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3924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docx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项目一

前职校 后园区 校企合一 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负责人:

宗金(园区事业处主任)宋小平(行业顾问)

项目组成员:

玉富(行业顾问)渊华(行业顾问)、

徐克全(行业顾问)、

王贵清徐元志念平邓方金

一、需求论证:

(一)、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

具体行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围绕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

育,大力培养培训新型农民,多渠道促进农民致富。

教职成

(2011)13 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的意见》也明确指出:

让农村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使其

成为指导区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的主要基地。

因此,立项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南溪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南溪地处成渝经济走廊城镇组团的核心区域,距离仅 33 公里,

已完全融入半小时经济圈。

是万里长江的源头城市,是川

南经济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南溪作为市城市发展与沿江经济

的重要组团,其优势十分凸显,必将成为大市东部经济中心。

随着宜南快速通道的开通和渝宜、泸乐高速公路的建设,南溪将成

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东部核心,这为南溪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

历史发展机遇。

为此,南溪地方政府把南溪经济的发展定位在“发

展成为产业高聚集、经济高效益、管理高水平、布局科学化、设施

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高度,立足大市场、大商贸、大发展,做

大专业批发市场、做强商业圈,打造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性商

贸物流中心,建设成为西部农业产业化样板区,西部农业博览之窗,

西部绿色食品基地,中国豆制品产业之乡,西部高科技农业示基

地。

随南溪工业的大发展和南溪新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区城经济

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必成当务之急,传统的生产模

式必将打破,就业创业机会将更加活跃,失地待业人员必将产生,

各种新的种养模式也必然形成,新型农民必将出现。

因此,构建新

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三)、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发展和当地农民的需

要:

随着南溪罗龙工业集中区和九龙工业园区的建设,大量的企业

进驻南溪。

一座座工厂已拔地而起,现入驻南溪的企业已达 100 多

家。

大量企业的涌入,一方面将造成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而需就

业;另一方面企业也将需要大量的员工入厂工作、需要有专业技术

的人才从事管理、生产。

而失地农民进厂工作,也必须经过职业技

能培训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同时,现代农业、服务业、生产制造

业的发展和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兴起,也必将催生新型农民的出

现。

因此,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是适应我区当前经济

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区

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全力发挥我校南溪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平

台作用,增加和补充培训所需的设备设施,不断拓展学校社会服务

功能,面向农民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

服务,打造南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扩大服务规模和辐射围,全

面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制

度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新型农民

培训体系,为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提供更好地服务。

通过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和引导性就业培训,强化其职

业道德意识和礼仪规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起健康

的从业心理,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开发创业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

年          度

培 训 项 目

2012 年

2013 年

培训(种养技术、水产养殖

技术)

8000 人次

8000 人次

品牌培训(酒都车工、酒都电工、

酒都家电维修工、酒都缝纫工、

酒都汽修工、家政服务员......)

1400 人次

3600 人次

特色种养(南溪白鹅与泥鳅、甲

鱼养殖、药材种植、金竹西

瓜……)

150 人次

200 人次

转移就业培训(数控技术、制线

9000 人次

9600 人次

2012—2013 年培训目标任务

建设期预计送培专业教师 60 人次以上,设备设施与教材等项

目建设资金投入 85 万元以上,各种技能性培训 20000 人次以上。

(二)具体目标:

1、建立健全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管理制度,使培训工作制度化、

规化;

2、建立教师送培制度,计划 2012 年送培专业教师 35 人次,

2013 年送培教师 25 人次;

3、编写新型农民培训校本教材 2 套,达 10 万字以上;

4、制定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特色种植、养殖课件 10 件以上;

5、建立校外种养示基地 4 个(各 2 个)、技能训练基地 4 个

(校 1 个、校外 3 个);

6、学校科诚校办工厂增添缝纫机、计算机与电子电工设备、数

控设备、汽车维修设备等若干,以满足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转移就

业培训之需;

7、通过技术培训和引导性就业培训,让参训农民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其技能水平能达到企业用工基

本需要,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有创业意识,并在新兴种植业、

养殖业、水产业和其它行业领域付诸行动,成为专业户和致富能手,

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基本摆脱小农思想,成为真正的新型农民。

操作技术、家电维修技术、电工

技术、服装缝纫技术、计算机应

用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焊接技

术……)

