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617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真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中国的《学记》B.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的人物是()

A.利托尔诺B.孟禄

C.麦丁斯基D.沛西·能

3.决定着教育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D.政治文化

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爱尔维修和霍尔关于人心理发展的观点属于内发论

B.洛克和施太伦关于人心理发展的观点属于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C.华生和狄德罗关于人心理发展的观点属于外铄论

D.高尔顿和吴伟士关于人心理发展的观点属于内法论

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制,是指以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B.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学历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C.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组织管理、政策法规和各种教育设施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D学校教育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根据国家的性质而制定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校组织管理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根据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分为()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C.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D.合成课程与学科课程

8.有关发现教学模式,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发现教学又叫问题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照发展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的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已知事实或现象中推导出未知,形成概念,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独创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C.发现教学模式费时费力、适应面窄。

D.发现教学的一般步骤是:

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材料作出假设——开放性探索——测验结果,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9.我国学校德育四个构成部分的关系是()

A.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B.公民道德是基础,个人品德修养是核心,政治教育是方向,法制教育是保障

C.公民道德是基础,法制教育是保障,政治教育是方向,价值观教育是核心D.法制教育史基础,个人品德修养是主体,价值观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关键

10.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知、做事、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著作是()

A.《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

11.根据评价时间的不同,可以把评价分为()

A.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目标游离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D.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12.下列关于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

A.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B.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

C.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D.由演绎型向归纳型教学模式发展

1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布拉梅尔德

C.布鲁纳D.杜威

14.“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

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这段话指()的教育。

A.春秋B.孔子

C.西周D.《学记》

15.以“大儒”为培养目标的是()

A.王充B.孟子

C.孔子D.荀子

16.中国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

A.郡国学

B.鸿都门学

C.画学

D.四门学

17.认为人有上、中、下三品的是()

A.韩愈B.颜元

C.墨子D.朱熹

18.将“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了分科教学以及学科的必修与选修制度的是()

A.蔡京的“崇宁兴学”B.王安石的“熙宁兴学”

C.范仲淹的“庆历兴学”D.以上都不是

19.不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学校是()

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D.上海电报学堂

20.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是()

A.1922年“新学制”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

21.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是()

A.黄炎培B.晏阳初

C.梁漱溟D.陈鹤琴

22.下列关于“生活教育”理论正确的是()

A.“生活教育”理论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提出的,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B.“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有:

教学做合一、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

C.“生活即教育”是这一教育理论的核心。

D.“学校即社会”是这一思想在学生和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2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指的是()

A.及时施教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24.文法、修辞学和哲学这三门学科被称为“三艺”,其最初的倡导者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智者”D.柏拉图

2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是()

A.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柏拉图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6.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包括()

A.卢梭第斯多惠裴斯泰洛齐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赫尔巴特杜威卢梭

C.洛克斯宾塞福禄贝尔培根

D.赫尔巴特赞科夫福禄倍尔所霍姆林斯基

27.《莫雷尔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初等B.高等C.职业D.中等

28.()标志着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A.和平宪法的颁布B.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成立

C.《教育敕语》的颁行D.《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

29.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教育思潮有()

A.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B.建构主义后现代理论

C.存在主义结构主义D.要素主义永恒主义

30.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的是()

A.凯兴斯泰纳B.拉夏洛泰C.裴斯泰洛齐D.列宁

31.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主张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教学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奇D.福禄贝尔

32.夸美纽斯为6-12岁的儿童设计的学校是()

A.母育学校B.拉丁语学校C.国语学校D.高等教育

33.18世纪末,在英国发明的“兰-贝制”也称为()

A.导生制B.葛雷制C.导师制D.道尔顿制

34.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阶段是()

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5.埃里克斯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中,3—6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自主对羞怯B.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

C.主动感对内疚感D.亲密感对孤独感

36.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包括()

A.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C.言语智力和数理智力D.深层智力和浅层智力

37.在成就动机理论中,TS=MS×PS×IS中,MS指的是()

A.期望水平B.成就的需要

C.成功的诱因D.追求成功的倾向

38.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

A.顺应B.产生式

C.概念化D.同化

39.在冯忠良关于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中,原型内化指的是()

A.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的过程

B.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了解“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工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C.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D.用模拟与人的心理功能系统平行的系统,以找出能与心理的关键性特征一一对应的物质系统。

40.在解决问题中,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

A.明朗时期B.酝酿时期

C.准备时期D.解决时期

41.在教育研究中,一份问卷作答的时间最合适的一般是()分钟

A.30-40分钟B.10-20分钟

C.20-30分钟D.10分钟之内

42.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观察教师期望与师生交互作用,这种观察属于()

A.非参与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

C.实验室观察D.间接观察

43.在教育实验研究中,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推广的是()

A.内在效度B.生态效度

C.外在效度D.内容效度

44.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的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是()

A.内审法B.外审法

C.逆差法D.引文查找法

45.下列属于行动研究的是()

A.常将问题的特别说明当做假设

B.抽样时在研究总体中获取随机样本

C.在确定课题时,以各种方法确定问题,研究者不直接涉入

D.选取最有效工具,在研究前对测量工具进行预测试验

二、辨析题:

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46.课程计划即课程标准。

47.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从做中学。

48.一个测量,信度高,效度一定会高。

三、简答题:

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50.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51.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5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53.简述定性研究的优缺点。

四、分析论述题:

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多元文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55.试析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对教学实际的作用。

II.为协助某学校的改进工作,需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做一诊断,以了解该校的优势和劣势,试谈你将用何种方法做好诊断工作?

