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278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docx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

浙江杭州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2019初三上年末重点考试-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总分值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码。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有关人体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小肠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要紧场所

B、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碱性的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C、心脏中有房室瓣,静脉中有静脉瓣,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

D、人体的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以下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缓解胃痛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假如涂含碱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就较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当材料的晶粒〔或微粒〕的大小处于纳米级时,其性质就会出现奇异的变化。

如:

各种块状金属显示一定的颜色〔多数银白色,少数呈红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时,都成了黑色。

纳米ZnO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得到的铜粉是纳米铜

B.纳米氧化锌的化学性质类似于纳米氧化铁,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黑白照相底片上析出的黑色银颗粒处于〔或小于〕纳米级大小

D.“隐形”飞机确实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无色透明的飞机

5.电烙铁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特别烫,而连接电烙铁的导线却没有明显发热,这要紧是因为〔〕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导线散热比电烙铁快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烙铁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烙铁电热丝的电阻

6.小红处于青春期生长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需要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下食品组合可提供较多蛋白质的是〔 〕。

A、牛奶、鸡蛋  B、饼干、饮料

C、水果、蔬菜     D、稀饭、油条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每年杭州都会举办盛大的烟花大会,烟花的壳里存放的要紧是易爆的黑火药,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燃料〕和硝酸钾〔氧化剂〕组成。

而烟火中的颜色效果那么是通过添加金属盐来产生的,比如钡盐产生绿色。

阅读以上内容后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黑火药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木炭、硫磺和硝酸钾这三种单质组成的

B、在黑火药发生爆炸的过程中,硫磺是用于产生能量,而硝酸钾那么用于助燃

C、在烟花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会闻到一些刺激性的气味,这是由于硫磺燃烧后的产物

D、为了获得更加绚丽的烟花效果,我们也在烟花中加入铜盐来增添蓝色

8.右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体循环的途径〔〕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9.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基本上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要紧场所

10.如图是小林家里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热水器有高、中、低三档功率、小林发明热水器高档位不能工作,其他档位能正常工作、小林猜想造成故障的缘故有以下四种,你认为可能是〔〕

A、a处接触不良B、b处接触不良

C、某电热丝短路D、某电热丝断路

11.如图,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那么〔〕

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

C.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

D.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A、化合物基本上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因此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基本上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那么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3.欲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杂质试剂

ACO2HCl气体NaOH溶液

BCuOCO2〔灼烧〕

C稀盐酸溶液CuCl2KOH溶液

D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

同学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小明

Na2SO4、Na2CO3

小红

Na2SO4、BaCl2、Na2CO3

小军

Na2SO4、NaCl、Na2CO3

14.三位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同一混合某溶液进行了检验,分别得到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阅读表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由于BaCl2和Na2SO4、Na2CO3均不共存,因此小红的结论一定是不正确的

B、小明在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的稀硝酸,其目的是检验CO32-的存在并将其除去

C、小明接下来在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的Ba〔NO3〕2溶液,用来检验是否存在SO42-,并将产生的沉淀完全过滤。

D、小军同学在被测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发明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那么小明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15.某风力报警器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

当风速较小时,仅绿灯亮,电铃不响;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绿灯不亮,电铃响发出警报。

以下四幅风力报警器的原理图符合要求的是〔〕

ABCD

16.以下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

A、

B、

C、

D、

17.以下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18.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高台,放学回家的小翔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

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特别轻松的把重物推到了高台上。

关于这两种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B、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

C、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小翔做的额外功要小一些

19.如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假设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那么阻力是0.8N

B.假设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那么动力是0.8N

C.假设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那么有0.2J的功用于剪纸

D.假设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那么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20.灯泡L1标有“24V12W”的字样,灯泡L2标有“12V12W”的字样,将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假设要保证两个灯泡不损坏,那么〔〕

A.电源电压U的最大值为30V

B.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

4

C.灯泡L2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U之比为1:

3

D.电源电压U为36V时,灯泡L1、L2均能正常发光

21.如下图,电源电压一定。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串联

B、假设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那么闭合S1、S2后,两表都被烧坏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假设灯L1被短路,那么闭合S1、S2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被烧坏

22.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假设小球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

B.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

23.〔10分〕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内的胰岛素对维持▲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2)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缘故是▲;

