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专题二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6707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专题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概专题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概专题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概专题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概专题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专题二DOC.docx

《毛概专题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专题二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专题二DOC.docx

毛概专题二DOC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对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但是,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

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可见,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第一点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的是不同时期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我们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而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第二,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加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经过认真的概括和提炼,就能够上升为新的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实践。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理论总结。

我们所熟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理论总结的伟大成果。

这两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拥有了不竭的动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里要注意是实践经验+历史经验的总结。

实践经验好理解。

历史经验怎么理解呢?

如:

实事求是,出自班固“汉书”为刘德做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和其他古籍的时候,写了不少战略战术的批语,汲取古代兵法的精华;毛泽东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也进行了合理的吸收,其中的“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就被吸收进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去了;毛泽东通晓古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八大后,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感到领导队伍老化,需要培养年轻干部,为宣传这一主张,让年轻人敢于脱颖而出。

毛泽东一口气举了30个古今中外没有学历靠自己奋斗而成名成家的青年的例子。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熟读四书五经,对《资治通鉴》更是爱不释手。

吸取了很多历史经验,并把他们加以提炼、升华。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必须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因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同本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过程当中,中国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了自身的重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文化土壤。

其实,中华民族一直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

外国文化到了中国,不改变成中国的样子,就不能立足。

历史上,基督教到中国来过五次,但因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协调,结果没站住脚跟(中国人追求道德至上、追思先人、敬畏自然,不能接受独一真神。

而基督教拒绝中国教徒祭祖祀孔)。

最后一次是靠大炮保护,打进来的。

佛教能被中国人接受,正是因为它吸收了中国“孝”和“忠”的传统,作了一些变化。

再举一个国内民族的例子,满族。

为了巩固统治,满族在文化上做了许多牺牲。

尽管他们强调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但是却深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满族文字的例子。

再比如肯德基为什么在中国经营的这么成功?

因为它善于迎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汉堡到油条。

全球来看,麦当劳是老大,肯德基只能屈居第七。

然而在中国,肯德基以1500多家加盟店的实力遥遥领先于麦当劳,是麦当劳的两倍。

为什么?

主要是实行了本土化策略。

麦当劳的本土化大概“珍宝三角”比较出名。

但是肯德基:

芙蓉鲜蔬汤、老北京鸡肉卷、十全如意沙拉、玉米沙拉、嫩春双笋沙拉、番茄蛋花汤、川香辣子鸡、香菇鸡肉粥、海鲜蛋花粥、鸡蛋肉松卷、猪柳蛋。

肯德基的管理层几乎都是中国人,而麦当劳则几乎是洋面孔,本土化与国际化路线不同。

“中国麦当劳,仍然是全世界的麦当劳;中国肯德基,已慢慢成为中国人的肯德基。

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并取得伟大的成绩,除了中国革命实践需要这个决定因素外,中国文化善于吸纳包容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点掌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而它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那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哪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鲜活理论成果呢?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是毛泽东最先提出的。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纳入这一理论体系之中,与毛泽东思想并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怎样理解?

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

但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个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来运用它,并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它。

第二,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

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

它是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因此,凡是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治口号,无论是出自毛泽东本人的言论还是党的文件,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些或那些方面的经验所做的系统的总结,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论著中的许多观点。

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和给林彪的信,初步形成了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然而,这两个重要文件,是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起草的,中央来信汇集了周恩来陈毅等同志的重视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思想。

红军反围剿失利主要原因是排挤毛泽东同志和共产国际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的转危为安是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而遵义会议的召开,正如毛泽东在延安说的“没有洛甫和稼祥的帮助是完全不可能的”

此外,党中央集体总结革命经验、提出重大理论原则、制定重要政策,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件和文献,也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几乎是在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和下面反复讨论,注意到下面工农群众的经验,和他的同事们多次开会讨论商量,集思广议。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1、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2、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3、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1、萌芽阶段:

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时间:

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大革命失败前(1921-1927)

理论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标志性著作:

1925年冬《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1926年1月1日《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

1926年9月1日《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基本形成阶段

时间:

大革命失败后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1928-1934)

理论标志: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标志性著作:

1928年10月5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的一部分。

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

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5个条件:

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

②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

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指明了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

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1928年11月25日《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28年4月以后,中国工农红军以弱小的兵力,与湘赣两省前来"会剿"的敌军斗争达4个月之久,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之下,红军粉碎了国民党一次又一次进攻,边界进入一个全盛时期,边界党组织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整顿党风,纯洁组织,并于1928年10月14日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悲观主义,确定了巩固发展根据地的大计方针。

11月14日,毛泽东领导召开了红军第六次全军党代表大会,并对如何反对敌军"会剿"作了详尽说明。

至此,边界的险恶局势有了根本好转,革命力量又蓬勃发展起来。

本文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写给中央的汇报。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共9个问题。

第一部分是"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第二部分是"割据地区的现势"。

文章有助于全党正确认识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以及进行武装斗争、加强党政建设的重要性;对革命运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对革命力量迅速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930年1月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1933年10月《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3、毛泽东思想的完备成熟及其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时间:

遵义会议(担架上的阴谋)到抗日战争结束(1935-1945)

理论标志:

新民主主义理论

标志性著作:

1935.12.27《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7《实践论》、1937.8《矛盾论》

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40.1.9《新民主主义论》

1939.10.4《〈共产党人〉发刊词》

1945.4.24《论联合政府》

从遵义会议到1945年中共七大的十年,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极不寻常的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最值得称颂的时期。

在这十年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光辉旗帜。

红军长征的胜利和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奠基,使得毛泽东有时机在陕北潜心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哲学上、军事上、政治上总结中国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表了许多光辉著作,从理论上解决了思想路线、军事战略战术原则和政治路线,在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形成体系——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基本形成。

哲学上: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理论基础的奠定——《实践论》1937|7、《矛盾论》1937|8。

意在告诫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清中国特殊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为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哲学思想。

军事上: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提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12

第一,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第二,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运动战为基本作战形式,游击战为重要作战形式等一系列的战略战术。

政治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提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12|27

第一,论述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大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领导权的思想;第三,规定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策;第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营垒不是铁板一块,提出了调整我党和国民党关系的政策。

(著名军阀冯玉祥、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东北军将领抗日英雄马占山等。

至此,毛泽东从哲学上、军事上、政治上对两次革命战争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了总结。

毛泽东思想逐步成熟,其标志就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1976)

1945年党的七大到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的十多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之后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继续沿着毛泽东断想开辟的航道勇往直前,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思想也在不断发展着的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活力和生机,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这期间,毛泽东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还要四面出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名篇章,在政策和策略、军事原则、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人民民主专政、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执政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而且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理论、方针和政策(主要有:

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

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等等。

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新的发展。

(关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方针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的建国理论和原则;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

在民主革命时期,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才走上胜利的坦途。

同样,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探索中,往往是清醒与迷茫、正确与错误、成功与挫折相互交织在一起。

1957年夏季以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发展趋向,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遇到了挫折。

在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为毛泽东思想宝库继续增添新内容的同时,主要是毛泽东本人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导致了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思想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最终导致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这些思想观点,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自然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1.2.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主体)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抓住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革命和怎样进行中国革命问题,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内容、动力、领导、前途、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

它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又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从发展的角度,讲地位)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讲实践指导意义)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讲长远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3、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4、十八大以来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三大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中国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