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认五线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67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认五线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认五线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认五线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认五线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认五线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认五线谱.docx

《学认五线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认五线谱.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认五线谱.docx

学认五线谱

学认五线谱

把固定的音升高或者降低叫“变化音”用来表示这种变化的符号叫“变音符号”。

(一)变音符号共有五种。

1、“#”升号

2、“b”降号

  这两种符号都表明符号后面紧跟着的音要升高半个音,或者降低半个音。

3、“×”重升号

4、“bb”重降号

3、4两种符号表明紧跟在后面的那个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

注释1:

全音是大二度,半音是小二度。

关于全音和半音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时里会给大家介绍

5、“

”还原号

用来表示在它后面的那个音不管前面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要恢复原来的音高。

(二)变化音的位置:

变音符号必须对准所要升高或者降低的音。

(升号和还原号的斜方孔,降号和重降号的孔,重升号的交叉点。

(三)变化音的用途有两种:

1、调号

一种是写在谱号后面的,这种变音记号也叫“调号”。

谱例1:

这表明在这个调(调性以后会讲到)里面标到的音,不管音的高或低,都要固定的升高或者降低。

比如:

是#F#G#C,那么在这个曲调里所有的F、G、C都要升高半个音。

(如果遇到临时变音记号以临时变音记号为准)。

在乐谱中写在某一个音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也叫临时升降号。

谱例2:

2、这是表明这个音要临时改变音高。

这种临时升降号可以管一小节,在一小节之内有同样音名的音都要服从第一个变化音,也要跟着变化同样的音高。

它的前面在就不需要有再画相同的符号。

但是这种临时升降号只有在同一小节之内有效,这一小节之后就不再起作用了,可以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3、在写变音记号时的注意事项:

a)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

但必须对准后面所要表达的音,才能使后面的音有准确的音高。

b)升号和还原号都有两条横线,这两条横线要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要比两条竖线画得粗一些。

谱例3:

节奏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

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

二、节拍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

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

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

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第二节拍子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

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

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

(等于半拍加半拍)

图示: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

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

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

象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就是指4/4拍。

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

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

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

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

如2/4拍。

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

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

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

谱例1: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

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

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

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

谱例2:

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

谱例3:

6/8拍与2/43/4拍不同的是:

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

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

谱例4: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

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

比较常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第三节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

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下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

谱例1:

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

谱号-->调号-->拍号。

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

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第四节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一、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

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

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

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

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二、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

)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

(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

谱例1:

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以区别终止线)。

谱例2: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

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

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第五节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

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

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

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一、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

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

谱例1:

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

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二、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

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

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

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

谱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