(3)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

依照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组成。

(5)口服后的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

24.〔6分〕图中B处表示人体某处毛细血管网,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假设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那么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⑵假设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那么图中▲血管内的血液是暗红色的静脉血。

⑶假设在进食后一定时间内,A血管的血糖含量高于C血管,而在饥饿状况下,A血管的血糖含量略低于C血管,那么B表示人体▲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25.〔10分〕构建知识网络,能够关心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类物质。

(2)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一种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填化学式〕

(4)将某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以下为该金属的部分性质,依照性质推断该金属的一种用途▲。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g/cm3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5)请写出利用硝酸银检验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26.〔4分〕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为了证明上述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请将有关内容在以下横线上填写完整。

验证的实验方法

观看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1)取样,加Na2CO3溶液

无现象

(2)另取样,加▲溶液

无现象

证明两者刚好完全反应

27.〔6分〕假设一根质量为80kg,长10m的不均匀钢梁,A、C分别是钢梁的端点,钢梁重心B处距A端2.5m。

①搬运的过程中,将钢梁一端从地上恰好抬起时,以棒上的▲点为支点最省力,在乙中画出将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②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为

▲N。

28.〔4分〕28.液化石油气热值为3、5×107J/kg,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

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热▲J,需燃烧液化石油气▲g。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

29、〔8分〕某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实验现象

不变蓝

B

变蓝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作为1号试管的▲实验,B处实验现象为▲。

〔2〕1号试管不变蓝的缘故是唾液中含有▲,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能够说明▲。

〔4〕假如在水浴保温前滴加碘液,那么B处实验现象为▲。

〔5〕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消化,又能进行▲消化。

30.〔6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依照所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以下空格均填化学式〕:

〔1〕依照实验能够确定白色沉淀是▲;无色气体是▲。

〔2〕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3〕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有▲请写出该溶质和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4〕原固体粉末的可能组成有▲种。

31.〔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

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惊奇”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

为此该小组对铝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

在空气中灼烧铝片会生成▲〔填化学式〕;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A片浸入CuCl2稀溶液中,其表面特别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B片浸入CuSO4稀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进行猜测与猜测:

▲离子可能会对铝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

【实验3】另取用砂纸打磨的一片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将其放入另一CuSO4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该反应属于▲差不多反应类型。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

称量实验反应前后的B片铝片〔取出并擦干净〕,金属片的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l-27Cu-64〕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3-5滴Na2SO4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依照实验2、3、4、5的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2.〔7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下图的器材测量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功率,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补充完整。

〔2〕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____▲____端〔选填“C”或“D”〕;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利用移动滑片P改变小灯泡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明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那么发生故障的缘故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8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片向____▲___移动〔选填“C”或“D”〕当电压U=__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读出如今电流表的读数并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5〕实验过程中,一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但他发明灯泡不是特别亮,因此赶忙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事实上小刘同学的做法是欠妥的,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分〕如下图是小洁同学设计的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图,电灯L标有“220V25W”〔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妨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灯L的电阻是▲,当电灯L的实际功率是9W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你认为那个设计存的问题是▲

34.〔6分〕钢铁、铝合金、铜制品等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据可能,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1)铁生锈和哪些因素有关?

▲〔任写一个因素〕

(2)一同学联想到家里铜制餐具上有一层绿色物质,认为铜在空气中也会生锈。

他们上网查阅资料,明白这种绿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为Cu2(OH)2CO3(铜绿)。

他们从铜绿组成和空气的成分大胆猜测,铜生锈除了与铁生锈条件相同外,还应该有CO2参加反应。

请写出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

(3)【查阅资料】漂亮的孔雀石的要紧成分也是Cu2(OH)2CO3,然而孔雀石受热后会变色?

提出问题:

孔雀石受热后会分解吗?

分解产物是什么?

建立猜想和假设:

孔雀石受热后会分解,分解产物是:

猜想一:

CuO、H2O和CO2猜想二:

CuO、C和H2O

猜想三:

CuSO4、CO2和H2O猜想四:

Cu、CO2和H2……

【分析】以上猜想,依照▲,猜想三明显有错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孔雀石受热的分解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l

取少量干燥的孔雀石样品置于大试管中进行加热

(1)残留固体呈黑色

(2)大试管内壁有水珠

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水。

黑色的固体是什么?

