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3373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学而》十六则.docx

《论语学而》十六则

《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我们太熟悉了,但是未必能理解它深刻的含义。

这三个反问句,问出了三个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

学习、交友、处世。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开篇就是一个字——“学”,“学”也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之一。

孔子说过,我没有其他的优点,只是好学。

在人群中找到忠厚的人容易,可是找到好学的人,就不容易了。

人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知识上,能力上,修养上的不足,但是没关系,上帝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蜕变的过程,是向圣贤接近的过程。

第一个字“学”就是告诉我们终生要有一种学习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以至于并不仔细思考它的含义。

这个“习”字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一个羽毛的“羽”,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一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

学和习的区别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人生道理,但是由道理变成行为准则,要由“习”来弥补。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就强调“习”的重要。

只有在“习”里,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了解的道理去践行,去付诸行为的准则。

在“学”中得到了道理,在“习”中实践和践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成了自己,逐渐向圣人接近,不断提升,不断超越,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人的身边,总是能有三五知己、八九良朋,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你周围,说明这个人有亲和力、感召力,有德行,有魅力。

这些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难道不也是一件人生乐事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快乐的。

但我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快乐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是竖心旁的“悦”,第二个是快乐的“乐”。

当我们读书为学,读到会心处,不断地提升和修行,不禁击掌而叹或者莞尔一笑时,这个“悦”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喜悦,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可以默默藏在自己的心里。

而当我们与好友相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这种快乐却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表现出来,乐于心而形于色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种快乐是一定要表现出来,要和朋友分享的。

下一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个“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

你努力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可是没有人了解你的心意、德行、贡献、能力……真的很令人伤心沮丧。

但经过修行后的内心,并不为之怨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

面对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有坦然的态度。

我们不可能做每件事都被别人理解。

人生在世,委屈是不可免的,误会是不可免的。

如果每次误会,委屈都要和别人说清楚,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所以君子的态度是:

对待委屈和误解,坦然一笑,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的修养和德行了。

当我们变成了君子后,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而整个《论语》的第一则,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快乐。

在孔子的眼中,追求“道”时很快乐,得到“道”时也很快乐。

《论语》一万六千多字中,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字说的是“苦”。

孔子的一生遭遇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他有那么大的担当和责任,但孔子一直是快乐的,淡定的,从容的。

曾经有学生问我:

“什么才是对的书?

对的事?

对的人?

”我说:

“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的心知道。

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做这件事、相处这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是愉悦的、平静的、真实的、自然的、提升的。

即使觉得有痛苦有压力有困难,仍然觉得是值得的、快乐的,那就是对的。

”这世界上,不止读书、交友、处世会快乐,当你心引领着你寻找到“对的”路径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领受快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不幸,经受挫折,我们就可以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评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论语•学而》第二则: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第二则中提到了一个人,叫做有子。

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门中比较有地位的人。

因为在《论语》中,只有有子,曾子等为数很少的几个人才被称为“子”。

据说在孔子死后,有子一度被弟子们作为核心人物,作为老师一样地看待。

在这句话当中,有子说了两个字,核心词叫做“孝悌”,其实很简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但是这个“孝悌”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大家其实可以先看这一段的后两句,它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一生想做很多很多事情,想要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想要求“道”,想要求“仁”,而这所有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有子说,就从这两个字,“孝”和“悌”开始。

有人也许认为“孝顺”这个词说得太多了。

我们可以在这里讲一下,孝顺,就是孝顺父母。

“父母”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称为“亲”,因为只有父母才叫做“双亲”。

可是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在今天,我们把所有能给我们带来利益,能买我们的货,做我们客户的人,都叫做“亲”。

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我们常常说:

“亲,下手要快哦!

”我们对所有没有其他关系,而对自己只有利益的人是如此亲切,可是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真的能够做到吗?

其实就像我在讲《菜根谭》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菜根谭》里的这样一句话: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

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一个修行的人,一个想要修成真佛,求得真道,或者想要求得“仁”的人,不用到处去寻找,真佛和真道就在自己的家中。

就是和父母兄弟间,平静的,愉快的,和悦的,包容的,没有阻隔,没有障碍地在一起交流。

而能够做到和父母兄弟间的温暖和融洽,是一切的根本。

在儒家观念当中,认为人只有自身修养好了,才能够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建功立业。

所以说“孝”和“悌”两点做到了,人就不会处理不好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会轻易地犯上;也不会轻易在社会上为非作歹,不会处理不好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角色。

