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936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docx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卷

宝鸡高新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语文复学检测模考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弦歌(xuán)   辍学(chuò)怃然(wǔ)喟然长叹(kuì)

B.饥馑(jǐn)铿锵(kēng)撰写(zhuàn)莞尔一笑(guǎn)

C.悲恸(tònɡ)户牖(yǒu)颠沛(pèi)向隅而泣(ǒu)

D.股肱(ɡōnɡ)谄媚(chǎn)切磋(cuō)畏葸不前(xǐ)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倾情推荐”,足以    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   。

现在每年出版图书50多万种,即便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好书,也被    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      ,难度很大。

A.激发无可厚非湮没海底捞针

B.激发无可非议消失海底捞月

C.引发无可厚非消失海底捞针

D.引发无可非议湮没海底捞月

3.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A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举直错诸枉

B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如日月之食焉 

C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而谁以易之

D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明日,子路行以告

5、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其斯之谓与   ②何谓也   ③回也非助我者也   ④起予者商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 己欲达而达人

C 我欲仁,斯仁至矣            D 问知。

子曰:

知人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文学——教育永恒的支柱

肖川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

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因此而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学还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

文学之于读者,是精神得以寄托于憩息的殿堂;读者之于文学,应该是走进这殿堂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

有作家说,小说是什么?

小说是碰触人类伤口之后流出来的血。

好的小说是过渡读者精神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桥梁,我们可以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

好的作家,会让不同的人在自己修筑的殿堂里找到恰当的座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走进去流连忘返。

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可以构筑这华美殿堂的超凡圣手。

手捧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我们久已忘却的梦想和沉沦的激情也渐渐升起来了。

想起安徒生,想起美人鱼,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爱与美,那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它们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使我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非凡的亮丽。

然而,我们有一种很令人沮丧的阅读习惯:

人们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文学作品富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或者其他什么意义。

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由来已久,文学的艺术价值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学沦落为宣传的工具。

由于这种比较浅薄和恶劣的阅读习惯,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模式化的流程。

在文学经典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得起的记忆……莱昂内尔·特里林说:

“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惟一武器。

”相信人生许多感悟,就在捧卷细读之时——感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茶烟轻扬,书香浮动,风尘仆仆的心灵终于可以回家了。

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我们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灿烂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咏着自己宽广而又温柔的心灵。

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都与那广阔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为了一体,实现着人生的超越。

我们倡扬人文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熟识作品名称、文人姓氏,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观念、学术思想的角斗场,竞才智之技,将学生引领到广袤的时空之中,感受博大、丰富、深邃。

惟其如此,人文精神方有望养成,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让学生从伟大人物的传记中、从文学作品中,去感悟生命的伟大,去感悟人性的美好,去感悟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去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东西,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价值。

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

“历史、文学、人物传记,并不是能更直接地参与世界的改造,但它却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改造世界的冲动和欲望,能唤起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豪感受,能唤起一个人坚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无坚不摧的信念。

”(有删节)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文学作品,能使读者唤醒忘却的梦想,找回失落的激情。

B.文学能为生活的教科书,因为文学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C.文学可以成为我们的武器,是因为它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多样性的价值。

D.文学能唤起人改造世界的冲动,作为人的自豪感及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读者来说,他可以在文学的殿堂实现精神寄托与憩息,也可以在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B.我们不能超越时代而要求文学作品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

C.好的小说能让读者找回梦想和激情,发现爱与美,使生命焕发光彩。

D.倡扬人文教育,能养成人文精神、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小说会让不同的读者找到契合自己心灵的东西,乐意徜徉其中。

B.要求文学具有更多的文学以外的意义和功能,是过于功利化的思想在作祟。

C.文学沦为宣传工具、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两者导致语文教学枯燥和模式化。

D.熟悉作家作品名称,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并无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及默写(39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对曰:

“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

“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

“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

“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颜回对曰:

“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

“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

”颜回曰:

“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

“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

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C.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D.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骖,驾车时在两边的马;两服,驾车时在中间的两马。

B.寡人,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

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C.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D.公,敬辞,尊称男子。

中国古代有“公、侯、伯、王、男”五等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3分,共9分)

(1)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2)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太白岭(北宋)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sǒng):

山势高峻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15、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对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回答是“其‘恕’乎!

        ,        ”。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         ,             ”。

 

(4)在富贵、财利面前执着于道义是孔子宣扬的一个主要观念。

《论语》中这样说:

“          ,         。

” 

(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

(6)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绿窗帘

何蔚萍

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

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

她住四楼,那个窗口自然也是四楼。

因为它跟她对得那样端正,以致其他的窗口就显得远了。

她想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但窗帘始终不肯拉开。

且像是固定了,风也吹不动。

她一直倚在窗口。

到夕阳在玻璃映出一团亮亮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