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8769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docx

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8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C.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

D.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2.近期,斯坦福大学公布了一项新的癌症治疗研究成果,他们发明的两种药物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激活T细胞增强其杀伤能力,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B.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该项成果不能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

C.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

D.对肿瘤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癌基因检测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

 

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RNA中碱基数量越多翻译形成的多肽链就越长

B.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tRNA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

D.mRNA的密码子序列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

为研究独脚金内酯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试验(如图1),A组不做处理,B组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C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D组用GR24+NAA处理。

四组均进行同样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如图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GR24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

B.GR24的作用可能是影响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实验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GR24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影响向光性反应

5.下列对寒冷环境下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以增加产热

B.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产生冷觉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D.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

6.基因工程中导入的基因会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可传递给后代细胞。

将抗虫基因B导入某二倍体植株,筛选出基因B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甲,植株甲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3/4。

取植株甲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株甲的细胞内不含有基因B的等位基因

B.若4个子细胞中有2个含基因B,则该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基因B,则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D.植株甲自交后代的抗虫植株中,有1/3能稳定遗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E(聚乙烯)材料因其无毒且易降解,广泛用于食品包装

B.“投泥泼水愈光明”中蕴含的化学反应是炭与灼热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

C.“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来自合成纤维,主要含C、H、O、N元素

D.“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古人鉴别硝石(KNO3)与朴硝(NaNO3)的方法利用了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H含10NA个电子

B.1molC2H518OH与足量CH3COOH充分反应可得NA个H2O

C.标准状况下,丙烯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3NA

D.常温下,将1mol铁加入到足量的浓硝酸中,生成NO2气体的体积大于

9.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10.抗凝血药物华法林M,可由有机物F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B.M最多能与含4molNaOH的水溶液反应

C.F的分子式为C10H10O,1molF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苯环上直接连有醛基且另一个取代基为链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11.下图为一定条件下采用多孔惰性电极的储氢电池充电装置(忽略其他有机物)。

已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

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T1=75%,则参加反应的苯为

B.过程中通过C—H键断裂实现氢的储存

C.采用多孔电极增大了接触面积,可降

低电池能量损失

D.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

C6H6+6e-+6H+═C6H12

12.同一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常温下,含甲的化合物r浓度为·L-1时溶液pH=13。

四种元素简单离子中,乙离子的半径最小。

p和q分别是元素丙和丁的单质,其中p为浅黄色固体。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产物水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甲>乙>丙>丁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C12+H2O

H++C1-+HC1O

C.m、n的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D.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以发生反应

 

13.ClO2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但因其易爆有毒,常用NaClO2替代。

常温下,将NaOH固体加入到由溶于水配成的1L溶液中。

溶液pH及部分组分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已知:

2C1O2+H2O

HC1O2+H++C1O3-)

A.Ka(HClO2)≈

B.不能用pH试纸测该溶液的pH

C.酸性:

HClO2

HClO2>HClO3

D.该图像上任何一点,都有[C1O2-]+[HC1O2]+[C1O3-]=·L-1

 

26.(14分)

硫酰氯(SO2C12)常用于制造医药品、染料等。

通常情况下其熔点为-54.1℃,沸点69.2℃,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某实验小组拟用干燥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其实验装置如下:

(1)有关冷凝管的使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

a.蒸气冷凝在内管的外壁上

b.当蒸馏液体的沸点超过140℃,水冷易炸裂仪器,此时多采用空气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多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液体

d.内外管所围出的空间为行水区,有吸收蒸气热量并将热量移走的功用

(2)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改变装置的前提下,丁中的KClO3可用_____________代替(填化学式)。

(4)该小组向Cu(NO3)2·3H2O晶体中滴加SO2C1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

①请写出SO2C1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加SO2C12的作用除了吸水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无水Cu(NO3)2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

现测得[Cu(NH3)4]2+的吸光度A与Cu2+标准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4NH3·H2O+Cu2+═[Cu(NH3)4]2++4H2O)。

称取0.3150g制得的无水Cu(NO3)2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配制成100mL溶液,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准确量取10.00mL,加过量氨水,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吸光度A=。

则此无水Cu(NO3)2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7.(15分)

碲(Te)是一种第VIA族分散稀有元素,主要伴生于铜、镍、铅等金属矿藏中。

TeO2属于两性氧化物,难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工业上可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Cu2Te,还有少量的Ag、Au)中提取碲。

其工艺流程如下:

(1)“加压浸出”生成Te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压浸出”时控制pH为~,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酸浸”后将SO2通入浸出液即可得到单质碲,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

KSP(Ag2SO4)=×10-5,KSP(AgC1)=×10-10。

盐酸酸浸时,“浸出渣1”中Ag2SO4可充分转化为AgC1。

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可以实现充分转化_______________。

(4)NaOH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为电极得到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浸出法是工业提取金属常用的方法,某实验小组用·L-1的草酸在75℃时浸出镍。

随时间变化,不同固液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固液比与镍浸出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固液比之外,你认为影响金属浸出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

28.(14分)

