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docx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GEGROUPsystemofficeroom【GEIHUA16H-GEIHUAGEIHUA8Q8-GEIHUA1688】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1商品的基本属性(P3):
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基本职能(P4):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的含义: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
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
(1)求同心理
(2)求异心理
(3)求名心理
(4)求实心理
6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企业的含义(P11):
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
按所有制形式分: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
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
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
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
?
(1)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
市场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顾客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
(2)品牌建设是赢得诚信的重要举措。
(3)创新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指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
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增强发展能力的精神力量;创新意识促成生产方式的进步,带动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人们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创新意识还能促成人们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的力量
4企业中的劳动者(重点)(P15-18)
(1)企业中的劳动者包括:
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等
(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P17)
第一,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3)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P16)
第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P2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点)(P21)
(1)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2)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以免损害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完全不考虑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与贡献,人人均等。
我们既要坚持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也要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额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3依法纳税:
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
(1)组织财政收入:
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
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原生的最基本职能。
(2)调节社会经济:
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
(3)监管管理社会经济活动:
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灵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税收的作用就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
税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等。
?
国家只要征税,税收就要发生作用。
税收宏观调控是国家有意识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就要研究税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
4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纳税人的权利:
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委托税务代理权、陈述与申辩权、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察权、税收法律救济权、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
纳税人的义务:
依法进行税务登记,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以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
5投资理财
(1)储蓄的含义(P24):
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储蓄的特点:
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
(2)我国债券主要分为(P25):
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商业保险一般分为(P26):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P30):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P30)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额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有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应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原因(P33-34)
第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P35)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场经济。
5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重点)(P36)
(1)市场要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良好的微观经济秩序。
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居民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市场经济的规则主要包括(了解)(P37)
自愿交易:
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与谁进行交易,以什么价格进行买卖等方面具有充分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
平等竞争:
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在市场活动中具有平等地位,按照相同规则开展竞争,禁止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诚实守信:
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买卖双方必须以诚待人、信守诺言,严格执行合同、履行义务,行使权力,杜绝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等价有偿:
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人财产,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了解)(P39)
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实行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名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有以下目标(P41)
(1)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比较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了解)(P43-P46)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2)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4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P46-47)
(1)含义: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如何做: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放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3)对消费要求:
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第6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了解)(P48-49)
对外开放的影响
(1)使我国迅速实现了向国际贸易大国的转变。
(2)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4)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对外开放作用
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使我国经济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融合在一起。
2“引进来”和“走出去”
我们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更直接地投身国际市场竞争,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经济合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3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P52)
首先,对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其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
最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4增强风险意识(P53-P54))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收益的同时,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全面增强自我保护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正确面对全球化
(2)积极参与全球化
(3)在全球化中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P59—61)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各级人大代表都由选举产生。
(2)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P61-62)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P63-65)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第二,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65-66)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P6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P68)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激发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P73)
对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P73-74)
首先,必须增强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意识。
其次,必须了解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
最后,必须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第8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了解)(P75-78)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民主和社会主义具有不可分割性。
(3)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
(4)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P77)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1)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很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不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2)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任务虽然提了出来,但还缺乏研究和探索,远远没有破题;
(3)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譬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等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治监督的改革还缺乏力度,从而使腐败不绝、吏治失范、权威流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79)
(1)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领导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领导又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把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P81)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P88)
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了解)(P89)
第一,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第二,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行使监督权。
第三,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3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91-93)
政治职能:
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民主、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平、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经济职能: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控,制定中长期规划,进行产业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服务。
文化职能:
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公共服务职能: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政务、办事和信息等公共服务系统。
4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了解)(P92)
公民监督政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批评、建议、举报、信访、行政复议、申诉、行政诉讼、民主评议、民主测评。
5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意义(P93)
对政府进行制约和监督,就是为了促使政府机关及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不滥用行政全露;促使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10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重点)(P94-96)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第二,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三,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P96-97)
第一,有利于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充分地实现。
第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序参与政治生活(P98-99)
(1)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2)政治参与既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也是公民的一种责任,公民应当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范围内,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表达政治愿望和要求,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P100-101)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宗教独立的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包括: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第11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1我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P102-105)
(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二)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三)自觉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自觉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重点)(P105)
(1)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分聚离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2)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变化的,国家利益的变化会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
(3)任何国家在对外交往中,都必须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4)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P107-108)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4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P109-110)
第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第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第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第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12课关注和改善民生
1教育是兴邦之本(了解)(P114-115)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