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9986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docx

大卫戈尔的生命来自网络

大卫戈尔的生命

(接上一篇)

  ——死刑制度,也就是这部电影第二个核心问题。

  但这件事在这里就不说了,因为电影对于死刑的立场已经很清楚了,无关乎正义、无用无效、所有的宗教都反对、国际特赦组织对此也很关注,所以没必要再强调。

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除朝鲜之外每年以法律的名义处死人数最多的国度,讨论死刑问题纯粹是吃饱了撑的,而慈禧太后也说过,电影就是一玩意,谁较真谁就是棒槌。

所以,无论电影怎么说,在在咱们国家一切都按领导的指示办。

  回到电影。

  在电影里,反死刑组织提出了大量废除死刑的理由,但它同时也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支持死刑的权力者面前毫无意义,任你讲得头头是道,十分在理,他们就是要让死刑犯一个个去死。

而其中的原因也相当复杂,这一点后面会专门提及。

戈尔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和州长进行电视辩论时并没有按照事先的安排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夸夸其谈大玩政治家那一套,结果被州长抓住了把柄,导致反死刑组织精心准备的辩论失败。

  那么,难道对死刑就没办法啦?

难道废除死刑就只能等到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啦?

  不是,有办法,而且有个办法立马就有效,那就是康斯坦斯在给戈尔交代辩论事宜时说的,只要能证明死刑制度可能滥杀无辜,就能通过制度渠道将其废除,而且为了说明这个办法确实有效,她还提到了伊利诺斯州,意思是这个州就是通过这个办法把死刑制度废除掉的。

  然而这个办法很不容易操作,因为要有人为此而牺牲,还不能玩玩就算了,还必须最后真的死于毒针之下。

  可让谁去送死呢?

戈尔肯定不会,他虽然被戴了绿帽但整体情况还不赖,踌躇满志,事业有成、家有爱子,要啥有啥,如果这样的人说“牺牲我吧”,那才需要引起注意。

康斯坦斯也不行,她作为当地死刑守护者组织的负责人,需要她的地方多着呢,更关键是这事不能只死一个人,还得有人赔,一死就得死俩,就算她愿意别人也不一定干。

那“牛仔”呢?

他倒是可以,但他的名声那么臭就算搞死杀他的人也不一定会被判死刑。

更重要的他们不是政治家,还要讲道德良心,不然随便找俩傻瓜鼓动糊弄一番或许就成了。

因此,这个办法虽然具备相当的可行性,但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俩人只是说了说就算了。

尤其是戈尔,或许当时根本就没有听。

  但是,这几句对白很重要,因为它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个伏笔,一个重量级的包袱。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就会说了:

这个破法子就想废掉死刑?

简直是胡扯!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句,这事讲的是美国人特别是德克萨斯州的事,与咱没有毛相干,况且咱们对老美的法律几乎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无法无从知道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因此,电影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非要较真慈禧又要出来说话了。

不过,根据我对美国法律的了解,这个办法可行。

  然后电视辩论就完了,出来后康斯坦斯十分生气,指责戈尔毁了这场辩论。

此时戈尔显得有些无耻,竟然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火的康姐又“fuck”上了,还揭他老底,说他太自私,连一封募捐信都没有写过。

  由此可见,那时的戈尔虽然身为教授,但也就是一普通人,喝起酒来没完,动不动就自我膨胀,还有些自私,还没有责任感,既不真诚,又不值得同情,更不理性,不然也不会通过下三寸发泄怨恨——很多男人都有这毛病,至于自我牺牲,门都没有,所以,他在课堂上那一套对他并没有任何影响,信归信,但主要是用来混饭的。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设置,才使得他后来的转变成为可能,同时也暗示了一件问题,那就是“普通”和“神圣”之间并非高不可攀不可逾越,只要心怀真诚和理想,就一定能够成蛹为蝶凤凰涅槃。

  但这是后话,现在,警察出现了,说戈尔涉嫌强奸,把他带走了。

  这时采访时间到,在戈尔离开会见室的过程中他说了那件事情的结果、柏林的动机以及柏林后来给他的那封道歉信——“I’msorrythanyoucanknow”,第一次采访结束。

  可就在贝西准备离开之时,戈尔突然来了一句“我没时间了”,以引起贝西的注意,从而为第二次采访戈尔声称自己无罪做铺垫。

  离开监狱后,贝西去了一趟案发现场,尽管她没有出现异常反应,但明显能看出她对戈尔产生了兴趣。

  之后就是第二次采访。

举报|5楼|回复楼主:

