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134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 精品.docx

高三语文教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精品

难点解析

主要问题

说明的内容不具体

  说明文语言要简明,但同时必须解说具体,只有解说具体,才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病例:

  1983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段说明文字:

(图略)

  有一个人要挖口井。

刚挖两锹,一看没有水,就换个地方挖。

再挖两三锹,一看又没有水,就再换个地方挖。

与前两次情况一样,挖几下没有水,又向别处走去。

在他所挖之处的地层中明明有水。

就这样,挖两锹换一个地方,又挖三锹换个地方,这样无休止地挖下……

  2、病例分析:

  本文的毛病是说明不具体,挖井人的形容举止欠交代,五口井未点明,井的深浅不一没介绍。

不看对象,以记叙、描写代替说明

  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加以科学地说明、介绍,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但又不排除记叙、描写或者议论。

但这些记叙、描写或议论应该是局部的。

应该是为说明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服务的。

另外,根据不同的要求,说明的语言也不一样。

对于实验报告、论文、说明书等一些体式的说明文,应该是准确、简明,而对一些科普性质的文章,应该生动形象,这才可以把较抽象的事物形象地介绍给读者。

因此,使用何种语言,要看说明的对象和要求。

  1、病例

  王二哥早就想挖一口井,拖了好几个月,在他妻子的一再催促下,他才不耐烦地吐出三个字:

“明天挖。

  第二天一早,王二哥就爬起来,拿了把锹就在院子里挖了起来。

挖呀挖呀,都挖出小山似的一堆土了,怎么还不见有水呀,王二哥犯嘀咕了,这儿定准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吧。

他又开始在另一个地方挖,挖了没一会儿,又烦了:

“这院子的地底下没有水吧!

”他妻子鼓励他说:

“你就别瞎想了,准能挖出水来”。

可是还没见挖出水,王二哥又急了: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在另一个地方刚挖了两锹,他又犯嘀咕了:

“这也没水吧,再换个地方挖……”

  2、病例分析:

  这也是一份1983年高考答卷,考卷要求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而它的毛病是杜撰出“王二哥”、“他妻子”、“小山似的土堆”等等。

并且通篇用记叙的方式(时有描写)旨在用“形象”告诉读者“挖井不成”的过程。

以记叙代替了说明。

 

说明语言不准确

  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简明,但作为科普小品也应该生动形象,这才可以把较抽象的事物形象地介绍给读者。

除了穿插传说故事、运用描写、选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之外,用词准确应该是使说明形象的基本功。

但在习作中,往往用词欠准确。

  1、病例:

           水蝎(片段)

  我们在小沟旁观察蛙卵时,在沟底发现两只我们从未看到过的小动物。

这种动物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刺吸式口器,①身体由一些体节组成,尾部有一根和身体差不多长的尾丝,好像虾的触须。

背上盖着泥土,洗去泥土,发现它的背部呈暗红色,前翅后翅有网状纹,还有坚硬的外骨骼。

根据昆虫的特征,②可以确认它是一种水生昆虫。

……后来写信请教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

他们回信说:

这种昆虫叫红娘华,又叫水蝎。

  2、病例分析:

第一段中①“身体由一些体节组成”一句,较含糊。

“一些”,欠明确,“体节”,是何物?

一般人不一定能懂,②“可以确认”较绝对,因为作者还不知道这种昆虫的名字呢,用“大概可以确认”较好。

 

解决方法

方法一:

采用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事物不具体,就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特征的认识。

而事物的特征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最主要的标志。

因此,我们要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并在说明中使用,才能具体说明。

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方法。

1、下定义

下定义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出来。

如《统筹方法》一文解释统筹方法这个概念时,指出它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

又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一文给书目下的定义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供人们阅读的工具书”。

