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618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docx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化学实验部分)

课标诠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辨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认识常用仪器,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

2.培养看图识别仪器的观察能力,培养根据实验目的要求,按一定的实验程序选择合适的基本操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判断错误实验操作所造成后果的能力。

3.掌握常见物质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条件和现象。

4.通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比较,培养用简单装置制取气体、收集气体的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及实验装置图正误的误别能力。

5.培养对重要气体除杂、转化、推断的分析判断能力。

6.通过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培养联想、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7.通过物质的鉴别、推断、制备等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评价和设计能力。

8.通过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取、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实验,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见下表: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

1.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装配小型气体发生器

3.收集少量气体

1.装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如需加热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2.加热时受热要均匀,加热后不能聚冷,防止炸裂

烧杯

1.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用于溶解物质

1.加热时应放置在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酒精灯

用于加热,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酒精量不得超过容积的

、不得少于容积的

2.加热时玻璃仪器勿与灯芯接触

3.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

4.用毕不可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

铁架台(附铁圈、铁夹)

用以夹持试管、烧瓶以及固定各种仪器的成套实验装置。

一般用于过滤、加热等操作

用铁夹夹持试管或烧瓶时应夹住在中上部,并不可用力紧拧螺丝,铁圈、烧瓶间应垫石棉网

胶头滴管

用水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或溶液

1.一支滴管一次只取用一种试剂,洗净后方要取用另一种试剂

2.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地放在容器上方

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以防止试液倒流

药匙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药品

1.两端有大、小两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取较少量时用小匙

2.保持干燥和干净,取不同药品时应用滤纸揩干净。

玻璃棒

1.用于搅拌

2.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

1.搅拌要轻,避免与玻璃容器碰撞

2.引流时,要使烧杯尖嘴贴靠玻璃棒使液体流下

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分装各种试剂:

1.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

2.细口瓶、滴瓶盛放液体试剂

1.需避光保存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2.带有玻璃塞的试剂不可盛放强碱性物质

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准确到0.1毫升)

1.不能加热

2.不能用于作反应容器

3.不能用于配制溶液

4.量取液体体积时以凹液面最低点读数为准(平放在桌面读数)

漏斗

1.过滤

2.向小口容器倾注液体

3.易溶性气体的吸收

过滤时要注意: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2.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水槽

贮水容器,常跟集气瓶合用于排水集气

槽中盛水量要适宜,既不能过多,也不宜太少

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地称量仪器或化不试剂的质量(准确到0.2g)

1.用镊子取用砝码

2.勿使天平振动,使用前先调零

3.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4.托盘中各放入大小、质量相同纸片,或表面皿、烧杯等

烧瓶

1.进行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加热反应

2.装配气体发生器

3.保存溶液

1.使用时固定在铁架台上

2.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蒸发皿

溶液的蒸发、浓缩或结晶

1.溶液不超过容器量的

2.液体量较多时可直接加热蒸发

3.蒸发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

操作要点

药品

取用

固体

1.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

2.取有一定质量的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

液体

1.倾倒法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于桌面,标签对着手心。

若为大口容器须用玻璃棒引流

2.若取用少量药品可用胶头滴管移取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用量筒量取

浓酸

浓碱

1.取用时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2.若不慎将酸或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时的处理(此处从略)

3.眼睛中溅入酸或碱溶液时的处理(此处从略)

物质的称量和溶液

的量取

固体:

托盘天平

液体:

量筒

物质加热

1.热源:

酒精灯、酒精喷灯、电炉等

2.加热用外焰且要预热,受热要均匀

3.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试管夹,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与桌面倾斜成450角,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5.有些仪器可直接加热,如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如烧杯、烧瓶等

溶液的配制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

(1)计算,

(2)称取或量取,(3)溶解,(4)装瓶,贴签

2.溶液配制一般在烧杯中进行且常用玻璃棒搅拌3.稀释浓硫酸时切勿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液体的过滤