同学们接着实验:

步骤2

完全加热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3)▲

黑色的固体只有CuO没有C

【反思与拓展】

①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特别多,如制成不锈钢,还有▲(任写一种方法)。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8分〕

35.〔6分〕实验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看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看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操纵钢球▲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的大小、

36.〔8分〕小明把两电热棒R1、R2分别通过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能表接到电压恒为220V照明电路.电能表转盘每转一圈说明消耗电能5000J.如下图,R1、R2分别把放在相同规格烧杯中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加热到80℃,记录数据如上表

〔1〕R1通电100s消耗多少电能?

〔2〕R1的电功率多大?

〔3〕R1的电阻多大?

〔4〕两杯水用于升温所需消耗电能应相同,而依照表中实验数据明白R1与R2消耗的电能不同.请分析什么缘故导致R2消耗的电能比R1的大?

37、〔6分〕某白色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物质,取14.6g该固体混合物,全部溶于100克水中,再向其中逐滴滴入10%的盐酸溶液,产生并收集到CO2气体〔假设反应后CO2完全逸出〕4.4g,〔Na-23O-16C-12H-1Cl-35.5〕

〔1〕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固体的质量。

 

 〔2〕依照题意请在下图中画出加入盐酸的质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要求在图中横坐标上标出要紧的坐标数据〕

38.〔8分〕阅读文章后回答以下问题:

日前,媒体报料: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食品添加剂名为“一滴香”。

经分析,“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长期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

“一滴香”的颜色呈淡黄色,质感黏稠。

滴一滴在清水里,本来无色无味的清水上飘起了一点油花,一股鸡肉汤的浓香赶忙产生。

1.“一滴香”的颜色呈淡黄色,质感黏稠。

描述的是该物质的▲性质。

2.“一滴香”上注明的要紧成分成分为乙基麦芽、酚、丙二醇、食用香料等。

其中丙二醇是一种工业上的香精原料。

分子式:

C3H8O2,分子量为▲,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O-16C-12H-1〕

3、食品专家断定“一滴香”长期食用更会损伤肝脏,肝脏能促使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肝脏属于▲系统。

亭趾中学2018年九年级阶段质量检测

科学评分标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

23.(10分,每空2分)〔1〕血糖

(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被消化

(3)B(4)消化腺(5)右心房

24.每空2分〔1〕分离〔2〕A〔3〕肝

25.每空2分〔1〕盐

(2)Fe2O3+6HCl=2FeCl3+H2O(3)Cu〔Ag等均可〕(4)导线、锅等(5)AgNO3+HCl=AgCl↓+HNO3

26.每空2分没有氢氧化钙盐酸〔或氢氧化钙等含钙离子钡离子的物质均可〕

27.①A②200N。

28.〔4分〕168000080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

29.每空1分〔1〕2mL清水对比变蓝〔2〕唾液淀粉酶〔3〕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作用〔4〕蓝色不褪去〔5〕〔没有前后关系〕物理性化学性

30.〔6分,.每空1分〕〔1〕CaCO3CO2〔2〕Na2CO3

(3)NaOHNaOH+HCl=NaCl+H2O〔4〕3种

31.〔6分,.每空1分最后结论2分〕〔1〕Al2O3〔2〕Cl-〔或氯〕不能写Cl离子〔3〕置换〔4〕变大〔5〕氯离子对铝和CuCl2溶液的反应有促进作用〔1分〕;硫酸根离子对铝和CuSO4溶液的反应有抑制作用〔1分〕或者写类似:

氯离子对氧化膜有破化作用,硫酸根离子对氧化膜有保护作用

34.〔6分〕〔1〕水、空气〔氧气〕、内部结构〔1分〕

〔2〕Cu+O2+CO2+H2O=Cu2(OH)2CO3〔1分〕

依照质量守恒〔1分〕黑色固体完全溶解〔1分〕,溶液变成蓝色〔1分〕表面涂油漆等〔1分〕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8分〕

35.〔6分〕

〔1〕速度

〔2〕质量

〔3〕滚动速度__动能____、

36.〔8分〕

〔1〕100000J

(2)1000W(3)48.4欧

〔4〕R2加热时间长,散失的热量更多,因此需要的热量更多。

37.〔共6分〕

(1)解:

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克

Na2CO3+2HCl=2NaCl+H2O+CO2↑〔1分〕

10644

x4.4

得到x=10.6〔1分〕

那么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14.6-10.6=4克(1分)

38.(8分,每空2分)

1、物理2、769:

2:

83、消化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