大家看到这个“本”字,是一个高大树木的最下边有一个横,也就是指树根,是一切的根源和根本。

其实说到“孝”字很简单,做到也许并不容易。

《庄子》还曾经有个寓言,说孔门的著名弟子曾子,最初做官的时候,官职很小,薪水很低,但是他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父母还在,能够得到自己的奉养。

后来他官做大了,拥有了很多的钱财和地位,可是他一直不很开心,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等到最爱我们的那个人去了,才觉得后悔和遗憾。

但这一切都没有弥补的可能。

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陪父母好好说话,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他们洗一个澡。

《论语•学而》第三则: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句非常短,而且提到了整个《论语》,还有孔子的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叫做“仁”。

“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100多处,可以说它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仁”的内涵是博大精深而又幽微的,但是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

孔子在《论语》中很少直接地叙述什么是“仁”,他只是说,什么样的人缺少仁德,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仁”的境界,还有,仁者应该怎样做事,怎样为人。

这句话说,如果满口都是讨人喜欢的言语,满脸都是讨人喜欢的乖巧的神色,这种人恰恰仁德是不多的。

一个“巧”字,我们能感觉到用了太多力气,花了太多心思,太刻意,也太用力。

这世间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发乎自然。

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

有一个词叫做“讨巧”,像乞丐一样,讨来的喜欢,必定不会长久,反而弄巧成拙。

《论语》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刚毅、木讷,近仁。

”刚正方直,勇敢坚毅,虽然有些不善言辞,反应迟钝,但它却是内心醇厚、质朴的表现,也更接近美好的人格和境界。

今天太多的人努力学习演讲口才,修饰面庞,锻炼形体,所有一切都是想要讨人喜欢,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内在的天性、仁德醇厚的修为,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就像《论语》中的另一则对话,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夏问他: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一个女孩子笑意盈盈,酒窝深深,眼波流转,不施粉黛而又光彩照人,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说,这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所以有绚烂的色彩,是因为它的底子是美好的,纯洁的。

《论语.学而》第四则: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在这里出现了孔门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曾子,曾子比孔子小46岁,他进入孔门的时间非常晚,但是他的成就很高,而且非常有影响力,曾子一生恭敬谨慎、天性醇厚,非常孝敬,他和父亲曾皙都是孔子的学生。

曾子名叫曾参,他在论语中被称为“子”,而且《论语》中也记载他临终前的一些情况,所以也有人认为《论语》是曾子和他的弟子编辑的。

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

他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的精神,严以律己、知错必改,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

他本来在孔门弟子的地位不太高,都不入“孔门十哲”之列,但是最终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我们来看这句“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三”字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多次。

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状态呢?

有一句话说:

“没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实际上自省的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

孟子说过“反求诸己”。

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西汉扬雄说过:

“三省吾身,谓予无愆。

”每天多次反省自我,就可以避免过失。

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走在世间,我们的心灵常常会蒙上灰尘,我们也常常会做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满意的事情,所以禅宗也有一首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

只有经常地拂掉身上的这些瑕疵和灰尘,才能够回归到本我,回归到纯净而又美好的心性。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这样几件事:

为别人考虑、帮别人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呢?

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有没有真诚面对呢?

所知道的道理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呢?

当然曾子只是列举了这三点,我们需要反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每天真正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在喧嚣过后,在尘埃落定,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静静地和自我真实面对,静静地反观内心。

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们把眼光都在向外,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无待于外的完成。

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和自己相处,让我们和自己凝然相对、寂然欢喜。

《论语.学而》第五则: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个“道”念做dǎo,是“治理”的意思。

孔子说: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敬顺天地,适合农时。

这段话里,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敬”。

他告诉我们,要恭敬,用恭敬的态度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面对每一份具体的工作。

这就叫做“敬业”。

常有人感慨,说自己的工作卑微、不值钱,让人看不起。

其实是不是让人看得起,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别人给你,而是自己给予自己的。

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清扫工在扫落叶,那种神情特别认真,看到扫得非常干净的马路,我不由得称赞。

他腼腆地一笑,这一笑让人心生敬意。

即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只要你用恭敬、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它,都值得嘉许,都会为你赢得一份尊严。

而拥有了这个尊严,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事业,而不只是一个混口饭吃的职业。

孔子还告诉我们说:

要敬畏。

敬畏天地,敬畏君亲,敬畏师长。

所以我们才能有所行,也有所止;才会有理性,也更有节制;所以才会有“信”。

“信”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诚”,是“真”,是“实”。

今天我们常常感慨假冒伪劣太多了,不敢吃、不敢喝,甚至不敢呼吸的时候,真的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太敢作了?

太不怕因果了?

