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542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8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docx

偏方校正后的版精

第一章内科

感冒: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又称伤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方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药方)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制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将葱、姜捣烂入粥内煮,5分钟后倒入醋即可起锅。

趁热服下覆被发汗,15分钟胃中热气升腾,全身微热而出汗,感冒也就基本痊愈,身感轻松。

每天早晚各服1次2天痊愈。

(功效)祛风散寒,发表解毒,主治浑身酸痛,怕冷,脉紧疗效最佳。

注:

风热感冒不宜服用。

方2银花山楂汤治风热感冒

(药方)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制法)银花、山楂、放入砂锅内,加水烧沸5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再加水煮1遍后滤出药液,2次药液共渗在一起。

放蜜调匀即可,温热服用,每天1—2剂,1—3天痊愈。

(功效)散风止痛,清热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等。

方3葱姜豆鼓治伤风感冒

(药方)淡豆鼓200克,葱白5根,生姜3片。

(制法)上味放入锅内,加1大碗水煎煮,热服盖被发汗1次即愈。

(功效)解热透表,解毒通阳。

用治于初起感冒,证见鼻塞、流涕、头痛、怕冷无汗等,注意风寒。

方4甘蔗萝卜治发热喉痛

(药方)甘蔗、萝卜各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5克,白糖少许。

(制法)甘蔗、萝卜切块,与其2味共放入锅内,加水煎煮。

此后加入白糖,可当花茶饮用,每天数次。

(功效)消积化热,润燥止痛。

主用治感冒,症见发热、咽喉痛及鼻干等。

 

咳嗽:

是内生火热,或生冷不节,损伤脾胃而引起。

方1芹菜根陈皮治咳痰喘

(药方)芹菜根1把,陈皮9克,饴糖30克。

(制法)将饴糖放锅化开,再将余药上锅炒成微焦,加水煮成药汁和饴糖同时服用。

(功效)止咳祛痰。

用治咳嗽痰喘。

方2百部杏仁治慢性咳嗽

(药方)百部60克,杏仁2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共研成细末,练蜜做成丸子大小,开水送服,每次6—9克,1日三次。

(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方3胡椒外用治久咳

(药方)胡椒10粒,居膏药1张。

(制法)胡椒研为细末,撒在膏药上贴肺俞穴,当天大轻。

(功效)主治久咳,咳痰稀,薄白。

方4核桃冰糖治百日咳

(药方)核桃仁30克,雪梨150克,冰糖15克。

(制法)核桃仁捣碎,梨去皮核,捣烂与冰糖加水煮成汁,分2—3次服用,1日1剂。

(功效)敛肺定喘,主治百日咳。

气管炎哮喘:

反复发作咳嗽,喘息,胸部,憋闷,呼气困难。

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

咳时有痰。

天热弱轻,寒冷时重,气管炎哮喘是医学界复杂病之一。

方1糖醋蒜治慢性支气管炎

(药方)紫皮大蒜250克,红糖醋各适量

(制法)大蒜去皮拍碎,与红糖和醋浸泡7天,每服2小汤匙。

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方2萝卜麻雀治慢性支气管炎

(药方)麻雀1只,萝卜1个,黄酒适量。

(制法)将萝卜挖穴,装入麻雀,用泥包裹好,用火煅之,去泥研细末,用黄酒送服,1次服完,连服10—15次,奇效明显。

(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

方3黄芪鸡汤治气管炎

(药方)黄芪30克,老母鸡1只,冬虫夏草20克。

(制法)鸡净洗与其药加水炖熟烂,早晚食1次,3—4天为1剂,连服10剂为1疗程,即可痊愈。

(功效)益气固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久治不愈者。

方4银花冬皮治气管炎

(药方)金银花、冬瓜皮各30克。

(制法)水煎2次,每次兑400毫升,煎半小时,将两次煎的汁液放一起,加少许白糖当茶饮,每天1剂。

(功效)用治于老年人气管炎咳嗽,急性肾炎水肿。

方5蚯蚓治哮喘

(药方)活蚯蚓100条左右。

(制法)蚯蚓剖开洗净,焙干研末,冲酒服用,早晚服1次,每次3—6克,连服1个月。

(功效)清热解毒,平喘定惊,主治支气管哮喘。

方6灵芝糖浆治哮喘

(药方)灵芝50克,黑糖浆500毫升

(制法)灵芝切碎同糖浆一起加热烧开,过滤冷却,温开水送服,每天1剂。

(功效)益气、敛肺定喘,主治气管炎哮喘。

方7瓜蒌胡椒治哮喘

(药方)瓜蒌1个,胡椒7粒。

(制法)瓜蒌、胡椒焙干,共研成末,以蜂蜜适量调匀,米汤服用。

每天服2次,1次3—4克。

(功效)理气宽胸,清热化痰,用治伴有咳嗽,且痰多哮喘者。

肺脓肿:

是肺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肺组织炎性坏死,肺脓腔形成的一种肺部疾病,小儿以继发于肺炎者为多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或咳吐脓痰为特征,多有病源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所致。

方1醋煎紫蒜治肺脓肿

(药方)醋100毫升,紫皮大蒜50克。

(制法)蒜去皮捣烂,加醋煎至10分钟,饭后服用,每天2次,直致症状消失为愈。

(功效)消炎排肿、杀菌,主治肺脓肿,肺癌咳血。

方2蜂房蜜治肺脓肿

(药方)蜂房1个、白蜜适量

(制法)在蜂房口内灌上白蜜,放入锅内,将蜜和蜂房炒至黄色,研为末,开水送服,每次服9克,1日3次。

(功效)驱风攻毒,散瘀止痛,主治肺脓肿。

方3白芨治肺痈

(药方)白芨10克、鸡蛋2只。

(制法)白芨焙干研末,打入鸡蛋拌匀,用香油煎食,无需加盐,1天1剂,连服10天。

(功效)敛肺止血,生肌止痛。

主治肺脓肿。

方4猪肺苡仁治肺脓肿

(药方)猪肺1具、苡仁100克,猪油、姜片、盐各适量。

(制法)猪肺切片成小块,加入苡仁兑入清水800毫升,烧后撇去浮末,放入姜片,化开猪油和精盐,小火炖至熟烂,分2次连汤趁热服食,每天1剂,分2次食用。

(功效)主治肺脓肿、咳吐脓血、腥臭、喉痛、肿、肠痈下血。

胃痛: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疾病,人们所称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是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方1桂皮散治胃痛

(药方)桂皮适量。

(制法)桂皮研末,每次3克,1天2次,开水送服。

(功效)止痛平肝理气活血,主治肝胃气痛。

方2老姜红糖治胃痛

(药方)老姜、红糖各60克。

(制法)老姜洗净捣烂取汁,隔水蒸沸,加入红糖溶化即可,每天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主治胃不足引起的疼痛。

方3萝卜姜治胃痛

(药方)萝卜10份、生姜1份,食盐少许。

(制法)萝卜捣汁,生姜捣汁,共合一起加盐调匀,每次服150毫升,每天2—3次。

1天1剂,连服10天。

(功效)和胃止痛,宽中下气,主治胃脘部剧痛,腹胀等。

方4清炖鲫鱼治虚寒胃痛

(药方)鲫鱼250克,橘皮10克,生姜、黄酒各50克,胡椒吴茱萸各2克,盐葱味精适量。

(制法)鱼洗净,姜切片放在鱼上,剩余姜片与橘皮胡椒,吴茱萸一起用炒布包扎好,放入鱼腹内,加黄酒、盐葱和水15毫升,隔水清炖,半小时取出药包,放少许味精即可。

每天1剂。

(功效)温中补虚,主治虚寒胃痛,吐清水,腹泻,腹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方5猪肚胡椒治胃痛久治不愈

(药方)猪肚1个,胡椒10粒,姜5片。

(制法)猪肚洗净,加胡椒和姜片隔水炖烂,每晚饭食用。

两天1剂,10剂为1疗程,一般即愈。

绝方

(功效)补脾调胃,温中下气,主治胃痛已久,身体虚弱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表现以持续上腹疼痛,暖气、呕吐等,可并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有的可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复杂而多发症。

方1洋白菜汁治溃疡痛

(药方)洋白菜(甘蓝、圆白菜、包心菜)

(制法)捣烂取汁,每次饮半茶杯,每天1—2次服用。

(功效)清热散结,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是胃癌的预防药。

方2糯米枣粥治胃溃疡痛

(药方)糯米100克、红枣8克。

(制法)按常法煮粥,煮至极烂,经常服食。

(功效)养胃健脾,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方3香椿头治胃溃疡

(药方)香椿头250克,大枣适量。

(制法)香椿头捣烂末,大枣捣烂如泥与香椿头拌匀,揉成蛋黄大小的药丸,每次2丸,1日2次服用。

(功效)健脾和胃,止血燥温,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方4蜂蜜治胃溃疡

(药方)蜂蜜适量。

(制法)饭前1个半小时或饭后3小时服用,坚持服2个月。

(功效)润肠通便,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且能抑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的刺激,缓解疼痛。