老刀74时间:

2014-03-2511:

48:

03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戈尔这次一见面就说自己没有犯罪——虽然用词很含糊,并暗示遭到了陷害,然后直接要求贝西帮忙查证。

这大大出乎了贝西的意外,她尽管没有立即答应,但对于一个对真相有着偏执迷恋的记者来说,她肯定会就范。

  这就是戈尔的高明所在,通过把贝西拉入局内,让她从事件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而为他以及“他们”最终的目的做准备。

  注意这个段落中的出现的那个“钥匙”、“自由钥匙”,它总共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一把是康斯坦斯吞下的手铐钥匙,一把是最后贝西收到的那盘录像,但实际上另外还有至少两把,如果谁能找出来,那么他艺术鉴赏力就真不是吹出来的。

  接着就是讲戈尔倒霉了。

  他先是被老婆扫地出门,接着被学校开除,整个生活顿时陷入了困顿。

更要命的是他老婆一直在他和儿子之间设置障碍,不让他们正常交流,不让他们父子相见,最后干脆带着儿子去了欧洲。

这件事情很严重,因为戈尔唯一的爱就是儿子,而且还爱得那么深厚,那么令人心碎。

  他以前应该是一路顺风,至少也没有受过重大挫折,所以三下五除二整个人就垮了,于是他开始酗酒,毫无节制地滥饮。

  也就是在这时,他说起了苏格拉底。

  原文就不引用了,太长太费事,而且翻译也差不多。

  不过,老苏并没有干过拿钱赎命的事,他确实说过拿钱换命,但那只开玩笑话,因为当时如果他不愿意死,完全有机会逃出雅典。

这件事戈尔应该知道,所以他的这番话别有用意。

  关于应该如何解读这段话,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考证出30个“Minae”大约值后来的五十万美金,也就是戈尔向贝西所在的新闻集团开的那个价,并据此认为导演在暗示戈尔最后会向苏格拉底学习,拿命换真理。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有待商榷,但这种鉴赏艺术品的精神值得尊敬。

而已有的观点我也不列举了,网上都有,动动手指头就能查到。

  而我想说的是,这段话并不是像某些高人认为的那样主要是用来暗示,而有着更特别的用意,甚至可以说这段话就是画完龙后点的那个“睛”。

  回放一下这个段落:

一个被辞退的哲学教授,走在大街上,喝得晕三倒四,却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谈哲学,他难道是出现了幻觉把大街当成了课堂?

抑或感觉憋得不行只想发泄一番?

——因为他强奸柏林的事情已经了结,而且情况也不是“群众”们想的那样,但他却受到了远远超过“公平”意义的惩罚,发泄不满似乎也说得通。

要么干脆就是发酒疯,他平生最自负的就是哲学,所以喝晕后大讲苏格拉底也说得通,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一喝多就说英语,而且说的都是别人听不懂的英语,原因是他特别羡慕帝国主义那种糜烂的生活,可一直弄不成。

  但这样安排有什么意义?

他发泄不满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不能让他在家里对着镜子“fuck”一阵而非得要把这个场景安排在大街上?

又是公共场所,又是大量群众演员,这样拍可是很费钱的。

而且戈尔这时还没有打算献身,他还准备把儿子强行弄回来,所以“学习老苏”一说有些勉强。

至于暗示结局的意图,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这时就暗示导演难道不怕“剧透”?

  所以,更靠谱的解读应该是,他是在批判人性,批判人类的非理性。

  他自己的遭遇就不说了,对于我们来说屁大一点事情竟然搞得又是丢工作又是见不到儿子,这是领导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普通人红几天脸就完了,甚至还可能成为风流韵事。

  但这种惩罚确实够重,因为事实上他并没有做那种人人得而诛之的破事。

而这种惩罚既有来自国家的又有来自社会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谁都脱不了干系。

更关键的,这些惩罚并非出于理智,更多的则只是出于情绪。

  比如剥夺他对儿子的监护权,就是建立在尚未查明真相的事实上,这并不公平。

而戈尔被“自愿”辞职,则是因为校方担心别人会指责他们雇了个强奸犯,而这样的担心并不具备说服力。

更有意思的是,校方解雇戈尔的另一个理由是他们认为别人会这样认为,戈尔之所以逃避了惩罚只因为戈尔的律师比柏林的厉害,事实上那事戈尔还是干了。

  这简直荒唐至极,因为大家认为戈尔犯了罪是因为法律指认他实施了犯罪行为,言外之意就是大家对法律是相信的,但现在法律说戈尔无罪,大家却不相信法律了,并在对真相毫无了解的前提下胡乱猜测依然认为戈尔有罪,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加主观臆断?

