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11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docx

常用药品用法用量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一次0.25~1mg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必要时可稀释后静注或心室内注射。

极量,皮下注射一次1mg。

1mg/1ml

兴奋心脏—抢救心跳骤停

与局麻药合用延缓局麻药吸收和预防局麻药吸收中毒

局部止血治疗过敏性休克

治疗支气管哮喘

中枢兴奋:

可致不安、失眠、震颤等反应。

血压突升、心律失常:

可引起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

去甲肾上腺素

常用2~4mg重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以每分钟4~10ug之速度静滴。

10mg/2ml(相当于去甲肾上腺素5mg)

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

用于治疗休克:

可治疗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应用扩血管药无效时的感染性休克。

制止上消化道出血。

局部反应:

时间过久、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因强烈收缩局部血管而致局部缺血,甚至组织坏死。

心血管反应:

静滴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时,可致血压升高。

肾反应:

用药期间注意保持其尿量至少每小时25ml以上

间羟胺

(阿拉明)

以间羟胺计算,一次10~20mg,小儿一次0.1mg/kg,肌注。

亦可一次用10~40mg,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滴(静滴极量一次100mg,每分钟0.2~0.4mg)

10mg/1ml(相当于重洒石酸间羟胺19mg)

是去甲肾上腺素的良好代用品。

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亦可用于防治低血压。

不要在血循环不良的部位肌肉注射,并注意检查注射部位,以防组织坏死。

甲亢及高血压患者禁用或慎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或血压升高

多巴胺

一次20mg,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极量为每分钟20ug/kg

20mg/2ml

兴奋α、β及多巴胺受体,具有兴奋心脏、升高血压、改善肾功能作用。

适用于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对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人休克患者尤为适用。

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不良反应较轻,偶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

用量过大或滴注过快可致过速型心律失常。

禁用于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抗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

局麻一次量一般为0.2g,不超过0.4g;腰麻用量不超过0.1g

用于心律失常:

本品50mg~100mg或一次1~2mg/kg静滴;见效后改为100mg,以5%葡萄糖液100~200ml稀释后静滴,每分钟1~2ml

40mg/2ml

局麻:

用于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

抗心律失常:

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一般用量可见嗜睡、定向障碍等。

静注过快或过量,可出现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

用量过大可引起惊厥及心跳骤停

去乙酰毛花苷

(西地兰)

静脉注射:

用5%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以后每2~4小时可再给0.2~0.4mg,总量1~1.6mg

0.4mg/2ml

主要用于心力衰竭,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加重的患者。

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

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下腹痛等,视力模糊或“黄视”

胺碘酮

口服应饭后用,0.1—0.2g/次,3—4次/日;快速心律失常需立即复律者,5-10mg/kg,分2-3次给药,慢注10—15分钟.

片剂:

0.2g;针剂150mg/3ml

广谱抗心律失常及心绞痛作用,扩张冠脉,降低心肌作功及减少心肌耗氧量;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阵发性房扑和房颤。

心血管系统:

窦房结功能抑制或房室传导阻滞及扭转性室速,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U波显著等,静注过快可产生低血压、头晕、震颤、共济失调。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肺间质或肺泡纤维性肺炎及小支气管腔闭塞。

抗变态反应药

异丙嗪

(非那根)

一次25~50mg肌注

50mg/2ml

抗过敏作用,用于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中枢抑制作用,用于烦躁、失眠患者;抗晕止吐作用

常见为镇静、嗜睡、乏力等。

青光眼患者忌用。

葡萄糖酸钙

一次1~2g,加等量10%~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2ml)或加于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静滴

1g/10ml

1、抗过敏作用:

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接触性皮炎;2、促进骨髓和牙齿的正常发育;3、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4、解救镁中毒;5、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1、刺激性强,不宜做肌注或皮下注射,静注时须稀释,并避免漏出血管外引起剧痛及组织坏死。

2、在强心甙治疗期间禁忌静注钙剂,以免加重强心甙的心脏毒性。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心绞痛药

硝普钠

一次50mg,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2~3ml溶解后再用同一溶液500ml稀释静滴,滴速为10~30滴/分。

50mg

用于高血压危象和难治性心力衰竭

可有消化道反应、头痛、心悸、丧失定向等,严重时可致肌痉挛或惊厥

硝酸甘油

一次5~1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滴,用于缓解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开始以每分钟5~10ug速度滴入,以后根据病人反应逐渐增加用量

5mg/1ml

直接松弛平滑肌,特别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最明显;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侧支循环可增加缺血区心肌血流量、增加心内膜下层血液供应。

用于各型心绞痛

可引起短暂的面颈部潮红、眩晕、血管搏动性头痛等;剂量过大可致低血压,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颅内压升高和青光眼患者禁用。

心功能不全药

多巴酚丁胺

以2.5-10ug/kg滴速滴入

20mg/2ml

直接兴奋心脏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增加肾血流。

用于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心排综合征和感染性休克。

常规用量科出现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偶见恶心、头痛、心悸、心绞痛、气急和心律失常;大剂量时科发生尿急。

