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8545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docx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学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与其它专业任选课

一、课程理念

1.本课程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环境科学本科教学中承担了与其重要的角色.以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思维和提高交叉学科创新研究专业信息获取技能为教学目的.其教学任务是为本科教育学生研究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依据和基础,同时也为他们使用环境污染治理手段、环境评价与管理和接受研究生更高层次教育提供了知识准备和基础.

2.本课程将通过较为全面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等教授,通过教与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解决的途径,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2.能力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与控制措施,为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构建必要的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与技能;

3.素质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同时,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素质.

三、课程内容

1.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分配

章次

学时分配

小计

理论

实验〔上机〕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

4

4

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

2

2

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

4

第五章:

水污染与其控制

8

8

第六章:

常规大气污染与其控制

6

6

第七章土壤污染与其防治

4

4

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与其综合利用

6

6

第九章物理污染与其防治

4

4

第十章环境与法

2

2

第十一章环境与贸易

2

2

第十二章环境与管理

2

2

第十三章环境与发展

2

2

合计

48

48

2.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一:

绪论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环境的概念和功能特点

3.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4.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实质与特点

5.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

6.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7.掌握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环境概念与其组成;环境问题分类与其产生和发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二:

全球环境问题

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问题的共同与分布特点

2.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温室气体与来源

3.掌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淡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与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与危害

4.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5.掌握酸雨的定义与污染来源

6.了解中国当代的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全球环境问题与其分布;温室效应产生的条件;臭氧层破坏的危害;酸雨污染与其危害;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三:

生态学基础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⒈了解生态学的含义与发展

⒉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特征

⒊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

⒋掌握生态平衡概念,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生态失衡的标志

⒌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⒍理解生态学一般规律与生态学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与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四: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2.了解世界与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概况

3.掌握我国各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理解自然资源保护对策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自然资源与其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与保护措施;森林资源破坏造成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分类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五:

水污染与其控制

学时:

8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天然水的组成、性质与水质特点

2.掌握水质指标与污水排放标准

3.理解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量、总需氧量的概念

4.理解水环境污染物的类型与危害

5.掌握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6.理解水体自净,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与生物化学净化

7.掌握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

8.了解用物理、化学、生物与物理化学处理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化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天然水的组成、性质;水质指标;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污水的分类;水体污染源的分类;水体自净;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与原理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六:

常规大气污染与其控制

学时:

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结构

2.了解大气污染源的分类,理解大气污染的分类与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和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3.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逆温产生的原因与类型,由于大气稳定度的不同所导致的烟形〔波浪形、扇形、锥形、爬升型、漫烟型〕与产生的条件

4.理解风、大气湍流、海陆风、山谷风与城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5.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处理的对象与优缺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化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大气结构;大气污染的分类,氧化性与还原性大气污染的比较;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由于大气稳定度的不同所导致的烟形〔波浪形、扇形、锥形、爬升型、漫烟型〕与产生的条件;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处理对象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七:

土壤污染与其防治

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土壤结构,土壤质地与其分类标准

2.了解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3.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与特点,理解土壤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与土壤自净作用.

4.了解农药对环境、对生态破坏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5.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与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6.理解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掌握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土壤的三相组成与剖面结构;土壤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源;土壤自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效应与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八:

固体废物污染与其综合利用

学时:

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废物的概念、来源与分类

2.了解固体废物污染的途径,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

3.掌握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4.理解固体废物的各类处理处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收运、压实、破碎〕,分选技术〔筛选、风选、浮选、磁选、电选等〕,脱水技术〔浓缩脱水、机械脱水、自然干化脱水、固体废物的干燥〕,生物处理技术〔好氧微生物处理技术、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处置技术、危险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技术

5.掌握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方法、途径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化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固体废物的概念与来源;固体废物的特点与对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分选技术,脱水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处置技术、危险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法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九:

物理污染与其防治

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定义,危害

2.掌握噪声的来源、特征与声学特性,噪声的控制标准与控制技术〔吸声、隔声、消声技术〕

3.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概念、来源、对人体的危害,理解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措施

4.掌握电磁污染的种类与防治

5.了解电磁污染、来源、危害,微波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6.了解热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光污染与其防治.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噪声的来源、特征与危害;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放射性污染、污染特点与防治,电磁污染、微波、热污染与光污染的防治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十:

环境与法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环境法的特点,我国环境法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环境执法,国际环境法,掌握我国环境法的体系构成、基本原则、基本制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法律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十一:

环境与贸易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由来,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产生的条件、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对策,绿色标志制度;掌握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绿色贸易壁垒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我国颁布的环境标志.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了解一定的国际形势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绿色贸易壁垒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十二:

环境与管理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环境规划的概念、特点、类型;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特点与技术的发展趋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容和特点;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环境监测主要内容、程序,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环境监测主要内容、程序;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情境十三:

环境与发展

学时:

2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由来、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实施.

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考核与评价

对教师的要求

考核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实施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60%>

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

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按教学设计来控制与指导整个项目的进程

能正确处理、指导、总结与归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程实施: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评定等.

〔1〕理论教学.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为出发点,结合环境污染案例,使理论知识点讲解具有可视性、形象性.并采用启发引导、多媒体讲解、分组实践、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授课的生动性,可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增强感官刺激,加深印象,为教学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

〔3〕教学评价.改革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五教材和教参

1.教材:

吴彩斌编《环境学概论》〔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20##.

2.参考资料:

X培桐编《环境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1995年.

胡筱敏编《环境学概论》,华中科技大学,20##.

何强编著《环境学导论》〔第三版〕,清华大学,20##.

六、考核评价

平时考核: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形式有课外作业、课堂提问等.

期末考试: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学校统一安排,一般采用闭卷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