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676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

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

“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

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结的命运。

”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出的。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

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

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

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今天世界许

多国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

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当代戏剧没有危机。

恰恰相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

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

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

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具体地说,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

“虽然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期。

”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1.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出的。

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解析:

A项,“提出了……的观点”错,原文是“发起了关于……的讨论”;“这个观点”应为“提出的某些观点”。

C项,“一部分文化市场”错,原文是“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

D项,强加因果关系,且原文是“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

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

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解析:

D项,“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错,原文为“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解析:

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戏剧最受观众欢迎”的内容。

B项,颠倒关系,原文是“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D项,张冠李戴,“两位美国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错误,原文是“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答案:

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

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

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

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

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

岳。

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

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

“卿宁知崔骃乎?

”对曰:

“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

”帝曰:

“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

试请见之。

”骃由此候宪。

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

“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

”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

帝悟曰:

“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

”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

骃献书诫之曰:

“窦氏之兴,肇自孝文。

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

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

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

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

矜矜业业,无殆无荒。

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

军,辟骃为掾。

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

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

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

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

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解析:

这段文字的停顿应为:

“遂揖入为上客。

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答案:

B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易》《春秋》是古代“五经”中的三经,其余两经是《大学》和《中庸》。

B.“训诂”,即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的含义。

后来发展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C.“白衣”,意思同“布衣”,古代平民服。

因即指平民。

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D.“两千石”,是汉代的官秩名,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

解析:

A项,“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

答案:

A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

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青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

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

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解析:

B项,“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答案:

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点:

“或”,有的人;“讥”,劝说;“玄静”,清净而无为;“以”,介词,因为;“失实”,失去现实的利益;“固”和“守”,都是坚守;“卒”,最终;“祚”,福分;“垂”,传递。

参考答案:

(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

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擅长写文章。

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

常以钻研典籍为业,不遑做官之事。

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

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答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

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

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

“你知道崔骃吗?

”窦宪答道:

“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

”皇上说:

“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啊。

请试着见他。

”崔骃由此问候窦宪。

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

“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

”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

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

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

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

皇帝领悟道:

“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

”正想请他做官,恰巧皇帝驾崩。

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

崔骃献书告诫他说:

“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

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

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

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

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

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

废。

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

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

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

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窦宪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

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

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岑县长。

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8~9题。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

①金觥:

大酒杯。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请具体分析。

(5分)

解析:

词的上片有写景“月白风清”,可考虑情与景的关系;有“十年前”和“老去”,可考虑对比手法。

参考答案: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②上片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的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9.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诗人的情感可以从关键词句中揣摩。

“鬓华虽改心无改”就是体会词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参考答案:

①“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②词人毕竟历经沧桑,重听旧曲,豪放话语之中的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显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强大气势的两句是:

“        ,        。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

        。

” 

答案:

(1)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寄 钱

白旭初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

母亲执意不肯,说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惯。

成刚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在地下的父亲。

成刚临走时对母亲说:

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个月给您寄200元生活费。

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100元就够用了。

母亲住的村子十分偏僻,乡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

如今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的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递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

每回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她们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个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

这天,乡邮递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邻居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递员手里接过一张纸片,是汇款单。

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成刚寄来的。

邻居张大妈夺过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2400元哩!

人们闻声都聚拢来,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信。

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当过村小教师的父亲教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

母亲的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100元。

成刚回信说,乡邮递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着急。

成刚还说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200元的,用不完娘放在手里也好应付急用呀。

看完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成刚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

个月寄一次。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

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了。

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2400元。

二十多天后,成刚收到一张22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

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百思不得其解,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收到了母亲的来信。

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也不要。

一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

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

尤其是乡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

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

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

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品以平淡朴素的语言叙述了母亲丧夫后孤单一人的生活及其内心的情感寄托,刻画了一个母慈子孝的温馨生活片段,凸显了深沉的母爱对主人公的强烈震撼。

B.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亲人的信息,于是乡邮递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而许多留守老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了保障。

C.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寄来的2400元钱,高兴得睡不着觉,是因为她看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觉得儿子能力强、本事大,让她在村里长了脸。

D.母亲过去总是不让儿子寄钱回去,父亲去世后儿子要每个月寄200元生活费,母亲却说乡下开销不大,只要求寄100元,充分体现了在母亲那博大、宽广的心怀中记挂的总是儿子,唯一没有容纳的,常常就是她自己。

E.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

可是,丈夫去世,儿子远在他乡,孤身一人,又生活在十分偏僻的乡下,成刚的母亲是不可能真的十分快乐的。

解析:

B项,“而许多留守老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了保障”理解不合文意。

C项,让母亲高兴的是儿子对她的记挂和孝顺。

E项,“不可能真的十分快乐”错。

答案:

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给分。

(2)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可以从母亲不愿意去长沙生活,不让儿子多给钱,对邮递员到村中的热切期盼等事件中看出,“母亲”是一个对生活要求极低,关心孩子、乐观慈爱的形象。

