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0691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电参考资料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二00九年九月

一、专业分析……………………………………………………………1

(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1

(二)专业服务面向……………………………………………………1

(三)专业培养目标…………………………………………………2

(四)专业生均经费成本………………………………………………3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二、运行与实施……………………………………………………………5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5

(二)专业课程体系……………………………………………………8

(三)教学计划安排……………………………………………………11

(四)教学组织与运行…………………………………………………16

(五)教学资源配置…………………………………………………17

(六)顶岗实习管理…………………………………………………20

(七)制度建设…………………………………………………………21

(八)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22

三、改革成效……………………………………………………………23

(一)校企互融的新型合作关系……………………………………23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24

(三)实训基地建设成效……………………………………………27

(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28

(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29

四、经验与应用推广………………………………………………………29

(一)主要特色及创新…………………………………………………29

(二)经验及体会………………………………………………………31

(三)示范建设推广应用………………………………………………34

(四)示范建设改进设想………………………………………………37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分析

(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1992年创建以来,一直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域的构建,突出展示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中,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成为北部湾区域经济的一个新龙头。

随着广西千万吨炼油项目、千万吨钢铁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大型电厂等一批特大型工业项目集群涌现北部湾沿海城市,这片热土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标志着北部湾必将矗立起新的临海工业群。

南宁市也将重点发展钢铁精深加工、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空港工业、林浆纸等新型制造业,并加快以电子信息通讯、现代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这意味着广西将急需大批机电专业人才。

但相关调研显示,广西机电行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只有3.5%,中级技工也只有24.5%。

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正是适应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和南宁市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国家示范建设为契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因而有着长远而广阔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空间。

(二)专业服务面向

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向和社会服务主要面向南宁市和周边其他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新型特色制造业和热点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块,就业定位主要在机电设备及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以及交通物流等设施设备的制造、维护维修等技术岗位,详细如图1所示。

图1专业服务面向的产业群

(三)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培养适应大中型制造类企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备管理、设备引进改造等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人才规格

(1)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求。

①能够了解客户需求及有关设备标准要求,具有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能与相关部门协调与信息交流;

②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维修的能力,能解决生产现场设备维修技术问题;

③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加工的能力;

④具有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操作及维护能力;

⑤懂得一般机电产品及零件设计与辅助开发知识;

⑥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能力和营销、售后服务能力;

⑦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

⑧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康的工作心态。

⑩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要求。

学生应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上岗证、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并能够适应如下岗位:

1机电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维修工作;

2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及编程,机电产品营销工作。

3.学生毕业要求

(1)学生必须修满150学分方可毕业;

(2)思想品德考核合格;

(3)至少获得双证(毕业证、专业岗位技能等级证)。

(四)专业生均经费成本

根据财务核算,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年至2009年的生均成本包括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具体项目见下表1。

表1机电一体化专业生均成本估算表单位:

万元

类别

学生人数

直接教育成本

间接教育成本

成本合计

生均成本

学生经费

教学支出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固定资产折旧

06级

122

6.1

95.525

96

124.586

87.1

409.311

3.355

07级

218

10.9

176.58

189

222.622

155.65

754.752

3.462

08级

265

13.25

268.3125

255

270.618

189.21

996.39

3.76

说明:

1.学生经费500元/人年;2.教学支出为学费*45%;3.人员经费支出06级师生比1:

16(考虑教辅人员)工资4万元/年;07级师生比1:

16(考虑教辅人员)工资4.5万元/年;08级师生比1:

16(考虑教辅人员)工资5万元/年;4.公用经费支出1500元/人年+还设备购置贷款1904元/人年;5.固定资产折旧2380元/人年(设备折旧);6.学生学费06级5800元/人年,07级6000元/人年,08级7500元/人年;7.设备折旧费及偿还贷款开支----折旧款500万/2100人年=2380元/人年。

偿还设备贷款400万/2100人年=1904元/人年。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示范建设以来,通过“校企互融订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示范教学教改的深入实施,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显现出可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区域性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地位。

1.社会效益突出

3年来,本专业共向社会输送400多名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并先后为合作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954人次;主动为7所本地高职院校输送先进的教学理念,扶持区域高职院校建设同类专业建设,对口帮扶开发课程7门;与4所本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200多名,联合培养教师30多名;先后对3家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研制生产出3个新产品投入市场。

近二年机电一体专业第一志愿上线报考率均达300%。

2008年录取的新生中高考成绩达“三本”线以上的达88%。

2007年机电专业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高职组“自动线安装与调试”项目大赛三等奖;2009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

多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稳步上升。

下面表2、图2、图3分别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追踪情况、近三年就业率图以和近二年工资水平图。