给目录学下的定义是“研究怎样编制书目、怎样利用书目的学问”。

前者从内容、编排和用途三个方面概括了书目的本质特征,后者则着重从内容方面概括了目录学的本质特征,非常简明、精确。

下定义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要注意表述准确、严密。

它不能用比喻(在定义后面为了形象的说明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除外),不能用否定的形式(在揭示了事物的特征之后的具体说明不在此例)。

2、举例子

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概括,这时往往不能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因此,可以用举例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正是这样写的:

“另一种叫异养。

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他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

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

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这一部分在解释了异养这个概念之后,举兔、狼、虎、细菌的生存方式为例,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说明,使人很容易抓住它的特点。

3、作比较

事物的本质特征常常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

运用比较要抓住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与其他事物作比较。

例如,我们要谈谈馊奶与酸奶的特征,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把酸奶和馊奶的外观、气味和滋味作一些比较:

“从外观看,酸奶凝结的样子细腻,均匀,像一块嫩嫩的豆腐,没有渗出的液体,而馊奶像被捣碎了的豆腐脑儿泡在黄汤里,有的还带着气泡儿。

闻闻气味儿,酸奶有一股诱人的清香,吃起来,酸中有甜,清爽可口;而变酸了的奶却有一股刺鼻的馊味儿。

”这样写特征就鲜明多了。

不仅如此,我们有时还要从它们的内部特征来作比较。

所谓内部特征,主要表现在事物的成因、性质、作用等方面。

这种内部特征,由于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叫本质特征。

例如将酸奶和馊奶的内部特征比较:

“酸奶是一种加工制作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利于消化吸收,富有营养价值;而变了酸的奶却是一种自然变质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的腐败菌,不但没有营养价值,人吃了还很容易生病。

虽然二者都有酸味儿,但这两种‘酸’与的性质是不同的”。

在这里,作者抓住了酸奶和馊奶的成因——人工制作与自然腐败,性质——有乳酸菌有腐败菌,作用--富有营养与自然腐败,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特征进行比较,因而十分准确。

方法二:

了解语言特点,根据需要进行说明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语言应该是简明而准确的,这是对说明文的最基本要求。

因为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有所“知”,而不是有所感,这就决定了这种文体的语言要准确、通俗、具有客观性。

所谓准确,就是说,要在写作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能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

比如,《向沙漠进军》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中的“最顽强”,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深而又难以制服的特点。

“之一”,表明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不止一个,如火山爆发,洪水等。

因为选用了这两个词语,把沙漠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中的“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这里用“鉴赏”,就比用“欣赏”的含义要更丰富,因为它多了一层“鉴别”之义。

与前面的一句的“标本”相适应,就更见其准确。

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这里的“常”、“从没”与“足见它的坚固”互相呼应,十分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另外,在简明准确的前提下,有时,根据需要,将说明的对象介绍得更加准确,需要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来进行说明。

其主要方法有两种:

1、适当运用一些描写。

所谓描写,就是要巧妙地运用一些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

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桥栏杆小柱子上的石狮子时,恰当运用描写,使卢沟桥的说明形象而准确。

2、插传说和趣闻。

例如,《死海不死》在说明中穿插了神话传说,使说明生动形象。

总之,所谓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际就是抽象的事物说明具体一些,具体的事物说明形象一些。

 

方法三:

要了解科学小品的写法:

这一章的训练重点是科学小品,所以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科学小品的写法。

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样式。

当涉及一些科技术语,阅读的对象往往不是专业人员,增加了理解的困难。

特别是一些科普读物,需要把专业知识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需要采用这种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

它又叫文艺说明文。

例如:

一位同学在《人体世界的小公民——细胞》一文中是这样写细胞的:

“小公民——细胞,和它的主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

它们有的是‘薄命郎’,如白细胞、血小板,只能活几天,需要不断地更新;有的则是‘老寿星’,如神经细胞,能伴随人终生。

细胞死亡之快,生育之多,十分惊人。

一个健康的人体,每天大约有十亿个细胞死亡,又有十亿个细胞诞生。

不过,细胞的‘生儿育女’,可不用结婚配偶,只需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进行分裂就行了。

