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评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165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测评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测评 2.docx

第四单元测评2

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田园综合体”则是当下的一个热词。

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

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人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须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须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在众声喧嚣中心生浮躁。

于是便产生到乡村放松一下的需要,与大自然亲近以调整心绪。

身处乡村,寄情田园,人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在孤独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

“田园综合体”是沟通城乡生活的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实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

现代田园不仅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园。

近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活逐渐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许多负面后果也凸显出来。

“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不仅要着眼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盘考虑现代田园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

一些地区对农业的丰富内涵、特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却忽略了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田园综合体”之“综合”即着眼于此。

宋代大儒程颢曾言,“观鸡雏可以知仁”。

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都是一样,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

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具有“有机团结”的特性。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

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意蕴,才构成了传统田园的深厚魅力。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而在许多乡村却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乡风美俗滋养世人,正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应有之义。

(选自《人民日报》张源《挖掘传统

田园的特有魅力》,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园综合体”是田园中的诗意栖居,它是贯穿古今的士大夫田园情结的具体体现。

B.“田园综合体”让城市人与乡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

C.“田园综合体”体现了“就地城镇化”的新趋势,它致力于创造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

D.传统文化的伦理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而在乡村仍是可贵的“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A项,张冠李戴,原文为“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且“贯穿古今的士大夫田园情节的具体体现”于文无据;B项,“让城市人与乡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错,原文为“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D项,“传统文化的伦理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过于绝对化,原文为“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田园综合体”为论题,阐释了“田园综合体”产生的背景、必要性及作用。

B.文章综合采用引证、对比、假设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不仅论据丰富,而且论证有力。

C.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条分缕析,观点持之有据,而且给人以厚重稳健之感。

D.文章在阐释“田园综合体”的意义时,从“礼失而求诸野”角度,阐释乡风美俗的滋养作用。

解析B项,“文章综合采用引证、对比、假设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错,文本中没有使用“假设论证”的方法。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人们容易产生到乡村去、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

B.现实中,乡村建设凸显出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负面后果。

C.新农村建设中,既要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也要重视农业的文化、社会建设等多种功能。

D.乡土社会因为其具有“熟人社会”“有机团结”的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法律。

解析D项,“因为其具有‘熟人社会’‘有机团结’的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法律”错,一则是曲解文意,原文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二则是强加因果关系。

答案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材料一 近来,全国各地“给钱、给房、给户口、给政策、给资金”的人才抢夺战,让公众看到了城市对人才的渴望、对发展的希冀。

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于基层人才的积累,走的是“广大全”路子,“门槛”也有越拉越低的倾向。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基础人才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实现“弯道超车”,那还必须在“少精尖”的高层次人才选拔上下功夫,而这也正是“举荐制”想要开启的探索路径。

根据南京市刚出台的政策,该市将组建由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知名科技服务企业、知名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企业界杰出人士、两院院士等群体担任的举荐委员会,每名委员每年可举荐1至3名人才。

这些被举荐的人才不用再走传统评审程序,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报经南京市委、市政府核准,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这就意味着现行的高层次人才“唯资历论”“唯帽子论”等评价方式将被打破,优秀人才不用再受学历、资历、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的限制,“人尽其能,才尽其用”也将有更多的实现途径。

(摘编自陆仁忠《推行举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湖南日报》2018年5月22日)

材料二 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

“聚才”能否“用才”,“引才”能否“任才”,同样考验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

城市产业发展不充分,基础弱,水平低,结构单一,人才引来也无用武之地。

城市引人、用人,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高精尖,更没必要以学历论英雄。

每个城市秉性特点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一,区域定位存在差异,如果都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看齐也不现实。

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人皆有用的观念,按照量体裁衣、量才任用的原则,既引才输血,也注重育才造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搭建用才平台等。

从本轮各城市引人政策来看,主要区别仍在优惠幅度,而非发展前景的细致区分。

这也提醒各地,人才引来之后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引人政策本身轻松,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预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引进人才的初衷。

(摘编自林亮《城市敢于引人,更要善于留人》,

《光明日报》2018年4月24日)

材料三 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有多种原因,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求将会长期存在,各级政府出台新政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

另一个直接原因与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关系密切。

有研究认为,“人口红利”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则与“人口红利”的衰减密切相关。

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发生变化,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劳动力成本会显著上升,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养老、医疗负担加大也会影响积累和投资等,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就开始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红利”开始下降的拐点。

除此之外,许多城市还将面临养老的巨大压力。

人口结构得不到调整优化,入不敷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这次“人才争夺战”发生的特殊性就在于城市人口普遍出现“青黄不接”,劳动适龄人口不断减少,整体人口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

(摘编自吕红娟《“人才争夺战”:

缘起、影响及方向》,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6月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才抢夺战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基层人才的积累,缺少对“高精尖”人才的选拔。