胃下垂:

是在人站立时,下腹部有垂坠或小腹疼痛,饱胀重垂感,多有劳累后饭后加重,然而出现恶心暖气、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症状。

方1鲫芪汤治胃下垂

(药方)鲫鱼5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

(制法)鲫鱼洗净同两味药煮至鱼烂,食用饮汤,每天2次,两天1剂,连用10剂。

(功效)补中益气,主治胃下垂,脱肛等。

方2乌龟肉治胃下垂

(药方)乌龟肉250克,炒枳壳20克。

(制法)共火煮去渣,放入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调中,主治胃下垂。

方3蓖麻子外用治胃下垂

(药方)蓖麻子仁3克(饱满洁白者为佳),五倍子1.5克。

 

(制法)上两味为1次用量,将两味捣碎,研细末,拌匀加水,制成荸荠状的药团,大小按患者大小脐心而定,用药团塞脐眼,用橡皮膏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热水袋放在脐眼上,每次5—10分钟,感觉温热不烫皮为准,贴敷3天为1疗程,1疗程后可做Ⅹ线造影复查,胃的胃置复原较好,既可停止用药,未复原,再进行第二疗程。

一般1疗程即俞。

呃逆俗称打嗝:

尤其是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暧气,饱食,打呃症状,是消化道常见疾病。

方1打呃食疗方

(药方)白糖1汤匙。

(制法)打呃时立既吃1汤匙白糖。

会立既止呃,打呃持续6周以上者,可重复使用此法。

主治打呃不止。

方2柠檬治打呃

(药方)鲜柠檬1个,酒适量。

(制法)将柠檬泡在酒中,打呃时吃泡好的柠檬(但不能吃柠檬皮)。

(功效)止呃,对打呃不止效果较好。

方3荔枝烧干治呃逆不止

(药方)荔枝连皮烧干存性研末,白水送服,每服15—20克。

(功效)散滞气,通神益气,主治打呃,咽喉肿痛。

霍乱:

是一种急性腹泻病,多由不洁的海鲜,食品引起,病发高峰期在夏天,能在数小时内,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方1醋盐治急性霍乱

(药方)醋150—200毫升,食盐少许。

(制法)醋放瓷器内,置炉上待沸时,加入食盐既成。

1次服完。

(功效)杀菌止泻,止喘定抽。

主治病起急骤,吐泻交加霍乱。

绝方

方2醋扁豆散治霍乱

(药方)白扁豆,米醋各适量。

(制法)生扁研为细末,取10克米醋送下,每天2次。

(功效)止泻杀菌,定抽,主治霍乱吐泻。

方3豆蔻,黄连治霍乱。

(药方)豆蔻,黄连各1钱半,乌豆50粒,生姜3片。

(制法)水煎服。

(功效)止泻,主治霍乱。

手足抽搐。

腹泻:

可伴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很多病的一个共同表现。

方1姜椒豆鼓治腹泻

(药方)生姜6克,胡椒12粒,淡豆豉3克。

(制法)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

寒湿腹泻。

方2黄瓜叶治腹泻

(药方)黄瓜叶适量。

(制法)瓜叶晒干为末,成人每次8—10克,儿童减半,米炀送服,1日1—3次治腹泻绝佳。

(功效)主治腹泻如水。

方3玉米芯石榴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药方)玉米棒芯500克,新石榴皮120克(如果1年以上者加倍)。

(制法)将玉米棒去掉玉米粒,既成玉米棒芯,和石榴皮共烘呈黄色,研面过罗,装瓶备用,每天3次,1岁以内每次服1.5克,2—4岁3克,5—8岁5克,9—12岁6克,13—15岁7.5克,16岁以上9克,如呕吐加些竹茹,生姜煎水送服。

(功效)涩肠止泻,主治腹泻。

奇方。

腹痛俗称肚子痛:

腹痛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疾病。

方1蒜醋姜治腹痛

(药方)大蒜,生姜各100克,醋500毫升。

(制法)蒜去皮,姜切片,同浸泡在食醋中,蜜封存放30天以上,用时饮醋,吃少量的姜和蒜,每天1次。

急治腹痛。

(功效)温热散寒止痛,杀菌。

主治腹痛,肠炎腹泻。

方2糖酒治腹痛

(药方)红糖10克,黄酒50毫升。

(制法)二味放锅内小火煮沸。

待糖化开既可停火,趁热一次服完。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寒性腹痛。

方3速效救心丸治急性腹痛

(药方)速效救心丸4—6粒。

(制法)4—6粒舌下含服,必要时10—15分钟可加服4—6粒或疼痛缓解后服4—6粒,每日3次含服。

(功效)用于胆道,胃肠道,尿道,子宫等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用治于腹痛有效率95%。

痢疾:

是一种常见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多发夏秋两季,多见于青壮年,主要借污染,饮食不洁而发病,症见腹痛,发热.腹泻,黏液血,后重感等。

方1鸡蛋白矾治痢疾

(药方)鸡蛋1枚,白矾面少许。

(制法)鸡蛋打碎用油炒,加入白矾面,一次吃完。

(功效)敛收止泻。

主治久痢不愈者。

方2烹鸭肝治痢

(药方)鸭肝1具,葱姜盐油适量。

(制法)鸭肝切片与其味烹炒,每天2次。

(功效)清热解毒,用治痢疾,腹泻。

方3藕节热酒治痢

(药方)新嫩藕节,陈黄酒各适量。

(制法)藕捣烂如泥,用黄酒煮热,送服藕泥,1次大轻,数次既愈。

(功效)涩肠止血,治痢便血。

便秘:

常见于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多见于老年人。

方1菠菜猪血治便秘

(药方)菠菜300克,猪血200克,盐少许。

(制法)共水煮吃食喝汤,连服数天既愈。

(功效)润肠通便,用治于大便不通及解酒毒。

方2蜂蜜木瓜治大便秘结

(药方)蜂蜜6克,木瓜粉6克冲服,早晚各1次。

连续使用疗效显著。

(功效)润燥滑肠,清热解毒。

主治大便秘结,下血。

方3香蕉黑芝麻治大便干结

(药方)香蕉500克,黑芝麻250克。

(制法)香蕉蘸黑芝麻(半生的)嚼吃,每天分3次服完。

(功效)润肠通便,患有高血压的人可经常食用。

主治便秘。

方4木耳海参炖猪肠治习惯性便秘

(药方)木耳,海参各30克,猪大肠150克,盐其佐料适量。

(制法)上味加水同煮,服食饮汤。

(功效)润肠补血,滋阴,用治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方5荸荠治大便下血

(药方)荸荠汁大半盅,好酒半盅。

(制法)空腹服用,每天1次,连服3天奇效。

(功效)清热止血,主治大便滴血,喷血,下血。

方6羊血米醋治便出血

(药方)羊血500克,米醋60毫升。

(制法)羊血煮熟拌醋,2次服完,每天1剂。

(功效)止血祛瘀,主治大便出血,产后出血。

消化不良:

症见:

内上腹疼痛,饱胀烧心,暖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夜里不能安睡,睡后常有恶梦,是一种临床候群疾病。

方1鸡脆皮治消化不良

(药方)鸡脆皮(鸡内金)若干。

(制法)脆皮晒干,研碎末,过筛,饭前1小时服3—5克,每天2次。

(功效)消积化滞,用治积聚痞胀,消化不良等。

方2萝卜肉丝助消化不良

(药方)胡萝卜250克,猪肉100克,食油等佐料各适量。

(制法)上两味切丝,用其全部调料和油用火爆炒食用。

(制法)健胃行滞下气补中,经常食用有助强身,振消化,利食欲。

主治消化不良。

方3杨梅酒腥助消化不良

(药方)杨梅,白酒各适量。

(制法)杨梅晒干,装入酒缸内泡3月后,封固饮用。

(功效)加速肠胃消化,增进食欲。

适用于佐餐。

肠梗阻:

是指肠道内容物在肠道中受阻,引发的下腹剧烈较痛、呕吐、腹胀,甚至于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腹内症等原因而引起。

方1萝卜硝汤治急肠梗阻

(药方)萝卜300克,芒硝90克。

14

(制法)将萝卜切碎与芒硝放入锅,加500毫升的水煮成200毫升,一次服完,1天2—3剂。

(功效)行气通下,用治于肠梗阻,腹胀重于腹痛者。

方2厚朴芒硝汤治肠梗阻(验方)