细胞若停止繁殖,人的生命就会终结。

由此可见,细胞是人体生命的基础。

这一段对细胞的说明,避免了专业术语,通俗形象,一看就明白。

科学小品的写法主要有三种:

 1、自述式:

这是将物拟人,自我介绍的形式。

例如《烟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烟”。

我有旱烟、水烟、纸烟之别。

穿上那洁白的外衣,又得一美名——香烟。

那焦黄的、喷香的烟丝,还真讨人喜欢呢。

因为我对人诚恳,性格温柔,所以人缘极好。

如果你同我交上朋友,我可以常常陪伴你熬过那“烦闷”的时刻,等你心情愉快,我才化作烟雾悄悄离去,有的跟我竟成了“万能交”,说什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和我疏远。

他们搜集我的材料,罗列我的罪状,揭我的老底,说我化作的烟雾中,含有不少烷化四环和五环芳(劲)等致癌和促癌物质。

特别是“3,4苯并芘”的含量,100支香烟中为4.4微克。

有的说:

“吸烟者每吸入1毫克烟雾中,可吸进50亿烟尘颗粒,还有大量的纤毛赤和凝固黏液的物质。

”还有的说:

“一个人每天吸20支纸烟,除烟尘颗粒外,还能同时吸入500毫克的焦油。

”这可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还含有这么多毒啊!

一次在医院里,一个“万能交”朋友叼着我,看着黑板报,透过香烟缭绕的烟雾,我瞥见几个醒目的大字:

“吸烟的危害”,上边写着:

“吸烟--慢性自杀!

……

“美国在3314个矿工中,有62人死于肺癌。

其中60人是吸烟的。

在60个吸烟者中,有56个人每天吸烟20--25支。

“英、美、加拿大等国的资料表明,每天吸一包以上香烟的,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人的11倍……”

看着,看着,我的朋友把我从嘴里拿了下来,像是把钳子似的手指重重的捏着我,哎呀,好疼!

他嘴里还念出了声:

“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高6.1倍,喉癌高5.4倍,食道癌高3.4倍胃溃疡高2.8倍,其他循环系统疾病高2.6倍,冠心病高1.7倍……”围着黑板报的人越来越多,旁边一个人说:

“尼古丁原来就是‘烟呐碱’,这东西毒可真大呀!

只要吸进50--70毫克就可使人死亡。

”这时,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

“爸爸,你别吸烟了!

”我的朋友听着,读着,忽然,把我举在眼前说:

“你这鬼东西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呀!

……去你的吧!

”说着,狠狠地把我摔在地上,又踏上一脚!

呜呼!

我真该死!

……

这篇文章以自述的方式,做了烟的"自我"揭露。

介绍了烟的种种特点,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等有关知识。

文章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予了形象化的说明。

 2、对话式

采用人与物、人与人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对话方式来说明。

这种方式,是针对某一事物设置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说明的目的是解说事理,回答问题。

例如《看电视与用眼卫生》一文的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写的。

小王:

我是电视迷,可是最近不敢看电视啦!

张老师:

那为什么?

王:

听说,电视机会发出一种什么线的——

张:

那叫X线。

王:

对,对。

据说,那东西会伤害眼睛呀!

王:

那么,看电视如何注意用眼卫生呢?

张:

好,下面我说说。

首先,得注意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

电视荧光屏上的图象是由52万个小光点扫描而成。

近看小光点粗糙,图象模糊,远看就辨不清光点颗粒,图象反而清晰。

再说,近距离看,眼睛肌肉收缩得厉害,易于疲劳,会促使眼睛近视。

所以远看为宜。

12寸电视机观看距离不得少于1.5米,18寸不得少于2米。

另外,看电视也不能目不转睛的连续看几个小时。

最好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就起身走走,或闭目休息几分钟。

此外,调节电视机,使其亮度与对比度适中,或者在开启一盏不太亮的电灯等等,都可以收到避免眼睛过度疲劳的效果。

王:

张老师,谢谢您了!