1.会用滤纸、漏斗、烧杯、铁架台等仪器

2.过滤时要求“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即滤纸上谈兵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漏斗颈的末端紧靠盛器烧杯内壁,倾倒滤液、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仪器的装配和洗涤

1.液体的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下断搅动防止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

1.装配连接仪器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初步学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手温与气温相差很小时可采用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3.洗涤玻璃仪器时若内壁上附着的水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已洗涤干净

4.仪器内壁附有不易用于洗净物质的处理(此处从略)

 

 

 

 

 

二、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的分离是交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各自分开,从而得到几种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它不同于物质的除杂(有时也叫物质的提纯),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分离出来或者除去的过程叫做物质的除杂或提纯。

分离和除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除杂对分离出来的杂质并无纯度要求,而且还常常通过化学变化使杂质变为其它较易被分离的物质而除去。

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或者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

在整个分离或提纯的过程必须注意:

不增加新的物质;被分离或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应用举例见下表:

蒸发法从NaCl溶液中提取Nacl

过滤法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泥沙

结晶法除去KNO3混有的NaCl

加热不除去CuO中的Cu2(OH)2CO2

溶解法除去CaCO3中的Na2CO3

置换法除去ZnCl2中的CuCl2

转化法除去CO2中的CO

吸收法除去CO中的CO2

沉淀法除去CuCl2中的少量CuSO4

进行物质的分离或除杂时,常常几方法结合运用,例如,欲除去CuCl2中混有的硫酸铜,可先采用沉淀法将CuSO4与适量的BaCl2溶液反应,使SO2-4转化为BaSO4沉淀,然后再采用过滤去除法除去BaSO4,这样可得到较纯净的CuCl2溶液,如想进一步得到CuCl2固体,再采用蒸发法获得。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基本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等,常用的仪器有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等,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作用。

三、物质的制备

(1)常见气体的制取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

气体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药品

KClO3和MnO2或KMnO4

锌粒和稀硫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

装置

原理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

+MnO2+O2↑

Zn+H2SO4(稀)===

ZnSO4+H2↑

CaCO3+2HCl===

CaCl2+CO2↑+H2O

收集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气集气法

排水集气法

向下排气集气法

向上排气集气法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是否只有水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立即复燃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立即熄灭

注意

事项

1.铁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1/3)位置且管口略向下倾斜

2.药品平铺管底以扩大受热面

3.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4.排水集气时要在导管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5.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火焰

1.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至酸液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2.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3.排水集气时要在导管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1.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至酸液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2.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相同点

1.实验前都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伸入反应容器导出气体的导管只需露出橡皮塞0.5—1厘米

3.若用排气法收集气体,导管须伸至集气瓶底部

4.因制取H2和CO2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相同,因而二者的反应装置相同

 

 

 

 

注:

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反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2)其它物质的制备方法

要了解其它物质的制备方法,必须熟练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反应。

这其中最常见的是盐的制备方法,它们是:

1.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3.金属+酸     盐+H2↑

4.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5.酸+碱   盐+水

6.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7.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8.酸+盐    新酸+新盐

9.碱+盐   新碱+新盐

10.盐+盐   新盐+新盐

但如果具体到某一种盐,其制备方法肯定不多于十种,因为对于某一种盐而言,它不可能既是含氧酸盐,又是无氧酸盐,如果再考虑到一些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等问题,有些方法往往不可行,例如对于MgSO4,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如下几种:

(a)Mg+H2SO4====MgSO4+H2↑

(b)Mg+CuSO4====MgSO4+Cu

(c)MgO+H2SO4====MgSO4+H2O

(d)Mg(OH)2+H2SO4====MgSO4+2H2O

(e)MgCO3+H2SO4====MgSO4+CO2↑+H2O

需要注意的是,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来研究各类物质的制法,只能提供制取的可能途径,在实际生产上要受到原料成本,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四、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是指物质的鉴定、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推断三个方面,三者间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