(药方)厚朴、枳实、炒茉菔子、桃仁、赤芍、生大黄(后下)、芒硝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每天1剂,不日即愈。

(功效)泻热通下,主治肠梗阻,腹痛拒按者。

胆囊炎:

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有发热、呕吐恶心、黄胆轻、慢性胆囊炎,为胆原汁消化不良,上腹部闷胀、暖气、胃部灼热等。

方1玉米须治急性胆囊炎

(药方)玉米须100克

(制法)煮水代茶饮用。

(功效)利胆排石,清热化湿。

主治急生胆囊炎。

方2金钱草治胆囊炎

(药方)金钱草100克。

(制法)水煎,代茶饮用。

(功效)利胆排石,主治急慢性胆囊炎。

方3归芍螺肉治胆囊炎

(药方)当归20克、赤芍15克、田螺肉150克、橘皮10克、黄酒、姜片适量。

(制法)橘皮、当归、赤芍水煮2次,每次用水250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去渣,然后放入螺肉、酒、姜、盐、味精,继续煮至熟透,分2次趁热食服喝汤。

一次大轻,两剂即愈。

(功效)主治急慢性胆囊炎。

胃脘、痛胀呕吐等。

胆石症:

胆管和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的剧烈腹痛、寒战高热、或者恶心呕吐出现等,是急症病之一。

方1玄胡汤治急慢胆石症

(药方)玄胡、广木香、柴胡、川芎、三棱、莪术、制乳香、枳壳、郁金、姜黄、炙鳖甲、生牡蛎、乌梅肉、香附、白芍各10克。

(制法)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行气活血,疏肝利胆,主治急慢性胆石症,胆囊。

症见上腹持续胀痛、呕吐等。

方2朴黄汤治胆石症

(药方)厚朴、大黄、柴胡、黄芩、枳实、郁金各15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栀子12克。

(制法)水煎服,每天1剂,症状消失为愈。

(功效)清热利湿、通理攻下,主治胆石症。

黄疸:

主要症见,皮肤痛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头痛等。

胆囊病和血液病,常会引起黄胆的症状。

方1泥鳅豆腐治黄疸

(药方)活泥鳅5条、豆腐1块、盐、味精适量。

(制法)泥鳅放入水中,点几滴食油,让泥鳅排出肠内粪便,同豆腐切块炖熟,加盐、味精调味,每天2次食用,连用7天。

(功效)除热祛湿退黄。

主治黄疸,肝硬化等。

方2嗅鼻治黄疸、肝炎

(药方)赤小豆3克、苦丁香3克,麻雀类3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用鼻子闻味,每次10—15分钟,每天3次,连闻7—10天,一般患者即可痊愈。

(功效)清热利尿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黄疸。

方3麦苗滑石粉治黄疸、肝炎。

(药方)鲜麦苗1把、滑石粉(中药)15克。

(制法)煮汤,每天2—3次服用,连服10天。

症状消失。

(功效)祛湿、降热,主治肝炎、黄胆。

方4甜瓜蒂治黄疸肝炎、肝硬化

(药方)甜瓜蒂焙干、研粉末,适量。

(制法)取甜瓜蒂末0.1克,分成6份。

两个鼻孔内吸入2份,40分钟后,清洁鼻腔再吸2份,再隔40分钟,0.1克全部吸完。

7日后再用同样方法使用2次为1疗程。

一般肝炎2个疗程。

肝硬化则需3—5个疗程,即能痊愈。

吸药后,鼻腔流很多黄水,每次100毫升左右,吸药时患者头向前俯,使黄水滴入碗内,不可吞咽,避免引起腹泻,有时会头痛,怕冷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或肝脾疼痛增加,1天左右自然消失。

(功效)主治黄疸或非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注:

必要时瓜蒂药末可增加到0.2克量,神效绝方。

肝硬化腹水类:

症见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食纳无味,消化不良,肝区阴痛等。

腹水常见于鼓胀、腹腔内癌积、乳肿等,肝硬化、腹水、乳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源有多种原因所致。

方1南瓜治肝硬化腹水疗效惊人

(药方)南瓜粉适量

(制法)南瓜蒂去掉,粉碎成稀浆,用网过滤沉淀后,第2天倒掉清水,取出晒干,压碎成粉,备用,每次取瓜粉适量,开水冲服,每天2次,经常食用。

(功效)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糖尿病疗效超人想象。

奇方

方2猪岑白术汤治肝硬化水肿

(药方)猪岑、白术、伏岑各3钱,桂枝2钱,泽泻4钱。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症状消失,即愈。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肝硬化、水肿、肾炎、心脏病等。