我一定照您说的办。

这篇对话,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

其中的“王”作为提出问题的一方,而“张老师”则是作为回答问题的一方出现的。

对话要围绕一定的中心进行。

3、故事式:

将说明的内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在读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

这种故事式,大都采用拟人的手法,一般是用第三人称。

例如一位同学写的《彩霞的故事》正是用的这种方式:

豆豆是大海中的一个极普通的小水滴,今天有机会游到了水面。

“啊!

外面可真美呀!

”豆豆不禁感叹道,“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小鸟在飞,如果我能上天那该多好呀!

”一束阳光射到她的身上,她全身暖洋洋的,真是舒服极了。

渐渐地她感到困意,越来越浓,再也无心看那美丽的天宫了,她伏在小伙伴们身上睡了过去……

于是接着作者叙述了豆豆如何同其他的小豆豆们在一起汇成白云,太阳出来以后变成彩霞的故事。

文章以“豆豆”升上天空开始,以它回到大海结束,中间依次说明了彩霞的形成、游动以及美丽的色彩。

情节十分生动,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作文训练

片段练习一

  1、题目:

  从下面三幅漫画中任选一题,写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图一:

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图二:

《羡慕》

 

  图三:

中国漫画:

生活是多么复杂啊!

 

  2、提示:

  介绍画面要全面、具体。

并且从中领悟漫画的讽刺意味。

要有条理地介绍。

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中心开花”。

如果是几幅漫画的作品,要注意衔接。

  3、例文①:

  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

  画的右边是一个坐在马扎儿上的学者模样的人,跷着二郎腿,戴着眼镜,双手捧着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盛满水的桶,面前有一“丫”型木杈,架着一根钓鱼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的井口,下部用砖砌成圆形,上部是六角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线,伸入井口。

画的下面有一行字:

“--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例文②:

  这是由三幅画组成的一组漫画,标题是:

生活是多么复杂啊!

  第一幅:

两名中年妇女相对走着。

画面右边的一位戴小帽,穿一件长过膝盖的浅色大衣,脚穿黑色高跟鞋。

她左手拿小手包,右手撑着一把黑色遮阳伞,神气十足地走着。

迎面走来的妇女没戴帽子,梳着时髦的短发,穿浅色短外套,下着黑裙,脚穿高跟鞋,右手拄着一把黑色遮阳伞。

  第二幅:

两位妇女擦肩而过,两人后背相对,左边是“长大衣”,右边是“短外套”。

两人稍停顿了一下脚步,若有所思。

  第三幅:

“长大衣”用收拢的伞拄着走,而“短外套”却打起了遮阳伞,神气十足地走着。

  4、简析:

  这两则说明文字,有顺序而简洁地介绍了画面,注意画面的方位角度,注意了画面的衔接,读来清楚明白。

 

片段练习二

  1、题目:

  选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某一带图案物品,写一篇说明片段。

  2、提示:

  选取自己观察的片段,用形象说明的方法。

题目自拟。

字数在300-400之间。

  3、例文:

           5分硬币

  我是一个不起眼的5分硬币。

我的伙伴是1分和2分两个小家伙。

有人叫我们“钢镚儿”,其实我们是镍合金做的,为的是不易在空气中被氧化,延长寿命。

  我是直径约24毫米,厚1.5毫米的圆形硬币。

我的正面中央大写着“伍分”两个字,上面还写着阿拉伯数字中的“5”,周围是两株相交的麦穗,象征着富裕,最底下印着我出生的年份。

我的背面是中国的国徽,上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

我的全身周围是细小的齿轮。

  我刚出生时是银白色,非常漂亮。

在人们手中流通一段时间后,身上沾满了灰尘污垢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4、简析:

  这是一篇说明人民币图案的文章,主要运用了描述的说明方法,全文运用了拟人化手法,以第一人称进行了介绍,亲切自然。

 

