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鉴赏40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17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诗鉴赏40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宋诗鉴赏40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宋诗鉴赏40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宋诗鉴赏40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宋诗鉴赏40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诗鉴赏40例.docx

《宋诗鉴赏40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诗鉴赏40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诗鉴赏40例.docx

宋诗鉴赏40例

◆宋诗鉴赏40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隐者不见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注:

真,即“真人”,指得道成仙的道士。

   芝,灵芝。

1.隐者所居之地有何特点?

2.诗中的对“风”、“松”、“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风无形,松苍劲,云渺渺,远离尘世,远离尘嚣,清幽恬静,安谧神秘。

2. 除了点明隐者所居之处,也烘托了隐者的高洁与脱俗,更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以及寻而未遇的怅惘之情。

 

2.阅读寇准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怎样奇妙的画面?

3.全诗以景写情,隐隐传达出诗人情感上的挣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

1.秋日暮色中,诗人独自上高楼,凭栏俯瞰:

河面上烟波浩淼,船只稀少;河岸上,一片辽阔。

望着那悠悠流水,诗人的心中不免生起绵长的思绪。

2. 一带远山,静卧在落日余晖中;秋山本是无情物,却似有情又有意,扯过夕阳余晖披在身,金灿灿,暖融融。

3. 前两句诗人触景生情,悠悠江水凄凄之境勾起   诗人绵绵愁绪,后两句诗表达的是诗人不愿任这愁绪泛滥,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景色的观赏上,这就是所谓的“以景撇情”。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银山:

江中巨浪。

1.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甘露寺的什么特点?

②怎样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诗?

答案

1. 长江之滨,悬崖之上,陡峭险奇。

2. 诗人宿于甘露寺,是在傍晚,还是在早上,推开窗子,向外看长江,在一刹那之间所产生的奇妙感觉:

窗下波涛翻滚,水天相接。

那江水拍打着,翻卷着,似乎就要扑涌进窗里一般。

4.阅读欧阳修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如山间自在啼。

1.诗的前两句表现什么内容?

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

1. 描绘了画眉鸟在山林间的美好形象:

自由自在,百啭千啼;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画眉鸟翻飞于高高低低的树间,恣意欢畅。

2.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的思想感情。

5.阅读欧阳修的《别滁》,完成后面题目。

别滁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1.诗的前两句对饯别场景作了怎样的描绘?

气氛怎样?

2.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且”字,它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 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光的明媚、春花的烂漫、柳丝的轻扬,一句话,是一个看不出有半点离愁别绪的饯别场景。

气氛明快而热烈。

2. 且,是暂且、姑且的意思。

一个“且”字,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开怀畅饮的表面上的欢悦,而透露出来则是被表面上的坦然平静掩饰着的内心里的极不平静。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松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诗写诗人在炎炎夏日午休的环境,这个环境由哪些景物组成?

2.第二句用“明”字来写“榴花”之色,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

3.第四句写“莺啼”,诗人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有怎样的效果?

4.诗人午休的环境特点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案

1. 有庭院、凉席、榴花、树阴、莺啼。

2. 一个“明”字既写出了榴花之红红如火,榴花之艳艳如燃,照理,很刺眼;可是由于是隔帘而望,所以润润的,娇娇的,很悦目。

3.以动衬静。

与“鸟鸣山更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夏日午间庭院中的宁静安谧的氛围。

4. 宁静、清凉。

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舟行水上所见的两岸的景色。

2.写出你对诗人“满川风雨看潮生”心情的理解。

答案

1. 晚云沉沉,笼罩四野;两岸上,春草青青;不时地会有一棵两棵缀满了花的树,从船边,从眼前闪过。

2. 诗人在泊舟之后,没有躲进古祠,而是站立在古祠之外,看那“满川风雨”,赏那涛翻浪卷的大潮。

若非胸襟开阔者,情怀旷达者,谁能如是之从容?

由此可见,诗人的心情十分闲适,十分超然。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渔樵一路归。

1.用自己的话描述第二句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诗人笔下的村野日暮时分的气氛怎样?