这难道不是管不住嘴任由情绪发挥?

这也是为什么戈尔说苏格拉底准备拿三十个银币赎命时投票赞成处死他的人比原来认为他该死的人更多,开价太低,三十块钱就想换条命?

太他妈抠门了吧!

好!

管你他妈犯什么罪,老子今天就拿这件事说事,于是,人们的情绪上来了,非理性的一面被挑动了,从而做出极其荒谬的事来。

  联系死刑制度。

举报|6楼|回复楼主:

老刀74时间:

2014-03-2511:

48:

31  事实上死刑制度的存在理由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它所能起到的作用,而是来自于一种可怕的情绪——复仇。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似乎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只是情绪发泄。

为什么呢?

杀人偿命其逻辑基础的是你把我弄死了你也不能活,其产生机理是对等原则,但如果这种逻辑合理,那小偷为什么要判刑呢?

你无非就是损失了一些财物他给你还上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对他剥夺他的自由?

难道自由还可以用物质衡量?

这时有人会说了,盗窃破坏的不仅仅是财产拥有权,还有社会秩序,这个更严重,如果不对他实施额外的惩罚,他将会因付出成本太低而再次盗窃,从而导致彻底的无序。

这话听起来很有理,但惩罚、成本与无序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如果有,那把小偷也处死怎么样?

是不是盗窃行为就彻底根除了?

社会就能永远稳定啦?

显然不是,因为事实已经证明,犯罪原因虽多但根子在社会、在教育、在分配、在公平、在制度,不信去挪威丹麦芬兰看看,那里的很多监狱都荒废了,而原因是几十年没有收押过罪犯。

而《秦律》规定了成百上千条死罪,可到头来全天下全是罪犯。

  具体到杀人偿命,它除了满足人们愤怒、仇恨的情绪外,基本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当然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对,通过死亡恐吓——即所谓的“震慑”确实也能抑制部分恶念,减少一部分犯罪,然而这个效能和它带来的副作用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因为这些后果太可怕了。

  死刑带来的第一个负面后果是自相残杀。

  困扰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不是几个人被杀害,而是自相残杀,并且往复循环。

但这个命题在这里也不说了,因为它也太大了,大到和“生命的价值”差不多。

但“人类不应该自相残杀”这个大命题绝对没错,不然厉害的种族早就把不厉害的杀完了。

不要以为美国放着一大堆原子弹不用仅仅是因为不敢,如果他们的民粹主义和某国一样泛滥,科幻电影里的变种人早就出现了。

死刑制度虽然有国家意志作为支持,但其本质也是一种自相残杀,你杀了他,然后法律再把你杀了,实际上相当于他把你也杀了,还是互相残杀,还是“人吃人”,只不过让不相干的人多了一堆事而已。

  第二,死刑制度必然带来这样一种后果——纵容乃至鼓励仇恨。

  说到仇恨,我想多说几句。

  仇恨的产生机理不明,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除人类之外的生物能产生这种情绪,即使大猩猩也不会因为非生存原因报复杀戮同类。

这种心理极不理智,更谈不上理性。

因为一旦心怀恨意,人就会漠不关心、互不信任,冷酷无情,一点小小矛盾就会大发兽性。

  历史上很多数人道灾难都来源于这样的心理。

像当年纳粹灭绝犹太人,就是因为人为制造的集体仇恨,而南京大屠杀也有很明显的报复的意图。

至于普通刑事案,很多也和仇恨引发的行为失控关系紧密,你睡我老婆,好!

