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37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

提 要

课 时

18 威尼斯的小艇

本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2

19 牧场之国

本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

课文从“牧场之国”这个角度介绍荷兰到处是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自然和谐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荷兰优美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文中出现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由衷的赞美。

2

20* 金字塔

本文通过两篇短文,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并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古埃及文明,抒发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

1

口语交际:

我是小小讲解员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1

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

语文园地

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的表达效果;背诵《乡村四月》。

1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单元的训练点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授 课

方法探究

18 威尼斯的小艇

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了解动静结合的手法,体会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9 牧场之国

创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活动境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感受异国风光,领悟牧场之国的美丽和谐、宁静神秘。

20* 金字塔

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金字塔的资料,课堂上通过对比了解两篇金字塔的不同写法,并比较印证,体会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及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之情。

 

教学过程典案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读准多音字“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本单元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了解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及小艇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动静结合的手法,体会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三个比喻句,感受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威尼斯的美丽画面。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

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城”吗?

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

今天,我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参观吗?

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2.课件出示,威尼斯资料。

(板书:

18 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威尼斯的小艇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生字表和字典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并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2.指名朗读全文,正音,重点点拨多音字“哗”。

(1)哗[huá]:

人多声杂,乱吵:

哗笑、哗众取宠。

(2)哗[huā]:

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

雨哗哗地下。

3.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小艇的:

小艇的样子、特点。

(第2—3自然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

(第4自然段)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5—6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师:

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艇吧!

2.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和特点的。

3.体会课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和妙处。

几个比喻句?

(2个)都把小艇比作了什么?

分别体现了小艇的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像独木舟,体现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体现小艇两头翘的特点;比作水蛇,体现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4.小结。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的三个主要特点融合在了一起,展现了小艇独特的样子。

可见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特点,所以才描写得如此精彩。

5.指导分角色朗读。

指导:

突出重点词语。

像“新月”读得美一些;“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读得轻巧一些,语速稍快。

6.坐上这样的小艇感觉一定非同一般,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次奇妙的旅行吧!

7.同学们,这次旅行,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形态之美,引导学生感悟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妙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了解了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长、窄、深、翘、行动轻快灵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及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密切。

2.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它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00多条纵横交叉的河道,它又被称为“水城”或“百岛城”。

小艇是威尼斯一张亮丽的名片。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乘上威尼斯的小艇,感受它独特的异域风情!

(板书:

18 威尼斯的小艇)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

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二、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1.威尼斯的小艇样子独特,坐在里面充满了情趣,但是要使小艇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需要谁?

(生:

船夫)

2.船夫的驾驶技术怎样?

(生:

特别好)

3.从哪里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4.这么好的驾驶技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船的速度极快。

(2)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5.文中有一个词把船夫的驾驶技术体现得特别好,是哪一个词?

(板书:

操纵自如)

(让学生体会操纵自如在文中的意思)

操纵自如:

船夫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6.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一些关联词,你能快速地勾画出来吗?

生:

不管……总…… 而且……还……

这些关联词有什么作用?

生:

把内容写得条理清晰,而且更能突出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

7.你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本领读出来吗?

(重读关联词)

8.如果你坐在小艇上,面对驾驶技术高超的船夫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读重点句子交流感受等方法,从而使学习更轻松愉悦,并且也能潜移默化地积累文中优秀语句。

三、品味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1.课件出示提示,默读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1)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

人们坐在小艇里做什么?

(2)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在小艇里去做什么?

(3)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

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

说明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课文写了商人﹑青年妇女﹑孩子﹑保姆﹑老人、看戏的人坐小艇(做生意﹑高声谈笑、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教堂作祷告﹑看戏﹑回家)。

(2)想象还有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旅游者,坐着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3)关系:

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衬托小艇的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3.归纳段意,想:

小艇在哪些方面对人们的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威尼斯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拓展:

假如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境,和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

及时拓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能进一步感悟到威尼斯的人离不开小艇。

四、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

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沉静,入睡了),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让你感受到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

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小结:

作者在这里通过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将描写事物与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威尼斯沉睡之前的喧闹部分,女生读威尼斯小艇停泊后归于寂静的部分)感受威尼斯的夜景!

五、拓展。

课后阅读链接,想象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家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朱自清的威尼斯,作者先从平视的角度来写,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把威尼斯水城的突出特点写了出来。

接着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来写,是站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俯瞰威尼斯:

近处景致是那“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景致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而此时的日光又是那么“温和”,天空又是那么“干净”,海水又是“那么绿,那么酽”,真是鲜明可爱极了。

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之夜》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

【板书设计】

18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样子、特点:

长、窄、深、翘

船夫的驾驶技术:

特别好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密切

动静结合

19 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感受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大量运用,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牧场风光。

过程与方法:

动静结合,抓住句子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牧场之国的美丽和谐、宁静神秘。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受异国风光。

在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抓住句子体会温馨的群牛家园,初步体会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郁金香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花叫什么名字吗?

(生:

郁金香)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

(生:

荷兰)你们了解荷兰吗?

2.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3.课件出示:

荷兰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

作者游历荷兰,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仪态 端庄 远眺 骏马 遮掩 阻挡 飞驰

辽阔 赞许 板凳 吆喝 铃铛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3.作者游历荷兰,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这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