症见:

头痛身热、头晕胸闷、小便不利、水肿身重、烦渴欲饮,苔白滑、脉细缓者。

方3连头葱治肝腹水验方

(药方)连头葱白5根,甘遂末适量。

(制法)葱白捣烂,加入遂末再捣烂如泥,然后用醋擦拭肚脐部,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肤,再把药敷在肚脐上,用纱布盖固定即可,一般2—4小时后排尿或稀水便即愈。

(功效)泻水通阳、宣通脉络,主治肝腹水。

绝方。

方4段青蛙治全身乳肿腹水

(药方)青蛙(取腹部鼓胀的最佳)1只,砂仁8个,黄酒适量。

(制法)将砂仁放入青蛙腹内,用黄泥裹封,置入火上煅红,取出研为细末,黄酒送服,此药为1剂,1次服完,连服3—5剂,水有小便排出而愈,用此药方百日内不可食盐。

(功效)泻水逐阴,通阳利水,主治全身乳肿腹水。

妙方

方5辣椒根母鸡治肝硬化

(药方)老辣椒根100克、老母鸡(草母鸡最佳)1只。

(制法)上味加水炖熟烂,吃肉喝汤,连用几剂,不治自愈。

(功效)主治肝硬化、肝脾肿大、腹部胀痛等。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血、反复咯血,并伴有固定性失湿罗音,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常会引起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

方1枸龙枣汤治心律失常

(药方)枸杞子30克、龙眼肉、大红枣各10克,红糖适量。

(制法)水煎煮半小时,放入红糖溶化即可,分2次服用,每天1剂,1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心律失常

方2人参麦冬治心律失常

(药方)人参(或党参)5克、麦冬10克。

(制法)两味同煮,喝汤吃人参,每天1剂。

(功效)主治心律失常。

方3灵芝治心律失常

(药方)灵芝适量

(制法)研成细末,开水送服,每次3—5克,1天3次。

(功效)治疗心房纤颤、心脏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方4百合龙莲汤治心律失常

(药方)百合20克,龙眼肉、莲肉各15克,冰糖适量。

(制法)3味药水煮,烧开后,加入冰糖,再文火煮20分钟即可,分1—2次服用,每天1剂。

(功效)预防心肌缺血,主治心律失常、冠心病等。

高血压:

症见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晚期高血压可在上述的基础上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及相应症状。

方1花生全草治高血压

(药方)花生全草(整棵干品)50克。

(制法)切成小段洗净,煮汤代茶饮用,血压正常后,不定期服用。

(功效)清热凉血,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对治高血压疗效奇绝。

方2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

(药方)花生米、醋各适量。

(制法)生花生米(带衣)半碗,倒入醋至整碗,浸泡7天,每天早晚各吃10粒,血压降后可隔天数天服用1次。

(功效)清热、活血,主治高血压,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

方3荷叶散治高血压、血脂症

(药方)荷叶、山楂、乌龙茶、六安茶各适量。

(制法)共研粗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主治血脂症、高血压。

方4柿漆年奶治高血压

(药方)柿漆(即末成熟的柿子)榨汁30毫升,牛奶1碗。

(制法)牛奶热沸,倒入柿汁,分3次服完。

(功效)清热降压,用治高血压,对有中风倾向者,可作急救用。

方5玉米山楂散治血脂症、高血压。

(药方)玉米200克,山楂100克。

(制法)上述两味焙干研末,每天3次,每次10—15克。

(功效)主治高血压、高血脂。

方6黄芪蜈蚣治脑中风

(药方)黄芪120克、蜈蚣1条、赤芍药、地龙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每天2剂。

(功效)用治半身不遂,并有面色萎黄、肢体无力。

方7黑豆独活汤治中风后遗症

(药方)黑豆100克、独活15克。

(制法)加水500毫升,煮至黑豆开花后,将独活切片放入,小火再煮20分钟,取汁去渣,分1—2次冲酒服。

(功效)主治脑溢血后遗症、肢体强直、瘫痪、语言障碍。

方8蜈蚣散治脑血栓

(药方)蜈蚣1条、全蝎、炙透骨各9克。

(制法)上药焙干研末,每次7.5克,开水送服,隔6小时服1次。

(功效)主治脑血栓

心动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为心动过速,由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