我杀你全家;同学让我不爽了,我就往水桶里投毒,毒死谁算谁,根本不操理那个对等原则。

  但人类对此这种可怕的情绪却从不在意,反而有着偏执性的着迷,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话题,只要有复仇元素的都能引起强烈兴趣,具体的例子就不举了,七八十年年代港台的绝大多数人武侠电影讲的都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原因是好卖。

而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一旦遇到不公平不公正,就会在意念里用最无情、最冷酷最残忍、的手段折磨给自己带来伤害的那个人,直到把自己折腾累了才会稍稍平息。

另一个现象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即很多人一旦提到仇恨,就会像打了鸡血似得兴奋起来,哪怕仇恨的指向和他没有半根毛的关系。

  仇恨催生疯狂愤怒,让人思维混乱、丧失理性,仇恨激发了人的兽性,使人冷酷、残忍并充满攻击性,

  因此,玩弄仇恨一直是文韬武略经天纬地的不传秘笈,日子过得太乏味了,好!

制造一个敌人,让大家享受仇恨带来的兴奋刺激,让大家忘了自己还光着屁股吃不饱饭;想收拾谁了,好!

把他涂抹城敌人,不需要自己动手那帮愤怒的小鸟就会把那家伙给消灭了;都把矛盾指向我了,好,制造一帮敌人,让孙子们在仇恨的怒火中不管是非、互相攻击,死一个少一个,最后自然就没有我的事了。

而死刑制度是在秩序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唯一能够体会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同时又最“安全”、最“合理”、能够避免自己愧疚自责的复仇快感的渠道,所以无论权力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它态度暧昧。

  而人一旦被复仇的情绪所控制,不见血恢复不了理智,所以反死刑者说的那些道理并不是不正确,而是支持死刑的那些人根本不打算讲理,所以只有从制度本身入手,才能动摇死刑存在的基础,所以,康斯坦斯讲的那个办法是破解死刑难题的钥匙,也是当下所能看到的唯一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康斯坦斯在抗议集会上要说:

“当你杀了人、你抢掠了他们的家,你夺走的不仅是他们的所爱更是他们的人性,你让他们因为仇恨而心肠坚硬,你夺走了他们接受文明客观的能力,你激起了他们的杀戮欲,这是一件残忍恐怖的事。

但沉迷于仇恨毫无意义,因为伤害已经造成,而一旦人开始吃人,就永远不会满足,我们继续在死囚牢里打毒针,正好投了他们的喜好”。

而电影中几乎所有反死刑人士都没有提到“尊重生命”,而这正是普通人认为死刑不应该存在的理由,这说明他们对死刑的理解更透彻更深。

  这就是这部电影最伟大之处,它揭示一个之前从来没有被发现的真相:

死刑除了和仇恨紧密相连外,基本一无是处。

  当然,这个结论仍值得商榷,因为死刑的存在还有其他原因。

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死刑的全新视角,那就是我们随时都可能变成撒旦,为什么要用残酷的手段对待犯下严重罪行的人?

  关于上述结论,并不是臆想猜测,更不是强拉附会,因为电影中曾无数次出现“hate”,并且在戈尔说完苏格拉底之后很快就进行了强调。

举报|7楼|回复楼主:

老刀74时间:

2014-03-2511:

48:

54  用苏格拉底嘲笑完世人,电影便安排律师找他戒酒。

  此时需要注意那个律师,一脸横肉,两颗龅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影片通过贝西的话说他是个“joke”,是“bighat”,是废柴,并有故意弄死戈尔的嫌疑。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是戈尔多年好友,而且不是一般关系,因为他让戈尔戒酒戈尔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后来他还陪了戈尔六年,在戈尔等死期间是戈尔唯一可以亲近的人,甚至在有众多知名律师愿意免费为戈尔打官司的情况下戈尔也没有换他,显然,二人关系不是一个“铁哥们”就能够说清。

因此,让这种家伙出现并非只为了叙事,而又特殊有排。

  之后戈尔就戒酒了,还找了一份工作。

戈尔的戒酒效果应该不错,因为很快(电影时间)康斯坦斯看到他后就说“youlookgood”,而戈尔也说“Ifeelgood”。

之后就是说那个杀死警察的小女孩的事情,戈尔说救小女孩会和反死刑冲突,但康斯坦斯说她先要救命等等。

  在这个场景中,电影传递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康斯坦斯胳膊上有淤青,另一个是康斯坦斯正在发烧,这两个信息很重要,因为它将避免康斯坦斯患癌症的情节过于突兀。

  再往后就是强调,强调仇恨和非理性。

  在戈尔见过康斯坦斯后的紧接着的段落中,他端着一堆咖啡从咖啡店出来,遇到了两个坐在车里的女孩。

应该认识,所以戈尔看到后便和其中的一个招呼起来,但那小姑娘不等他把话说完竟然慌忙关上车窗迅速离去,仿佛再迟一分钟戈尔也会把她干了。

  这个情节最直接的意图是表现戈尔经受的窘困,但另有其意。

  首先这个情节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很多人遇到所谓的“坏人”时大都会表现出有意无意的排斥,尤其小姑娘,反应会更加强烈,虽然“坏人”如果真的勾搭她们会让她们感觉很刺激。

  但问题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明知道那个“坏人”不可能给我们造成伤害,这样的反应毫无必要,但为什么依然会排斥?