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节用”,肆意开掘挥霍;有多少时候,我们没有敬顺天时,违背自然规律而动。

这世界就是一个牌局,不知道敬畏,不服从规律的人,不论治身还是治国,一定会被出局,会受到惩罚,自食其果。

《论语》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临事而惧”,恰恰是那种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谨慎敬畏的人,知道尊重和珍惜,甚至像《诗经》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抱着一份敬畏,抱着一份珍惜,才能够知道.然和造化的伟大,也才能够更顺利和快乐地度过一生。

《论语·学而》篇的第六则: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看到这段话一定感觉非常熟悉,因为《弟子规》的开头就是这一段。

《弟子规》的内容就是采用《论语》这一则的文义编撰而成。

分为: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

这段话说:

年轻的学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友爱兄弟,处事谨慎而有诚信,泛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等到上述的一切都躬行实践,切实做到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化。

这里的“入”和“出”,指的是居家、在外,这个“弟”是通假字,通孝悌的“悌”。

孝、悌、谨、信,我们之前都谈到了。

在第二条里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出发点。

在第五条里,我们也学到了“敬事而信”,要用恭敬、庄重、谨慎、敬畏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人情事理,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则又谈到了“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说过:

“仁者爱人”。

泛爱众,广泛地仁爱所有的众生,所有普通而平凡的一切。

没有分别心,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讨厌和怨恨。

《菜根谭》说: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能包容、接纳、亲和所有的人,这是大人的量,是君子的量。

而仁爱众生,又不代表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丧失自我,甚至同流合污。

孔子还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

低,可以低到尘埃里,但在尘埃里却要开出花来。

要知道自己的原则、底线、持守,更要有景仰和追求。

有首歌唱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仁”的境界,和有德行的仁者,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向往、学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上面所有的一切,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定要躬身实践,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当我们真的能践行、能实行的时候,这时候有余力,才去学文。

我们总是很多道理都不懂、很多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去学文化、学文艺、学文采。

到头来违离道本,并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而急着去追逐外在的光鲜和花哨的羽毛。

所以我们往往在得到了很多很多后,突然感到空虚和失落,突然找不到自己。

这几句话,平凡、熟悉得不得了,但是八岁就懂的道理,八十岁未必能做得到。

在古人那里,这是小孩子应该懂的,应该做的。

那就让我们,放下一切倨傲和自以为是,做一个小孩子,跟着圣人,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吧。

《论语·学而》的第七则。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孔门的第三位弟子——子夏。

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才气过人,《论语》中有很多他著名的格言,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比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他为老师。

这一段话中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位,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孤单的存在,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结和总和,这在传统文化中叫做人伦。

我们常说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子夏的这几句话里,涉及到五伦当中的四伦。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贤贤易色”,第一个字“贤”是动词,看重、尊重。

这个“易”字,是轻易、看轻。

“色”指的是容颜、脸色。

他说对妻子要注重德行,而不注重容颜,要重“贤”,不重“色”。

就像他曾经问过孔子《诗经》当中的一段话那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所有的美好的绚烂的颜色,都要基于一个干净纯洁的底子。

在这里,这个“底子”指的就是“贤”。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女子说贤惠、贤淑,一个女子的“贤”是内心善良、通达人情、举止有度、平和宽容,所以才能秀外慧中,所以才叫做淑女。

今天我们常常把这个时代叫做看脸的时代,稍微有点努力的人,我们就感慨说他明明能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而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那种像璞玉一样温润、质朴、淳厚,甚至有些羞涩的贤德了。

子夏还说“事父母,能竭其力。

”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与友交,言而有信。

”这两条之前我们都曾谈到过。

他还提到了“事君,能致其身。

”也就是侍奉君王,能够奉献生命。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所以保护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

可是如果君王和家国需要的话,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代的士人、知识分子,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明君贤臣”,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自己的抱负能够得到施展,精忠报国,然后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因为那个时候只知有君王、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家国被犯、山河罹难的话,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像曹植《白马篇》中写的那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呢?

子夏说如果能做到以上的这几点,即使你没有什么所谓的学问、学历,用今天的话来说,不是什么博士、硕士毕业,可是你人生的答卷已经合格了,你的学问、修养远远比那几句空谈大论,那几页薄薄的文凭厚重得多。

《论语.学而》篇的第八则: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究竟什么才是“重”呢?