企业、行业从业农民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培训

800 人次

1600 人次

8、构建起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

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

成为示亮点。

(三)预期效益:

学校在实施该特色项目建设计划中,利用学校建立的科诚校办

工厂和校企合作工厂以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对失地农民、下岗职工

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种养专业户等进行计算机应用、电工技术、数

控技术、汽车维修、服装缝纫、制线操作、家电维修、特色种养技

术等知识和技术培训,达到服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

服务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

预期育人效益。

彰显南溪职中将技术辐射企业,服务企业的示作

用。

三、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

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

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核心,

培训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为促进南溪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

化、农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该特色项目的建设必须有技能培训的专业师资和训练基地,必

须有供学员操作的设备设施,必须与企业用工相匹配,必须与区域

种、养、水产等产业结构相适应,也必须因人而异进行技术培训,

做到理论知识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凸显前职校后园区、校企合

一特色。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充分调动其工作积

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专业

技能先进成果展示推介为媒体,不断加大教学科研力度,提高专业

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适

应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需要。

  2、制定培养计划,培养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出

台扶持政策,一是挂职锻炼,二是经常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提高教

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根据需要指派教师到有学科优势的的

重点院校学习。

保证 3/5 教师在教学教研一线,1/5 进修提高,1/5

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贴近企业、贴近农民、贴近生产,从

而更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

  3、聘请专家和企业中的能工巧匠来校讲课,本着不为所有,但

求所用的原则。

不断拓宽我校专业教师视野,创新思维,丰富专业

知识,为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蓄积能量。

  4、创新管理制度,一是要创新备课试讲制度,就是教材不吃透

不上讲台;不做市场调查,不写讲演稿;创新科研攻关制度,坚持

教学科研一体制度,引导教师走“科研型”和“学者型”道路,开

展研究式教学,把研究成果与时转化为专业课题容,以适应新形

势下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需要。

(二)、加强技能训练基地建设:

随着区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罗龙工业集中区和

九龙工业园区企业的蓬勃发展,新型农民异军突起,他们的思想观

念、企业文化、就业意识、专业技术需要培训提高。

南溪职中是南

溪区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肩负着政府的重托,人民的厚望,必当

承担区域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重担。

因此,必须加强基地建设:

 

1、在学校前院划分培训的专门区域,安排专用的理论培训教室,

并配备投影、电脑、音响等多媒体教学所用设备;在学校后院利用

学校科诚校办工厂的设备设施进行技能培训。

同时,根据需要加大

资金投入,添置相应的设备设施,把校实训基地做强、做大,建

成产训园,一方面大规模投入生产,让参训农民看得见、摸得着,

增强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以充分满足对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需要,

同时,加强校外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形成南溪职中前职校、后园区、

校企合一的办学特色,

2、校企合一。

该项目的建设,在实训基地上不仅依靠我校自身

的校办企业,同时,还选择具有条件的校外企业和职教集团中的成

员单位场地以与农业科研院所场地作为技能训练的基地。

甚至还可

因地制宜,在就近工厂培训、就地安排就业。

做到把学校办在工厂

里,工厂办在学校里,真正的实现校企合一。

(三)、加强教学培训资源库建设。

开发研究编写符合当地实际

的本土教材,制作相应教学课件,形成南溪职中职业技能培训特色。

 

(四)、探索培训项目容和方式,既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需

求,又能达到提高参训农民技能、实现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的目的。

 

(五)、强化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创新运行机制,统筹

规划,构建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四、建设容:

(一)、整合全区教育资源,搭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平台。

积极

主动给区政府做好参谋,配合各部门工作,竭力整合全区教育资源,

依托南溪职中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按照“资源统筹使用、体制

便于管理、机制适应市场、培训立足实用”的原则,建立“政府统

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支持配合、机构共建共管”的管理体

制,搭建起南溪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平台,努力提升参训农民职业

技能,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促进积极就业,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

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为此,在建设期,我校将积极配合政府以南溪职中为依托,

组建和完善南溪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建立运行机制。

培训中

心办公室设在南溪职中,中心下设教务部、师资部、信息部和财务

部。

中心主任由区府办联系教育工作的负责人担任,相关职能部门

(农业局、就业局、扶贫移民局、农工委、畜牧局、总工会、安监

局、财政局、经商局……)分管培训、就业负责人为成员。

在运行

中,坚持五个统一,以提高培训实效。

即:

