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0951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docx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方案doc

 

第1

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2

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6-

2.1

集气罩.................................................

未定。

2.2

除.............................................

未定。

2.3

机.....................................................

未定。

2.4

管⋯⋯⋯⋯⋯⋯⋯⋯⋯⋯⋯⋯⋯⋯⋯.........................

8

2.5

其他⋯⋯⋯⋯⋯⋯..,⋯⋯⋯⋯⋯⋯⋯⋯⋯⋯⋯⋯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8-

3.1

集气罩的算..........................................................

-8-

3.1.1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1.2

集气罩的设计.................................................................

-8-

3.1.3

集气罩设计小结...........................................................

-10-

3.2管道的.....................................................................

-10-

3.2.1

管道设计的原则............................................................

-11-

3.2.2

管道分段计算................................................................

-11-

3.2.3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2.4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12-

3.2.5

管段设计小结...............................................................

-16-

3.3

通机、机的................................................

-17-

3.3.1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17-

-1-

 

3.3.2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3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17-

3.3.4

风机、电动机小结........................................................

-18-

3.4

除尘器的选择................................................................

-18-

3.4.1

除尘器简介...................................................................

-18-

3.4.2

除尘器计算...................................................................

-20-

3.4.3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20-

第4

章车间布置..............................................................

-21-

第5

总结....................................................................

-21-

第6

参考文献............................................................

-22-

 

-2-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

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

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运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政策。

二、任务与要求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书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三、设计内容

1.集气罩的设计

控制点控制速度V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管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确定

管道直径确定

弯头设计

-3-

 

直管长确定

三通设计计算

3.压损平衡计算

分段计算

压力校核

4.总压损计算

5.选风机、校核

6.电机选择、校核

7.车间大门设计

四、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1.设计题: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说明:

本设计为新建项目进行设计。

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有:

《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

2.课题已知条件

a.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附图一

b.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

两个污染源水平放置,立方体L×W×H1200×600×

1000(mm)

操作条件:

20℃101.3kPa

污染源产生粉尘情况: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

平静的空气中。

c.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二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

H=600mm,才操作正常。

d.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K=0.15排气筒口离地面高12m

e.所用除尘器:

 

-4-

 

LD14型布袋除尘器布,该布袋除尘器阻力为980Pa,长4.5m,宽2.2m,除尘器进口高度3.6m,出口高度8.9m。

f.有关尺寸

车间长宽高分别为:

18米*12米*12米。

墙厚240mm方块柱300x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x2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用房900—700mm

工业用房1.0---2.0cm

仓库1.5~2.0m

 

附图一:

车间平面及两个污染源的位置

 

图1.车间平面及两个污染源的位置

 

-5-

 

图2.除尘器尺寸图

型号:

LD14-84型过滤面积:

168m2,

最大风量:

25200m3/h

 

第2章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气通风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范围不受有害物的

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境。

典型的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通

常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

 

-6-

 

2.1集气罩

 

集气罩是捕集含尘有害气体的设备装置。

通过集气罩口的气流运动,可在

有害物散发地点直接捕集有害物而控制其在车间的扩散,保证室内工作区有害物

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集气罩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环境,工作场合,以

与工作场合匹配为宜,从而最大程度上收集有害气体,减少扩散。

 

2.2除尘器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或回收原材料,当排气中的粉尘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

必须采用除尘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大气。

 

2.3风机

 

风机由电动机带动,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

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

一般把它装置在除尘设备的后面。

 

2.4风管

 

风管用于连接该系统的各个设备,提供气体流动的道路。

风管布置要合理,

力求短、直、顺。

风管布置设计的好坏关系到管内流体的压力损失大小,从

而影响了风机的选择。

 

2.5其他辅助设备

 

其他辅助设备包括清灰除尘设备等,保障系统的运行。

 

-7-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除尘系统通常由集气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通风机、电动机、烟囱等部分

组成。

本章节将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计算与选择。

 

3.1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污染物捕集装置按气流流动的方式分为吸气式和吹气式两大类。

吸气捕集装置按其形状分为两类:

集气罩和集气管。

对密闭的生产设备,若污染物在设备内部发生时,会通过设备的孔和缝隙逸到车间内,如果设备内部允许微负压存在时,则可采用集气管捕集污染物,如果设备内部不允许微负压存在或污染物发生在污染源的表面时,则可用集气罩进行捕集。

集气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按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围挡情况,可把集气罩分为三类:

密闭集气罩、半封闭集气罩、外部集气罩。

外部集气罩又可分为上部吸气罩、下部吸气罩、侧吸罩。

根据要求,本设计采用上部吸气罩。

 

3.1.1集气罩的设计

 

由题目设计条件和要求可知,本设计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

罩。

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

(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

13-2可得

表13-2外部集气罩污染源控制速度

vx

控制速度

污染物的产生状况

举例

/ms1

以轻微速度放散到相当平

某些化学槽的液面蒸发,如去油槽等

0.25-0.5

静的空气中

以轻微速度放散到尚属平

低速输料机,如检选胶带机;粉料装袋摩擦

0.5-1.0

静的空气中

压砖机压砖喷漆箱;焊接台;电镀槽

 

-8-

 

以相当大的速度放散出

破碎机;高速胶带运输的转运点;物料混合;

来,或放散到空气运动迅1.0-2.5

粉料装卸等

速的区域

以高速放散出来,或放散磨床、砂轮机、磨砖、切砖机、喷砂、喷漆

2.5-10

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等

取0.5~1.0m/s之间。

本设计选用vx=0.6m/s。

(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本设计中污染源尺寸为L×W×H1200×600×1000(mm),故适宜采用矩形集气罩,长、宽分别以a、b表示。

由《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图1.3.13得集气罩计算示意图如下:

 

题目已知罩口边距污染面积

H=600mm,则有

a=L

0.8H

1200

0.86001680mm1.68m

b=W

0.8H

600

0.86001080mm1.08m

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吸气罩的扩张角α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45°,则集气罩高度为

h’=a/2tan16802tan45840mm。

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

法兰边宽

150-200mm,本设计取160mm,则集气罩总高为

h=h’+160=840+160=1000mm

 

-9-

 

集气罩置于污染源上的排风量可按下式(《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式1.3.12)

计算:

 

Q

KPHux

式中Q-----

3

-1

排风量(m.s

K-----

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1.4

P-----

罩口敞开面周长(m)

H-----

罩口距污染源的距离(

0.6m)

u-----

控制速度(m/s)

则可得集气罩排风量

Q1.4(1.681.08)20.60.62.782m3s110015.2m3h1

 

由于两个污染源完全相同,则集气罩计算相同。

总排风量Qz:

Qz=2Q=2×10015.2=20030.4m3/h

 

由图一可知,污染源边缘距墙中心线600mm,墙厚240mm,集气罩外边缘距

污染源边缘240mm,则集气罩外边缘距墙内边缘为600-120-240=240mm。

 

3.1.3集气罩设计小结

 

有以上设计计算,集气罩相关参数如下:

长a=1680mm,宽b=1080mm,高h=1000mm,

3

扩张角α=45°,排风量Q=20030.4m/h

集气罩边缘距墙240mm。

 

3.2管道的设计

 

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管段设计主要是根据集气罩的流量以及净化设备的要求来完成必须的管道的参数设计。

这主要包括:

管内流速的确定;管道直径的确定;弯头的设计;直管长度的确定;三通设计计算;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本设计采用圆形风管来进行连接。

 

-10-

 

3.2.1管道设计的原则

 

根据蒋文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管道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管道系统布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力求简单、紧凑,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空间,适用、美观、节省投资。

2.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敷设,并应尽量沿墙或柱子敷设。

管径大的或保温管道应设在靠墙侧。

3.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不小于100-200mm。

4.管道应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启闭;应不妨碍设备、管件、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起重机的工作。

5.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与地面净距应不小于2m。

6.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畅通。

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

7.进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时,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8.对并联管道进行阻力平衡计算,除尘系统小于10%,否则进行管径调整。

 

3.2.2管道阻力分段计算

 

图3-1管道设计简图

 

-11-

 

图3.1

 

1.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表13-4所列为除尘管道内最低气体流速,可供设计参考。

在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表13-4得水平管

内最低流速为14m/s,垂直管为12m/s。

考虑要用到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而用同一管径。

故取管内气速:

V1=14m/s

 

2.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由Q=(πd2V)/4得到:

d=4Q

V

则有d1=550mm

核算实际速度:

V1=4Q/(πd1

2)=14.9m/s;

查计算表知:

动压为

133.2Pa;当量阻力系数

/d

0.0306

三通管后的管径d2:

d2=774mm,圆整取d2=750mm;

核算实际速度:

V=14.9m/s;