这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理机制?

  综合多种解释,比较靠谱的一个是:

当人面“是非对错”的时候,会不觉地站到自认为“正确”“正义”的一边,并对“错误”“罪恶”采取抗拒姿态,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机会,还会以“正确”“正义”的名义对我们认为的那些“错误”“罪恶”实施惩罚,轻则厌恶排斥,重则付诸各种方式的暴力,用以满足体验复仇快感的欲望。

  这个结论很邪恶,但无法否定它就是真相。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另一个设置就更加明显了。

  当戈尔絮絮叨叨说“两个犹大”时,康斯坦斯晕倒,戈尔互送抢救。

但在医院,一个身高马大的黑人护工却挡住了他死活不让他跟上去。

那家伙不仅向玩小孩一样把他推来搡去,还威胁道:

“你是不是还想进去?

”戈尔问他你认识我他回答我看报纸,关键是这时他用充满仇恨的眼神瞪着戈尔并不客气地让戈尔一边等去,那副架势,如果戈尔再不听话他就敢要戈尔的命。

  这位黑哥为什么要这样呢?

难道他是法律道德正义的守护神?

可主持正义也得依据事实,他为什么只看了半截报纸就成了这个样子?

结论只有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仇恨感已经让他丧失了人类最基本的理性。

  因此,仇恨是人类获得终极安宁的最大障碍,也是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重要羁绊,正是有这样的理解,康斯坦斯们才要反对死刑。

  废除死刑虽然不能彻底解决仇恨问题,但可以弱化仇恨产生的机制,从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降低人吃人的现象发生的几率,从而促进社会朝更文明、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咱们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废除死刑?

这个-------不可以,因为我们仇恨心理和反应机制不同于老外。

我们恨小日本,但打砸的却是中国人;我们恨美帝,但侮辱痛骂诅咒的还是自己人;我们恨老无所依,但一把怒火烧死的却是给自己办不了事的百姓;我们恨“女神”的妈妈不让自己和他女儿交往,可最后倒霉的却是路人,一刀一个,瞬间九人毙命,简直是“九把刀”回大陆。

所以,死刑守护者组织那一套不适合我们,因为如此复杂的人性,莫说康斯坦斯,就算神仙也不行。

  关于死刑的主题到此为止,下面该“超越”了。

  不过第二次采访还没有完,有些情节还得强调,因为后面会用到。

  戈尔的热脸被小姑娘的冷屁股撞了后,很快便又受到了一个刺激。

  康斯坦斯在和死囚守护者组织的的一个高层人物谈营救黑女孩的事时,那人提到了戈尔,他让康姐把戈尔逐出组织,并且说了一些明显带有侮辱意味的话。

而这些话刚好被戈尔听到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情都传华盛顿去了,还是那么不堪,这让他十分愤怒,之后便冲冲而去。

  这一连串的侮辱让他又捡起了酒瓶,并且喝得酩酊大醉,喝高之后又给儿子打电话,结果又被他老婆从中破坏,搞得他大发酒疯,结果把自己的手弄伤了-------

  这一刻,我的眼睛湿了,尽管我认为戈尔因为这点事狼狈若此相当牵强,但我依然被不可遏制的舔犊之情给感动了。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当康斯坦斯第二天在门口见到他时,他立即便承认了“错误”,这说明他还没有就此自甘堕落,他还打算重新再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说起了“两个犹大”的事:

一个好,一个坏,好犹大是失意者的保护神,但除非绝望到顶没人向他求助,plapla。

  这段话说得很奇怪,因为前面说了他根本不信神,所以无论找哪个犹大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因此影片这样安排肯定有用意,可不容观众揣摩,康斯坦斯就倒了,赶紧送到医院,竟然是癌症,而且活不了几天的绝症。

