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240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docx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1

政治会考考前训练题

专题一、发展低碳经济

【背景材料】

1.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代表参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大会,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

此承诺对中国和世界人民负责,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政府要抛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治污思维,让民意对环境评价具有发言权,甚至否决权;今后一些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如果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则不会被批准。

4.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

5.“地球一小时”活动:

2009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

【问题设计】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

①国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和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②企业: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③个人:

树立正确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和方式。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依据。

(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有履行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体现。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外经济的主动权。

(3)草拟“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①要树立节约意识、低碳生活意识等;依据: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从家庭和个人实际出发用电、用纸等;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节约;依据: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④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依据: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⑤实现低碳生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最终会实现;依据: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其它如树立全局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也可)

(5)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及其理由。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社会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专题二、加强民族团结

【背景材料】

1.2009年7月5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2.2009年8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即:

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三是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3.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4.国务院2009年9月27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65倍。

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设计】

(1)请探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政治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③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履行经济、文化等各项职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政策;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调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谈谈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3)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谈谈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或:

如何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履行好各项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分裂行为;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关心身边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5)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和保证,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等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国家财政和东部地区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②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能源、旅游等特色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内、对外经贸合作,扩大进出口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专题三、上海世博会

【问题设计】

背景:

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

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海世博会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哲学思考。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决定着人类必须调整未来城市发展策略。

②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城市发展经验、先进城市理念为引导。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确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是为了使城市发展更加符合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上海世博会确立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去解决,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展示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验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背景:

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是至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

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

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

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

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

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

第四,倡导和谐的理念。

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

(2)“世博精神“财富蕴涵了哪些辩证法道理,请加以简要说明。

①世博会坚持追求进步,崇尚创新,立足发展,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

②世博会把创新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树立创新意识。

③世博会坚持开放的道路,倡导和谐的理念,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世博会强调开放、兼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体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背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荟萃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成果,反映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充分展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和实践;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将推进世界多元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4)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政治意义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参会各国加深了解,相互尊重,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题五十二五规划

30.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起在京召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国富”与“民强”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同时,遇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运用经济学知识,请你为如何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建议。

(9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说明党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解析:

“十二五”规划建议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在它的指导下可以促进“十二五”时

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需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基于这种社会存在,党必须制定

出“十二五”规划建议。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31、全球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

同时也成就了某些大国的崛起。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求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对于谋求早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必须在若干关系长远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为中国未来发展寻找牢固的基础。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上述历史经验对我国有何启示?

(8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大力发展经济科技,为实现国家振兴积极创造条件。

(2分)②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促进经济腾飞。

(2分)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我国应抓住新一轮经济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早日实现现代化。

(2分)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2.(21分)材料一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接底有句名言:

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9分)

33.

(1)①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对自己一分为二,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3分)②认识自我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胜不骄,败不馁。

(3分)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着重抓主流。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分)

材料二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12分)

(3)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3分)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3分)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6分)

阅读下列漫画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漫画《施舍》:

材料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

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让全体人

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漫画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蛋糕”做大、分好?

(3)请指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唯物史观依据。

(4)结合材料,说明做大、分好“蛋糕”的经济措施。

解析:

(1)问,通过观察漫画,可以看出职工的劳动报酬偏低,分配不公平。

(2)问,

主要从国家政府的性质以及职能分析说明。

第(3)问,应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及价值观的最高标准说明。

第(4)问,应结合课本知识,并加以综合说明。

答案:

(1)漫画反映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的现象,该企业存在着分配不公

的问题。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政府是国家行政机

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把“蛋糕”

做大、分好,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

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

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4)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②要坚持和完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要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加大财政、

税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

财产性收入;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四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决打击并取缔非法

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

距扩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