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2291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docx

语法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国共合作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个主要的法宝,分别是

A.统一战线、阶级斗争、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阶级斗争、土地革命D.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说法正确的有

A.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马克思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C.明确了中国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D.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其中先后经历的阶段,表述和排序均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B.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大革命、辛玄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

①群众路线

②统一战线

③武装斗争

④党的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

①统一战线 ②武装斗争 ③党的建设 ④群众路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因为

①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8.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这一论述

A.体现了中国当时革命任务是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B.体现了它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C.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9.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__________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

A.上海B.广州C.北京D.南京

10.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A.第一届B.第二届C.第三届D.第四届

11.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C.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A.工人阶级B.资产阶级C.无产阶级D.工农联盟

13.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中提出:

“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

”郭沫若《全运会闭幕》诗:

“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

”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健康的直接驱动因素有()

①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发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14.改革开放以来屡创“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些重大胜利是()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B.中国革命已经取得彻底胜利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中国人民从此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①它有新的领导力量,即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②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③它有了新的前途,即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④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标志性事件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④社会主义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②前途最终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世纪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22.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是()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23.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改革开放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4.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关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任务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B.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

C.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革命

D.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同的领导阶级决定中国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2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础上

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③在革命前期,资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在革命后期,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详解】

C: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符合题意。

ABD:

三个选项均与题干不符,ABD排除。

故本题选C。

2.B

解析:

B

【详解】

B: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个主要的法宝,分别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B符合题意。

ACD:

阶级斗争是一种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革命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它们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A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争和解放战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A

解析:

A

【详解】

AB: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并为党的成立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A正确,B错误。

C:

选项C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作用。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D错误。

故本题选A。

4.C

解析:

C

【详解】

C: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其中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阶段,C表述和排序均正确。

ABD: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AB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那么中国人民是如在这条道路上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呢?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D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三大法宝。

②③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②③④正确。

①: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不是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①不符合题意。

【点睛】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6.A

解析:

A

【详解】

①:

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①正确。

②:

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②正确。

③:

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个基本武器的英勇战士,③不选。

④:

群众路线不属于三个法宝,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D

解析:

D

【详解】

②④:

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了运动的主力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①: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未完成,①错误。

③:

五四爱国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③错误。

故本题选D。

8.B

解析:

B

【详解】

A:

1940年中国革命任务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不是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A错误。

B: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具体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正确,符合题意。

C:

《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C错误。

D: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错误。

故本题选B。

9.B

解析:

B

【详解】

ACD:

这三项均错误,排除A、C、D。

B: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

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等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团的纲领和章程,建立团的中央领导机构。

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

B正确。

故本题选B。

10.A

解析:

A

【详解】

A: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正确。

BCD:

这三项均错误,排除B、C、D。

故本题选A。

【点睛】

人民政协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革命大团结在组织上的最后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机构从此产生。

其次,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基,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作了全面的准备。

第三,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兼收并蓄的传统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11.A

解析:

A

【详解】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说法正确。

B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BC说法错误。

D: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这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12.C

解析:

C

【详解】

A:

工人阶级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A不合题意。

B:

资产阶级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B错误。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C项符合题意。

D:

工农联盟是基础,不是领导者,D错误。

故本题选C。

13.B

解析:

B

【详解】

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④观点符合题意。

①: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①观点错误。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迎来了强起来的时代,且与材料时间上不吻合,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

14.C

解析:

C

【详解】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题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A与题意不符。

B:

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B说法错误。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屡创“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蚊龙"入海、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一系列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C

解析:

C

【详解】

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①错误。

②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③正确。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C

解析:

C

【详解】

C: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符合题意。

A:

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不合题意。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革命还没取得彻底胜利,B不合题意。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7.C

解析:

C

【详解】

①③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故①③④选项符合题意入选。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②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18.B

解析:

B

【详解】

①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

选项②③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B。

【点睛】

对新中国成立初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客观评价

(1)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一个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一个肯定: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虽然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19.C

解析:

C

【详解】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①说法错误。

②③: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最终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③符合题意。

④:

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结束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20.B

解析:

B

【详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符合题意。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胜利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错误。

C: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C错误。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世纪,但这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主要依据,D错误。

故本题选B。

21.A

解析:

A

【详解】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A正确。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B错误。

C:

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法宝的内容,C错误。

D: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D错误。

本题选A项。

22.D

解析:

D

【详解】

A: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A错误。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焕然一新,B不符合题意。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但尚未使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错误。

D: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正确。

故本题选D。

23.C

解析:

C

【详解】

C: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排除A。

B: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