整篇作文一

  1、题目:

          《塔》

  2、提示:

  塔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智慧结晶,是古代建筑艺术代表,抓住这一特征。

构思时设计一条能点明塔的特征的线索。

分类说明,抓住一类的典型个例采取具体描写。

塔是从外来佛教中演化而来的,可穿插传说或者故事。

  3、例文:

       古代建筑艺术的精英——塔(节选)

  我国古塔的形式千变万化。

  从建筑平面上说,我国古塔有圆形,正方形的,也有六边形、八边形、12边形的。

  从建筑层檐上说,我国古塔分为喇嘛塔和带檐塔两大类,而带檐塔中,又有亭式、楼阁式和密檐式之分。

  从建筑材料上说,我国古塔不仅有木塔、还有砖塔、石塔,西北地区还存有土塔。

有些砖塔的整个外表全用琉璃砖瓦饰面,称为“琉璃塔”,如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

  这座古塔始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不仅整个塔身用色彩琉璃饰面,而且还用各种琉璃件,刻画了门窗、佛龛、力士、麒麟、降龙、云纹、宝相花等各种花纹,把整个佛塔的外形,装点得富丽堂皇。

  有些古塔,如广州光孝寺东塔和西塔、湖北当阳的玉泉寺塔、山东济宁的铁塔寺塔等,都是用铁铸成的。

山西五台的神通寺塔,是用铜铸成的,还有大量的古塔,用金、银、珐琅、陶瓷、料器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真是应有尽有。

  我国古塔的组合也是很巧妙的。

除了大量的单塔外,还有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

  4、简析:

  本文是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有条理有脉络地介绍了我国古塔。

有综合的介绍,有举出的具体事例,是一篇不错的说明文。

 

整篇作文二

  1、题目:

  _________自述(一种化学元素、纳米、基因……)

  2、提示: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形象地揭示某种元素或者事理的特征。

可以采取穿插故事或者传说等方式.

  3、例文:

           直角的话

  我们叫角,可以用符号“∠”表示。

我是角这个家族的一员。

我们这个家庭是几何图形大家庭的一部分。

  我们的家庭成员在中学数学课本里分布很广,差不多各个年级都有,并且总是出现在明显、突出的位置,像站岗放哨似的,有趣的是,我们的家庭成员都有“岁数”,我,90岁,名叫直角。

你会感到惊奇吧,我这个模样已90岁?

不错,不过我还不算大。

在我们角的家庭中,现在要数周角爷爷年纪最大啦,他已经360岁;平角大伯伯也180岁了。

可有的同学总是对周角老爷爷和线家庭中的射线、平角大伯伯和直线认识不清。

其实,周角老爷爷是两条射线重合而成的;平角大伯伯的两条射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分别在顶点的两侧;而直线没有顶点,也不是由两条射线组成。

这怎么会一样呢?

为这,周角老爷爷和平角大伯伯还生了好一阵气呢!

  要想知道我们的岁数,需要专测我们岁数的量角器,只要使量角器上的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并且使量角器的圆心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刻度就是我们的岁数。

我们家庭成员的名字起得也很有趣。

凡比我小的叫锐角,比我大而比平角伯伯小的角叫钝角,而我更特殊,凡和我同一名字的,岁数都相等,这是锐角小弟弟和钝角大哥所不能相比的。

  我们家庭中,如果两个成员的岁数之和等于我,那他们就互为余角;如果等于平角大伯伯,则它们就互为补角,多有趣呀!

  你想来看看吗?