2

查计算表知:

动压为

133.2Pa;当量阻力系数

/d

0.0306

 

3.管段长度的确定

 

-12-

 

总体设计草图见图3.1。

由除尘器进口高度:

3653mm,

故管段1的长度L1=2000+7385=9385mm

管段2的长度L2=2000mm

管段3的长度L3=1615+1267=2882mm

管段4的长度L4=3000+8890=11890mm

管段5的长度L5=1200mm

 

4.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1、对集气罩1,ξ=0.11。

2、对集气罩2,ξ=0.11。

3、采用90°弯头(R/d=1.5)阻力系数ξ=0.18。

 

5.三通的确定

 

根据管径与流量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采用30°直流三通(如图3.2):

阻力系数ξ1=0.02,阻力系数ξ2=0.21。

 

3

0

°

 

Q1

Q1

Q1

 

6.管道阻力计算

 

(1)管段①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2

1

PL1L1d2

 

图3.2

 

9.3850.0306133.238.25Pa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1、90°弯头(R/d=1.5)和30°直流三通;

-13-

 

故∑ξ=0.11+0.18+1.02=0.31

则局部压损为

2

1

Pm10.31133.241.29Pa

2

 

(2)管段②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2

PL2L2

2

2.0

0.0306

133.2

8.15

Pa

d2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2、90°弯头(R/d=1.5)和30°直流三通;

故∑ξ=0.11+0.21+0.18=0.50

则局部压损为

2

Pm2

2

0.50133.2

66.60Pa

2

 

(3)管段③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2

PL3

L3

3

2.8820.02133.2

7.68Pa

d

2

局部阻力包括除尘器阻力、90°弯头(R/d=1.5)和合流三通;

故局部压损为

Pm39800.110.18133.21018.60Pa

 

(4)管段④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2

PL4L4

4

11.89

0.02

133.2

31.67

Pa

d2

局部阻力有两个90°弯头(R/d=1.5);

故局部压损为

 

-14-

 

2

1

Pm10.182133.247.95Pa

2

 

(5)管段⑤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2

PL5L5d2

5

9120.02133.2

31.97Pa

改管段有90°弯头(R/d=1.5)两个;伞形风帽压力损失ξ=0.10;通风机

出口压力损失ξ=0.10。

故局部压损

2

Pm5

5

0.1820.10.1133.2

74.59Pa

2

 

(6)并联管压力平衡

 

P1

PL1

Pm1

38.25

41.29

79.54Pa

P2

PL2

Pm2

8.15

66.60

74.75Pa

故有:

P1

P2/

P1

79.54

74.75/79.546.0%10%〈

 

显然压力平衡,符合节点要求。

 

(7)除尘器总压力损失计算

 

除尘系统总压损失为

P

PL

1

Pm

38.25

41.29

79.54Pa

1

1

P3

PL3

Pm3

7.68

1018.6

1026.28Pa

P4

PL4

Pm4

31.67

47.95

79.62Pa

P5

PL5

Pm5

31.97

74.59

106.56Pa

P

P1

P3

P4

P51292Pa

 

-15-

 

3.2.3管段设计小结

 

管段①直径550mm,距墙255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其弯头为90°,

R=1600mm;水平管段中心线距地面7m。

管段②直径550mm,距墙255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其弯头为60°,R=800mm,三通为α=30°,支管长H=2000mm,直管部分安装尺寸2000mm。

管段③直径750mm,距墙120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R=1600mm的90°弯头三个,第一个弯头之前的水平管长5.5m,第一个与第二个弯头之间的水平管长3.5m,第二个与第三个弯头之间的竖直管长为3.5m,进口中心线距地面距离为

3.6m。

管段④(除尘器出风管)直径7500mm,距墙200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

R=1600mm的90°弯头两个,管段长为11.9m。

管段⑤(即烟囱)直径7500mm,高为12m,伞形风帽h/D=0.5。

 

管段设计结果如下表:

 

表3-1管道计算表

流量

管长

管径

流速

λ/d

动压

摩擦

局部

局部

管段总

管段压

Q/

l

d/mm

v/

/m-1

v2ρ/2

损失

压损

压损

压损△

损累计

3-1

/m

-1

/Pa

△PL/

系数

P/Pa

∑△

ms

m

Pa

∑ξ

Pm/Pa

P/Pa

2.78

9.38

550

14.9

0.030

133.2

38.25

0.31

41.29

79.54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