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3351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x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写作体例:

包括人教版必修1—3。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教学指要:

中国的近代化不是在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变的条件下导致的,亦非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所引发,而是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启动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尽管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它也在自觉或不自觉,甚至可以说已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但它明显地跟英国的工业革命、德意志的社会改革、法兰西的革命导引的社会变迁不同。

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民主共和制度之后,在保护海关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将中国内地全行开放”,鼓励外商到“中国兴办实业”,促进中国进步,改良社会环境,“令中国大富”。

“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建国治国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谋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看来,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准确地把握和践行这个主题,就要反对任何教条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共同的,但具体道路有别。

不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既有共性即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

则,又有个性即体现本国的特点。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变化观,这就是识变、应变、求变。

邓小平的变化观形成“邓小平理论”反映了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贯穿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大追求。

这个变化观是被邓小平中国化了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统帅邓小平所有思考的灵魂,是指引邓小平一生伟大实践的旗帜。

邓小平的变化观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使中国走上了发展变化的快车道。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6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理解《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

4.掌握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纲领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1.导入中山先生的民主追求,简介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2.师生共同进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

3.教师进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其并未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这是当时历史条件对孙中山的制约,但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一生都在孜孜以求不断进步,这点尤为我们后人尊从。

教学重点

1.三民主义的内容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教学难点:

1.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

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老师开讲

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

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打开知识的大门——师生一起来进行

1.三民主义的提出。

(1)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论述三民主义的背景

早在1879年,孙中山就进入英国教会学校读书,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

1887年他转入香港雅丽西医医院学习,课余他常与同窗好友抨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

他对洪秀全的事业非常向往,称洪秀全为反清的第一人。

朋友们戏称他为“洪秀全第二”,他也欣然自命。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这时,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

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

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由于内部步调不一致,丧失了时机,再加上叛徒告密,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

孙中山流亡海外,后经日本去欧美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他“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这就形成了三民主义的雏形。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面对中国人在西方列强侵略面前所表现出的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状况,孙中山将民族问题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开创了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正面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含义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权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

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

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民主义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它的进步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是它的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民主义”: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评价三民主义: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所以说,三民主义“在旧时期内是革命的,它反映了旧时期的历史特点”。

但也应该看到这个纲领的局限性,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具有很大的空想性。

学思之窗提示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解题关键:

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来源,并明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目的。

思路引领:

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知道改革社会的迫切任务,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

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

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知识拓展

单税社会主义:

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进步与贫困》一书中把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归结于社会进步所起的地租和地价的不断上涨。

他主张把土地从非法占有者的手中夺回来,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但他又认为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手段过于激烈,最好的方法是由国家每年向每块土地征收相当于地租额的土地税,因社会进步引起的土地涨价归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所有,同时废除其他一切租税。

由于他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社会,因此又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流派的一种,即“单税社会主义”。

这就是著名的"单一税"理论,又被称之为单税社会主义。

孙中山吸收了单税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而来为民生主义.

3.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一方面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具有局限性,在它指导下的资产阶级一系列的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战争的结局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知识拓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临时参议院花了约一个月时间,制定了效力相等于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为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7章,共56条。

约法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它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它还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

为防止袁世凯今后擅自篡改《临时约法》,特地在附则中规定,修改约法,必须“参议院议员三分之二以上或临时大总统之提议,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

《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它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

《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后,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但他很快被暗杀。

袁世凯积极准备镇压南方革命力量。

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于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于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

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

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

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

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9月1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

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强权,英勇奋战。

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

护国运动

袁世凯倒行逆施,加紧推行帝制复辟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一场反帝制、反复辟、反卖国的运动席卷全国。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自任总理,号召革命党人“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命”,决心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

同时,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19条罪状,并宣布成立护国军政府和护国军。

分兵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军。

这推动了全国讨袁形势的迅猛发展。

全国各省相继独立和爆发反袁的武装起义。

随着形势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再支持袁世凯。

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却还想当总统。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除恶务尽”。

并命令各地中华革命军务必与讨袁各派协同作战。

在护国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斗争下,袁世凯集团内部分崩离析。

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纷纷宣布独立。

袁世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6月6日,他忧愤交加,一命呜呼,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6月29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护法运动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实权。

段祺瑞一上台就把毁灭约法和武力统一作为施政重点,公开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主张武力统一。

孙中山提出要打倒假共和,建立真共和,号召拥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南下广州,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海军总长程璧光拥护孙中山的主张,率第一舰队南下参加护法。