答案

1.苍茫暮色之中,几只昏鸦,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翻飞于密林之外。

2.恬淡、静谧中更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9.阅读曾巩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竹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把楼四面稀疏的帘子用钩卷起。

1.用自己的话描述前两句诗展现的画面。

2.品味尾句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感情。

答案

1. 海上的波涛,翻卷如云,前一片刚飘过去,后一片又追上来;天上的乌云,翻卷如浪,前一个刚退下去,后一个又跟上来。

北风在呼啸,雷声滚滚来:

一场骤雨即将到来。

2. “卧看”二字,可见诗人胸襟之壮阔;“急雨来”三字,更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期盼。

从这尾句之中,不难体会到诗人澎湃的心潮,激越的心绪。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故洛阳城

司马光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1.诗的前两句描绘“连山”之青,“素波”之明,用意何在?

2.“春风不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尾二句该怎样理解?

答案

1. 诗人用“连山”之“青”,“素波”之“明”这明媚的一切,来反衬衰败后的洛阳的凄凉。

2. “春风不识”的言外之意是“人有识”。

3.“春风不识”,因此年年吹拂春草年年绿;“人有识”,因此就怕见这满城野草满城绿。

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阅读王安石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画的基调是怎样的?

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案

1. 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2. 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3. 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

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表现雨后池塘的状态?

2.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更作”怎样解释?

答案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诗人用“明镜”来喻池塘,以“磨”字来拟写池塘波平如镜的情状。

2.东风乍起,吹打杨柳似起舞;随后,凝在杨柳枝叶上雨滴,纷纷落下,敲打着荷叶,若琵琶声声,如鼓声阵阵。

3.“更作”就是“再作”的意思。

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风,使得杨柳翩翩起舞,这已令人惊奇不已;落下的雨滴,敲打着荷叶,又化作美妙的乐音,更令人叫绝。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水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整首诗描绘的“秋日村居图”风格怎样:

答案

1.夕阳下,晚归的牛,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它的背上没有骑着牧童,却驮着几只更加悠闲的寒鸦。

2.清幽、宁静、恬淡、安详。

 

1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2.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2.匆来匆去。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1.坡在诗人笔下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2.从诗中可以感受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1.是一个月色清朗、坡路坎坷、行人稀少的地方。

2.置身于世外,超凡脱俗,开朗乐观,意气昂扬,达观洒脱的情怀。

1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夜发分宁奇杜涧叟

【宋】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1.首句给全诗定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2.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醉”与“愁”?

答案

1.离之愁,别之绪。

2. 因离愁而借酒浇愁,却愁更愁;醉眼朦胧中,那满川的风,满川里铺银泻玉般的月光,怎也是一派愁容?

莫非也在替那离人愁?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过是“景因情异”罢了!

1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上

【北宋】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钩。

1.二句写江上秋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幅“秋景图”:

2.前两句诗中的景物,诗人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诗人笔下的“江上”环境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万顷沧江之上,一派浓重的秋意。

江面上,波平如镜;远远地飞来两团白雪,直待它们飞近了,飞到了眼前,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对雪白江鸥。

2.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静到动。

3.辽阔、静穆、澄净,充满着勃勃生机。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题目。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

驼褐,兽毛制成的衣服。

这首诗,为渲染出行之“早”,诗人调动了各种感觉从各个角度来表现,请围绕下面题目作具体回答。

1.句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内容的?

2.次句从什么角度写的?

3.三、四句又是从什么角度,写处了早行时环境的什么特点?

答案

1.从触觉的角度:

露水湿衣觉轻寒。

突出了一个“早”字。

2.从视觉的角度:

天上星斗还分明。

不仅突出了“早”,而且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了。

3.视觉与听觉并用的角度。

早行的环境很清冷,很寂寞。

 

19.阅读杨万里的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这首小诗中,“小池”是一个具有怎样意境的所在?

请作简要的赏析(不少于60个字)。

 

答案

小池是一个清幽、精致、温馨,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所在。

一眼清泉,汩汩细流,喷也无声,流也无声——恬淡安谧。

小小荷花,蓓蕾初成,孕着奇胎,即将绽放……就引得蜻蜓急不可待地立于“尖尖角”之上。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原因是隐喻着人才刚刚显露出才能,就受到了爱才者的关注,于是呵护,于是培养,于是终于茁长为参天大树!

 

2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1.首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凉”?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试作简要分析。

2.尾二句又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新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案

1.是侧面描写,兼有映衬的手法。

诗人不直接写“凉”,而是写水,写田畴上稻子的叶子,写透过树丛的日光……而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