我们这个家庭只不过是数学王国中极小的一部分。

我们王国里的秘密还多得很呢,等着你们来探索、发现。

(胡毅涛)

  4、简析:

  本文借助拟人的方法作解说、分类别,化抽象的为具体的,化困难的为简易的。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整篇作文三

  1、题目:

  援引诗文、典故、神话传说介绍一种花木。

  2、 提示:

  在引用诗文典故或者神话时,要注意其为说明对象的介绍服务。

切忌为了引用而引用。

注意文体特点。

  3、 例文:

         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

  提起生物界的“国宝”,大家一定会马上联想到活泼可爱、憨厚可掬,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熊猫。

可是你是否知道和熊猫齐名,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银杏,也是我们中华的“国宝”呢。

在远古时代,银杏家族“人丁兴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但由于中生代后期第四纪冰川的袭击,银杏(包括恐龙)等动物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濒临灭绝。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南部冰川结构的间断性,使银杏躲过了这场浩劫,它在云南得以生存下来。

银杏又名“公孙树”。

顾名思义,祖辈种下的树种,要到孙辈才能派上用场,银杏亦叫“白果”,据《本草纲目》记载:

“宋初始入贡……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今名白果。

”银杏的生长速度较慢,树龄长达千余年,可与有长寿美称的龟相媲美。

庐山黄龙寺的一株古银杏,相传植于东晋前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长势依然很好。

山东莒县定株寺的一株古银杏,株高24.7米,周长15.7米,需八人联手方能合抱一周。

据载,它已有三千岁的高龄。

所以,把银杏誉为“长寿树”,丝毫不为过。

  银杏有较强的生长适应能力,从广东到东北,均可择地栽培。

它性喜亚热带气候,怕涝,长江流域是银杏最理想的生长地域。

阴性系子遗植物,落叶乔木,属银杏科,雌雄异株,雌树结果,雄树不结果。

种子呈核果状,椭圆形近似球形,长2.5~3.5厘米。

银杏一般在栽种20年后才开始进入成熟期,生长40年后,便到盛果期,此后,每年四月花叶齐放,至十月中旬,果实熟透,自然落下。

平均每年可获70~100公斤的果实,即使长到400岁,仍能开花结果。

  银杏体态魁伟、优美。

高度一般在20~40米之间,树干粗壮、挺直,一株30米高的银杏,树干离地十米许,其枝叶才蓬勃伸展,大面积地向四周生长开来。

银杏的树枝有长枝短枝两种,树叶呈折扇形,精巧、青翠、莹洁,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短枝上簇生。

空旷之地,银杏一树参天,云冠巍峨,葱茏庄重,给人一种肃穆伟岸、秀美之感。

郭老在抗战时期以《银杏》为题写了一篇散文,热情歌颂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银杏全身都可为人利用。

它枝干蔽日,是人们夏日纳凉的最佳场所之一,枝叶舒展,又是人们避风躲雨做片刻休憩的好地方。

银杏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的果实(白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炒食,做羹汤或烹调吃。

种子可入药,有强身健体、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痰哮、遗精等症。

银杏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可供建筑、雕刻、制家具及其他工艺品用。

需要指出的是,银杏的果实有腐蚀作用,且含有微毒,多食有中毒的危险。

  现在,银杏在我国各地已被广泛栽培,国外也有许多地区引入它的树种,普遍培育种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银杏还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具有观赏价值。

庭园内,街道旁,一两株银杏高耸入云,四周全是绿荫,显得古朴典雅,能给人美的享受。

我相信,只要真正重视起来。

善于保护它,那么,银杏必将大放光彩。

                         (范浚)

  4、简析:

  这是一篇介绍古老树种银杏的说明文,作者首先抓住银杏树活化石这一赞誉展开说明,“国宝”熊猫来比较说明银杏树也是植物界的“国宝”,追溯它活化石的历史,用恐龙来比较说明银杏的悠久历史。

还采取引用等说明方法,使读者联想,唤起记忆。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不时使用描写,使文章活泼生动。

 

范例选粹:

秦牧笔下生动形象说明事物范例:

  有一种“标本菊”,一株只有一两朵,花型大如牡丹,有一种“大立菊”,一株开花上千朵。

它们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有的像火焰那么热烈,有的像羽毛那样轻柔。

                   ——秦牧《艺海拾贝》

  分析:

用比喻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