各种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形成的贸易壁垒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

3)在国际贸易中,以国际标准作为交易双方的技术依据,使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会因标准的差异而产生技术壁垒,因为可以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对外贸易。

 

3.简述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判断商品质量的关键?

为什么?

商品标准化的基本内容有:

1.说明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2.确定商品分类

3.规定商品的技术要求

4.规定抽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5.规定商品包装和标志及运输和储存条件

“商品技术要求”是判断商品质量的关键,技术要求表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

因为它是指商品生产、流通、消费以及进行质量监督与质量检验和判定质量的重要依据。

 

U5

1.商品质量认证与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有何区别和联系?

联系:

商品质量认证和商品质量体系认证都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指导消费者选择购物,提出针对企业,使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满足标准或技术规范,完善企业质量体系,提高企业在消费者中信誉的认证方式。

都是对质量保证,都是对质量认证

区别:

1.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商品质量认证属于政府行为,是强制性的,而质量体系认证属于商业行为,完全是自愿的

2.商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商品,而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质量体系

3.商品质量认证的标准各国不一定是一样的,而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是统一的

4.商品质量认证在产品或包装上授权使用专有的认证标志,而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公布,供方可使用认证标志作宣传,但不得直接用于产品。

2.商品认证标志对确保商品质量有何实际意义?

商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服务)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服务)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

获得认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商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2.商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3.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要求

只有具备条件,才能使用标志,对消费者而言,质量信得过标志。

3.试述商品质量认证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及产品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企业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3)有利于企业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评定费用。

4)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指导消费者选购。

6)有利于和国际贸易接轨,推动经济的发展。

U6

1.试比较感官检验法与理化检验法的优缺点

感官检验法:

•优点:

不需要仪器设备,简便易行,快速灵活,成本较低。

•缺点:

受检验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检验结果常常带有主观片面性,也得不到明确的数据。

理化检验法:

•优点:

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商品质量状况,并能得到具体的数据,对商品质量的鉴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比感官检验客观和精确。

•缺点:

对检验设备和检验条件要求较严格,同时还要求检验人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实验技能。

2.计量抽样检验法与计数抽样检验法有何区别?

✓计量抽样检验:

是指从批量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检验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由此确定该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计数抽样检验:

是指从批量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检验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统计合格品数,再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由此确定该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计量抽样检验适合单项质量指标检验,计数抽样检验适合多项质量指标检验

3.商品分级的方法有几种?

其特点是什么?

•百分记分法:

是将商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规定为一定的分数,其中重要的质量指标所占分数较高,次要的质量指标所占分数较低,总分越高,等级越高。

•限定记分法:

是将商品的各种质量缺陷规定为一定的分数,由缺陷分数的总和来确定商品的等级,总分越高,等级越低。

•限定缺陷法:

是在标准中规定商品的每个质量等级所限定的质量缺陷的种类、数量以及不允许有哪些质量缺陷。

4.什么叫计数一次、二次抽样检验法?

试画出其抽检程序图

计数抽样检验:

是指从批量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检验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统计合格品数,再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由此确定该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抽检方案:

是指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与接收或拒收商品批的判定规则——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

●一次抽检方案:

n、Ac、Re

●二次抽检方案:

n1、n2、Ac1、Ac2、Re1、Re2

●合格判定数(Ac):

判定批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数的最大值。

●不合格判定数(Re):

判定批不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数的最小值。

 

计算题:

一、条形码部分,校验码计算

EAN/UCC-13校验码的计算

(1)将13位数字(包括校验码)自右向左顺序编号;

(2)将所有序号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3)用数值3乘以第二步的结果;

(4)从序号3开始,将所有序号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5)将第三步的结果与第四步的结果相加;

(6)用一个大于第五步的结果且为10的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第五步的结果,其差即为所求的校验码的值。

举例:

代码690123456789?

1)序号13121110987654321

2)9+7+5+3+1+9=34

3)34×3=102

4)8+6+4+2+0+6=26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