表2毕业生追踪情况表

学生毕业时间

良好率

优秀率

2004年和2005年

53.1%

36.5%

2006年

51.3%

43.96%

2007年

45.4%

53.4%

2008年

40%

60%

 

图2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

 

图3 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2008年毕业生工资水平

  

示范建设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主动上门要求合作。

其中世界500强之一的电子企业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与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以“校企融合订单”方式举办SMT班,每年为富士康集团培养300名专业人才。

由于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表现出色,富士康集团近期提前录用该专业228名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追加了订单培养的学生数量,2009年计划联合培养400人。

此外,广东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也与本专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按照公司的要求每年为公司培养50名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

2.经济效益明显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和区域知名企业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进行校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能力。

其中本专业教师骨干与南宁广开电气有限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发生产的箱式变电站、电表箱、低速汽车等产品已经投入市场,产值达到1100多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运行与实施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本专业对以广西大、中、小城市的20多家机电企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艺流程、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适应机电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等工作;二是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等工作;三是还可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

 

表3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

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职业

岗位

1.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

2.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

3.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

工作对象

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产品零部件、产品与技术管理。

工作条件

1.工作地点一般为室内(车间);

2.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仪表等;

3.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4.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主要工作流程

分析技术资料(电气和机械图纸,技术参数及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或维护)---对设备的运行结果(自动化生产线性能)进行评估---填写维修卡。

工作任务描述

会使用工具、仪器和仪表,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

1.识读电气、机械图纸及技术资料;

2.合理安排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工作的工时、工序;

3.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并在符合安全规程的前提下完成上述工作;

4.使用专用仪器、仪表进行系统参数的测试、检查及调整;

5.做好机电设备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维护)保养工作,能在现场正确判断并排除机电设备的一般性故障。

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具有电工、机械工等工种的操作技能;

2.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的能力;

3.身体健康,无严重疾病,身体灵活性较好;

4.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5.能与他人协作和沟通。

3.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规格与要求

①职业能力要求(见图4)

②核心技术要求:

掌握机械技术、机电检测与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

③核心能力要求:

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运行维护、设备故障维修能力;电工电子及控制技术应用能力;机械零件加工能力;设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能力。

④职业技能要求:

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上岗证、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

⑤学生毕业要求:

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必须修满150学分;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能力分析

图4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分析

(二)专业课程体系

1.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机电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开发思路如下(见图5):

①依据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

②按照职业标准,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

③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

④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⑤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2.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

按照上述思路,分析技术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归纳行动领域,对应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见图6),由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见图7),在对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时,选择螺旋上升式排列,即对所有课程采取循环加深的方法排列,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呈螺旋上升的形式,课程排序由单一到综合。

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

 

图5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思路

机电产品的管理能力

 

图6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设置

图7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

3.校企联合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广发重工集团、南宁金牛集团、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合作,采取循环法(见图8),共同开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特别是重点建设10门优质核心课程:

《工程技术语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较复杂零件制作》《数控机床控制的检测、调试与维护》、《普通车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零件的数控车加工》、《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典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

①分解职业能力,开发课程项目任务;

②建设课程标准;

③编写电子教案和教学讲义;

④建设课程能力考核标准;

⑤完成课程课件,建立课程网站;

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⑦建立教学素材库。

 

图8循环体系核心课程开发模式

(三)教学计划安排表

围绕“校企互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要求的上岗时间、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重新构建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见表4、表5),将培养目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要求贯彻落实到教学计划中。

对比原来的教学计划,新课程体系更加突出职业素质、就业与发展能力的培养,从内容看,支持全面素质与发展能力培养的基础知识、决策智慧的知识学习、智力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拓展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增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内涵向更深的纵向和更宽的横向拓展,突出系统化的智力技能和知识的“高”层内涵。

表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与教学进度安排

类别与代码

学习领域

学分

学时

一体化

基础学习领域

01412

01415

思想政治、体育、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人文素质、专业基础等课程。

18

314

150

专业学习领域

01416

普通电工技术

6

96

01417

中高级维修电工训练

8

120

01418

电工上岗证训练

6

60

01419

工程技术语言(上)

7

105

01420

工程技术语言(下)

7

105

01129

制图测绘

5

90

01421

手工和机器的切削加工

5

90

01422

机电英语

4

72

01423

零件加工方法与参数选择

6

110

01424

生产设备电气故障检修

8

120

01425

机床机械部件装配、调整与检测

8

120

01426

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

9

140

01427

液压及气压系统规划与实施

4

60

01428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8

120

01429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检测、调试与维护

8

120

01257

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107学

8

120

01430

职业岗位实践

12

960

01431

加工任务的准备与实施

4

60

01432

模具设计与制作

4

60

拓选学习领域

01033-

01436

电子产品制作、生产过程监控、信号检测转换与控制、机械CAM、生产计划与组织、数控中级操作训练

26

360

360

富士康企业课程(选修)