1、统一培训机构;2、

统一培训计划;3、统一培训专业(工种);4、统一培训师资;5、

统一培训补贴标准。

充分利用南溪职中的专业设备和“双师型”教

师,以就业为导向,组织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

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在岗培训、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失

地农民等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为农村产业机构

调整和优化升级做出积极贡献,促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二)、开发校本教材。

组织专业教师对区域经济结构、生产现

状、企业用工、农民需求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

情况,针对农民和企业、行业急需,编写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本土

教材《数控车工实用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个一套。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人才

库。

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培训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是开发创业的潜能

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技术。

因此,对于从事培训的专业教师必

须了解农民的特点,讲座语言要符合农民口味,课堂培训要生动有

趣,技能训练要形象直观。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

功底,而且培训绝非纸上谈兵,需要掌握过硬的技术。

为此,学校

将投入必要的资金,一方面把学校专业教师安排到企业进行技术的

提高磨练和送到高校进行学习深造;另一方面,从企业、行业聘请

能工巧匠来充实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责任

心强,业务水平高,适应新时期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双师型”教

师队伍,建立培训资源人才库,为我区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提供稳

定的人才资源。

(四)、制定南溪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总体规划,面向农民开展

各种技能培训。

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我区需参培农民的具体情况进行

汇总统计,将其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企业用工等情况

作为培训的基础,制定两年时间的培训总体规划,争取将所有应需

培训的农民纳入到规划中,使培训工作有指南和方向。

1、工程培训。

面向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和城镇转移就业者,

重点面向现代农业、农村服务和农产品加工等从业人员,开展技能、

法律法规与农村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为农村

二三产业和罗龙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和

产业工人。

2、农业技术培训。

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

员(种植、水产、农机、能源)等,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

技术与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种养技

术水平,培养一批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大户、畜禽养殖类大户、水产

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3、转移就业培训。

面向失地农民、新成长农村劳动力等进行数

控车工、服装缝纫、电工、家电维修、食品加工、白酒酿造、制线

操作、家政服务等岗前培训。

4、品牌培训。

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培训酒都家政服务员、酒

都家电维修工、酒都车工、酒都服装缝纫工等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

从业人员。

5、对从业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促进区域企业生产正常、有序,健康发展。

(五)、构建有效、畅通的双向信息服务网络,帮助失地农民转

移就业。

学校就业处专门开辟农民工就业信息咨询台,建立农民工

就业信息专栏,设立就业咨询。

一方面积极主动去企业、行业

收集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倾听失地农民就业意愿。

从而有组织、有

计划、有目标的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在培训容和形式上以

农民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科学安排;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做

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将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订单式培训与推

荐就业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尽力提高培训

效果。

同时,注重培训中的人性化措施,以方便农民为原则,合理

安排时间和地点,尊重自主选择,可利用双休日、开办夜校、上门

培训等灵活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通过培训,让参培农民确立自谋职

业、竞争就业的意识,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提高参加和接受

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

(六)、成立专门的学校与企业对接、负责技能培训的常务机

构—园区事业处,确定专门的培训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新型农民技

能培训制度措施,筹措必要的培训资金。

做到培训有机构、管理有

专人、运行有措施,经费有保障。

(七)、制作新型农民技能培训课件,建立教学培训资源库。

容涉与服装缝纫、家政服务、电子电工、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

种植业、养殖业、水产等。

(八)、建立校校外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基地,以供培训之需

要。

建设期,计划建立种养示训练基地和数控技术等专业技能

训练基地共 8 个。

五、建设进度:

(一)、部署启动(2011 年 11 月):

1、开展调查研究:

一方面深入乡镇、社区,了解需培农民数量

和农民参培工种、参培意愿;另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

求(人数、专业技术等)。

2、制定《南溪职中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建设计划》,全面部

署培训工作,明确培训任务,并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二)项目实施(2012 年——2013 年):

1、建立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特色项目组织机构,成立领导组,设

立项目办公室;

2、建立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规章制度;

3、完成南溪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总体规划的制定;

4、搭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的平台,协助政府全面整合全区教育

资源,完善南溪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运行机制建设,制定实施细

则;

