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38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docx

惠州市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地理必修3文科生用卷试题

惠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学分认定和期末考试

地理必修3试题(文科考生用卷)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卷,第Ⅰ卷卷面成绩100分,第Ⅱ卷卷面成绩50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

(每题1分,共50分。

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自然区(图1)。

据此完成1~5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

A.气候、地形

B.土壤、植被

C.经济、文化

D.民族、宗教

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内特定性质一致

B.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

C.区域之间的界线明确

D.三大区域间相互联系

3.我国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地形崎岖B.热量不足C.光照不足D.降水稀少

4.东部季风区内的农业耕作制度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文

5.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

A.土地沙漠化B.土地盐渍化C.水资源短缺D.雨林破坏严重

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北方民居多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主要是

A.地势低平B.降水稀少C.太阳辐射弱D.冬季风力强

7.广东人常喝凉茶,四川人爱吃麻辣。

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植被

图2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11题。

 

8.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

C.河流径流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

9.与四川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降水丰富B.热量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

10.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B.发展节水农业

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开采地下水

11.调查并估算绿洲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C.RS和GISD.GPS和GIS

图3示意“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读图完成12~13题。

 

12.新疆土地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主要是因为新疆

A.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B.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C.终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13.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冻融作用D.土地盐碱化

14.图4是我国西北某地景观示意图,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

人类活动最可能是

A.开采矿产B.砍伐森林

C.过度放牧D.开垦耕地

图5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的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

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世界森林面积净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CO2含量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16.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成因最可能是

A.大气降水增多B.水土流失减弱

C.森林保护加强D.木材需求减少

17.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这体现出森林的生态价值是

A.吸烟除尘,调节气候B.生物固碳,释放氧气

C.降低风速,遏制风沙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分析,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主要有两种森林类型,只占了全球不到10%的陆地。

其中49%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另外44%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地区。

据此完成18~20题。

18.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原始森林广泛分布,其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19.上述两种原始森林未受到严重侵扰,主要是因为分布区内

A.地形崎岖,高山阻隔B.土壤肥沃,植物茂盛

C.气候恶劣,人烟稀少D.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20.上述两种森林系统的生产力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的差异B.土壤肥力的差异

C.海拔高度的差异D.距海远近的差异

21.我国下列地区中,自然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因流经红色岩系地区,河水呈红褐色而得名。

图6为我国珠江

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2~26题。

 

22.有关红水河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含沙量小

C.径流量的年变化小D.河流的结冰期长

23.红水河流域已建成岩滩、天生桥等水电站,其水电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质复杂,岩溶地貌广布B.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

C.结冰期短,可发电时间长D.河面宽广,河流流速慢

24.水电梯级开发建设的大型水库,可能对流域内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A.库区内的地质灾害减少B.河流下游的旱涝灾害增多

C.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趋缓D.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加剧

25.西江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水电充足廉价 B.煤炭资源丰富 C.工业用水丰富 D.劳动力丰富

26.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调节气候,增加湿度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山西省能源工业发达,能源开采工业的产品为“一次能源”,能源加工工业的产品为“二次能源”。

读下表“山西省主要年份能源生产量和输出量”,完成27~30题。

年份

能源生产(亿吨标准煤)

能源输出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煤碳(亿吨)

电力(亿千瓦时)

2000

2.14

1.15

2.25

119.14

2005

4.72

2.2

4.3

369.3

2010

6.3

3

5.1

685.2

2014

7.2

4.9

6.6

820.2

27.下列能源资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水电B.焦炭C.煤气D.天然气

28.山西省能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煤炭、水能资源丰富B.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大

C.内河、陆路交通便利D.山西的科技力量雄厚

29.依据表中数据,我们不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A.山西煤炭开采量扩大B.晋煤的外运能力提高

C.晋煤的加工转换加强D.山西的生态环境改善

30.近年来,山西省电力输出量明显增大,这给山西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工业的用水紧张缓解B.煤炭的铁路运量减小

C.山西的大气污染加剧D.能源的输出成本提高

31.“春雨贵如油”暗指的是春旱严重地区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其最适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地区D.华北平原地区

我国新疆是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

和加

工中心之一,生产的番茄酱90%用于出口。

图7是“2010年世界主要番茄酱产区的原料品质和价格情况”,据此完成32~35题。

 

32.下列番茄酱生产国中,番茄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最低的是

A.美国B.意大利C.土耳其D.葡萄牙

33.我国新疆种植的番茄品质优良,其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包括

A.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B.阴雨天少,光热条件好

C.夏季昼长,日照时间长D.植被茂密,土壤肥力高

34.我国新疆番茄酱的市场竞争能力高,是因为

A.原料品质好,产品价格低B.距离市场近,运输成本低

C.生产历史久,名优品牌多D.技术含量高,加工成本低

35.我国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市场需求小B.劳动力不足C.水资源短缺D.洪涝灾害多

基塘农业是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36~37题。

36.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降水增多B.大气湿度增大

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37.近年来,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土壤肥力B.节省劳动投入

C.节约农业用水D.提高经济收入

图8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

读图完成38~39题。

 

38.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9.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工业化发展B.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C.区域工业化增加了小城镇数量D.对外开放政策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

2014年12月12日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北上,历经15天抵达北京市。

预计北京年人均水资源将从100M3立方米左右提升至150M3。

图9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40~42题。

40.南水北调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

41.长江水调入北京市,对北京市的影响可能有

A.北京市用水紧张得到缓解

B.北京市用水价格明显下降

C.北京市地下水的水位下降

D.北京市污水排放明显增多

42.中线工程的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

“大

黄鸭”携带的测速设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破6亿吨大关,连续十年增产。

据此完成43~45题。

43.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B.自然灾害频次降低

C.农业科技投入增加D.粮食价格逐年上涨

44.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明显的是

A.珠江三角洲B.洞庭湖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45.与广东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好B.劳动力丰富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均耕地多

台湾富士康集团1988年在深圳建厂时仅有百来人,2012年已进入全球企业前50强。

2010年富士康在深圳遭遇到“一个月内两次涨薪”等挫折后,富士康iphone手机生产线迁至郑州,开启了深圳富士康“西进北上”的转移计划,深圳员工从40万锐减至10万人。

据此完成46~48题。

46.1988年,深圳市吸引富士康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             B.毗邻港澳的良好区位

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

47.近年来富士康在深圳遇到了一系列挫折,其中不包括

A.劳动力成本上升B.产品质量下降

C.订单市场不稳定D.政策优势减弱

48.富士康生产线的内地转移,对深圳市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造成大规模失业D.导致经济发展衰退

49.下列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对惠州市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南水北调B.北煤南运C.西电东送D.西气东输

50.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与广州的经济结构日益趋同,为此,珠三角地区应该

A.扩大深圳城市规模B.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C.大力发展重化工业D.积极承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