2011级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

在线测评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2.B3.C4.C5.A6.B7.A8.D9.A10.B11.C12.D13.B14.C15.D16.B17.A18.C19.B20.D21.A22.C23.D24.C25.C26.A27.B28.D29.D30.A31.B32.C33.A34.A35.C36.A37.B38.D39.A40.B41.A42.B43.C44.B45.A

二、辨析题:

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46.课程计划即课程标准。

答:

错误。

(3分)

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毕业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

(4分)如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再次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规定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选修课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2分)

课程标准是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4分)课程标准作为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组织者”的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是不同的。

(2分)

47.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从做中学。

答:

错误。

(3分)

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2分)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分)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2分)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分)

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要防止教学史上曾经出现的两种偏向。

(1分)一种是在传统教育观影响下的、只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感性经验的偏向;一种是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的、过分重视学生个人经验(即从做中学)、忽视教师系统讲授的偏向。

(2分)这两种偏向人为地割裂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违反了教学规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1分)

48.一个测量,信度高,效度一定会高。

答:

错误。

(3分)

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它指的是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2分)

信度即可靠性,或一致性、稳定性,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2分)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一般而言,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

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

也就是,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追求测量的信度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反之亦然。

(8分)

三、简答题:

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答:

在教学过程中,它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这也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3分)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3分)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3分)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3分)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3分)

50.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答:

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就是概念同化过程。

(1分)表现为:

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这些观念能够对新知识起到挂钩的作用;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挂钩作用的观念间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有清晰的区别,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即,意义学习就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发生意义同化实现的。

(4分)

奥苏伯尔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1分)①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3分)②上位学习。

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范围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3分)③组合学习。

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就可能产生组合关系。

(3分)

51.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答: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他遵循“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1分)

(一)学思行并重。

(1)学:

“学而知之”。

(2)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行:

“学以致用”。

(4分)

(二)启发诱导。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由博返约”。

(3)“扣其两端”(4分)

(三)因材施教(3分)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求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3分)

5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2分)

(1)军国民教育;

(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

(10分)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然“五育”各有偏重,但又同时要兼通数育。

(3分)

53.简述定性研究的优缺点。

答:

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往往用文字来描述。

(3分)

(一)定性研究的优点:

1)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2)用开放的方式收集资料,并注重当事人的视角;3)有利于对不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索性研究;4)在自然条件下研究生活事件;5)注重了解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6)通过归纳建立理论,可对理论有所创新。

(6分)

(二)定性研究的缺点:

1)不适合进行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研究;2)不擅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3)信度和效度无法准确检测;4)研究结果缺乏推广性;5)资料庞杂,缺乏统一的整理标准;6)研究没有统一的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质量标准;7)耗时费工。

(6分)

四、分析论述题:

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谈谈多元文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

多元文化是关于文化形态及处理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念,即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不同形态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各种文化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应该和谐相处、共存发展。

具体来说,从民族、地域、种族、阶层、性别等维度而言的不同的人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彼此相互联系,它们应该和谐地相处,共同地发展。

(5分)

1、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应该作为解决文化冲突的基本理念,是抵御诸如文化殖民等形式的文化侵略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防导致文化固步自封的诸如文化保守行为的有效方式;

(2)多元文化是解决教育和学校内部文化冲突,促进群族融合的重要手段;(3)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模式的多元化;(4)教育在促进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共存发展,实现社会群族和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不但多元文化在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多元文化”纳入到国家的政策之中。

(10分)

2、面向多元文化的教育改革。

(1)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为面向多元文化的教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2)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学业评价等方面要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以切实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3)开设多元文化的学校课程;(4)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双语教育;(5)加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培训。

(15分)

备注:

对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言之有理即可,不局限于以上答案。

答题尽量全面。

55.试析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

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往往被人们看成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

实际上,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除了区别,还有不少共同之处。

可以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理论、历史地位四个方面,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从而加深我们对教育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1分)

  

(一)从理论基础的比较看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1.都重视哲学和心理学对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导作用。

2.都具有把哲学、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验融为一体的实践经历。

3.都以哲学观为核心构筑独创性的教育理论体系.(6分)

  

(二)从教育目的的比较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都把明确的社会目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2.都把道德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

3.实现教育目的的两种不同方法。

(即教育方法)(9分)

  (三)从教学理论的比较看教师、学生与教材、教学的关系。

1.对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从不同侧面作分析。

2.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课程教材研究。

3.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教学阶段划分与教学法设计。

(9分)

(四)从历史地位的比较看各自的独特贡献(5分)

备注:

在答题时,评价不能太偏激,答案体现客观性。

可以先将二者的观点概述出来,然后进行评价,也可直接写出异同,在异同中体现二者观点。

答案不局限于上述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对教学实际的作用。

答: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一)建构主义的四观

1、知识观。

(3点,看基础班讲义)(4分)

2.学生观。

(2点,看基础班讲义)(3分)

3.学习观。

(3点,看基础班讲义)(4分)

4.教学观。

(3分)

(二)对教学实际的指导意义

1、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4分)

2、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4)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5分)

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

(1)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知识;

(2)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

(3分)

4、强调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学会自主性学习;

(2)学会探究性学习;(3)学会创造性学习(4分)

备注:

对教学实际的作用,最好是从四观出发写,每一观都有对应的指导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情况给分。

II.为协助某学校的改进工作,需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做一诊断,以了解该校的优势和劣势,试谈你将用何种方法做好诊断工作?

(试举出三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答:

1、通过听课了解该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与风格(观察法);(10分)

2、通过对校长、各级管理者、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的访谈,了解该校利益相关者对学校发展优势与劣势的判断(访谈调查法);(10分)

3、通过考试了解该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测量法)(10分)

备注:

三个方法要结合实际,把特点、优缺点、应注意的地方等都写清楚,如果可以有其他方法,方法正确,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