它们的共同点是:

都要依据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适宜的化学试剂和方法,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由此加以判断。

但物质的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种物质的定性检验,一定要结合物质的化学特性进行定性的检验。

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根据物质间的不同性质来区别,如果有四种物质要鉴别,若已确认三种,则剩余的必为第四种。

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事实,依据性质推理,分析出被检验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最后得出结论。

        

物质的检验要求准确无误,方法要简便易行且便于操作,现象要明显且具有典型特征,鉴定、鉴别多数情况下是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的,如果被检验的样品是固体,应先取少量配成溶液,然后再逐步地进行检验。

进行物质检验时要注意排除杂质的干扰,所选择的试剂和添加试剂的顺序要合理。

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是检验物质的重要基础知识,用以检验某些物质的基础知识如下表,需熟练掌握。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待检物质

性质依据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备注

氧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易使可燃物燃烧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C+O2CO2

 

氢气

可燃,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且燃烧产物只有水一种

点燃该气体(已验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小水珠

2H2+O22H2O

若H2不纯会有爆鸣声。

不能只根据火焰颜色加以判断

二氧化碳

(1)无色、无味气体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瓶中

(1)石灰水变浑浊

(2)木条熄灭

Ca(OH)2+CO2===

CaCO3↓+H2O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止CO2一种,但有些情况下可借助此性质判断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可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产物只有CO2

点燃(已验纯),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上干冷的烧杯和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火焰呈蓝色,干冷烧杯内壁无水雾或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2CO2

Ca(OH)2+CO2====

CaCO3↓+H2O

若不纯时点燃也会产生爆鸣声

甲烷

无色无味气体,可燃,火焰明亮且呈蓝色,燃烧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

点燃(已验纯),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上干冷的烧杯和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火焰明亮且呈蓝色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4+2O2CO2+2H2O

Ca(OH)2+CO2====

CaCO3↓+H2O

(1)同上

(2)燃烧产物既有CO2又有H2O的气体不只CH4一种

 

 

 

 

 

 

(2)酸、碱、盐以及常见离子的检验

待检物质

性质依据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备注

盐酸

(HCl)

H+和Cl-

HCl在溶液中电离为H+和

Cl-。

H+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或使pH试纸显示pH<7;Cl-能与AgNO3溶液中的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白色沉淀

向待检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取待检溶液测其pH值另取待检溶液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石蕊试液变红或pH试纸显示pH<7,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HCl+AgNO3

==AgCl↓+HNO3

Cl-的检验方法同样适用于盐酸盐(氯化物)溶液的检验

硫酸

(H2SO4)

H+和SO42-

H2SO4在溶液中电离为H+和SO42-。

H+的检验同上,SO42-能与Ba2+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

检验H+的操作同上,另取待检溶液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最后加稀HNO3或稀盐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H2SO4+BaCl2==

BaSO4↓+2HCl

SO2-4的检验方法同样适用于硫酸盐溶液的检验

碱液

(OH-)

能使酚酞变红,石蕊变蓝;或使pH试纸显示pH>7

取少量待检液后滴加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或测定其pH值

酚酞试液变红或石蕊试液变蓝或pH试纸显示pH>7

 

 

碳酸盐

(固体或溶液)CO32-

碳酸盐固体或溶液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

取样后另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2HCl==

CaCl2+CO2↑+

H2O

CO2+Ca(OH)2==

CaCO3↓+H2O

酸一般不用稀硫酸

H2O

能与白色CuSO4固体结合生成CuSO4·5H2O蓝色晶体

取待检物质少许与CuSO4接触

白色CuSO4固体变为蓝色

CuO4+5H2O===

CuSO4·5H2O

此法常用以判断某些物质中是否含水

Ba2+

SO42-能与Ba2+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

取待检溶液加入

Ba(NO3)2溶液最后加稀HNO3或稀盐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a2++SO42-

