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5096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考研题+ 部分答案0003.docx

浙江大学考研题+部分答案0003

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0-2006)

部分答案(2000-2003)

浙江大学2006年心理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鲁利亚机能系统学说

2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3陈霖的拓扑实验及意义

4内隐记忆研究长运用的间接测试

5多元智力理论

6人格的动力理论

7心理旋转

8生态心理学

9自上而下的加工

10语义网络模型

11视觉搜索

12结构优势效应

问答题:

1试述工作记忆的模型

2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

3试述推理中常见的偏差

4什么是控制加工和自主加工?

他们在知觉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

5试述长时记忆的表象系统及言语系统

6什么是图灵测验?

通过图灵测验的智能体具有哪些认知能力?

测验的设立体现了那些心理学导向?

统计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同质性原则

2中数检验法

3二列相关

4样本分布

5霍桑效应

6等响曲线

7听觉掩蔽

二.回答问题:

1简述区间估计原理

2简述条形图与直方图差别

3如何解释相关系数?

4比较分层随机抽样分布与多阶段随机抽样分布的异同

5简述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6什么叫视敏度?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

1举例说明对偶比较法

2好像是心理量表和建立量表的三种方法

四.计算题:

1一元回归2平均数3置信区间4两因素的方差分析5是卡方检验

浙江大学2005年心理学考试试题

2005普心:

名词解释:

1,意识 

2,侧抑制和感受野 

3,前景理论 

4,格式塔心理学

5,模式识别 

6,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7,STROOP效应 

9,现代人格三层次理论

10,回馈抑制

11,变化盲

12,几何粒子

问答论述题

1,试结合实例分析知觉是对输入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2,试阐述和评述智力三元论?

3,试述脑电测量技术和脑成像技术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

4,试评述几种主要的注意选择理论?

5,试述10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并阐述其主要事迹?

6,试阐述减法反应时和相加因素法范式的典型实验及特点并说明其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2005统计:

名词解释

1.正态分布

2.偏相关

3.实验者效应

4 颜色适应 

5分层随机抽样 

6测定系数

2005实验

名解:

费希纳定律

简答:

1,阈限的定义及操作定义,

2,如何正确选用回忆方法,

3,非参数检验方法的特点,

4,开窗实验的范式及特点,

还有一个好象是谈用统计法消除额外变量,

论述:

1.两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完全随机、两因素组内、两因素混合)的特点及其方差分析的原理。

2.音高是什么?

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

3.比较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论的特点。

浙江大学2004年心理学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

基础心理学               编号326

注意: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概念解释:

(每题5分,共60分)

1.自我功效论

2.人本主义心理学          

3.皮层的言语区    

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知觉的恒常性   

6.特征整合论   

7.心境与应激   

8.正强化与负强化   

9.投射测验   

10.两种人格理论模式   

11.H.A.Simon   

12.基于物体的选择注意

二.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90分)

1.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2.试述并评价几种主要的能力理论。

3.你如何看待短时记忆容量问题?

什么是工作记忆?

为什么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4.什么是部件认知(RBC)理论?

它与传统模式识别理论相比有什么进步?

有什么不足?

5.什么是Stroop效应?

什么是反应选择?

你认为两者有关吗?

为什么?

6.试阐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典型实验,你认为它们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里?

浙大04统计

名词解释

实验设计

交互作用

等响曲线

恩墨特定律

样本分布

简答

1如何控制额外变量?

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3反应指标应该有什么要求?

4感受性与感觉域限如刺激强度与感受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5还有一个证明题证明S2(N-1)是总体方差的无篇估计。

6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有2只黑球和4只白球,另一个口袋有5只黑球和3只白球,求

(1)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白

球的概率

(2)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黑球的概率(3)从一只口袋中取一个白球从另一只口袋中去一只黑球的概率

详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详述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

计算(我就不写了)

第一个是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第二题是配合度检验第三题是二元回归第四题是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2003年浙大心理学考试试题

基础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4分/题

1、PASS模型,

2、投射测验,

3、需要与动机,

4、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

5、结构优势效应,

6、特征整合理论,

7、启动效应,

8、问题空间。

二、简答题:

8分/题

1、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

2、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3、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4、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5、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

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

6、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回答问题

1、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20分

2、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

15

3、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20

4、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

什么是内隐加工?

两者的关系怎样?

15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

一、名词解释:

4分/题

1、实验者效应,

2、匹配法(matchingmethod),

3、启动效应,

4、诱动现象,

5、听觉适应,

6、差异系数,

7、分层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

6分/题

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2、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

3、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三、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

16分

四、试述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

16分。

五、16分有容量分别为n1=10和n2=16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为观测值,f为频数):

X---12.312.512.813.013.5

Y---12.212.313.0

f----12421

f----682

现已知变量X、Y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

请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一分布(提示:

F.05(9,15)=2.59,F.05(10,16)=2.49,t.05/2(24)=2.064,t.05/2(25)=2.060,t.05(24)=1.711,t.05(25)=1.708)?