  顿时,戈尔崩溃了。

  回忆到此停止,之后戈尔又哭着和贝西说了几句康斯坦斯,说她是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人——“不知道我需要一个人的帮助有多难”,说她生命的意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更美,说她做的事尽管很小但相当不容易。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完全表明了康斯坦斯在戈尔眼中基本属于圣母类的人物。

  第二次采访到此结束,贝西被打动了,她介入的动机产生了。

  在这个段落中,戈尔一步步陷入困境,遭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强烈。

他的生命中痛苦远多于快乐,他面对这一切表现出来的也和普通人一样,无奈、无助、逃避、哭泣,他的那些“犹如金子”般的思想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毫无用处,甚至不能帮助他和儿子正常地联系一次。

至于“幻想”、“欲望”、“超越”、“价值”,更缥缈如烟,一点也联系不上实际,那么,他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哲学是不是就是拿来骗小孩的?

  答案,在后面。

  结束采访后贝西的助手给她带来了那个律师的情况,然后他们回到了旅馆。

可就在贝西准备休息时,她发现自己的门被打开了,进去一看,里面竟有一盘康斯坦斯死前最后一刻的录像带。

故事就此峰回路转,贝西正式介入真相调查。

  可半天干不了多少事,于是,第三次采访开始。

举报|8楼|回复楼主:

老刀74时间:

2014-03-2511:

49:

14  这个段落十分短,除了戈尔和贝西前后的对话外,只有大约八个场景,时间也不长,总共十二分钟,但就是在这短短十来分钟内,容纳了及其丰富的内容,有叙事方面的、有思想方面的、更有生命的主题的实现,并且相当艺术,所以十分重要。

  贝西与戈尔见面后的对话主要讲了这几件事:

1、贝西表示她会帮戈尔,不然她就不会对“牛仔”产生的怀疑;2、简单介绍了一下牛仔,这个牛仔很暴力;3、暗示了康斯坦斯们反对用极端手段对抗死刑,用以说明戈尔和康斯坦斯最后的选择不是同归于尽,而是经过了理性考虑。

  接下来是七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讲的是死囚守护者组织抗议对杀死警察的女孩执行死刑,在这个抗议集会上,康斯坦斯发表了那段精彩绝伦的演说。

  第二个场景是康斯坦斯为抗议失败悲愤难忍,发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质问。

  ——这两个场景中的台词写得太好了,好到几十年之内我们的电影也不会出现,不是因为笔力不逮,而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尚情怀。

  第三个讲的是戈尔和康斯坦斯聊天。

电影关于生命的主题将在这里彻底解决。

  第四个是做爱,其叙事作用主要是为了交代那个最重要证据的来源,另外还有表现对抗欲望、恐惧、或者死亡的意思。

  第五个是戈尔枕着儿子留给他的纪念物——绒毛玩具羊仰面草地上,然后起身抚摸玩具羊。

这是在暗示他已经准备和儿子诀别,而言外之意是他已经和康斯坦斯商量好了。

  第六个场景是牛仔来到康斯坦斯家,在等待开门时被一只被老太太牵着的狗注意上了,冲他狂吠,牛仔回头看,脸上一片凶相。

这是事发前的一刻,牛仔正准备进家实施计划。

这组镜头很传神,准确地把握住了牛仔在布置“杀局”之前的复杂心态。

  第气个场景是戈尔在玩别人的秋千,被人发现微笑离去。

  这个场景的设置含义相当丰富的意指,是这部电影极具艺术水准的镜头之一。

他在叙事上的作用是暗示戈尔已经“杀”了康斯坦斯。

  最后一个就是天下大雨,警察发现了睡在车里的戈尔,意味着他被捕了。

  但由于这个段落中的每个设置都有着多重目的和复杂意指,一旦讲起来就没有尽头,所以在此只分析第三个场景,即戈尔和康斯坦斯躺在凉椅上聊天那一段,因为戈尔后来讲的“那一刻”就在这个段落中。

而“这一刻”正是从“普通人”走向“fullyhumen”的转折之处,是完成生命超越关键之处,是生命价值的顿悟之处,所以有必要细细解读。

  回放场景。

  戈尔躺在门口的椅子上,康斯坦斯探从家里出来,见面就问:

“你让它参加你的会议没有?

”戈尔说:

“是,我觉得我得找一个‘lessguru-like’”。

  这两句我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这两句所有的字幕翻译都有很大出入,而且我不知道“it”是指什么,更有意思的是,“guru”居然是个XX敏感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应该和“灵魂”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