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762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北师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页—第2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投影仪、各种图片、米尺等。

教学课时11课时

小数的意义————————————————————2课时

测量活动(单位换算)———————————————1课时

比大小——————————————————————2课时

练习一——————————————————————1课时

购物小票(小数加减法运算一)———————————1课时

量体重(小数加减法运算二)————————————1课时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练习二——————————————————————2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页—第6页的“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

“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学生准备学习资料。

2、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

3、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除了某些商品的标价用到小数外,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师出示书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数所表示的意思。

二、小数的意义

(一)学生尝试解决。

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

一本作业本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

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

教师鼓励学生猜一猜。

师:

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不猜“1厘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

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

(二)教师引导探索。

1、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

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

可以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

教师再指名进行回答,最后同桌互说。

教师:

你能表示出0.4吗?

学生尝试。

集体订正。

教师:

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

学生进行解答。

2、1分也就是多少元?

0.02米,也就是多长?

猜一猜。

能说一说想法吗?

学生猜想后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

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

为什么?

是受什么启发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1=1/100.3=3/10

0.01=1/1000.04=4/100

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根据探索的结果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

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

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三、运用拓展

1、一个正方形是1,平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吗?

20份?

2、0.03米就是多长?

为什么?

0.12米呢?

3、这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成()。

如果要表示59份呢?

0.013、0.216?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0.001米也就是多长?

为什么?

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

30毫米?

四、练习提高

1、第6页第1题。

2、第6页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一个为“1”的正方形,怎么样表示0.1?

(2)0.1元表示多少钱?

(3)0.1米呢?

1里有多少个0.1?

1里有多少个0.01?

2、

(1)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多少?

(2)把“1”平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

12份是多少?

(3)把“1”平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

12份是多少?

125份是多少?

(4)6个0.1是多少?

6个0.01?

13个0.01?

18个0.001?

二、探索小数的数位

(一)学生自学

自学提纲:

(投影出示)

1、自己写一个小数,并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

2、想一想或看书找一找,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把新认识的数位在数的相应位置写出来。

3、与你的同桌相互检查学习效果,给完成好的同学画一颗星。

(二)学生汇报。

1、指名汇报。

(1)教师指两到三名学生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汇报。

(2)集体订正,学生互评。

(3)认识今天新学习的数位“十分位”、“百分位”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教师出示: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难测量准确,现在还准备重新测量,到目前,一般都沿用1975年我国测量的数字——8848.13米。

我们来看这个数,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小数?

板书:

8848.13

(1)从左边看,第一个8表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边说边板书数位和计数单位。

(2)“1”表示多少?

“3”呢?

相应的数位应该叫什么?

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5页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说一说各数位名称的意义。

2、第4页的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第5页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数学游戏。

课本第4页的数学游戏“涂一涂”。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涂。

五、全课小结。

小数的认识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也可以表示0.1。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0.01。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0,也可以表示0.001。

 

课题

测量活动

授课

知识与技能:

会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活动,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

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难点

几米几分米或几米几厘米等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具

米尺、卷尺等。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

猜一猜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情景图的主题,并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组讨论:

6分米和45厘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呢?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先写成分母是10或者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4、让学生自己阅读第6页。

活动二:

量一量

1、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或者其他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2、重点讨论:

1米6分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4、完成第6页“填一填”。

左面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面要求学生自己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书中获取问题,研究解决。

 

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小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选择喜欢的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最后全班交流。

解释与运用

活动一:

练一练

1、第7页“试一试”。

第一题:

先让学生从题中找出数学信息,再用小数表示。

重点讨论:

1千克500克=()千克。

第二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再用小数表示。

2、第7页“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活动二:

量身高

1、同桌相互帮量身高,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

活动三:

收获园

自我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情况,自己有什么收获。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交流,大胆表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

7分米是7/10米,也就是0.7米。

1米=100厘米

45厘米是45/100米,也就是0.45米。

课题

比大小

(一)

授课

教学

情感目标:

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能力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活动,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学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学排列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一、设疑激趣:

1、创设情境:

少年演讲比赛

  教师提问:

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的得分高呢?

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1)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2)教师提问: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87○9.90

2、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

(1)独立阅读,分析信息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回忆旧知,为新知的学习顺利铺垫,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交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对他们理解数学很有帮助,甚至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

4、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教师:

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解释与应用

一、我能行:

1、独立练习:

P91、2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