“重”的反义词是“轻”。

《菜根谭》说: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不能挠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

”君子平时接人待物的时候,绝对不可以轻薄急躁,一旦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丧失从容不迫,淡定安闲的人生趣味。

《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五经”作了概括与总评,其中有一句说:

“恭俭庄敬,礼教也。

”指的是礼的核心精神,是让人的心中升起对万事万物以及自身的敬畏与慎重、严谨与庄重。

 

 这一个“重”字,还含有对责任的承担、对自身的宝爱和看重。

因为有所担负,所以才会珍惜自我、爱惜羽毛,绝不会轻浮随便,绝不会轻言许诺,绝不会轻薄无行。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主人公讨厌人生的“重”,他们做了无数不去承担人生责任、随便而轻浮的事情,可是,后来终于发现,解脱了负担,没有了“重”,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原来“轻”也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

 

 而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沉静、厚重、端庄、大气的时候,他的魅力和气场是由内而外的,是不怒自威的,他已经不需要花哨的装饰和虚荣的托辞,便静如沧海、稳如泰山。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学则不固”。

我们常常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儿,岂不知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

为什么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呢?

一个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人,会不断发现生命中的惊喜和美好,会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最重要的是,他会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会不断刷新自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样的人绝不会固守一端,绝不会蔽塞落后,他的人生状态常常会是清澈的、活泼的、生机勃勃的。

就像朱熹的诗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下一句,“主忠信”。

之前我们曾经讲过,曾子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忠”和“信”,也是孔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准则和君子的理想人格。

下一句,“无友不如己者。

”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它的意思就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我也很赞同这种看法。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时间是值钱的,一个真正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不会将大把的光阴浪费在丝毫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远离那个消耗你生命能量的人》。

如果有一种交往是单向性的,对方永远像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墙即倒的残废,永远指望着从你这儿汲取温暖,获得力量,而你在他身上却永远找不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样天平失衡的交往,能够维持多久呢?

我想理想的友情和爱情应该像舒婷的《致橡树》当中写的那样: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一句:

“过则勿惮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勿惮”就是不要怕,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承担。

人生在世,总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更要勇于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一个树干的缺口往往愈合后,会成为这棵树上最坚硬的部分。

走过“过错”的低谷,我们会发现,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论语.学而》篇的第九则:

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里曾子又出现了,也足可以看出他在孔门中的地位。

之前我们曾经提过,曾子生性仁厚,特别孝顺,他并不是天资聪颖,甚至有些鲁钝,但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直努力去做、坚持去做、笃定去做。

这种有点儿执拗而又可爱的性格,特别像《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最终位列孔门十哲和五圣之列。

 

 我们来看这句话,“慎终追远”,仅仅四个字,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人死为“终”,指父母的去世;“远”指祖先。

要慎重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先祖,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就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真淳厚朴了。

为何要如此慎重地对待亲人的逝去和远祖先贤的祭奠呢?

这里又包含着孔子怎样的对待生死的态度呢?

在传统的五礼,也就是最基本的五类礼仪中,有吉、凶、军、宾、嘉,而丧礼是凶礼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

朱熹说:

终者,也就是去世的人,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记的。

因而,这些为死者和祖先设立的礼,其实是用来教育和警示生者的。

 

 《诗经》中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一般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容易开头,却不容易坚持到底。

对于人生来说,则很容易知道我们的来处,却不容易知道我们的归处。

因此很多人无所畏惧、不怕因果、不惧身后骂名,做了太多天地不容、人神共愤的事情。

“慎终追远”的意义在哪里呢?

当我们谨慎而又庄重地安葬亲人,缅怀先贤烈祖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穿越生而看到死,我们会明白,人活于世绝不是百年的行走,当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后人会因为他的嘉言懿行、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因为他的丰功伟业、因为他的奉献牺牲,给予他如此崇高的敬意和追念,即便千载后,仍然可以从他的精神和境界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当我们看到这些,做到这些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将来的归处和将来的声名。

我们要珍惜这一世的每一行每一言,也要知道,我们即使形体消失,而仍然会有一些东西,在子孙后代,在下一世和后几世的人们中流传。

如果德行不够,又何以面对祖先和后代呢?

 

 如此说来,这和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矛盾的,他说,“终”是结果,“远”是远因。

“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说:

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初衷。

正如佛家所言: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慎终追远”,让我们在对先贤烈祖的尊敬和追忆中,认真地思考人生天地间的意义,恭敬谨慎地在这红尘中安身立命。

《论语.学而》篇的第十则: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里面出现了两个孔子的弟子,子禽和子贡,子禽姓陈名亢,如果大家对他还不太熟悉的话,子贡我们就很了解了,他姓端木,名赐,是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公关外交能力出色,而且财商很高,特别善于经营,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孔子去世后,子贡享有极高的威望,对孔子的地位,思想的宣扬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