药物稀释后应24小时内用完。

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钠

肌注:

抗惊厥与癫痫持续状态,成人一次0.1g-0.2g,必要时可4-6h重复1次,麻醉前给药:

术前0.5-1h肌注0.1-0.2g

0.1g/ml

治疗癫痫,对全身性发作均有效,一般在苯妥英钠、酰胺咪嗪、丙戊酸钠无效时选用。

可用于其它疾病引起的惊厥和麻醉前给药。

用于抗癫痫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镇静,但随着疗程的持续,其镇静作用逐渐变得不明显。

长期用药,偶见叶酸缺乏和低钙血症。

大剂量时可产生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严重的呼吸抑长时间使用可发生药物依赖,停药后易发生停药综合症制。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利尿、脱水药

呋塞米

(呋喃苯胺酸)

(速尿)

一次20mg,隔日一次,肌注或稀释后缓慢静注

20mg/2ml

治疗各类水肿:

可用于心、肝、肾性水肿,对急性肺水肿,静注后能迅速解除症状;防治肾功能不全;加速毒物排出。

1、水与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症最常见;2、耳毒性:

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或耳聋。

胃肠道反应等

甘露醇

常用量按每次1~2g/kg,静脉快速滴注

50g/250ml

具有脱水利尿作用。

用于治疗脑水肿、青光眼及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不良反应少见,但注射过快可引起头痛、头晕、视力模糊。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颅内有活动性出血者禁用。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

西米替丁

(甲氰咪胍)

静滴:

每次0.2~0.6g;

静注:

6小时一次,每次0.2g

肌注:

一次0.2g,6小时一次

0.2g/2ml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并促进溃汤愈合。

对十二肠疗效较好,对胃溃疡疗效稍差

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口干、便秘、腹泻、皮疹等。

奥美拉唑

(洛塞克)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42.6mg/40mg/

抑制胃酸形成、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

视觉损伤、头痛、口干、恶心、腹胀、便秘,抑制胃酸正常生理分泌,出现红斑、剥脱性皮炎等。

硫酸镁

(泻盐)

粉剂:

导泻时一次5~20g,饮水200~500ml,清晨空腹服;利胆时一次2~5g,一日3次或33%溶液,一次10ml,一日3次,饭后服。

注射剂:

一次1g,肌注;静注时,一次1~2.5g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溶液缓慢滴注。

2.5g/10ml

1、导泻作用:

用于药物或食物中毒时排出肠内毒物;2、利胆作用:

用于阻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3、抗惊厥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4、扩张血管:

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5、激活Na+、K+-ATP酶:

治疗强心苷中毒。

注射过量或静注速度过快,使血镁过高引起中毒,出现中枢抑制、肌腱反射消失、血压急剧下降、呼吸抑制等。

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灭吐灵)

一次10~20mg,肌注。

10mg/1ml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及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顽固性胃胀气。

有锥体外系症状及头晕、乏力、嗜睡等。

注射给药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止血药

血凝酶

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

1ku

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预防出出血。

过敏反应

去氨加压素

静脉滴注,控制出血或术前预防出血,按公斤体重0.3ug/kg,用NS稀释至50ml-100ml,在15min-30min内滴完。

0.4ug/1ml

1用于先天性或药物诱发的血小板机能障碍、尿毒症、肝硬化及不明原因引起的出血时间延长.2控制及预防小型手术时的出血。

3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1一般反应:

头痛,大剂量引起疲劳,2循环系统:

大剂量引起一过性降低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给药时产生面部潮红。

肠胃系统:

胃痛及恶心3儿童用药后出现兴奋过度、有攻击性或恶梦。

氨甲苯酸

止血芳酸

PAMBA

一次0.1~0.3g,静注或静滴。

极量:

一日0.6g

0.1g/10ml

用于纤溶酶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如产后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手术后的出血

用量过大可引起血栓形成并可诱发心肌梗塞。

酚磺乙胺

(止血敏)

一次0.25~0.75g,一日2~3次,稀释后静滴

0.5g/2ml

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并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用于手术前后预防出血及治疗消化道、肺、脑、眼底出血、鼻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无严重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垂体后叶素

一次5~10U,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注,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

极量:

一次20U

6U/1ml

临床主要用于肺咯血及肝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2、治疗尿崩症。

静注过快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恶心、腹痛及过敏反应等。

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及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禁用。

本药有快速耐受性

维生素K1

一次10mg,一日1~2次,肌注。

静注时要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g

10mg/1ml

防治梗阻性黄疸、胆瘘、肝病及慢性腹泻患者出血,早产儿、新生儿出血,预防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以及香豆素类和水杨类药物导致的出血。

静注过快可出现面部潮、出汗、胸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

类型

药物名称

用法

规格

主要作用

不良反应

平喘止咳化痰药

氨茶碱

一次0.25~0.5mg,肌注或静注,静注时需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