B.举荐制将会打破现行的对高层次人才的一些评价方式,优秀人才将不用再受一些硬性指标限制,有更多发挥才能的途径。

C.城市引人、用人,没必要追求高大上、高精尖,以学历论英雄,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秉性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

D.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也会增加养老、医疗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解析C项,“没必要追求高大上、高精尖”错,原文为“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高精尖”。

答案C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被南京举荐委员会举荐的人才,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B.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与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真正留住人才息息相关。

C.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引进的初衷,需要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的预期。

D.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既与各级政府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有关,也与我国“人口红利”开始下降关系密切。

解析被举荐的人才“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还要“报经南京市委、市政府核准”,然后才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答案A

6.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6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介绍了近来全国各地人才抢夺战的特点及南京市的“举荐制”,由此可以概括出①。

材料二主要介绍引进人才后城市应如何留住人才,由此可以概括出②。

材料三介绍了出现这次“人才争夺战”的具体原因,根据相关原因可以概括出③。

答案示例①重视基层人才积累的同时,在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上下功夫。

②根据城市特点规划城市发展路径,让引来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③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做好准人才储备工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镌刻的信仰

徐 涟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

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

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

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

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

沙丘就是鸣沙山。

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

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

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

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

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

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

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

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

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

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

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

在无数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

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

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创造出来的?

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

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衣着素朴,神态安静。

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

她剪着短发,头发灰白。

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

她悄悄地来,听完又悄悄地离开。

我默默地想:

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抛开了功名利禄,抛开了得失计较,将事业和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

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样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⑧我坐在胡杨树下,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

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

一千多年前,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来山里,表达无尽虔诚。

然而,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

从北京直飞敦煌,不过2小时40分钟。

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达莫高窟停车场,下车,站定,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层楼!

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动、震撼、深刻、独特的个体感受?

⑨也许有一天,背一身简单的行囊,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在炎炎烈日中,伴着尘土和沙砾前行,耗费几个小时,全身汗水湿透,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走过一排迎风摇曳的胡杨树。

我,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又一次来到敦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却没有具体写行程,而是围绕“镌刻的信仰”选材为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文章第③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环境、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作者认为,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在古代,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窟。

解析B项,“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错,应是引出主体内容。

答案B

8.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仔细分析第④段,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将其与前后文以及主旨联系起来,抓住核心要点,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承上启下。

首句,由上文写的自然的伟力转入人的因素,引起后文内容。

②交代来历。

中间描写了敦煌石刻的形成过程,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

③点题。

尾句点明了“镌刻的信仰”的题意,揭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

9.作者在第⑤段既说工匠、画师“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又说他们“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到原文看作者这样说的语境,从文本中挖掘这两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各自的内涵。

重点是对作者这一写法的意图的理解,回答意图需要梳理文章思路,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

参考答案①“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是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是文化意义,是历史价值。

②作者这样写,意在通过对比——工匠、画师自身无名和留名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镌刻的信仰”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也起到了突显主旨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

以明经洁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

复举贤良,为河南令。

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

禹曰:

“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

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

“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

”天子纳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天子报曰:

“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

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

”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

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

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

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

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

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

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

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选自《汉书·卷七十二》,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B.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C.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D.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解析“八十有一”指“八十一岁”,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愿乞骸骨”为文言文常用词语,“希望能辞去官职”的意思,其后断句,排除D项。

答案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征辟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包括皇帝征召和公府、州郡征召两种方式。

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B.陛下原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C.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离宫是指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皇帝一般会在固定的时间去居住。

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解析A项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

他建言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精通经义,品行端正。

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重用。

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反而任命他为长信少府,后又让他担任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反对奢侈,为民请命。

皇帝多次听从他的建议,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减少了诸侯王庙的卫兵,罢除了郡国的宗庙。

解析D项表述错误,贡禹罢除郡国宗庙的建议并未被采纳。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

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

(2)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

解析

(1)“虚己”,谦虚,虚心;“登”,丰收。

(2)“退”,隐退;“恨”,遗憾。

参考答案

(1)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虚心地向他询问政事。

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

(2)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高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

参考译文贡禹字少翁,琅琊人。

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

后来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

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

贡禹说:

“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

”于是辞官而去。

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虚心地向他询问政事。

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

“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这情况由来已久了。

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

”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

不久,贡禹上书说:

“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

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

”元帝批示说:

“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

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高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

”此后一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

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

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可怜。

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再开始交纳赋算。

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免去他们的奴婢身份,让他们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

皇帝下诏,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

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卫兵减少一半。

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

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迭毁的礼制,都未能实行。

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赐钱百万,任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4~15题。

寒食雨(其二)①

苏 轼

春江欲入户,两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注①元平三年(1080),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

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烟雨中飘摇抖动的画面。

萧索凄凉之态既是诗境,更是诗人的心境。

B.“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C.“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两句,写诗人居于黄州,没有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