同时,原国民党议员也纷纷到达广州。

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除了对付革命派以外,也直接危及到西南军阀的地盘,因此他们想借助孙中山的声望,以对抗段祺瑞的武力,所以得到了西南军阀某种程度的支持。

8月25日,非常国会在广州开幕,决定组织护法军政府。

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护法军政府成立。

9月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布段祺瑞等为叛逆,并出师北伐。

护法战争正式开始。

9月18日,湖南宣告自主。

不久,组成护法军湘军指挥部,推举程潜为总司令,湖南护法军同北洋军在湘潭西倪铺迎战,护法战争正式爆发。

各地纷纷响应。

在湖南,护法军连战连捷,迫使北洋军多次易帅。

其他如四川、福建、湖北等战场,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护法运动就遍及十几个省份。

11月,段祺瑞被迫辞职。

护法军内部也发生分裂,没有继续进攻。

第二年3月段祺瑞重新上台后,组织北洋军大举南攻,护法军在湖南占领的地盘很快大部丢失。

4月10日,非常国会秉承西南军阀的意旨,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决定改组军政府,将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合议制。

孙中山愤而辞职。

5月21日,孙中山在绝望之余,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护法运动失败。

二次护法

1920年底,孙中山指挥陈炯明驱逐了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再回广东,掀起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4月,非常国会推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并通过了《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成立民国政府,并作北伐的准备。

1921年底,孙中山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陈炯明掌握了实权。

北伐战争打响后,陈炯明于1922年6月乘北伐军平定江西之际,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悬赏20万元捉拿孙中山,并且炮轰总统府。

8月孙中山被迫下野,再次离粤回沪。

第二次护法战争又以失败告终。

3.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

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评价新三民主义:

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概念辨析

新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斗争。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

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中国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

“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明确反对封建剥削。

“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国民大革命。

总之,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

这表明对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

尽管它斗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疑难解析

关于孙中山的“知易行难”哲学观点及其评价:

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学说。

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历来为人们所遵奉。

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

“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

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

“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论证,说明人们在求得某一种科学知识以前,早就在那里实际地行动了。

他还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进一步指出:

若果有了“真知”的指导,“则行之决无所难”。

据此,他认为,只要我们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迷信,努力以赴,夺取革命胜利“诚有如反掌之易也”。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是他的知行学说也有严重的缺点和局限性。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的知难行易和“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旧说同样是片面的。

孙中山虽重视“行”的意义,认为先行而后知,但他又提出“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的知行分任说,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为少数“先知先觉者”统治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理论根据。

同时,孙中山所理解的“行”,主要是指“习练”、“试验”、“探索”、“冒险”等科学研究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狭隘、抽象、直观的理解,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问题,不能正确说明人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方法归纳

高考历史主观题四“审”技巧:

1、审题型:

目前高考主观题主要有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题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要求。

熟悉和掌握历史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

例如:

“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这场战争对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这是一道叙述分析类型的主观题。

重点考查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要求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响。

审题时必须明白,试题的要求是叙述加分析。

这样,抓住了重点才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2、审范围:

这是审题的重要环节。

所谓范围是指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论述时应涉及的论点、论据和知识。

换言之,就是要审清试题的具体要求,找到答题的广度和深度,否则便容易画虎不成反成犬。

例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

”此题从原因上分析有远因、有近因、有根源;从时间上分析从1919年到1939年;从内容上分析有这样几个层次:

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二是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三是1929年-193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四是英、法、美、对德、意、日的绥靖政策;五是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3、审重点:

所谓审重点就是分析试题的设问指向。

试题所问的方式、角度、侧重点不同,回答的重点也应不同。

例如:

“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和“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前者的重点在于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这种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围绕着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引起战争危机等。

后者的重点在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等。

4、审字词:

就是从语法修饰的角度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试题的中心词,然后再找出哪些是修辞或补充中心词的附加成分和连带成分,特别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时间概念、地域范围、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的带限制性的关键词。

例如:

“结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三次起义,分别说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这一问题。

这是个论述题,要求以具体的史实论述人民群众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结合”就是要用具体事实,即三次起义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来论述;“分析”就是要把三次起义分开说明。

审题要冷静、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梳理知识,抓住要点,然后精心作答,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

放飞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自学中成长

[入门求思路]:

1.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分析:

D。

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高举的民族精神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说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解答:

D

老师总结:

理解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