=BaSO4↓

 

Ag+

Cl-能与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白色沉淀

取待检溶液加入含Cl-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g++Cl-

=AgCl↓

 

NH4+

NH4+和OH-反应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取待检溶液加入碱液,微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NH4++OH-=

NH3·H2O=

NH3↑+H2O

 

 

 

 

 

 

 

五、实验分析与设计

1、实验设计题和实验评价题是对学生进行实验综合能力考查的题型之一,是当前课程改革和中考所关注的热点。

其命题方式通常有:

①设计反应原理②设计实验装置③设计操作程序④侧重于某一要求的综合设计并含定量设计要求⑥以批判的思想方法对所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2、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

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

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有创新意识。

解答实验评价题时,要围绕题目提供的多种方案,从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可行、所用试剂是否经济、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是否体现“绿色化学”等方面进行评价。

3、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新的实验,针对综合实验进行分析是化学实验的难点,其基本思路是:

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

②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基本原理,进而选择仪器以及药品,设计好实验步骤。

③运用基本知识和操作原理,将实验连成一体,具体装置分为:

气体发生装置、气体除杂装置、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a、气体除杂装置,如果用洗气瓶装置除杂,先除杂,后干燥。

b、尾气处理方法:

有毒气体应用溶液吸收(如Cl2、SO2用NaOH溶液吸收)或点燃(如CO)。

c、注意多种杂质的除杂顺序。

d、注意某一装置的重复使用。

e、注意多余装置的筛选。

精题解析:

例1下列仪器中,都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是 (  )

A.试管、量筒、蒸发皿   B.蒸发皿、烧杯、试管

C.量筒、蒸发皿、烧杯   D.试管、集气瓶、蒸发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解决这一类问题要求学生记住仪器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方法。

试管、蒸发皿、坩埚可以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量筒、集气瓶、水槽不能加热。

A、C中量筒不可用于加热;B中三种仪器均可用于加热液体,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D中集气瓶不可用于加热。

答案:

B。

例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解析:

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必须口对口,标签对手心,试剂瓶的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A正确;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B错误;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C正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正确。

答案:

B。

例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1)洗涤试剂瓶内壁附有的碳酸钙                    。

(2)过滤操作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                   。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           。

解析:

本题不仅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

(1)中如果用水或稀硫酸洗涤就不正确,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水和稀硫酸均不能有效除去碳酸钙。

答案:

(1)可以先用稀HCl洗涤,溶解碳酸钙,再用水洗涤。

一般的思路是将附着物与某种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物质。

(2)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滤液中仍然有固体物质,再进行一次过滤。

(3)将玻璃管沾些水后再插入胶皮管内,以减小阻力。

例4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B.用稀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油污

C.实验时多取的白磷可以放回原瓶

D.按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氯化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解析:

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油脂应用碱液洗涤,一般多取用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是因白磷在空气中会自燃,不能放入废液缸中。

答案:

C、D。

例5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一般方法是给装置加热(可用手捂,亦可用酒精灯加热),若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停止加热时,导管口会有一段水柱,如C所示。

对于装置A,首先要加水液封和关闭弹簧夹a,然后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可用加热的方法,在支管处接一直角导管,伸入水中(如C的右半装置);也可以关闭a后,直接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静置,若水柱高度不变,则装置不漏气。

D装置可通过抽(推)针筒的活塞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若装置不漏气,向右拉活塞时,装置中有气泡产生,向左推活塞时,左侧浸没在液体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

而B装置,关闭a后,由于蒸馏烧瓶和分液漏斗间有橡皮管连接,压强始终相同,所以不管装置是否漏气,都可以将水轻松放入烧瓶中,因此无法检验其是否漏气。

答案:

B

例6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中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气球胀大;③中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④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胀大。

答案:

A

例7 根据图4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序号表示):

图4

图4

(1)写出编号为①②的仪品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