01437

工业安全

2

30

01438

PCBA设备介绍

2

20

01439

IPC系统分析

2

15

01440

实装设备技术(各种贴片机的原理、操作与保养)

4

60

01441

AOI的操作及保養

2

30

01442

机电一体化原理

2

30

总学时

3104

 

表5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一览表

学年

学期

学习领域

基准学时

职业行动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1

工程技术语言(上)

105学时

1.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2.利用计算机软件Pro/E和AutoCAD绘制减速器的主要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零件图;

3.掌握制图国家标准,具备查阅及应用能力。

1.制图投影原理、模具零件的三视图、模具零件的表达方法及装配图的绘制;

2.Pro/E、AutoCAD软件操作基础,实体特征创建与操作及工程图的绘制,Pro/E分模基础。

2

普通电工技术应用

96学时

1.正确选择与使用电工工具;

2.正确选择电工测量仪表;

3.正确测量各种交直流电路参数;

4.进行常规电机的选择、电气控制与维修。

 

1.电气安全技术规范

2.万用表、钳表、兆欧表的使用

3.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检测

4.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5.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6.电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3

手工和机器的切削加工

90学时

1.具有车工、钳工、焊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2.了解机械制造加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各工种操作规程;熟悉机械加工工艺。

1.钳工、车削、刨削

焊接操作训练

2.机械制造安全生产

3.常规量具使用

4.常用工程材料种类及特性

4

生产设备电气故障检修

120学时

1.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功能分析与故障排除。

2.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连接;

1.典型电机的结构、原理与选择;

2.典型电机的控制电路;

3.万能铣床、镗床的操作与电气故障判断和排除。

5

 

工程技术语言(下)

 

105学时

1.掌握三视图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国家制图标准的应用规范。

2.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软件Pro/E和AutoCAD绘制较复杂工程图样。

1.制图投影原理、减速器零件的三视图、组合体零件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及装配图的绘制。

2.AutoCAD软件操作基础;实体特征创建与操作及工程图的绘制;较复杂企业真实产品测绘。

 

第二学年

6

设备控制编程与实现

140学时

1.理解控制要求,写出控制流程图;

2.会分配I/O端口,写出I/O分配表;

3.写出梯形图,写出指令;

4.画出电气接线图并正确接线;

5.分析故障并排除;

6.具备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能力。

1.讲授PLC与单片机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

2.PLC端口分配与应用规划;

3.PLC工程应用。

7

数控机床及控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120学时

1.根据系统连接图完成数控系统的连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

2.根据机床电气原理图设计电气接线图并完成电气控制回路的安装和检测;

3.检测和排除数控机床的简单故障;

4.根据工艺方案制定工艺规程、拟订工艺路线、材料定额;

5.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6.掌握定位基准、工件定位与夹紧的基本知识;

7.确定轴类和箱体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规程;

8.编制数控车、铣床加工程序,使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的能力。

1.轴类零件的数控编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

2.箱体类零件的数控编程,数控铣床的加工操作;

3.FANUC、西门子数控系统的连接;

4.FANUC、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设置;

5.主轴变频器的调试;

6.机床电气原理图的分析和电路检测;

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和检测;

8.数控机床PMC程序的识读;

9.利用PMC程序检测机床外围故障。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

8

机电

英语

72学时

1.简单英语口语交流;

2.写英文简历和信函;

3.阅读翻译英文图纸、借助词典翻译专业英文资料;

1.常用口语;

2.英语应用文写作;

3.英文专业资料翻译;

9

零件加工方法与参数选择

110学时

1.掌握通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规格及用途;

2.掌握零件的各种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3.制定简单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掌握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原理;

5.初步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质量问题。

1.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2.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3.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

4.工艺路线的拟定与机床工艺装备的选择;

5.加工余量和工艺尺寸的确定;

6.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实例;

7.轴类零件的加工;

8.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第四学期

10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120学时

1.熟悉模拟自动化生产线的典型制造工艺,根据技术文件要求,在考虑经济性、安全性的情况下,制订安装调试计划,与他人合作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2.根据生产要求编制PLC模块程序,并对调试后的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1.安全措施及其检查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气动元件间的管路连接;

2.各单元PLC程序的编制及调试;

3.机械手程序的编制及运行;

4.构建液压控制系统;

5.装配期间的检测。

11

中高级维修电工训练

120学时

1.熟练完成电子电路焊接与调试,利用万用表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熟练地按正确程序进行停送电操作;

4.熟练地利用万用表判定单相、三相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端子,正确地拆换运行中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