5、组织专人编写校本教材,制作培训 PPT 课件,建立教学资

源库;

6、有计划的送培教师,建立人才资源库;

7、建立创业就业信息平台和涉农信息咨询台;

8、建立校企对接和技能培训的常务机构;

9、建立校外新型农民技能训练基地;

10、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企业用工和农民需求,制定培训

计划,选定培训学员,选聘培训师资,安排培训容,组织开展各

建设容

2012 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 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培训 8000 人次以

上。

验收要点:

1、与企业、行业、镇(乡)

政府签订的培训协议;

2、培训文件;

3、培训实施方案;

4、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5、教学日志;

6、专兼职教师聘书;

7、培训资料、课件等。

预期目标:

培训 820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与企业、行业、镇(乡)政

府签订的培训协议;

2、培训文件;

3、培训实施方案;

4、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5、教学日志;

6、专兼职教师聘书;

7、培训资料、课件等。

预期目标:

培训 15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有关文件、协议;

2、培训项目计划、方案;

3、培训;

4、教学日志、图片;

5、培训资料、课件等。

预期目标:

培训 20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有关文件、协议;

2、培训项目计划、方案;

3、培训;

4、教学日志、图片;

5、培训资料、课件等。

前职校  后园区  校企合一  构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体系特色项目技能培训进度表

 

阳光培训(种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

特色种养技术培训

类培训。

 

 

预期目标:

培训 9000 人次。

验收要点:

1、与企业、行业、 签订的培

训协议;

2、实施方案、计划;

3、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4、教学日志;

5、培训资料、图片、课件等;

6、委托书;

7、转移就业、录用函。

预期目标:

培训 9600 人次。

1、与企业、行业、      签订的培

训协议;

2、实施方案、计划;

3、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4、教学日志;

5、培训资料、图片、课件等。

6、委托书

7、转移就业、录用函

预期目标:

培训 1400 人次以

上。

验收要点:

1、委托书;

2、实施方案;

3、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4、教学日志;

5、培训资料、图片、课件等;

6、转移就业、录用函。

预期目标:

培训 360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委托书;

2、实施方案;

3、培训学员与考勤表;

4、教学日志;

5、培训资料、图片、课件等;

6、转移就业、录用函。

预期目标:

培训 80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委托书

2、培训学员

3、培训资料、图片

预期目标:

培训 1400 人次以上。

验收要点:

1、委托书

2、培训学员

3、培训资料、图片

转移就业培训

家电维修工、酒都缝纫工、酒都汽修工、

品牌培训(酒都车工、酒都电工、酒都

家政服务员…...)

安全生产培训

从业农民工

(三)总结验收(2013 年 12 月)

在完成特色项目建设计划任务后,进行认真的自查,整理资料,

撰写总结材料,报教育部审查,接受验收。

六、资金预算:

建设容

2012 年

2013 年

小计

1

平台建设(含机构、制

度、基地、设备……)

9

12

21

2

教材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4

4

8

3

师资建设

4

5

9

4

市场拓展(含培训、就

业、机制运行……)

3

4

7

合      计

20

25

45

 

本特色项目建设,计划投入资金 45 万元,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

其中 2012 年投入 20 万元,2013 学年投入 25 万元。

前职校、后园区、校企合一,构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特色项目经费预算表

 

(单位:

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舒洪

副组长:

邓方钦

成员:

宗金王贵清徐元志念平邓方金

2、设立项目建设办公室:

主任:

宗金成员:

念平邓方金

(二)机制保障:

把特色项目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管

理体系,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1、充分利用和发挥南溪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运行功能,统筹

全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做到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培训机构、培

训资金、培训专业的全区协调统一。

2、学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部门实施,把特色项目建设纳入

学校对部门、对个人的年度工作考核之中。

以此强化过程管理,做

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三)、经费保障:

1、前职校、后园区、校企合一、构建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已

纳入学校正式建设课题项目,其建设经费从学校自筹经费中划拨 45

万元,用于该特色项目的建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在培训运行过程中,学校通过培训项目的申报,由区财政按

政策和规定标准划拨资金。

根据社会培训项目资金规划与预算,保

障专项资金的足额投入,做到专项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合

理安排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为此,特色项目建设有资金保障,技能培训有专项资金供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