六、20分下表给出了某班12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

要求:

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相关2、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3、对所求方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

(提示:

F.05(1,10)=4.96,F.01(1,10)=10.04,F.05(1,11)=4.84,F.01(1,11)=9.65)。

被试123456789101112

考试一(X)656367646862706668676971

考试二(Y)686668656966686571676870

七、24分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5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

现从5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6名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

要求:

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2、写出方差分析的步骤及公式;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浙江大学2002年心理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5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

3、实验法,

4、闪光融合理论,

5、最小可觉差,

6、等响曲线,

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

12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

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

什么是暗视觉?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

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

9、素质,

10、特质

二、简答题:

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

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浙江大学2001年心理学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4题,3分/题;5-8题,4分/题。

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

3、系列位置效应,

4、实验者效应,

5、被试间设计,

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

7、音高量表,

8、实验效度。

二、论述:

14分/题,第5题16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

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

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

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普通心理学

一、填充题:

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

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

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

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

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

4分/题

1、感觉阈限,

2、知觉恒常性,

3、内隐记忆,

4、算法式与启发式,

5、再造想象,

6、生物反馈,

7、液态智力,

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

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浙江大学2000心理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3分/题

1、操作定义,

2、感受野,

3、数量估计法,

4、分贝,

5、恩墨特定律,

6、双眼视差,

7、开窗实验,

8、等响曲线。

二、论述:

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

10分

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

10分

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

10

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

15

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

15

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

16

普通心理学

一、填空:

1分/题

1、躯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____________研究揭示的。

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

5、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____。

8、表象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__________。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

即稳定性、独特性、和________。

二、判断:

1分/题

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5、情感是人与对自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

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100

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

8、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三、名词解释:

任选6题,5分/题。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适应与感觉对比,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应激与心境,

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

6、胆汁质与抑郁质,

7、前摄抑制,

8、能力。

四、问答:

任选5题,10分/题。

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

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点。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5、试述布鲁纳(Bruner,etal,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的研究价值。

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浙江大学心理学考试部分试题答案

2003基础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PASS模型:

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中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P401

2.投射实验:

是以Freud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论出若干人格特性。

常用的投射测验有:

主题统觉测验和夏洛可墨迹测验。

P444

3.需要与动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动机是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被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P321

4.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

Weiner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如果一个新结果与过去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

这种归因使人们对下一次行为结果产生预期,出现情绪反应。

Weiner的动机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P334

5.结构优势效应:

即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作用,这种效应与人的知觉组织有密切关系。

包括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结构优势效应等。

R64

6.特征整合理论:

由Treisman和Gelade提出的,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

他们区分客体和特征,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Treisman和Gelade认为:

特征是有功能上独立的一个知觉子系统分析的,这种加工是自动的,并且以平行方式进行,而客体的辨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参与,完全是系列加工的结果。

R101

7.启动效应:

是指人在信息加工活动中,自身的知识、经验、期望以及上下文对加工活动产生影响,当人们产生某种期待时,这种期待将易化随后进行的加工。

启动效应又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重复启动即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

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

启动效应的实验为激活扩散模型提供了有利证据。

R183

8.问题空间:

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包括对问题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如何由问题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

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基本范畴。

R281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P170

答:

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精神实体。

其表现水平有:

睡眠,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等。

2.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P381

答:

Izard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Izard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3.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P245

答: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

(2)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

4.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R6

答:

(1)减数法:

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是有唐德斯首先提出的,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优点:

减数法的反映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作业反应,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

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数法反应时间实验提供的时局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缺点:

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

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个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数法的广泛使用。

(2)加因素法:

斯顿伯格推出加法原则,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实验逻辑是: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效应分别独立,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特点:

①实验者可以通过操作变更阶段的持续时间,完成这项工作的自变量就称之为因素(不止一个)。

②这些因素又可分为二类:

一类为影响反应时间的附加因素,亦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之为影响反应的附加因素;另一类因素为影响同一阶段的因素,为交互作用的因素。

因此,斯顿伯格认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因素的模型,心理学家就揭示了加工阶段是怎样相关的。

缺点:

因为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是以信息的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为前提的,因而有人认为其应用会有很多限制。

加因素法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5.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

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

答:

(1)假设考验说

人物:

Bruner&Gregory

观点:

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照这种学说看来,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的上下文和有关的概念都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而形成各种假设。

(2)刺激物说

人物:

Gibson

观点:

主张知觉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想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3)格式塔心理学

强调知觉的组织性是刺激本身的自然特点,是人的先天的完形倾向,与过去经验很少有联系。

6.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回答问题

1.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20分

2.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

15

3.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20

答:

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

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

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

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

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

其不同点在于:

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

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

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4.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

什么是内隐加工?

两者的关系怎样?

答:

(1)反应选择模型

人物:

多伊奇

观点:

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刺激的反应。

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果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

如果更重要的刺激出现,则又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改变原来的重要性标准,作出另外的反应。

理论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

2003实心与统计

一.名词

1.实验者效应:

在心理学实验中,主试者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