参考答案:

①勤俭朴实,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对物质要求很低;②坚强执着,有自己的主见,一个人独自在乡下生活;③乐观慈爱,孤单却很快乐,心不在

钱上,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儿子身上。

(3)作品安排了母亲三次给儿子写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寄钱,是母子间亲情的传递,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媒介。

儿子两次寄钱,母亲三次回信,是作品情节的主要部分,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俭朴、慈爱的性格特征等。

参考答案:

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儿子两次寄钱,母亲三次回信,是作品情节的主要部分;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俭朴、慈爱的性格特征;③强化了主题,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4)“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8分)

解析:

此题考查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这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母亲并不在意儿子寄给她多少钱,而在意儿子的行踪,在意儿子时常与自己的联系。

符合这层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

“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相对儿女而言,金钱、物质不是父母所关心的,作品中让人挥之不去的无疑便是那位平常又慈爱的母亲的那颗滚烫的心,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牵挂是全身心的。

①母亲在意的不是儿子寄钱的数量,而在意一年能享受12次儿子给她寄钱的快乐;②母亲在意的是儿子能够经常跟她联系,因为她牵挂儿子的行踪,牵挂儿子的平安;③儿子给年迈的母亲寄钱,固然是履行赡养的义务,更是孝心,是回报和感恩,同时母亲也需要儿子情感的关怀。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不能脱离原文泛泛而谈。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

1958年,施雅风主持建立中国第一支高山冰雪利用考察队,以“开发高山冰雪,改变西北干旱”的豪情,带领100余人向祁连山进发。

险峻巍峨的祁连山,绵延千里,冰峰雪岭,施雅风带领队员们手持登山冰镐,经过艰难跋涉,登上1950米的黑大板山北坡一条冰斗的山谷冰川做详细考察。

考察队共考察了10个冰川区,33个冰川群,120多个冰川组,900多条大小冰川。

在施雅风主持下,写了一份13万字的《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奠定了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基础。

自此,中国人开始了自主探索冰川的历程,施雅风成为中国冰川考察和研究的开创者。

施雅风还主持了天山山系的冰川考察,在乌鲁木齐河源冰川和水文方面的考察研究中,对冰川物理特征要素及从冰川到河流直到渗入地下的水文形成和转化及消失规律等进行观察研究。

1964年,他率考察队对希夏邦马峰进行考察,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是世界范围内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之一,在施雅风之前,还没有人登上过。

希夏邦马峰考察为日后珠穆朗玛峰和西藏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打下了基础。

后来,年近70的施雅风还环绕半个地球,到达建在乔治王岛上的中国长城考察站,进行为期15天的南极冰川考察。

研究冰川不能局限于冰川,应该将寒区特有的现象——冰川、积雪、冻土的研究结合起来。

在施雅风的提议下,中科院在兰州设立冰川、积雪、冻土方面的综合研究所,施雅风主抓业务。

当时,他的妻儿都在北京,他的工作关系也在北京,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他举家迁到兰州。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最难克服的就是冻土,施雅风带领冻土考察队进行青藏铁路西大滩到昆仑山垭口段的冻土考察,为日后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除了冻土,施雅风又涉猎一个新领域,那就是泥石流。

他亲任西南泥石流考察队队长,对成昆铁路通过西昌泥石流区域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六条河流的泥石流,对成昆铁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这条铁路再也没有受到过泥石流的侵害。

1980年,施雅风发起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讨论,这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

李四光早在1931年就提出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第四纪冰川,当时引发很多人质疑。

1937年,李四光撰写专著《冰期之庐山》对自己多年的第四纪冰川研究进行总结,认为此说不容置疑,他的观点被不少人接受和支持

此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地质界最有成就的著作之一。

抗战期间,李四光对鄂西、湘西、川东、贵阳等地考察,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学派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担任地质部部长,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推广得很快,李四光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不少人对李四光的观点不赞同,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经过对庐山的考察,施雅风公开撰文《庐山真有第四纪冰川吗?

》,又联合许多专家学者,对南起广西,北至大兴安岭,西至西螺髻山,包括庐山在内的广大地区进行考察,最终结论是中国东部地区除了少数高山有确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外,李四光所说的中低山地却没有。

施雅风和其他三十多个研究者合作撰写了60万字《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

施雅风还主持“全球变暖与中国自然灾害趋势研究”的课题,“科学研究必须走在生产建设的前头”,这是他一贯的主张,施雅风从来不是一个埋首书斋的学者,而是始终牢记肩上责任的科学家。

他获得甘肃省科技功臣奖后,用这笔奖金资助甘肃省康乐县景谷乡的一所小学建教学楼,在家乡的中学捐资设立奖学金,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求学。

施雅风一直关注社会改革,在他看来,经济改革大的方向是成功的,但也引发了贫富差距、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