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规律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汽车排气管内的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尾气无毒处理。

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1

2C(s)+O2(g)═2CO(g)△H=-221.0lkJ·mol-1

CO2(g)═C(s)+O2(g)△H=+393.5KJ·mol-1

则①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_________kJ·mol-1。

②在600K时,将NO、CO通入固定容积3L的密闭容器中,20min后,反应达平衡,测得N2的浓度为·L-1,则NO的转化率

=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改变下列条件之一,达新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一定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增加CO的量b.加入催化剂c.降低温度d.扩大容积体积

(2)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已知四氯合钴(Ⅱ)离子(蓝色)与六水合钴(Ⅱ)离子(粉红色)之间存在如下平衡:

[CoC14]2-+6H2O

[Co(H2O)6]2++4C1-。

甲同学向某已呈现紫色的氯化钴溶液中通入HC1,发现溶液变为________色;乙同学向溶液中加水,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将一收集满干燥NO2的注射器与色度计、电脑连接,推压活塞可得到如下实验曲线。

由图可知:

增大压强,该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

科学家用离体的小球藻叶绿体做了如下实验:

在黑暗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有ADP和Pi的类囊体(PH=5)放在pH=4的缓冲液中,不能产生ATP。

然后迅速转移到pH=8的缓冲溶液中,结果检测到有ATP的生成。

在光照条件下,低温培养的叶绿体中从基质运输H+到类囊体的蛋白质含量下降,ATP的生成量减少。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推测植物细胞的类囊体产生ATP的直接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囊体中的H+除来自于水的光解外,还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低温、充足光照条件下,ATP生成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暗反应也进行了系列探究。

已知热酒精处理能够终止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欲探究暗反应14CO2中14C的转移途径,给各组小球藻提供14CO2后,应怎样进一步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光照不足时,暗反应的哪一步反应最先受到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

人和动物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动物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1897年,英国谢灵顿通过研究高等动物的屈腿反射,发现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速度比沿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低得多。

上述传导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地结合,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内分泌失调往往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将破坏机体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

31.(10分)

某湿地物种资源丰富,孕育着湿地松、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某科研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湿地内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湿地松的林业害虫,赤眼蜂是该虫的天敌。

为研究湿地松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湿地松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湿地松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赤眼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2.(11分)

某种多年生木本花卉花色为红色。

研究小组尝试培育其它花色的新品种。

已知该种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花色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一对位于X染色体(用A、a表示),另一对(用B、b表示)位置未确定。

研究小组对纯合红花品系用射线多次处理后,经过杂交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白花雄株(甲)。

利用这株白花雄株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经过多次处理才“艰难”获得白花雄株(甲),请从变异类型及其特点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花雄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上表中F1和F2为材料,仅选择一对雌雄亲本,采用一次杂交实验培育获得白花雌株。

请筒述培育的过程,并推测子代雌株中白花所占的比例。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电化学还原技术是一种处置CO2的绿色环保、有发展潜力的方法。

铜、铂、铟(In)等金属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I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与Cu元素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过渡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第一电子亲和能(E1)是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试分析碳元素的E1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tC14(NH3)2]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包括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配位键e.氢键

[PtCl4(NH3)2]中H-N-H键之间夹角______(填“>”“<”或“=”)NH3分子中H-N-H键之间夹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C60晶体可采取非最密堆积,然后在空隙中插入金属离子获得超导体,如图为K3C60的面心立方晶胞。

则K+占据的是C60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和_____空隙,若C60分子的原子11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

),C(1,1,1)等,则距离A位置C60分子最近的K+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

判断晶体熔沸点高低:

C60_________K3C60(填“>”“<”或“=”)。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I(分子式为C19H20O4)属于芳香酯类物质,是一种调香剂,共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A属于脂肪烃,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2组峰,面积比为3:

1,其蒸汽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g·L-1;D分子式为C4H8O3;E分子式为C4H6O2,能使溴水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共面的原子至少有__________个。

(2)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同系物K比E多一个碳原子,K有多种链状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水解的有____________种。

(5)反应①—⑦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6)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经4步反应制备可降解塑料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科研人员从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区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耐低温原油降解菌YF28-1(8),应用该菌能够提高高寒地区石油等烃类污染物的分解效率,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选择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区进行筛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筛选原油降解茵的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唯一碳源。

从功能上看,该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3)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第2次划线及其以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探究该菌降解原油的最适温度。

实验分为5组,下图A—E为各组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

本实验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接种操作时应特别注意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

A—E组控制的不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确定更准确的最适温度,应该在_______组和_______组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一步实验。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15分)

截至2017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防艾迫在眉睫。

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HIV自愈者免疫细胞是指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其目的是筛选获得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的抗HI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HIV病毒专一侵染T淋巴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了HIV的疫苗的研制工作中,该技术操作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目的基因在受体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_之间。

(4)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___(转录、翻译)。

(5)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D蛋白,其31号位的色氨酸替换成酪氨酸后,就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病毒失去侵染T细胞的能力,若利用该蛋白防治艾滋病,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